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纪伯伦曾说过一句话:
人的嘴唇发出的最甜美的字眼,就是妈妈。妈妈是孩子最亲近的人,妈妈的爱是孩子最深的渴望。
可是,随着孩子慢慢长大,妈妈和孩子的相处方式却从幸福和美、母慈子孝,渐渐变成了鸡飞狗跳、河东狮吼。
在孩子眼里,妈妈就像一颗不定时炸弹,随时可能引爆咆哮装置:
你怎么这么不听话?
你怎么这么笨?
我怎么会有你这样的儿子?
……
家庭日渐像个情绪垃圾场。明明是为了孩子好,说出的话却句句都像刀。
当我们以爱的名义,肆无忌惮地吼骂孩子,自以为是地“管教”和帮助孩子时,那个表面沉默的孩子,内心早已伤痕累累。
被吼骂后不说话的
孩子都在想什么?
贴吧上一位妈妈分享了自己吼骂孩子的经历:
那一年,她先后遭遇婚姻破裂,事业瓶颈,每天都窝着一团火,7岁的儿子不可避免地成了她的出气筒。
她总是控制不住自己,冲儿子劈头盖脸一顿吼:
“怎么又在墙上乱画,你聋了吗?”
“玩具再不捡好,我把你一块扔了!”
“你就是个拖油瓶,养你有什么用!”
每次被吼,儿子都在一边低着头,抿着嘴,两只手紧紧地攥着衣角不说话。
刚开始,她还有些沾沾自喜,原来吼两下,孩子就乖乖听话了。
直到有一天,她无意间发现儿子在日记上写了这么一段话:
今天妈妈又对我发火了,deng着眼,ban着脸,用手指头chuo我脑袋。妈妈是不是爱我了,我害怕极了!
微博上曾有这样一个问题:被骂后,不说话的孩子都在想什么?
高赞回答:“妈妈又发脾气了,我觉得他们不爱我了。”
心理学上有个名词叫“超限效应”,指某种刺激过多且时间持久时,会引起心理的极度不耐烦,从而产生逆反心理的一种现象。
如果父母总对孩子大吼大叫,就会迫使孩子出现各种应激反应。
最简单直接的就是自动屏蔽掉这种“噪音”,把自己封闭起来,避免受到伤害。
孩子表面不反抗甚至是沉默,但内心是抗拒的、封闭的,哪怕父母是好的出发点,孩子也拒不接受,产生对抗。
从小被吼大的孩子
后来怎么样了?
江苏少管所的少年李亮(化名)有这样一段自述:
我小时候父亲待我很好,他自己省吃俭用,对我的吃穿用度却从不吝啬。
但父亲脾气不好,有时候,我说错一句话,就可能会迎来一顿怒吼。
后来,每次父亲吼完,我就假装没事人一样和朋友出去疯玩。再后来,父亲越吼,我越叛逆,父亲吼我,我就大声吼回去。
到了初中,我已经麻木了,开始自暴自弃,反正我做什么都不对。
一次,我在打游戏时,和朋友发生冲突,他的大声吼骂,勾起了我小时候被父亲吼叫的痛苦回忆。我恼羞成怒,拿起水果刀,对着朋友的腹部连捅了三刀!
网上有个问题:“从小被吼大的孩子,后来怎样了?”
很多网友默默答了两个字:自卑。
可怕的是,这种自卑,是被大人亲手教会的。
当我们大吼大叫时,孩子不能学到任何教训或道理,只会被席卷进情绪的黑暗漩涡里,并且照单全收大人说的有关自己的话,将其变为自己的观念:
“ta一定不爱我。”
“他们贬低我,说明我有问题,我不好。”
“我只有让别人开心了,才会得到爱……”
沈阳市心理研究所曾做过一个名为《语言能造成多大的伤害》的教育短片,在给几位少管所的问题少年,进行心理干预治疗时,心理学家发现了一个共同的特点:
父母的恶语相向,是他们走向犯罪的帮凶。
丢人,猪脑子,就知道吃,废物,怎么不去死……”每一句“刀子嘴”,都会变成扎向孩子的“凶器”。
心理学家做过一组对比试验,跟踪了一个小学几个班的孩子。从他们上小学一直到步入社会。
最终发现,经常被吼骂的孩子,很可能出现以下几种性格问题:
做事优柔寡断,不自信;
胆小懦弱,没主见;
缺乏安全感,亲密关系淡薄;
脾气暴躁,冷漠。
都说父母是孩子的榜样,父母怎么做,孩子就会跟着怎么学。
吼孩子,其实也是在告诉孩子如何吼别人,导致孩子脾气暴躁,很难跟人相处。
此外,孩子为了避免父母吼骂自己,会走向另一个极端——不断地讨好父母。
在电影《你是好孩子》中,彩音常常被妈妈吼骂,她活得小心翼翼,拼命讨好妈妈。
这样的孩子在父母面前不敢发声,不敢表达自己的想法和需求。当父母吼骂他们的时候,他们会想是不是自己做错了,是不是自己不够好,所以才会被骂。以至于他们在外面依然如此。
长此以往,孩子就会出现讨好型人格。
父母的吼骂为何
会给孩子带来如此大的影响?
