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年轻的朋友来相会》
时间:1980年
1980年年初的某一天,几个文工团的年轻人到张枚同家聚会聊天。
张枚同在大同矿务局的文工团工作,团里的年轻人总是喜欢隔三岔五到他家聚会聊天,顺带喝些酒。
那是个年轻人都非常振奋的年代——十一届三中全会刚落幕不久,一系列新政策和新风向,让压抑了太久的中国人民看到了希望,更是让年轻人看到了未来。

张枚同那年40岁,后来他回忆那时候大家的感受:

“当时全国振奋,天好像一下子晴了,地好像一下子宽了,心好像一下子亮了。”
就在那天晚上,大家都喝多了一些,说了很多豪言壮语,对未来都充满了期待。当天晚上,张枚同没有继续写自己的小说,而是决定写一首歌词。

那首歌词写得很顺,一个晚上就写出来了:
“年轻的朋友们,今天来相会,荡起小船儿,暖风轻轻吹。
花儿香鸟儿鸣,春光惹人醉,欢歌笑语绕着彩云飞。
啊亲爱的朋友们,美妙的春光属于谁?属于我,属于你,属于我们八十年代的新一辈。
再过二十年,我们重相会,伟大的祖国,该有多么美。
天也新地也新,春光更明媚,城市乡村处处增光辉。
啊亲爱的朋友们,创造的奇迹要靠谁,要靠我,要靠你,要靠我们八十年代的新一辈!
……”
写完以后,张枚同说自己是“一吐为快”。

1980年3月份,《词刊》杂志刊登了这首题目为《八十年代新一辈》的歌词,然后被一位作曲家看到了。
这位作曲家,叫谷建芬。
谷建芬那一年45岁,虽然不能算是“年轻人”,但依旧被歌词里那种扑面而来的青春气息以及对未来美好憧憬的期待所感染,立刻决定把这首词谱写成曲。
恰巧在两年前,谷建芬随团去拉丁美洲进行交流访问,对拉丁美洲的那种富有激情和动感的音乐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所以她就把这种风格经过东方化改良后,注入到这首歌曲中,并把歌名改成了《年轻的朋友来相会》。

1980年9月23日,在北京首都体育馆举行的“中秋之夜”音乐会上,《年轻的朋友来相会》这首歌一下子就引起了现场18000多名观众的共鸣。在当晚散场后的大街小巷中,就直接响起了这首歌的哼唱声。
2009年,张枚同与谷建芬在一起
不出意外,这首歌以超出想象的速度,迅速红遍全国。

在最火的时候,在全国每天的电台广播和街头巷尾都能听到这首歌,但凡是学校和工厂的各类文艺晚会,《年轻的朋友来相会》基本上都是压轴曲目——大多都是年轻人上台手拉手一起唱的。

张枚同回忆,当时矿务局文工团的排练室,晚上就成了英语学习教室,大家自发组织,请专门的老师上课,很多年轻人都去学,不管用得上用不上都在学。
不光是英语,在那个改革开放刚刚开始的年代,中国的年轻人普遍处于一种振奋和激昂的状态,大家对知识如饥似渴,对祖国充满信心,对未来充满希望。

当时在业余学习文化知识的年轻人
曾有人这样回忆那时候唱着《年轻朋友来相会》的那批年轻人:
“想来是因为年轻,那时我们真的打心眼儿里感觉“太阳每天都是新的”。我们很投入地工作,很兴致地过着自己的小日子。房前屋后,种着小菜、栽着果树,夏日傍晚,小院里洒一盆清水,放一只小桌,一家老少吃着咸菜稀饭,听着窗台上录音机里邓丽君的歌……那时,虽然清贫,但活得真诚而洁净,每天除了高高兴兴,好像还是高高兴兴。”
华人歌唱家蔡大生用一句话来评价:
“现在年轻人总爱说‘燃’,其实那个时候才是真的燃。”
蔡大生是杭州人,他回忆当时杭州大街上、校园里看到的年轻人,个个昂首挺胸、眼神炯炯,说话质朴而热情,身上似乎总有用不完的能量,无论学习、工作,都是劲头十足。
“虽然没有互联网、没有手机,有辆自行车都是稀罕物,但大家屏着一口气,目标很明确,就是要实现四个现代化。”

