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小悦
来源:樊登读书ID:readingclub_btfx
最近,芒果台热播的离婚综艺《再见爱人》中,有一对夫妻的相处方式备受争议。

妻子朱雅琼曾是《超级女声》的选手,现在是一家公司的艺人总监。
她的才华,得到过圈内人很高的评价。可丈夫王秋雨却不以为然。
朱雅琼在节目里哭诉:从音乐到我个人穿衣风格全部被否定。
结婚领证时,我给自己化了个妆,希望自己好看一点,然后他跟我说,你好丑。
为何爱我们的人,却伤我们最深?
或许因为太过亲近,我们忽略了对方的感受和需要,用暴力语言引发了自己和他人的痛苦。
面对婚姻中的语言暴力,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非暴力沟通,是打开爱和理解的密码。
我们难以避免来自周围的暴力语言,但是我们可以选择使用非暴力沟通不受伤害,促成双方理解。
著名非暴力沟通专家马歇尔·卢森堡博士,在《非暴力沟通》一书中,为我们介绍了一种新的沟通方式。
这种方式被称为“爱的语言”,它能帮助我们正确地表达情绪,减轻亲密关系的阻碍,获得和谐幸福的婚姻。
正确表达情绪,化解争吵
主持人寇乃馨曾在一档节目里分享过一段这样的经历:
有一次,她和丈夫因为小事争吵,由于担心自己吵输,于是挑丈夫的痛处回击:
“你凭哪一点能配得上我,你知不知道你离过婚,是二手货,你根本就配不上我!”
听完这些,丈夫瞬间沉默了,然后收拾好行李准备离开,出门前回头说道:“乃馨,你知道吗,有些话是不能说出口的。”
从那之后,寇乃馨开始反省:
语言是伤人的利器,也是一种暴力,而自己有可能就是一个家暴者。
即使和好了,也会在心里留下疤痕。
拿破仑曾说:能控制好情绪的人,比能拿得下一座城池的将军更伟大。
当老公气愤地对你说:“我从没见过像你这么自私的人!”。
你脑子想到的是什么?
你可能会反驳我没有,你才是自私的人!”
也可能会自责,“嗯,我确实没考虑到你的感受,真是自私!”
这是两种最常见的反应,几乎人人都说过类似的话。
然而就亲密关系来说,这两种应对方式都不是最理想的。
自责会导致我们内疚、惭愧,甚至厌恶自己;而驳斥对方会让我们感到恼怒,将争吵升级。
我们还有两种选择:一是体会自己的感受和需要,二是体会他人的感受和需要。
“听到你这样说,我感到伤心,因为我看重信任和接纳,我希望你能够理解我做的事情。”
“你看起来有些难过,你是不是希望我能够多体贴和支持你。”
了解自己的需要、愿望、期待以及想法,我们不再指责他人,而是承认我们的感受来源于自身。
所以,在争吵中,我们可以借助一个句式来表达我们的情绪:“我(感到)······因为我······”,这种表达方式能帮助我们认识感受与自身的关系。
比如:
  • 你没把饭吃完,妈妈感到失望。因为妈妈希望你能有一个健康的身体。
  • 老板说话不算数,我很生气。因为我想有个长假陪孩子去动物园。
  • 甲方取消了合同,我很不高兴。因为我认为这是极不负责任的行为。
暴力语言是一把双刃剑,在刺向对方的同时,也给自己造成了伤害。
虽然争吵不可避免,但我们可以在争吵中有意识地觉察自己的情绪,思考情绪背后的需求,用爱的语言来表达感受,化解争吵。
不过,知道了表达情绪的正确方式还不够,我们还要知道:
如何说对方才愿意做,因为只有切切实实的行动才能帮助我们解决问题,让生活更加舒心。
用非暴力沟通,获得积极回应
对于我们大部分人来说,我们常常会用错误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需要。
比如:
  • 你就不能帮我把地拖一下吗?
  • 你怎么总是这么晚才回来?
  • 我希望你好好关心我!
