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尘4x/图)
全文共1805字,阅读大约需要4分钟
  • 老师家长因角色的特殊,在这方面更是要以身作则,给孩子树立起榜样来,对自己说过的话负责,兑现不了的就不要乱许诺。
本文首发于南方周末 未经授权 不得转载
文|卜玉英
责任编辑|温翠玲
发生在两千多年前的“曾子杀猪”的故事,一直作为说话算话的典范,一直教导着身为父母的要对自己说的话负责,对孩子既要言传,也要身教,很有教育意义。但是,两千多年来,再也没有流传过“张子宰羊”“李子杀鸡”的故事,究其原因,一是可能这些事没有再发生过;二是发生过了,但没有载入史册;三是身为父母的,可能从曾妻身上得到了教训,不敢随口乱许诺了。
不过,这第三个原因好像不大成立,因为人们不大喜欢从教训中获取教训,而且,最主要的,人们普遍认为“骗骗小孩子”是一件再平常不过的事,无伤大雅,不关道德诚信之事。“那是骗骗小孩子的”,几乎演变成了一种“文化”。
然而,您可知道,这种“骗骗小孩子”的把戏,对孩子的心理造成了多大的冲击?对他们的人生观产生了几许影响?我们不妨以几篇小学生的作文为例,条分缕析一下吧。
一位五年级的学生在作文中控诉他们那说话不算话的语文老师。这位同学开头这样写道:“我一想起这件事就生气。”为什么生气呢?因为在期末考试前,语文老师就许诺:“你们期末谁考到96分,我就请谁去吃肯德基!”这位同学说,谁能抗拒得了香喷喷的肯德基呢?反正他是不行。所以,他在心里暗暗对自己说:为了这个肯德基,怎么着我也要考到96分以上。
努力的结果,他语文考了96分,卡进了吃肯德基分数线。他屁颠屁颠跑进老师办公室,要老师兑现承诺。老师说,下学期开学奖励吃肯德基。他想,下学期就下学期,反正肯德基是跑不了的。谁知等到下学期开学,老师说:“老师没钱啊,请不起你!”
“怎么可以说话不算话?×老师,你不是教导我们做人要诚信吗?你自己怎么就不讲诚信呢?”这位同学在结尾表示了他的极大的愤懑。
第二篇作文,是声讨家长的。这位四年级小朋友的作文题目是《老妈,你真是个大骗子》,现摘录如下:
期末考试前,老妈对我说:“只要你这次期末考语文考上优,比你的同学王××考得好,那你就有机会得到一个新的平板电脑哦!”
我心想,老妈一向不守信用,她真的会给我买平板电脑吗?转而又想,没准这一次是真的呢!
我太想得到一个新的平板电脑了,所以我复习语文时比其他几门功课更卖力。
期末考时,我写每一个字都胆战心惊的,生怕写错了被扣分。
考好试,我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盼到了老师报成绩的那一刻。当老师报我的成绩时,我又兴奋又紧张。还好还好,我考了93分,比我的“对手”王××高出了1分。哈哈,我松了一口气,平板电脑有希望了!
放学了,我兴高采烈地跑回家。我暗示老妈:“老妈,我考了93分,比王××高了1分!”
“哦,还不错!”老妈说道。
我看老妈一点儿没有提平板电脑的意思,就直接提示:“那个,平板电脑……”
“电脑啊,你就语文考好了一点,其他你怎么就不想着用功点呢?”
我一声不吭,其实我心里想:老妈啊老妈,你真是一个大骗子!
从此,我再也不敢信我这个“骗子”老妈的话了。
第三篇作文,是表达对姑姑的强烈不满的。四年级的小王同学约姑姑第二天下班后到她家玩,姑姑答应得很爽快。第二天,她就一直想着怎么和姑姑玩个痛快,连上兴趣班的时候都想着这事。结果,等到了晚上八点还没有姑姑的身影。她非常生气:“我这么信任她,结果她竟然失信了,就算你来不了,也和我说一声呀!姑姑,你怎么能这样呢?真是太令我生气了。”
你看你看,在我们身边,糊弄小孩子的事简直俯首可拾。老师糊弄、家长糊弄、七七八八的大人也糊弄,小孩被糊弄得团团转。那这样骗小孩的后果是什么?第一,小孩不再相信你的话,像第二个例子中的那位学生,她觉得妈妈是个大骗子,她再也不愿意信这个“骗子”老妈的话了。第二,伤害了孩子的感情,孩子那么热切地期待,你却给了希望后兜头一盆冷水,他的心理阴影面积该有多大?像第三篇的小王同学。三是孩子会觉得,骗骗人是没关系的,他可以不必对自己所说的话负责。等这些小孩长大了,他也有可能这样去糊弄小孩。“骗骗小孩子的”就非常有可能这样代际相传下去。
我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有一条就是“诚信”,诚信做人,诚实做事,做出的承诺就要兑现。老师家长因角色的特殊,在这方面更是要以身作则,给孩子树立起榜样来,对自己说过的话负责,兑现不了的就不要乱许诺。
“狼来了”不仅对小孩子适用,对大人同样适用。
(作者为浙江嘉兴退休教师)
(南方周末App“hi,南周”栏目期待您的来稿。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其他人都在看: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