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给全世界的课堂里的孩子做一幅画像,你会发现:以中国、日本、韩国为代表的东亚教育是“沉默的好学生”,而美国、犹太家庭的孩子则特别爱问“为什么”
别看小看这课堂上的细微差别。过去,“沉默的好学生”为日本培养了一批批能严格履行职责的人才,却因为缺乏创造力而错过了更侧重独特性的后工业时代发展机遇;与此同时,“爱问问题”的美国、以色列等国家,却走在了现代科技与创新的大前方。
其中,犹太人全球仅有1500万,占全球总人口的0.3%,却走出了154个诺贝尔奖得主,占全部的1/5。
记得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伊西多·拉比(美国犹太人)曾经说过,大部分母亲在孩子放学回家后都会问一句:“你今天有没有学到什么东西?”
但自己的妈妈当年却问:“拉比,你今天有没有提出一个好问题?
未来,中国社会将不可避免地更多依靠创新来驱动,因此我们国家不断强调“素质教育”、“个性化教育”,而我们的专栏作者维舟认为:素质教育不能依靠应试教育的方式来达成最重要的,是先培养孩子学会问问题。
在你给人上课时,最头痛的问题是什么?
当我以此问几个朋友时,得到的答案都颇为相似:最头痛底下没有问题。
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职场培训中,最常见的情形就是台上讲完后,台下鸦雀无声。有位高管说,她最怕的就是这样,“看起来都是‘没有问题’,好像都懂了,到真做起来的时候又发现他们其实还是没懂。”
这还不仅是“不懂装懂”而已,虽说“没有任何提问是错误的提问”,但如果长期都不习惯提问,到最后的结果便是提不出真问题——这可不是小问题,许多知名学者都注意到,这可能会严重损害中国的科研创新能力,使“素质教育”沦为空话,以至于《中国科学报》都发文质问:研究生为何提不出问题?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欢迎文末讨论,本文配图来自电视剧《生活大爆炸》剧照。
#01 
“爱提问”的犹太人
这一点为什么重要?因为提问可以从小激发孩子的无穷好奇心,是其学习的最重要动机,这样才能促进社会不断向前探索、创新突破并最终实现自我变革。说到底,是否鼓励提问,其实是现代与传统教育方式的一大区分。
正因此,现代国家无不鼓励质疑、创新,而提问就是最基本的一环。社会学家桑内特在《匠人》一书中强调指出:“优秀的老师给出令人满意的解释;伟大的老师则提出问题、挑起怀疑和鼓励争辩。”另一位社会学家吴鲁旺(Dennis H. Wrong)则更认定好的问题比好的答案更重要,因为“脱离了问题,答案是没有意义的”。
正因此,我们在西方教育中经常看到非常活跃的课堂气氛,“头脑风暴”的首要规则就是不得评判、压制他人的提问,哪怕在你看来十分可笑。
Facebook的首席运营官雪莉•桑德伯格前些年被《时代》杂志评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人物之一,但她在早年教育经历中的表现,如按中国人的看法大致就是:“啥也不懂,什么都敢问,还特别敢提要求!” 