哈佛医学院教授花了十几年研究父母吼骂孩子的后果。他们发现:
父母经常对孩子吼叫、斥责,会提高其体内的应激激素水平,从而导致大脑结构发生变化。也会导致海马体变小,影响记忆。
后来又有人找了两个3岁的孩子做了一次大脑扫描。
两个孩子同龄、同性别、家境也类似,唯一不同的是,一个孩子经常被夸,一个经常被骂。
结果,他们的大脑扫描图,竟出现天壤之别。

除生理上的变化之外,密歇根大学也做过一组关于语言暴力的实验:
当人在遭受语言暴力时,其痛苦程度不亚于神经系统所能感知到的痛感。也就是说父母在骂孩子时,他们所遭受的语言创伤和身体上的疼痛等级是如出一辙的。
可以说,父母的吼骂,就像一根根毒刺,深深扎进孩子的心里。这样的伤口无法治愈,更无法抹平。
长此以往,孩子的生理和心理都会发生巨大变化。
都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孩子这一生,就是在父母的舌尖上长大的。
我们要怎么做才能改变动辄吼骂孩子的情况?
第一、学会喊停
对于爱吼孩子的父母来说,学会喊停,是育儿中特别重要的一课。
喊停,意味着我们开始放下所有的“你应该”“你必须”之类的执念,真正看见孩子;
意味着,我们终于明白,孩子生来就是跟我们不同的生命个体,他们需要按照自己的意志,一路摸爬滚打,一路犯错和尝试,最终去长成他们独一无二的样子。
如果你很难刹车,那不妨暂时离开孩子,到一个角落,情绪缓和以后再回孩子身边。
也可以在日常沟通中教会孩子:“宝贝,如果我情绪上来了,你可以跟我说:爸爸/妈妈,请停一下!”
第二,学会觉察
如果喊停很难,那么先从记录我们的情绪开始。
《超级育儿师》中就有过这么一段画面:
一位妈妈说话随时在咆哮,他的孩子脾气也非常急,动辄就在哭闹。
孩子问妈妈问题,妈妈答得不耐烦了,直接吼:“不许再烦我了!不许再问我了!”
孩子哭着求抱,妈妈大喊:“我拎着东西怎么抱你?”
节目组安排这位妈妈到声音体验场所。当听到自己吼孩子的声音在耳边回放时,这位妈妈崩溃了。她泪如雨下,表示对自己的歇斯底里感到“害怕”“恐惧”。
连大人都扛不住的吼骂,孩子又是如何煎熬着过来的?
所以,如果你一直习惯于靠吼去跟孩子沟通,不妨试着记录下自己的情绪。这会帮助我们更好地觉察和反省,从而一点点学会用更温和的态度,去跟孩子沟通。
第三,试着用一些沟通技巧
人们只有在情绪良好的情况下,才能配合、反省、作出改变。大人是这样,小孩更是如此。
所以,我们不妨先处理心情,再处理事件。比如,孩子吵着想要吃饼干,而家里刚好没有时,不要急着吼骂孩子不懂事,而是看到孩子的心情:“你现在很想吃某个饼干,我其实也很想吃……”
再处理事件:“我也很想现在有,我们明天去买,你明天一定一定要提醒我啊。”
第四,从根上改善亲子关系
有研究数据表明:
亲子关系增长10%,小学生的学校归属感相应提高8.42%,良性的品德行为提高7.14%,学习成绩提高4.01%,认知能力提高3.36%。
可惜很多父母本末倒置了。
不是孩子听话了、有进步了、变得优秀了,我们才尊重他、爱他、接纳他。
而是我们尊重孩子、爱孩子、接纳孩子了,他才会听话、有进步、变优秀。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父母需要善待自己,接纳自己的情绪。
毕竟“情绪管理”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想管理情绪和能管理情绪,是“知道”和“做到”的区别,其需要的是专业的、系统化的辅导和练习。
为此,尹建莉老师创办父母学堂后,第一时间就策划了相当于免费的【28天戒吼活动】,课程至今已在10W+父母的参与实践下,验证为戒吼的成功利器,收获无数学员好评!
只要在这28天里,不对孩子吼叫,每天按活动要求签到打卡(不需要转发朋友圈),就能获得奖学金(金额=实际报名费)相当于免费。
这也是尹建莉老师开设
28天戒吼活动的初衷和愿景
只要28天不对孩子吼叫
并完成签到
即可获得奖学金
金额=实际报名费
活动相当于免费
识别下图二维码立即报名
8节音频课程,用浅显易懂的语言把戒吼方法讲给你听;辅导员在线答疑,追根溯源解答个性化问题,28天时间从理论到实践,帮您成长自己、成就孩子。
戒吼活动已帮助10W+父母
孩子在家长的转变下,也飞跃进步
在戒吼活动每日成长进步的同时
还能收获奖学金,免费学习
如果,您想——
戒掉自己的坏脾气,不再轻易吼、凶、打你的孩子;
给孩子营造有爱的家庭环境,经营好孩子的原生家庭;
希望处理好和自己的关系,处理好和老公、老人的关系。
那么,尹建莉父母学堂28天戒吼活动欢迎你的到来!培养自信优秀的孩子,就从最简单的第一步戒吼做起!
活动还剩最后19个名额
👇识别下图二维码立即报名
戒吼第一步!点个【在看】表决心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