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HeartlyTheory
Heartly Theory 是由 Heartly Lab 原创的正念冥想理论系列。该系列的理论结合了东方传统文化与智慧经典,和西方心理学、神经认知科学、生命科学等现代自然学科。

撰文:Shuyao
编辑:Sissi、Layla
设计与排版:Huayu、Andrew、Joyce
正念练习能让我们觉察到自己的杂念。与其同杂念对抗,或者严厉斥责使其屈服,我们还不如去理解它、驯服它,并与我们纷乱的思绪和谐共处。
本文将与你探讨:
1. 什么是“猴子心”?
2. 什么是“自动驾驶”?
3. 擅用正念,驯服“猴子心”

 什么是“猴子心“?
你是否曾注意到自己心里有个不停念叨的声音?它喋喋不休,深入思绪又不停浮现,令人分心、焦虑、甚至痛苦。

别急,你终于认识到了伴随自己多年的「 Monkey Mind 猴子心 」了!
“Monkey Mind”,古文中将作“心猿”,直白地讲就是“猴子心”。佛陀把“人类思绪接连转变“的过程与“猴子从一棵树荡到另一棵树”的场景相类比。佛陀说:“猴子在摆荡的树枝间跳窜,用手抓住一根又一根的树枝。我们的思绪也是如此,日夜不停歇地从一件事跳到另一件事上。”
摆荡的“猴子心”
现代生活中,我们总是在忙。从一个会议奔赴下个会议,从一件任务转到下一件任务。许多时候,我们将心思投向100件需要做的事情,而非当下正在做的事情上。我们的大脑急切等待着来自微博、抖音、朋友圈或是其他平台的消息来刺激。我们渴望被赞赏,哪怕点赞人与我们的现实生活毫无关联。
这就如同林中有几十棵果实累累的树木,随时引诱我们纷乱的心去追寻。更糟的是,由于人倾向于以自己的念头来认知自我,我们会越来越沉迷、依赖于这些令人感到堪忧的念头。我们愈发相信自己心里所想的一切,但其实不然。这么下去,我们可能就会渐渐看不清现实,执着于心中的各种念头和情绪。
这类”猴子心“是我们每个人都会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研究人员发现,普通人每天会产生约7万个念头。即使是相对冷静、悠哉的人,脑中的思绪也如万马奔腾。
由此可见,”猴子心“其实是人类正常运作必不可少的状态之一。正念练习能让我们觉察到自己的杂念。与其同杂念对抗,或者严厉斥责使其屈服,我们还不如去理解它、驯服它,并与我们纷乱的思绪和谐共处。
by Julia Kirilova
 什么是“自动驾驶”?
每当我们面对一种情境,例如工作面试、考试、家庭聚会时,我们的大脑会在几秒内做出三件事:
1. 将目前的情境总结归纳为你曾经历过的某种状况,并依此而做出一些定论;
2. 忽略与你的关注点无关的信息;
3. “扭曲”现实,使现实状况符合自己已建构出的概念和想法,以此试图满足我们的欲望和诉求。
脑部扫描显示,当人的思绪在游走时,大脑会切换到“自动驾驶”模式,让我们即使在“放空”状态下也能快速、准确地执行任务,就好像开车过程中即我们没有留意路上发生的每个细节,也可以顺利将车开回家一样。