雪莉•桑德伯格
这并不是个别人的偶然现象。韩国纪录片《学习的人》在考察世界各地的教育文化时发现,在这一领域极其成功的犹太人(他们占了哈佛学生的30%)就有一种深入人心的“提问文化”。
在犹太家庭中,从小就在家里一直玩“为什么”的游戏——父母诱导孩子不断提问,并给予认真回答。诸如“天空为什么是蓝的”这样的问题,即便已有确定答案,还是要进一步思考“为什么”,因为世上所有事物是一直变化的。
片中一位被犹太人家庭领养的亚裔女孩说,父母告诉她,每天都学习是活不下去的,学习不应是课业的重压,而应有旺盛的好奇心驱动。
在她父亲看来,“提问意味着孩子们对学到的事物进行了思考,事实上学习知识再进行背诵这样的事谁都能做,但是,‘这个会用来干什么’、‘这个会被应用到哪里’、‘这个起到了怎样的作用’、‘这个信息会产生怎样的结果’,针对这些的提问也很重要,提问是通向发现的道路,发现转变为创新,创新又带来进步。”
△截图来自纪录片《学习的人》
道理也许很多人都知道,但真正要落实下去,就必须依靠不间断的日常实践。社会学者安妮特•拉鲁在跟踪调查许多美国家庭后发现,穷人家庭对孩子的教育往往是不容反驳地下达指令,但中产家庭的氛围则更为宽松,甚至鼓励孩子对成年人提出质疑,“他们常常用提问的方式来回答问题,并且只要有可能,就会领着孩子一步一步地解决问题,而不是直接给出指令”(《不平等的童年》)。
这不仅激发孩子的好奇心,也使他们更具自信,亲子关系往往也更融洽、矛盾对抗更少。
如果一个人从小习惯了只是被动地接受他人的指令,这从长远来看肯定是不利于他取得成功的,因为他难以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做的未必是自己喜欢的,甚至不清楚自己为什么要做。
曾任哈佛大学校长的劳伦斯•罗威尔曾说过:“真正的成功不在于做我们决定的事情,也不在于做我们希望的事情,甚至不在于做我们努力争取的事情,而在于做一些真正值得的事情。”这势必意味着首先要不断追问,清楚哪些才是自己“真正值得做的事情”。
#02
沉默的中国孩子
回头来看,为什么中国孩子不会问问题?恐怕根源在于,我们缺乏这样一种鼓励提问的社会文化,教育理念也历来更注重师长对孩子的灌输,而不是平等的交流,更别提鼓励他们质疑权威了。
张德胜在《儒家伦理与社会秩序》中曾概括说,儒家的信条是“如何建立社会规范”,注重不是西方智性传统下的“为什么”(why),而是“如何”(how),而这种社会规范就像医生的药方,你不必知道为什么,只须照做就是。不仅如此,你提出质疑仿佛就是对权威的羞辱,可能第一反应就是“你居然怀疑我骗你,我说的怎么可能是假的?”
毫无疑问,这与现代学术的求智氛围是格格不入的,因为这使人本能地对提问报以敌意。直到今天,这仍然渗透在中国社会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多多少少都听到过诸如此类的质问:
“怎么就你问题最多?”
“你哪来那么多问题?”
“这也要问,这么简单的道理你不懂吗?”
如果“有问题的学生”被视为“问题学生”,那么久而久之,这样的教学方式很自然地会让人遵从权威、强调记诵并复制已有的知识,变得不敢轻易举手发问。
像牛顿那个著名的问题:“苹果为什么往地上掉?”在中国社会恐怕不可能出现,因为这很快就会遭到周围人的否定、耻笑,每个人都唯恐自己提的是个蠢问题,暴露自己的无知,难免就早早学会了谨言慎行、三缄其口。
我自己就经常遇到,当我质疑某个常识时,哪怕只是提出假想来抛砖引玉,立刻就会有一堆人说:“这有什么问题?”“这都要问,脑子有问题吧?”“这是个蠢问题,答案早有了。”
换言之,很多人的思维是肯定现实的,并倾向于压制质疑的声音。在涉及人文社科学时,还会有“谁的问题”、“屁股坐在哪的问题”、“是不是讲好中国故事的问题”等等诸多限制,条条框框极多。
在这样的社会中,一个人无须会提问题也能胜出,甚至会提问题的人反而可能失败,因为它没有对创造性提供激励,而只须拼完成既定课题和下达指令的执行力。甚至有理由怀疑,很多师长对此可能是叶公好龙的:想要学生会提问题,但真的会提问题时,他们又未必会高兴。