因为这些话中藏着“批评”、“指责”、“评判”,忽视了彼此的感受和需要,将冲突归咎于对方,自然也就没办法获得对方积极的回应。
这些对话看似都表达了需要,但我们却不能得到想要的结果。
这也就意味着,我们需要换一种沟通方式,在不伤害关系的前提下,获得对方的回应。
卢森堡博士说:
一旦人们认为我们是在强迫他们,他们就会不太想满足我们的愿望。
没有人喜欢被强迫,如果我们希望对方满足我们的愿望,就需要避免出现这样的状况,在表述中做到非暴力沟通。
非暴力沟通,简单地说就是四个步骤,
首先:观察,留意发生的事情,清楚地表达观察结果;
接着,表达感受,例如受伤、害怕、喜悦、开心、气愤等,越具体越好;
然后,说出哪些原因导致那样的感受;
最后,提出具体的请求,为了改善生活我的请求是什么,越明确越好。
通过这四个步骤,我们能够诚实、清晰地表达自己,通过请求而非命令来表达愿望,获得对方积极的回应。
结婚第一年,我常常因为一些小事跟老公怄气,弄得两个人很不愉快。
有一次请堂兄弟来家里吃饭,想到要收拾厨房心情就很烦躁。
于是不耐烦地对老公说“我不想做饭也不想吃饭,你请的人你自己招待吧”。
说完这句,我们就吵了起来。他觉得我不近人情,我觉得他不够体贴,婚姻关系陷入紧张。
过了一段时间,我们在一个双方心情都不错的晚上,我试着用非暴力沟通的方法和他深入探讨这件事。
我说,你发现了么,每次家里来客人,我都要提前收拾家里,准备食物,饭后需要洗碗、打扫厨房,使我的休息日增加了很多工作量。
这让我疲惫不堪,我希望能有多一些单独相处的时间。我们能不能改成每个月有两个周末是只有我们两个人的呢。
听我说完,他很愉快地答应了我的请求,之后我们也没有再为这件事吵过。
任何关系的经营都需要智慧,那些不经思考说出来的话往往得不到对方积极的回应。
我们需要清楚地表明自己的期待,只有将想要的回应讲得越清楚,才越有可能得到理想的回应。
查普曼说,“爱是万物的第二个太阳,它照到哪里,哪里就会春意盎然。”
当我们学会了用正确的方式来表达情绪,用爱的语言来提出请求,
家人感受到的将会是浓浓的爱意,而不是抱怨和指责,这也会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舒心。
但需要注意的是,任何时候都别忽略了自己,在与自己对话时,同样需要用爱的语言来交流。
学会和自己对话,悦纳自我
王尔德说:
爱自己,是终身浪漫的开始。
爱自己,也是我们一生的课题。可意外的是,我们却常用一些暴力语言来打击自己,比如:“应该”、“不得不”。
当我们在说“我应该”、“我不得不”时,会让我们感到无奈和沮丧,因为“应该”意味着我们别无选择。
电影《无问东西》里有一对夫妻:刘淑芬和许伯常。
刘淑芬用平时省吃俭用攒下的钱,供许伯常读大学。她本以为自己的付出,会让丈夫心存感恩,结婚后能对自己好。
但事与愿违,许伯常与她渐行渐远。
即使住在同一个屋檐下,也把她当作一个透明人,根本不和她沟通。
甚至连刘淑芬用过的碗筷、水杯、水瓶,也要避而远之。
长时间的沉默,让刘淑芬越来越压抑,可她无论怎么吵闹,许伯常都无动于衷。
刘淑芬万念俱灰,跳入冰冷的水井中自尽而亡。
她悲怆地说:你让我觉得,我是这世上最糟糕的人。
卢森堡博士说:我们行为的动机反映了我们是否爱惜自己。出于对生命纯洁的爱,而不是出于恐惧、内疚、羞愧、职责或义务来选择生活,是爱惜自己的重要体现。
如果刘淑芬能够思考自己的需求,或是意识到许伯常并非良人,不将期待放在对方身上,也许就能避免悲剧发生。
林清玄曾说:人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常想一二,不思八九,事事如意。
面对生活中的不如意之事,你是否有过这样的抱怨:
  • 我不得不加班!
  • 我不得不辅导孩子做作业!
  • 我不得不让着婆婆!
当我们说“不得不”时,会产生一种无力感,将责任推了出去。
若是换成“我选择”,便是将责任扛了起来。
我选择加班,是因为我想要在工作中获得更多的成就感。
我选择辅导孩子做作业,是因为我想要孩子获得更好的成绩。
在和婆婆出现分歧时,我选择忍让,是因为我想要和睦的家庭关系,拥有更大的包容心。
当我们用“选择做”代替“不得不”时,我们就越能与自己对话,专注于尚未满足的需求,培育对自己的爱。
让爱主导我们的学习和成长,我们的生活也将变得和谐并充满快乐。
写在最后
赫兹里特说,“谈话的艺术是听和被听的艺术”。
这世上没有人仅靠自己获得了成功,我们需要与人沟通,需要关系的滋养,而这一切离不开语言。
《非暴力沟通》与其说是一本沟通技巧的书,倒不如说是一本人生指南。
它帮助我们认识自己的情绪,挖掘自己的需求,用爱和理解去倾听他人,增进我们与周围人的连接。
这种沟通方式不仅适用于婚姻关系,职场关系、亲子关系、婆媳关系同样适用。
所谓相爱,就是好好说话。
愿我们都能用爱的语言来经营幸福美满的婚姻。
—END—
作者王小悦,两个孩子的妈妈,喜欢阅读和写作,用心发现平凡生活中的小确幸,追求终身成长。栏目主理人徐徐来。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樊登读书”(ID:readingclub_btfx)
点个“在看”,好好说话
↓↓↓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