作者 | 无才姐
之前连写了两篇力挺“双减”的文章,得到了许多朋友的支持,质疑的声音却也不少。
有人认为我对形势的判断过于乐观,就这么让大家放松心态很不负责任。
还有人干脆说我别有用心,怀疑我自己在家偷偷鸡娃。
敢情我就是“总有刁民想害朕”的那个刁民。
好吧,那就再写一篇,把话说说清楚。
咱先来看看“鸡娃”这两个字到底是怎么定义的。
常常听到身边有人说,谁说德国人不鸡娃了,他们的孩子也上兴趣班啊,他们也管孩子学习啊!
说得好像只有对孩子不闻不问、让孩子自生自灭才能撇得清,做人咋这么极端呢?
其实我早就写过一篇《德国高知家庭是如何“鸡娃”的》,读过的朋友都知道,此鸡娃非彼鸡娃,差别可太大了。
文中大麦的闺蜜因为体操班和英文班时间冲突,最后放弃了英文班;从小就学钢琴,却因性格腼腆不爱表演,至今没参加过任何考级和比赛;在四年级分流最紧张的关头连续两次考砸,父母对她没有一点责怪,相反给了她巨大安慰。。。
她的父母与我相识多年,用一句话概括就是:对教育极其用心,对结果云淡风轻
疫情在家上网课期间,他们对学校课程的安排、对孩子作业的督促、对学习资料的搜集都比我这位中国家长更上心,但却又能做到,无论孩子考得如何都相当淡定。
他们在鸡娃吗?你可以说是,也可以说不是,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能不能从中获得一点启示
其实我和他们的理念十分接近,都觉得孩子考多少分,将来上什么学校,会弹琴还是会画画,这些都不会对他们的将来产生什么决定性的影响。
为人父母者,为之计深远!
如果觉得把孩子送进名校就是在“计深远”了,未免有点可惜。
我们应该站得更高的。
抬头看看吧,这个世界早就不一样了!
未来关键词:不确定性
我在写上一篇文章的时候,小米过来凑热闹,缠着我问什么是“双减”。
我说“双减”就是不许给小朋友布置很多作业了,也不许让小朋友上课外补习班了。
解释完了,我以为这个九岁的小孩会拍手称快,因为她也不喜欢写作业,更别说什么补习班,谁知她皱了皱眉头,痛心疾首地说:
那些补习班的老师怎么办啊,他们都要失业了吧!
我深感惊奇,这个九岁的小孩已经一语道破了我接下来想写的东西。
教辅培训行业在众目睽睽之下从兴起到幻灭,连头带尾不过十年,这个世界变化的速度已经让人来不及眨眼睛。
而这个行业集中了大量的高学历人才,不乏清北复交,海归硕博。
浪潮退尽,他们将何去何从
毋庸置疑,有一部分人将会涌入教育系统内部,为中小学教师队伍带来前所未有的竞争,还有一部分人将要面临转行的选择。
说好的只要考上名校就前途无忧了呢?
说好的老师是最稳定的职业呢?
《脱口秀大会第四季》中的选手童漠男就曾经是一名教授“美国高考”科目的英语培训老师,先遭遇疫情,美国没人去了,又遭遇“双减”,培训机构不行了,原来挺风光的职业一夜之间成了最绝望的职业,他失业了
失业之后,他干起了全职脱口秀,站在舞台上公开调侃这段经历。
截图来源:《脱口秀大会》
从一个风口行业迅速转移到另一个风口行业,童漠男无疑是佼佼者。
可是现实中又有多少家长真的认为他是佼佼者,可以作为自己孩子的榜样呢?
脱口秀?这能算是正经工作吗?
辛辛苦苦培养你上大学,你就给我干这个?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曾经调侃了一位苦口婆心劝说留学德国的女儿回国考公务员的老母亲,以为大家都会把这种对公务员的执念当作笑话来看,结果大大出乎我的意料。
有读者很认真地告诉我,企业说倒就倒,公务员确实就是最好的选择。
我无言以对。
记得我大学毕业的时候,最优秀的同龄人几乎都当了公务员,出道即巅峰,拿着人人艳羡的工资待遇。
之后就一路减薪,减到怀疑人生。
有那么几年只要和他们聊天,听到的都是“唉,别提了”“就快活不下去了”。。。
后来,心思活络的一部分人纷纷跳出体制实现了华丽转身,而没有勇气出来的那一部分人至今对工作的满意度都很低。
如果你跟他们说“公务员是最好的选择”,猜猜他们会怎么回答?
