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分析思维和现金流思维是财务尽职调查的两大支柱,它不直接解决任何问题,但它是构建整个财务尽职调查“大厦”的基石。
财务调查的框架
围绕底层逻辑建立财务尽职调查的框架是财务尽职调查人员必须面对的问题。
什么是框架?
建房子搭的钢结构是框架,它能使整个房子立起来。框架的作用就在于帮助梳理某个事件的脉络,抓住事件最核心的东西。
前文阐述了不同类型的财务尽职调查,从文字描述上看,财务尽职调查的目的各式各样,但总结起来都指向一点——获得增值收益。在什么情况下会有增值收益?帮助财务尽职调查对象创造了价值或者财务尽职调查对象自身创造了更大的价值,增值就有了基础,这就导出了一个理念——价值投资理念。
价值投资理念通常应用在二级市场(证券投资)上,但这并不是说除证券投资外的其他投资就不适用。实际上,价值投资理念适用于所有投资行为,而且应当是较为正确的理念。秉承价值投资理念的巴菲特老先生所创造的持续稳健的业绩,至今无人能破。
那么在价值投资的理念下,如何建立财务尽职调查的逻辑框架?
财务分析思维
巴菲特经常说,做投资的应当去学会计,因为会计是商业的语言,是投资者读懂商业秘密的钥匙。企业财务报表背后的商业行为逻辑如图所示。
(企业财报背后的商业行为逻辑)
企业将人、财、物进行有效的组织管理进而形成能对外销售的产品或服务,产品或服务通过一定的渠道到达客户手中,这样的整个商业行为完成后,企业按照一定的规则编制形成财务报表,这是外部投资者能够直接看到的东西。
至于其他生产、运营环节,即财务数据的源头,普通投资者是很难完全知晓的。面对财务报表,能不能看懂,可信不可信,这就需要专业的、进一步的财务尽职调查。
根据上图,沿着财务报表产生的路径来看,财务尽职调查的路径也就非常清晰了——人、财、物及组织管理这些看似与财务数据没有直接联系的元素,也就必然是财务尽职调查的对象了。如果脱离这些来谈财务尽职调查,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PS:免费送你一份资料!《财务尽职调查报告.doc》,49份财务尽职调查资料,涵盖模板、清单、报告等。
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
关注:管理会计学苑
回复:尽调
即可获取上述所有资料
现金流思维
要实现上图所示的企业行为,背后需要资金的支持。而企业的行为无论怎么变,归纳起来都逃不过融资、投资、经营这3种。这三者间的逻辑关系如图所示。
(企业商业行为背后的现金流)
企业商业行为始于融资活动,融资包括权益性融资及债务性融资两大类,有了资金后再购置各类必要的生产要素,通过人的经营使其实现持续的运营。这背后的“血脉”就是现金流,现金流一定是可以用财务数据表达出来的。
从图中现金流的结构图来看,企业获得资金后(不管是创始股东投入还是权益性融资,或是债务性融资)在资金运用方面,首先面临的将是投资决策行为。
设备购买、厂房建设、研发投入等都属于投资决策行为,它不一定在当期产生效益,但它会对企业经营产生长期的影响。这种影响可能是好的,也可能是坏的。好的影响是指投资获得了既定效果,实现了研发成果或者是扩大的产能得到了充分利用等;坏的影响是指投入的资金没有达到预期效果,而导致现金流出现问题。
在结合财务尽职调查的锚——自由现金流分析企业的投资行为时,如果一个企业长期有大量的投资支出,就需要考虑: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是否能够覆盖投资支出,是否能够获得外部融资弥补自有资金的不足并满足投资支出,投资支出产生效益的周期是否合理。
如果创始股东投入及经营积累的资金不足以支撑企业的发展,就需要引入外部投资者,或寻求银行借款,在获得资金后又重复上一步的投资行为。
投资的目的是给经营创造良好的条件,经营围绕价格、销量和成本做出各类决策,而要能做出合理的决策,就又必须考虑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产品的定位、市场策略等,并围绕这些来有效地配置人力、物力。经营活动是产品诞生及价值实现的环节,也是创造增量现金的环节。如果这个环节持续“失血”,企业将无法持续运营下去。
我们会发现,企业的任何一项行为都离不开现金流,离开现金流谈其他的,就好比一辆燃油汽车,如果没有油,哪怕你技术再好也无法将它开动起来。
财务调查的两大支柱
财务分析思维和现金流思维是财务尽职调查的两大支柱,它不直接解决任何问题,但它是构建整个财务尽职调查“大厦”的基石。在这样的思维指导下,财务尽职调查人员就可以运用一些具体的、有针对性的方法,这些方法也可以称为“砖”“瓦”,如此整个财务尽职调查也就显得很立体。
综上,本文已经阐述了财务尽职调查的四个锚、两大支柱,为方便读者记忆,总结如下。
锚一:各行各业都有它应有的利润率。
锚二:生产、服务过程是源头,需了解充分。
锚三:价值实现过程是关键。
锚四:自由现金流“辨真假”。
财务分析思维贯穿财务尽职调查始终,是为支柱一。现金流(融资、投资、经营)思维让企业动起来,是为支柱二。
究竟该如何运用这些理论,本文后面的内容会详细阐述,或通过具体的指标,或通过翔实的案例让读者能够进一步理解。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由于部分文章无法鉴别有真实法定的原创者,如对版权有异议,请联系后台议定删除。
▨ 本文来源:管理会计知识汇,作者:周涛   选自:财务尽职调查
为什么强烈推荐先考取CMA?
点击
阅读原文
免费申请CMA试听课程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