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是故乡明,人是祖国亲。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唐代诗人张九龄的这首《望月怀远》,最能反映中秋月圆、思乡念亲的心情。
当然这只是一种意境,那时还没有大航海和地理大发现,古人不知道地球是圆的,空间上有时差,各地不可能同时看到月亮升起。
就像时代变化,古今人的生活方式也不同。比如这首诗还有两句: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意思是月光满屋,吹灭了蜡烛,披衣赏月,户外变凉,秋露已起,在月光下渐大。那时人没有电灯、LED灯,更不会成天看手机,否则也留不下这些名诗佳句。
过节会有不同的食品相伴,比如中秋和月饼。在国内的时候,节日气氛浓厚,不会刻意去吃月饼。在美国没气氛,不放假,反而特别想吃月饼,有个过节的仪式。
Costco等美国超市卖月饼,星巴克还有中秋专供,可都是广式月饼。想吃北方月饼,只能去华人超市买,最近的1个小时车程,还不一定有。
有个问题不明白,北方的饺子行销全国、全球,可为什么月饼,中外市场上却基本都是广式、苏式、南味的呢?油腻、潮湿,容易长毛;蛋黄、冬瓜泥做的馅料,并不是童年的记忆。
1976年的中秋节,我吃月饼差点撑死。
那年我6岁,开始有了完整的记忆完整。爸爸下放劳动,妈妈工厂做工,两个姐姐先后上学,没人带我,在被因文革驱赶到农村的二伯家住了一年。此时我刚回到榆林县城上学,等上了中秋节。
每年中秋前,各家都会备好面粉、白糖或红糖、猪油、核桃仁、青红丝,也有的是枣馅,送到周围的手工艺人家加工月饼。很多原料还要凭票证购买,那时的月饼不常有,所以很好吃。
北方人当时认为的月饼就是千层的酥皮,或不软不腻的硬皮,里边就是类似五仁的馅料。后来才知还有不同的南方月饼。
那个年代普遍缺油水,我在农村一年虽然家里捎钱粮,但也一直有饥饿感。终于有了这么好吃的月饼,就着妈妈做的油茶,那种用油炒的面粉汤,一下吃了六七个,是他们的两三倍。
然后油茶和月饼泡发,猪油又蒙了心,涨肚翻白眼,差点撑死,一两天才缓过来。
90年代看高建群以陕北为原型写的《最后一个匈奴》,最后那个女孩宁可吃得被撑死,也不愿挨饿,我理解。
毛主席解决了不挨打,邓小平解决了不挨饿,但民以食为天,中国多少代人都有刻骨铭心的饥饿记忆。以至于现在我对自助餐又爱又恨,因为老想吃,尽管肚皮早不需要做战略储备。
家里最见不得的就是女儿剩饭,我自己从不剩饭,吃嘛嘛香。妻子对我至少满意三分之一,虽然做不到“三全”好丈夫,工资全交、家务全做,但可以做到剩饭全包。
后来日子好了,月饼就不稀罕了,家乡更是天天青空朗月。1987年高三开学不久,老师说这或许是你们在家乡过的最后一个中秋节,月是故乡明,写一篇作文。
我的作文受了表扬,但写了什么忘了,只记得引用了李白的《关山月》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比月亮印象更深的是西北高远的天,卷舒的云,当然这是不刮风的情况。地处毛乌素沙漠腹地的榆林,一刮风就是黄沙飞舞。
但现在如毛诗所言,“秋风又是,换了人间”,家乡父老几十年的辛苦,换来现在草木遍地、绿树成荫,彻底消灭了毛乌素沙漠。
至于月亮,那时就像后来歌唱的,只想着“城里的月光把梦照亮”,喜欢高楼大厦,以为外国的月亮比中国的圆,只想着往出跑。
几十年过去了,从县城到省城、京城,又中美游历,转了一大圈,发现宇宙的尽头其实在榆林,月是故乡明,人是祖国亲。
中秋快乐。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