可是为什么当父母的总是对公务员有种特殊的滤镜呢?
因为他们总希望孩子走一条最稳的路,说白了,就是“别再让我操心”的那条路,赚多赚少无所谓,开不开心无所谓,工作不丢就好
可是,如果有一天机构冗余需要精简了呢?公务员会不会也失业呢?
谁又规定过不能呢?
这个世界的变化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快得多,难道我们吃了那么多亏,却到现在都没有看出来吗?
在我很小的时候,老家有三大国企:钢铁、棉纺和化肥,如果谁家夫妻俩都是国企职工,那真是风光无限,人人红眼。
后来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九十年代下岗潮来了,他们成了生活最困难的那群人。
今天的年轻人也许很难想象,下岗么那就再换份工作好了,有这么可怕吗?
真的可怕,那时候对于很多家庭来说无异于天都塌了
因为在那一代人的观念中,别说改行了,跳槽都是无法想象的事,进了哪个单位就稳稳地待上一辈子才是他们的理想。
很多人一旦离开原有的工作岗位,什么生存技能都没有,对社会的适应能力为零
其实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类似的故事在不停上演,而且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快,越来越多。
实业遇到了房地产,实体店遇到了某宝某东,传统纸媒遇到了数字媒体。。。
一些行业的春天总是带来另一些行业的寒冬,新人笑,旧人哭。
世界正在加速运转,唯一不变的就是改变,唯一确定的就是不确定。
当我们埋头鸡娃的时候,当我们为了眼前的一分两分斤斤计较的时候,当我们以为把孩子送进名校就大功告成的时候,当我们以为孩子从事某个职业就高枕无忧的时候。。。
最容易忽视的,恰恰是当今教育面临的最大危机:
我们的孩子最缺乏的,是面对未来不确定性的能力
 应试教育的硬伤
和“鸡娃”一样,我们先来掰扯一下什么是“应试教育”
需要考试的教育就是应试教育吗?根据成绩来选拔人才的教育就是应试教育吗?
显然不是。
应试教育又叫填鸭式教育,是指以提升学生应试能力为主要目的、且十分看重于考试成绩,背诵与解题的教育制度。
在人口众多、竞争激烈、资源分配不均衡的国家,应试教育是一种不可避免的惯常,因为找不到更为公平的人才选拔机制。
正因为是不得已而为之,所以它的硬伤显而易见,只不过在过去社会发展缓慢的年代,没有那么扎心罢了。
如果只要进了个好单位就能旱涝保收颐养天年,那只要拼命考试挤进去就好了,确实不需要想太多。
可惜那样的“好日子”早就一去不返,如今的世道说变就变,而应试教育最大的问题恰恰就是培养不出孩子的应变能力,甚至起到完全相反的作用
首先,过分注重背诵和解题会造成迷信“标准答案”的思维定式
数理化是有标准答案的,可文史类并没有,而一个人对社会的观察,对人性的洞悉,对自我的审视、对精神力量的攫取,往往是从文史领域获得的。
当文史类科目也在不断地强调“标准答案”,只有答到预先设定的“点子上”才能给分时,本质上是对独立精神的一种摧毁
一篇文章为什么只能这样理解而不能那样理解,有问过作者的意见吗?一个历史事件凭什么只能这样评价不能那样评价,就凭他是出题人吗?
当我们被“标准答案”驯化之后,就会不知不觉地代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最典型的表现就是迷信权威。
我经常看到身边有些孩子成绩相当出色却不知道怎么如何选择专业,还有些孩子名校毕业却不知道如何选择职业,他们让老师、家长、专家来帮他们做出选择,给他们一个“标准答案”。
就好像,他们热爱什么又擅长什么根本就不重要,统统可以让步给“标准答案”,听从权威的安排
可是问题来了,权威是全能的吗?他们能够预测到国企下岗潮、公务员减薪、实体店倒闭、纸媒消逝、教辅培训行业说没就没吗?
如果遇到了这些,下一个“标准答案”又是什么?
当一个人需要别人来告诉自己人生的答案时,请问,这到底是谁的人生?
他还有能力把握自己的人生吗?