从历史上看,这种无意识的决策系统能让我们处理好重复性常规任务,防止自己在工作中负荷过度。然而,现代生活模式早已绑架了我们的生活。当日子变得越来越忙碌时,我们便不再思考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而是让心漫无目的的自行游走。本应保护我们的机制让我们与真正的现实生活脱了节。
我们为求方便而叫油腻的外卖来饱腹,为填补内心的空虚而疯狂追剧,为了达到职场要求而在深夜和周末加班。自动驾驶模式就像是个舒适圈,我们像鸵鸟一样将自己的头埋藏在沙堆里,避免做出艰难的抉择。
“猴子心”和“自动驾驶”在本质上都不该对人类造成伤害,因为两者都是进化的产物,用以帮助人们在日常工作中正常运作。然而,若我们让自己迷失其中的话,痛苦便会随之而来;而且,我们越是反抗,越会感到难过。而这就是练习正念的用意所在。
By Nik Ramzi Nik Hassan
 擅用正念,驯服“猴子心” 
正念可以帮助我们驯服内心的“猴子心”——不是通过抑制它,而是学习与它融洽共处。
首先,我们要知道自己纷乱的念头都是些什么。美国生活方式大师Tim Ferris提出过一种叫做“抓住千头万绪” 的技巧,包括写下你一天当中所有的念头。若我们这样做的话,就能揪出脑海中所有的垃圾信息。通过将这些垃圾念头写下来,我们能将它们从未经训练的心灵中移除,就像清理储物间里的垃圾一般。释放心灵的容量能让我们以更清晰的状态处理事情。
换句话说,要看清自己的内心活动,但不要被自己的内心左右。
其次,要研究和反思这些念头为什么会出现在你的心中——它们在我们的心中出现是有原因的,不要简单地把它们当成废物一样对待。你要带着同情和好奇心去研究它们,去了解这些念头为何会一再浮现、让你困扰。
现阶段对许多人来说都充满了挑战。例如,如果你是刚升职又有了宝宝的新晋父母,很容易就会开启“自动驾驶”模式,迷失在每天的待办事项当中。一边烦恼着数百封未读邮件或是和客户的下一个会议,一边又担心宝宝在托儿所是否安全。此时,你正在脑中创造各类情境,想象着哪里可能会出现问题。而这些念头可能会进一步影响你在工作上的生产力。突然之间,你就陷入了恶性循环。
遇到这种状况,请把步调慢下来,缓缓做几次深呼吸,慢慢地让你的心集中在当下,然后,以每一下的吸气、吐气来将充满担忧的千头万绪安住下来,同时重新审视你的身体和心灵,再有条理地一个接一个去处理你的念头。这些念头之所以会浮现出来,可能是因为它想让你认知到自己有多疲累;也许,你在工作中的所有烦恼和担忧都是由于团队缺乏人手,而最好的解决方法就是扩大团队编制;又或许,在最近几个月你与伴侣的关系变得较为紧绷,那你们就急需暂时从育儿的琐事中抽离,喘口气,找个晚上去约会。
By Elia Pellegrini
只要我们放慢步调、开始冥想,就有机会生出智慧并有所领悟。我们可以停下来问问自己: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呢?
如果我们不给自己这样的休息时间,那么很可能就会进入自动驾驶模式,继续消耗自己。研究自身的念头之所以重要,是为了能知道何时从念头中脱离出来,用更多的心理空间和智慧去看待那些浮现的念头。
最后,让心顺其自然,不要试图抗拒它。无论你的想法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只要你抗拒它,就有很大的风险会转为执着。思绪纷乱的心不一定是疯狂、有害的。一旦它被驯服,能够专注、安静的话,就会产生巨大的能量和力量。丘扬创巴说过,我们可能会发现,心中的猴子其实是一只大猩猩——比我们想象中的更加强而有力、眼界更为宽广。事实上,那可能就是你的佛心。
好好坐下,专注当下,跟随着呼吸,辨别所浮现的念头,我们便能诱使这只猴子从树上爬下来休息。这需要反复练习、付出努力,但坚持下去,猴子心思绪终将趋于平静。
by Nick Sarvari

Heartly Glossary
本期词汇
猴子心
我们的思绪就像坐立不安的猴子一般,所有的念头、情绪、记忆和恐惧都让我们觉得不知所措。猴子在摆荡的树枝间跳窜,用手抓住一根又一根的树枝。我们的思绪也是如此,日夜不停歇地从一件事跳到另一件事上。
自动驾驶
当人的思绪在游走时,大脑会切换到“自动驾驶”模式,让我们即使在“放空”状态下也能快速、准确地执行任务,就好像开车路上我们即便没有留意路上发生的细节,也可以顺利将车开回家一样。

References:
[1] https://medium.com/@sherinasham/the-psychology-behind-the-monkey-mind-how-to-live-in-harmony-with-it-f57f42c7b800
[2]https://www.parkview.com/community/dashboard/taming-monkey-mind-through-journaling-and-mindfulness
[3] https://appliedawareness.org/stopping-the-monkey-mind/
延展阅读
#1 什么是正念?
#2 为什么要做正念练习
#3 如何在正念练习中取得进步
#4 正念练习的科学依据
文章版权归 Heartly Lab 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如需转载,请在后台回复“转载”自动获取具体方式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