因此,虽然“不会问问题”看似直到研究生阶段、工作以后才成为一个“问题”,但其根源其实早已埋下。因为一直以来,中国社会都倾向于认为“解决问题”比“提出问题”更重要(甚至是“解决提出问题的人”),其结果是我们提出问题的能力太缺了。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可能成为有纪律、记忆力超强的执行者,但却非常欠缺进行独立研究的能力和主动创新的精神。
#03
素质教育不能靠灌输
这个问题之所以重要,是因为等到现在这一代孩子长大时,中国社会将不可避免地更多依靠创新来驱动,仅仅作为听话的合格劳动者,并不能保证他们在社会变革和竞争中胜出。
看看我们的邻国日本就知道了。长久以来,日本的教学传统也注重死记硬背,“学校对于原创能力没有任何耐心,也不会教育学生进行逻辑思考或是提出正确的问题——实际上最好什么问题也别问”,“大部分日本的初中和高中根本不会鼓励以质疑的态度看待社会安排,而且往往对提问的学生大为不满”(《日本权力结构之谜》)。
这为日本培养了一批批能严格履行职责的人才,但却严重缺乏创造力。在注重标准化生产的工业时代,这曾给日本带来了成功,但当1980年代发达国家都开始转向更侧重独特性的后工业社会时,这却变成了日本的一个弱点。
当然,这些年来日本的原创能力是任何人都不敢小觑的,新的一代中也有越来越多的人逐渐背离了父辈那种论资排辈的“年功序列制”,但日本走过的道路仍是我们极好的参照。
然而,若想要解决“不会问问题”这一难题,使素质教育落到实处,却牵涉到诸多面向,并不是只做一件事就能变好了。
在很多中国孩子的心目中,“为什么”本身就是谴责,因为在我们的日常对话中,“为什么”常常是反问句,而不是疑问句——就像“你为什么就不学好”,并不是要求得背后的原因,而是一种道德谴责。
正因此,如果师长有意愿培养孩子独立思考,就更应当多教他们问“什么”(what),在此基础上多去探求“为什么”(why)。
虽然有些人觉得年轻人的新口头禅“不懂就问”有几分戏谑无礼的意味,但这其实倒是一种值得肯定的新趋势。
虽然都知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道理,但教孩子具体的技能还相对容易,要教会他们方法和独立思考却困难得多了。素质教育不能依靠应试教育的方式来达成,这就需要建立平等交流的机制,并在一定程度上放手,让孩子发现思想探求的乐趣。这不仅仅是一些“知识”,还势必意味着要给他们自由探索的权利。
正因为长久以来,“提问”被默认为是老师的特权,是对学生的考核,伴随的是“如果你有不懂的题目可以课后问老师”,而不是学生自发、主动的知识探求,因而要让孩子学会提问,首先就意味着“放权”,克制住自己不要去打断、贬低孩子的求知热情,也不要怕在孩子面前承认自己的无知。
必须正视的是:我们从小的教育模式对“提问”就没有建立奖励的正反馈。即便你去请教老师,那通常是在“你先做错了题目”的情境下,过程也多半不是讨论性质的,因为这是指向性很强的教会你怎么做。
明白这一点,我们就更应该鼓励孩子发问,即便自己回答不上来,至少肯定他们“这是个好问题”,再和孩子一起去探索。
真正的问题是不可能由师长塞到你手里的,那必定是第一人称的,来自对自身生活世界的好奇与困惑。
和我们人生中的其它经历一样,提问、思考也需要不断练习,只有这样独立思考过真正重要问题的人,才能发现新的问题,想清楚知道什么是重要问题。这样不断进行的思维训练,便是创新能力的源头。
最终,你思考什么问题,将会决定你成为什么样子的人。
本期福利
你会问“为什么”吗?
留言区留言,分享你对本篇文章的看法,我们将为留言区点赞最多的5名读者每人送一本《无畏:为什么以色列能成为创新强国》,包邮哦~本周三开奖。
懂教育的家长都“在看”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