其次,唯分数论会造成个人能力的畸形发展
分数考察的是学习书本知识的能力,它甚至不能代表学习能力,而只是学习能力的一种。
有些人读书考试不行,但学别的东西特别快,就是这个道理。
可是在应试教育构建的简陋世界里,分数是衡量一个人能力的唯一标准。
成绩的光环暂时掩盖掉了一个孩子身上的其它不足,也掩盖掉了家庭教育中所有的问题,可是一旦进入社会,这些都遮不住了
职场仿佛另一个世界,所有的游戏规则突然都变了。
每个人的能力都必须接受全方位的考察,不能为群体带来价值的人就会被无情地淘汰。
于是有些学霸毫无意外地受挫了。
人们管这叫“怀才不遇”。
可是如果能力存在严重缺陷,“怀才不遇”就是人生最大的谎言,这样的人只会一直怀才,一直不遇
而那些能把人支棱起来、在社会的土壤中深深扎根的能力,往往是在应试教育中无法获得的,一旦错失时机,后天很难培养。
第三,学霸的偶像包袱更容易成为个人发展的障碍。
人人羡慕名校生,可只有真正进入这个群体,才会发现学霸有着比普通人更大的困境。
如果一个人在羡慕和赞美中长大,相当于随时站在舞台中央,聚光灯下,不敢出错 ,更不敢失败。
相比起普通人,许多学霸其实更为脆弱,他们只能折断,不能弯曲
早在我当年在国内念大学时,那时候“抑郁症”还是个全新的概念,远不及如今普及,可是校园里的自杀事件已经屡见不鲜。
后来我来到德国深造,见到的过得明明不好却又敢回国的中国人也是不在少数。
他们曾是家中的期望,众人羡慕的对象,他们的字典里容不下“失意”二字
他们时时刻刻得“端着”,接不上地气,更没有办法像普通人那样在现实的泥沼里痛快地摸打滚爬。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大学生眼高手低,宁愿在家啃老也不愿去做一份普通的工作,大抵也是类似的心理。
更极端的如复旦杀人事件凶犯姜文华,职场一旦受挫就走向毁灭,更是拒绝面对失败的典型。
世界上明明有那么多路,他们却执意要走一条并不存在的“完美”的路,直到走成死路走成绝路也不懂变通,实在令人扼腕。
第四,应试教育容易透支对学习和生活的热爱
在一般人的想象中,学霸都应该是非常自律、非常热爱学习的。
而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学霸一年也看不了一本非专业书,个人生活更是散漫到极致。
有人甚至高分考入名校后便如脱缰的野马,纵情玩乐最后毕不了业。
最近轰动一时的的复旦三学子嫖娼事件只能说是意料之中,毫无新意。
复旦大学回应学生嫖娼被开除

对许多孩子来说,考上名校就算大功告成,既是人生的巅峰又是人生的终点,在到达的那一刻就已经想要躺平了。
之前残酷的竞争和超负荷的学习像是已经榨干了他们的灵魂,让他们失去了对世界继续探索的热情。
而在这个不确定性与日俱增的时代,哪里有可以躺平的地方?
每一次改变,每一次转身,都需要对学习和生活无穷的热爱作为支撑,这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后劲”
只有具备这样的“后劲”,才能经得住生活的折腾
别忘了,人生那么漫长,高考完了也才十八岁,一切都才刚刚开始而已。
 破局只能靠家庭教育
应试教育看起来如此不堪,是不是我们的孩子就完了呢?
当然不是。
每一种教育制度都有利有弊,我们在享受应试教育的公平性的时候,就会付出一些个性化发展的代价。
个性化发展正好是家庭教育的专长
如果能够及时发现问题作出修补,而不是盲目从众鸡娃,那么孩子的未来会有很大的不一样。
在这里我想说三个真实的故事,给大家一些启发。
💡 第一个故事的男主是我的初中同学,班里三四十名的样子,读书不咋地,特别爱讲笑话。
那种与生俱来的喜剧天赋非常突出,常常一句一个爆梗,逗得大家前俯后仰,直拍大腿。
后来书没念出来,他扛起行李就只身去了北京,成了一名北漂。
去北京做什么呢?只要能挣钱,什么都做。
在那个还没有微信的年代,班里曾经一度流传他在一家神秘的公司编写短信段子,想来也是很妙了。只可惜当年还没有脱口秀这个行业,他的才华介于徐志胜和何广智之间,应该可以大有作为。
在干了一堆乱七八糟的工作之后,他敏锐地捕捉到了支付行业的风口,二话不说就开始创业。
然后他就成了我第一个年入千万的同学
在我的高中和大学同学中,有着许许多多的名校精英,但要说真心佩服的没有几个。
他算一个。
不是因为年入千万,而是因为他身上具有很多精英都不具有的勃勃生机,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既有闯劲,又有狠劲,而且永远乐观。
💡 第二个故事是关于真正的学霸,我们隔壁班的班长。
他就是之前写到的考上公务员的“最优秀的同龄人”,而且不是一般的公务员,他进入的是某超一线城市的税务系统,不仅精通业务,还经常受到高校邀请去讲课。
听说他离开体制出来创业的时候,我曾经一度不敢相信。
因为印象中的他根正苗红,四平八稳,实在不像是什么时代的弄潮儿。
然而他出来了,从此打开另一片天地。
不得不说,有一种人就是做什么都会成功,因为综合素质实在太强了
举个很小的例子,以前念书的时候,每天都会看到他一大早在隔壁班忙进忙出,打扫卫生。
说来惭愧,我也是班长,可我每天都在为上学不迟到作斗争。
那时候我怎么都想不明白,怎么会有人起那么早跑到教室去打扫卫生?
