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卡片关注 👆
编辑:好运莲莲
题图:《一直游到海水变蓝》
本周知乎高分来啦~
快来看看小编为大家准备的高分电影吧~
《一直游到海水变蓝》
知乎评分 8.2

2019 年 5 月,几十位作家来到山西汾阳的一个小村庄,他们在这里谈论乡村与城市,文学与现实。
影片以此为序曲,交响乐般地以 18 个章节讲述出 1949 年以来的中国往事。
出生于上世纪 50 年代、60 年代和 70 年代的三位作家贾平凹、余华和梁鸿成为影片最重要的叙述者,他们与已故作家马烽的女儿一起,重新注视了社会变迁中的个人与家庭,让影片成为一部跨度长达70年的中国心灵史。
这是中国少有的文学纪实类电影,因为是纪录片,所以排片不多,但影迷热情不减。
如何评价贾樟柯新电影《一直游到海水变蓝》?
答主:贾樟柯(200+ 赞同, 电影导演,代表作品《三峡好人》《山河故人》)
一开始我们开机拍摄的时候,这个片子叫做《一个村庄的文学》。
最近几年,我是每年都有很长时间在老家的一个村庄里生活。
特别是夏季,基本上在村子里度过。
待的时间久了,感同身受,觉得乡村是一个需要被我们重新谈论的一个场所。
过去我们中国是农业社会,农业国家。
现在城市化特别迅猛,城市里面大部分人都有乡村经验。
乡村塑造了我们,包括我们的下一代,他们也承接了我们很多过去的生活习惯。
所以要理解城市,可能得回到乡村。
另外一方面,乡村的现状又特别空心化,也不会被聚焦。我觉得过去我们怎么一步一步走过来,乡村经验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经验,它影响到我们整个民族现代的一种思维模式。
比如我电影一开始就是饥饿的问题。这种潜移默化对于饥饿的内心创伤跟影响,在这样一个物质相对丰盈的时代,这种焦虑还是存在的。
另外一方面就是作家这个群体。选择他们,是因为这个影片承接了我前面的两部影片《东》跟《无用》,主角都是艺术家。
再一方面,作家很多人是具有乡村经验的,他们虽然现在大多都在城市生活,但是他们的写作、观察、表达都还跟乡村或者小城市有关。此外,我觉得他们具有很强的表达能力。
那一开始主题就是乡村跟城市,以及文学,所以叫《一个村庄的文学》。
当时我也界定这部影片,主要是个人的生活经验,通过接力的方法,由四代作家来讲。
这种经验不是一个人的个案,它是一个时代佐证。
另外,它是讲述故事,不是谈论生活。因为作家很容易去发表评论,他们在这方面思考比较多。
影片也不是介绍作家们文学成就的。
文学是他们的身份,必然也回避不了。但不会太强调这个东西,最主要还是以他们的目光来看乡村生活跟乡村经验。
但是拍的过程中,我就觉得这个片名有点涵盖不了主体。
因为随着拍摄的进展,每个人谈的东西渐渐浮现出一些中心的词汇,或者中心的要点。
你像马烽那个部分就是吃饭的问题。所有跟他有交集的人都在谈论粮食的问题。这就变成一个饥饿的问题,吃饭的问题,也有一个恋爱的问题。
今天的自由恋爱,包括性别取向都不是个问题了,但那个时候,连自由恋爱还要通过一个婚姻法来支持。
每个被采访到的人都有一些这样的问题。我觉得已经不是乡村经验能概括,它是整体的人类的一些焦虑,一些问题。
我觉得片名就是由「文学跟乡村」变成一个途径,一个出发点和一个角度。
但最终谈的是基本的生存问题。所以就想找一个新的片名。
我们拍到最后一场,就是余华在海边讲完之后,我觉得他那句话特别适合做片名。
一代一代的人要解决无数个问题。原来吃饭的问题我觉得很有意思,我也经历过吃饭的问题。
是我五六岁的时候,那时候物质不够丰富,大家还有饥饿的感觉。
但后来到 80 年代,我就没这个印象了。
你会发现影片中所有的作家都谈到了这个问题:马烽谈到这个问题;贾平凹老师也谈到了,是一家抢饭吃;余华也谈到这个问题;梁鸿就更不用说了……
我觉得它好像是困扰了每一代人的问题。
「一直游到海水变蓝」这个概念出来之后,我觉得虽然它只是整个影片最后一章,但它就像这个电影,描述了从一个广阔的中国近代社会 1949 年的起点,一步一步我们怎么过来的。
海水变蓝可能是一个理想社会,是我们一直想抵达彼岸。海洋变蓝就是一个理想的境界。
如果是森林的话,可能就是变绿。
「一直」这个词,又有一种百折不挠、生生不息往前走的感觉。
今天回想,拍的时候还没有疫情,我们社会还没有这么不确定。
疫情之后,这种社会环境变得更不确定以后,我觉得这个片子好像更生逢其时了。
因为总是在不确定的时候,我们需要想想我们未来想要去到哪,特别是想想来时路,我们是怎么一步一步走过来的。
也是基于此,我们并没有让这个片名在开头出现。
因为整个片子下来就是内陆地区的生活,跟海洋是没有关系的。我们就让它在片尾出现,好像是四代人历经这些事情,还有一种前进的动力。
本文内容来自「知乎」
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觉得好看就点亮「在看」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