也曾有人问过张枚同,那句“再过二十年,我们来相会”的点睛之笔是怎么想到的?
张枚同的回答说,当时那一代的年轻人,对1978年12月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都印象非常深刻,会上说过,”到本世纪末,基本实现四个现代化“。
“那时候我就想,本世纪末,不就是20年后吗?”
点击可收听:

2、《难忘今宵》
时间:1984年
1984年的春节联欢晚会,总导演黄一鹤希望有一首专门的结束合唱曲。

对这首合唱曲,黄一鹤有如下要求:
要体现家人团聚,要体现祖国团圆,要有亲人间的骨肉之情,还要有对未来的希望。
谁能写出符合这样要求的歌词?黄一鹤首先想到的是乔羽。
乔羽那年57岁,已经是一位著名作词家了:《让我们荡起双桨》,《人说山西好风光》、《我的祖国》这些脍炙人口的歌曲,都是他写的歌词。
黄一鹤找来乔羽后,说明了要求,然后说:
“你马上给我搞出来。”
乔羽问:
“马上是多快?”
黄一鹤说:

“你就坐在这里,我看着你写,你马上写出来。”
乔羽笑了:

“你开玩笑呢!我知道了,回去就写,尽快给你!”
三天之后,乔羽交来了一稿歌词。
黄一鹤一看,大为满意:
“难忘今宵,难忘今宵。不论天涯与海角,神州万里同怀抱。
共祝愿祖国好,祖国好。共祝愿,祖国好。共祝愿,祖国好。
告别今宵,告别今宵。不论新友与故交,明年春来再相邀。
青山在,人未老,人未老。青山在,人未老。青山在,人未老。
共祝愿,祖国好。
共祝愿,祖国好 。”
乔羽
随后,黄一鹤就带着这首《难忘今宵》的歌词,找到了著名作曲家王酩,请他为这首词配一首曲。王酩是《妹妹找哥泪花流》、《绒花》这些歌曲的曲作者,他看了这首歌词后,很快就配了一首曲子。
但是,在配曲的时候,导演组内部发生了分歧:

有人觉得,王酩配的这首曲子软绵绵的,像哀乐一样,不适合放在春晚这样的舞台上,更不适合压轴。
但作为总导演,黄一鹤压下了反对的声音,坚决要用这个曲子,不做任何改动,并且按照王酩的建议,把这首压轴歌曲交给李谷一来唱——这是王酩写曲子的时候就说的:“这首曲子是为李谷一写的。”
1984年的春节联欢晚会落幕时,第一次响起了李谷一的《难忘今宵》,她叹声轻柔的唱法,配上极富感染力的歌词和婉转悠扬的曲调,让这首歌一下子征服了所有的观众,并且立刻成为大街小巷传唱的歌曲。

1984年春晚的《难忘今宵》,并不是李谷一登台演唱,而是以背景音乐的方式响起的。图为主持人赵忠祥和卢静在歌曲播放前朗诵《难忘今宵》的歌词。

1986年,《难忘今宵》获得中国音乐“晨钟奖”,但这首歌曲创造的最伟大纪录不在于获得什么奖项,而在于它创造的“春晚连续压轴纪录”:
迄今为止,《难忘今宵》已经成为26届春晚的压轴曲目,从2001年开始,这首歌曲更是几乎蝉联每一届春晚的压轴曲目,除了2012年。
2012年,春晚总导演哈文顶住重重压力,破天荒地没用《难忘今宵》作为春晚压轴曲目,而是用了廖昌永和王莉演唱的《天下一家》。
结果,曾经每年都抱怨“为什么春晚结尾总是《难忘今宵》”的广大网友,立刻表示还是习惯《难忘今宵》,有一位网友是这样留言的:
“没有难忘今宵,春晚就像断了线的风筝,没有根的浮萍,春节晚会没了年味,可以彻底忘了。”
2013年的春晚,总导演还是哈文,她又换回了《难忘今宵》。

一直延续至今。

点击可收听:

