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创刊以来,《参考消息》一向偏重时政类报道,而且因为版面有限,经济科技类报道占比较少。随着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伟大进程,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向经济建设,《参考消息》也作出相应调整,经济科技类报道得到极大增强。

封闭的国门刚刚打开,国内上上下下、方方面面都迫切需要了解世界各国的发展情况,特别是对我国经济建设有借鉴意义的资料和信息,其中包括先进科技和经营管理经验。由此,《参考消息》登载了大量这些方面的文章和评论,既具参考性,又具可读性,受到广大读者欢迎。
1978年12月18日,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这次会议是1949年以来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重要转折。这是十一届三中全会通过会议公报。新华社发
1978年12月25日,十一届三中全会闭幕之后的第三天,《参考消息》开始在第3版连载日本丰田汽车工业公司副总经理大野耐一的新作《丰田生产方式》,整整刊登了30期,介绍了丰田公司如何能够极大减少生产流程中的浪费,提高劳动生产率。那一时期,《参考消息》刊发的诸如此类介绍国外先进经营管理经验的文章还有很多。直到今天,还有读者给报社写信,提到《参考消息》当年刊登的这些文章让他们记忆犹新。
自1978年开始,《参考消息》还大量刊登介绍国外科技发展的文章,如《磁力透视诊断机将面世》《美制作一种太阳能吸收器》《美国正考虑研究一种电子邮件》等。1979年1月1日,《参考消息》第4版集纳了关于机器人的报道。这些文章让广大读者增长了见识,扩大了视野。不少读者来信说,他们都很爱看这类报道和文章,从中获益匪浅。
《参考消息》不仅报道“高大上”的科技前沿,也刊登“接地气”的农科类文章,如《日报介绍高产的白薯插叶栽培法》《闲话蚯蚓》《漫谈泥鳅的养殖》等,为农民朋友提供了可供借鉴的种植和养殖经验。
时至今日,经济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参考消息》紧跟时代步伐,每周有22个版面专门刊登经济科技类报道,这也成为报纸的一大独特优势。
监制 | 亚君
审核 | 田欣
编辑 | 董磊
点击下方图片购买《参考消息》数字版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