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可乐妈
来源 | 男孩派原创
男孩究竟有多难养
前阵子回老家,和三五个学生时代的好友一起聚会,酒过三巡,眼看着话题要聊完,不知道谁突然说了一句:
“咱们再多唠一会儿吧,真不想回家面对我儿子。

一天天的都快被他给气死了。”
看似平平无奇的一句话,立马让饭局掀起了一个小高潮。
几位男孩妈妈纷纷开启了吐槽模式:
有的抱怨儿子磨蹭。
每天早上,闹钟响了一遍又一遍,老母亲吼得嗓子眼都要冒烟了。
可儿子呢?
他照样能选择性失聪,发一会儿呆,做一会儿白日梦,摆弄摆弄自己的玩具。
然后趁妈妈不注意,再一头栽倒在床铺上。
有的吐槽儿子没眼色。
明明老母亲的脸色都已经由白变红,再由红变绿了,身旁的小男孩照样能面不改色地上蹿下跳、胡说八道。
还有的形容儿子就是个混世魔王。
每天不是翻箱倒柜,就是上房揭瓦,简直分分钟要上天。
打他吧,心会疼。
拍桌子,会骨折。 
最终,暴怒的老母亲只能忍一时卵巢囊肿,退一步乳腺增生。
聊到最后,男孩妈妈们恨不得抱头痛哭。
其实,这世上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父母。
有句话说得好:
“孩子出现问题并不可怕。
可怕的是作为孩子人生领路人的父母缺乏正确的家教观念和教子方法。”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如果妈妈能正确运用以下4种黄金教育法则,一定能找到养育男孩最正确的打开方式。
自然惩罚法则
和儿子斗智斗勇的过程中,很多父母发现,男孩总是“油盐不进”的:
催他、吼他、威胁他,统统无济于事。
甚至有时候,狠狠责骂、殴打了他,下次他也还会再犯。
其实,并不是因为男孩想故意惹怒父母。
而是由于男孩的5-羟色胺水平要比女孩高52%左右,所以男孩看起来更没心没肺,也更容易忘记受过的惩罚。
面对“屡教不改”的男孩,让他们意识到错误,比严厉的惩罚更重要。
正如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说的:
孩子所受的惩罚,应当是他的过失所带来的自然结果。
最近看到这样一则新闻:
一个6岁的小男孩,因为妈妈阻止他玩手机,一气之下便扬言要吃100个冰淇淋,把自己“冰死”,让妈妈后悔。
妈妈听后,没有跟他讲道理,也没有责骂他。
而是真的给儿子买来了100个冰淇淋。
为了跟妈妈赌气,男孩立马连吃了三个,但怎么也吃不下第四个了。
为此,男孩崩溃大哭,质问妈妈道:
“我是你亲生的吗?”
妈妈似乎早就预料到了这样的局面,从容地反问儿子:
“那我是你亲生的妈妈吗?你就要气死我。”
陪着儿子哭了一会儿后,妈妈温柔地告诉他,以后不许再这样威胁父母了。
而男孩也不再像最开始那样倔强,而是郑重地点了点头。
相信经历了这次事件,男孩再也不会轻易拿自己的生命赌气了。
比起空洞的说教和暴力的打骂,让男孩品尝“自作自受”的苦果,他得到的教训才更深刻:
比如,儿子赖床不起,而差点迟到。
妈妈催他再多次,都不如任由他迟到一次,老老实实接受老师的批评。
再比如,寒冬腊月,儿子不愿穿棉衣。
妈妈怎么严厉地警告他,都不如让他挨一会冻。等他受不了刺骨的寒风,自然会换上保暖的衣物。
如果不想男孩“听过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那么就让他自己去面对,去体验,去修正,去成长。
唯有他亲自品味了惩罚的苦,过去踩过的坑,才会变成未来脚下的路。
拉波波特法则
和妈妈发生矛盾时,女孩和男孩的画风往往截然不同:
一个六七岁的小女孩通常可以清晰地表达出自己的观点,和妈妈你来我往地进行沟通。
最终,达成共识。
可差不多大的男孩往往只会哭嚎。
无论妈妈说什么,他翻来覆去就是一句“坏妈妈”,最多加上一句“我不要”。
其实,这是因为女孩的大脑中布洛卡区通常更活跃。
相应的,语言表达和理解能力也更强。
而男孩妈妈如果想要天生开窍晚的儿子也乖乖“听话”,一定要学会世界著名博弈论专家拉波波特提出的“拉波波特法则”:
  • 第一步,将孩子的观点复述一遍,让孩子意识到,我们已经明白了他的想法;
  • 第二步,提出孩子观点中我们认可的部分,让孩子感觉被理解;
  • 第三步,告诉孩子,我们从他们的观点中学到了什么,让孩子明白我们不是敌人,而是和他们处在同一阵营的队友;
  • 第四步,提出反对的观点,并给出充分的理由。
记得有一次,我在外面吃饭,就目睹过一场“教科书式”的母子沟通。
那家餐厅环境很好。
有假山,有小桥,水里还有几尾金鱼。
一个小男孩见了,便蹲在地上用手捞鱼,发现捞不到后,就去找妈妈:
“妈妈,帮我捞金鱼。”
妈妈没有批评他,而是蹲下身,温柔地说:
“轩轩是想要小金鱼吗?(复述观点)
因为看见小金鱼可爱,所以想让它跟你回家是不是?(表达理解)
妈妈也觉得小金鱼很可爱,想和它多待一会儿。(和孩子站在同一立场) 
不过轩轩你看,小金鱼也有爸爸妈妈。如果你把它捞走了,它会很孤单的,它的爸爸妈妈也会难过的。(提出反对意见并给出理由) 
如果是轩轩离开爸爸妈妈会怎样?”