别人在争分夺秒上早自习,他乐呵呵地擦这擦那,到底在追求啥?就算爱表现,也犯不着每天吧!
现在回想起来才慢慢意识到,那些能把一件事每天坚持做下去的人都不是一般人,更何况这件事还不能给自己带来什么好处。
虽然我和他考取了同一所大学,甚至进入了同一个学院,却不得不承认,人与人的差距,早就在一些看似不起眼的细节上分出了高下
💡 第三个故事的主角是个德国人,我闺蜜的先生。
他是海德堡心理学系的高材生,毕业成绩1.0,毕业后却没有去考心理医生的执业资格,而是和我闺蜜去了中国,一待就是好几年。
那几年我妈经常问我,那个“老外”有正经工作吗?
这个问题可真难倒我了,因为这个“老外”太野了
他喜欢音乐,就和一帮人玩起了乐队四处演出;他喜欢摄影,拍着拍着作品就入选了《国家地理杂志》;他想要体验生活,就跑到剧组当起了群众演员。。。他还练咏春,做网站,除了心理医生,基本什么都干。
我妈说,哦,可惜了,没有正经工作。
后来他们举家回到德国,“老外”分分钟就考到了执业资格当起了心理医生。
然后就一路开挂了。
因为懂音乐,他把音乐因素融入了心理治疗;因为会咏春,他把武术动作融入了心理治疗;因为去过各种各样的地方接触过形形色色的人,他更能理解病人的生活背景,也更能与他们沟通。。。
很快地,他就成了诊所里最受欢迎的医生,很多名流政要指名要他辅导。
再后来,他出来开了自己的诊所。
当所有的爱好成就了自我,当所有的经历变成了财富,这是一个关于“厚积薄发”的故事。
曾有读者问我,万一孩子没有走上最好的那条路,要走弯路了怎么办?
我想用这个故事来作为回答。
直路或弯路,有用或没用,都只是相对的概念。
只有过上自己喜欢的生活,所谓的成功才有意义。
只要过上自己喜欢的生活,所有的路都通往成功。
“双减”政策减轻了孩子的负担,却也给教育这件事带来了更多的不确定性
而不确定性,是我们和孩子将来越来越需要习惯的东西。
不妨从现在开始,就在心态上作出调整吧。
我很喜欢童漠男,如果我的孩子将来能像他一样,能把失业当成段子来讲,洒脱地转身展开下一段人生,我会为她们感到骄傲。
有如此旺盛的生命力,还需要担心什么呢?
童漠男有个很酷的妈妈,微信昵称三个字:没必要,与我的人生信条不谋而合。
与我不谋而合的还有一个人,他叫鲁迅
鲁迅先生有一段话,经历过应试教育的我们应该都背诵过,还做过阅读理解:
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希望我们都真的理解了。
END
话题TOPIC
“双减”之后,你的生活有哪些变化?
欢迎来留言区与我们分享~
转载请注明来源“女子无才便留德”(ID: wucai6de),作者:无才姐。侵权必究。如需开通白名单,请联系小助手微信:wucai6de01。
往期回顾
解密你的焦虑
15
09-2021
万里长征的第一步
08
09-2021
真正的南辕北辙
01
09-2021
一台咖啡机引发的家庭危机
25
08-2021
“你说得都对,但是我不会听”
更多精彩内容?点击关键词查看!
我知道你“在看”呦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