3、《天宫讯音》
时间:1986年
1985年春天的某一天,许镜清接到了杨洁的一个电话。
杨洁告诉他,央视要在1986年的春节集中播出16集《西游记》。作为这部剧的导演,杨洁对现有的《西游记》片头曲不满意,想请许镜清重新再作一首,大概2分40秒左右。
许镜清那年43岁,是北京农业电影制片厂(现为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的作曲,但没什么大名气。1983年,一次偶然的机会,许镜清获得了一次为当时正在拍摄的《西游记》作曲的机会。
许镜清从小喜欢读《西游记》,对这本小说有很多自己深刻的理解。结果他作曲的一首《欢乐花果山》,在里面大胆使用了电吉他等电子音乐元素——这在当时几乎是没有“正统音乐人”看得上的,但这首曲子却让导演杨洁眼前一亮,连声夸赞。
当时《西游记》的作曲有些零散,基本上是有一集请人作一集的配乐。在许镜清之前,杨洁已经找过七位著名作曲家作过曲了。但在听了许镜清的作曲之后,杨洁随即决定:其他作曲家都不要了,《西游记》的作曲全部交给许镜清。
而对于整部电视剧的片头曲,杨洁也对许镜清抱有很大期待,所以给出最大的创作空间:

“你愿意怎么写就怎么写,我们根据你的音乐再切画面。”
许镜清和杨洁
但越是这样,许镜清就压力越是大。回去后几天,许镜清一直苦思冥想却没什么灵感,饭也吃不下,觉也睡不好。妻子看了他这副样子,忍不住说:“

“你怎么比我们女同胞生小孩还要难?”
许镜清苦笑:
“生小孩,你们肚子里毕竟是有的,我肚子里现在什么都没啊!”
在又一晚熬夜苦想之后,许镜清在第二天中午起床,依旧没什么头绪。这时候,窗外经过一个去食堂吃饭的单位临时工,手里拿着调羹,有节奏地敲打饭盒,嘴里反复哼着一段小调。

“登登等灯,瞪瞪等灯……”
许镜清一下子醍醐灌顶。
很快,一首2分40秒的乐曲就被谱写了出来。在这首曲子中,许镜清依旧突破性地使用了大量电子乐元素:电吉他、电贝司、架子鼓……这在80年代初期几乎是没有人敢这么用的。但恰恰是这些元素,结合了中国的古筝,琵琶,编钟,西方的小号,小提琴等管弦乐器,再加上充满异域风情的非洲手鼓,还有一段空灵如天籁的女声,将《西游记》腾云驾雾、如梦如幻的氛围展现得淋漓尽致。
乐曲拿到杨洁手里,杨洁一口气连听几遍,一拍桌子:

“好!就是它了!”
但是,并不是人人都像杨洁那样欣赏这首曲子的。

《西游记》前11集播出后,全国反响热烈,赞誉声从四面八方涌来,但对于片头曲,却出现了一些不同的声音,包括一些媒体公开发表评论文章:用西方电子音乐元素来展现中国传统名著,是“非常不合适的”。
当时《西游记》剧组正在九华山拍戏,许镜清也去体验生活,到了那里就被告知:中央电视台的一位领导刚刚专门开了会,认为这首片头曲很不合适,要换掉,连作曲的人也要一起换掉。

许镜清当时非常沮丧,但在那个领导的话重于一切的年代,他已经做好了一切思想准备。
关键时刻,杨洁站了出来。
杨洁让人给领导传话:
“如果艺术上要我负责,就请领导不要管我怎么拍;如果不要我负责,那我拍完片子全部交给领导,你们自己去做后期去吧!“
这句话传到领导耳朵里,领导再也没提要替换片头曲。

如今,30多年过去了,这首创作于上世纪80年代初的《西游记》片头曲,现在听起来依旧非常酷炫,并且已经成为了几代中国人共同的记忆。
这首曲子原来没有名字,就叫《西游记序曲》,后来网络上有网友给起了个名字,叫《云宫迅音》。

许镜清说,他很满意这个名字。
点击可观看:
(本期完)

《历史的温度》(六)进度表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