男孩想了想,对金鱼说:
“再见,小金鱼,和爸爸妈妈在一起的时候要听话呀。”
随后就拉着妈妈的手走了。
整个过程中,妈妈没有大声的吼叫,儿子也没有恼人的哭喊。
面对不善言辞的男孩时,妈妈一定要注意沟通方式。
一旦方法对了,复述、理解、认可到位了,再“不开窍”的男孩也能变成懂事、温顺的小棉袄。

南风法则
经常能在后台看见这样的留言:
“芽芽妈,怎么办?
我感觉儿子自从进入青春期,就成了一个‘火药桶’,一言不合就爆炸。
而且越是管束他,他就越叛逆。”
研究发现,相比女孩而言,男孩的大脑前额叶发育较慢,更容易冲动。
再加上睾丸素的作用,让他们仿若天生的战士。
这时候如果父母跟他们硬碰硬,最终只会两败俱伤。
正如一则经典的寓言:
“北风和南风打赌,看谁的力量大,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脱掉。
北风越是猛烈地侵袭,行人将衣服裹得越紧;
而南风则徐徐吹动,让人如沐春风,最终,行人主动脱掉了大衣。”
在养育男孩的问题上,“南风法则”同样奏效:
如果父母成天想着如何压制、管控孩子,就成了寓言里的“北风”,最终的结果就是孩子越来越叛逆。
一档节目里,邓超谈起自己的青春期。
十几岁的他曾一度是“叛逆”的代名词,打耳洞、染头发、离家出走,处处和父母对着干。
父母看到邓超这样,便想要“打醒”儿子。
有一次,因为父母又打了他,邓超便一气之下离家出走。
一个人跑到了广州。
眼看儿子不见了,父母急得整宿睡不着。
为此,父母决心改变曾经的教育方式,看到邓超喜欢表演,就主动鼓励他考中戏:
“试试看,万一走狗屎运呢?”
“如果不行,我们就逛逛北京,看看长城去!”
就这样,父母重新赢得了儿子的心,邓超也走出了青春的迷途。
每个男孩,最终都会成为一个成熟、理智、强大的男人。
前提是,永远不要用疾风骤雨式的教育打压他。
平静而温和的态度,对青春期的男孩有奇效。
二十码法则
美国有一条著名的教育法则,二十码法则。
其中,“二十码”是一种象征,代表着父母和孩子间应当保持一定的距离,保护孩子的隐私,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家有男孩,父母一定要懂得保持适度的边界感。
曾看过一位网友发帖讲述自己的故事:
从小到大,母亲和网友一直都“亲密无间”。
生活上,母亲事无巨细地照顾他。
哪怕他已经上初中了,母亲每天还会帮他挤牙膏、系鞋带。直到网友大学毕业,母亲都没有让他做过一顿饭。
但同时,母亲在精神上也对他寸步不离。
上小学时,母亲就在家里装了好几个摄像头,网友的一举一动都在母亲的监控之下。
在家里,母亲也从来不许他锁门。
甚至连卫生间的锁,都被母亲拆了下来。
二十多年后,在“全包围母爱”下长大成人的网友,这样评价自己:
“虽然我身体已经成年,但我内心还是一个婴儿:
我不会做家务,身边的每一个朋友都不是自己选择的,工作也是我妈帮忙找的。
连脑袋里塞的想法,都是我妈灌输给我的。”
可事实上,一个不懂边界感的妈妈,永远也养不出有出息的孩子。
正如心理学家克莱尔说的:
“世界上所有的爱都是为了相聚,只有一种爱是为了分离,那就是父母对孩子的爱。”
每一个孩子体内都埋藏着一颗种子,只有父母给他留出足够多的空间。
终有一日,这颗种子才能长成参天大树。
一位育儿博主曾说:
“生活就像一盒巧克力。
但给男孩妈妈的是一盒黑巧,100%的那种,又苦又涩。但是别怕,黑巧吃了不胖人,还可以锻炼意志品质。”
对男孩妈妈而言,我们的征途始终是星辰大海。
能做的,就是理解、共情和放手,再加上一点点的知识和方法,认识到自己的局限,不断精进自我。
用更科学、更适合的方式来教育男孩。
唯有这样,我们的男孩才能破茧成蝶,向阳而生。
点个“在看”,愿男孩妈妈们关关难过关关过,前路漫漫亦灿灿。
*本文来源于男孩派(ID: boy666dj),关于养育男孩的干货,这里都有;关于养育男孩的苦甜,这里都懂;家有小男孩,欢迎关注男孩派。
*本文图片部分来源于图虫创意。
联系我们
QQ:347764118/19507750/443317765 
微信:schoolmum008/caicaitong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