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Alex 财务会计本硕,CPA注册会计师,先后在知名地产集团、TOP互联网大厂担任高级财务分析师。有着丰富的财务分析及财务数字化平台的实战经验,并且著有《财务分析那些事儿:PowerBI财务数据实战》一书,聚焦于财务人员的转型升级。
大家好,我是Alex,这篇文章会跟大家分享一下我从毕业到现在的成长过程,职业选择等,我想其中一些经历也能反映出部分财务人的现状。

从毕业到现在,我把我的职业生涯大概分成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迷茫中寻求转型
多年前我研究生毕业,坐标上海。刚毕业的时候进入到一家上市的房地产企业做财务管培生,刚开始的时候希望能在工作中多学习、多成长,在上海这座城市大展宏图。
1.1 现实总有落差
但是工作安排打乱了我的计划。企业把刚入职的财务同学派到外地的项目公司去锻炼,时间不定。其实外派这种事情在地产行业还是比较常见的,毕竟在二三线城市以及更偏远的地区才更有可能拿地开发,也会创造有更多的空缺岗位。
在项目公司的平日工作里,我跟其他同事的工作基本一致,主要是录入凭证、结账、出具报表、报税这些。而财务经理主要的工作则是跟银行打交道,这和地产行业的行业特征有关,这个行业属于资本密集型行业,企业的资产负债率特别高,资金的融通非常重要。
当时我每日的工作基本都是重复性较高、价值不高的核算工作,而且看到经验更加丰富的同事们所做的工作也是如此,难免会对曾经的宏图壮志有些迷茫。
看到财务经理可能就是未来5-10年后的自己的模样,想想自己希望成为那个人嘛?好像并非如此。与此同时,我一直在思考财务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除了在准备注册会计师考试之外,又在学习Python、数据分析、英语口语、商业知识等,但是高估了自己的毅力,其中一部分没有坚持下来。但是也明白了做计划要有重点,不能总想着“一口吃成个胖子”,有所取舍才能更容易坚持下去。
一次,我在网上搜索财务岗位,了解到财务分析师(或者叫财务BP)这个岗位,主要会做预测、预算、经营分析、风险控制这些工作较于传统财务来讲,这个岗位貌似更能创造更大的价值。而且未必需要太久的财务工作经验才能去做财务分析师,因为我看到很多工作JD在描述其要求的时候,其实对于岗位的经验要求也只是1-3年,或许自己也有机会做到这类岗位。
1.2 寻求机会
了解到财务分析师岗位多存在于互联网、科技、大型集团和外企。而所在公司没有这种岗位,而且我房地产行业也有些自己的“偏见”,于是乎就萌生了跳槽的想法。
我开始结合财务分析JD的要求去补充自己的财务知识,并且投递相关岗位。而投递开始之初没有很多的回应,毕竟自己刚毕业不到一年,到哪儿都算是一张白纸。我当时就在想,如果可以去到互联网企业,即使做会计岗位,那后续可能有机会转到分析的。至少这些公司是有这类岗位的。所以在投递财务分析岗位的同时,也考虑一些发展不错的企业的会计岗位。
后来陆续接到一些面试。我也比较珍惜这些机会,在面试之前都会上网去搜一下公司相关的资料,分析一下业务模式、发展阶段等。2018年4月份确定了一家互联网企业的offer,是会计总账的岗位跟我同期入职的小伙伴里面有几个财务分析组的同事。我在入职之后,也主动去跟他们请教工作中的分析思路,这样一来二去,他们也知道我想转型到财务分析。
大概在入职4-5个月之后,分析组同时离职了两位同事,一时间他们人手非常短缺,而且组内领导对员工要求比较高,面试了很多人也没有特别合适的。正好有一个要离职的同事是跟我同期进来的,对我想转型的意愿比较了解,就向他们领导举荐了我。之后,我就非常顺利的转到了分析组那边,成为了一名财务分析师。
现在思考为什么当时能够转行成功,我觉得主要是几点:
1)公司本身有财务分析岗位的设置。正好我在互联网企业,当时企业是有分析的,后来有同事离职,就空出了岗位。
2)勤学多问。当时我私下联系了分析组的同事,表示想学习一下他们的分析思路,借来PPT学习,还会对有些不懂的地方进行提问,这样一来二去,分析的同事就知道我对这块很感兴趣。后来那位同事离职的时候,也向他的领导推荐了我,这样我就被列为了候选名单。
3)运气+领导的选择。不得不说,还是要靠一些运气,当时分析组的领导对外面试了很多人都没有相中的,最后还是因为同事推荐我,就决定用我了。
4)机会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运气的前提是你有实力,特别是在机会面前,你是否有能力握住,我在没正式成为财务分析师之前,就已经自学了很多商业分析和财务分析的知识,所以机会到来,我就能立马稳稳抓住。这也是我觉得最重要的一点,只有提前学好相关知识技能,才会有跳槽或转型的机会。
第二阶段:思考财务分析的核心竞争力
财务分析师日常的工作有月度财务预测、出具实际管理报表、监控业务日常经营的风险等等。不过对于刚转型到财务分析的新同学来讲,还是要花很多时间去做处理数据、核对数据的基础工作。比如每个月结账,财务会计会记录财务口径的数据,而我们要核对财务结账数据和财务预测的差异。
其中差异原因无非是几类,一类是预测和实际确实存在的偏差,可能是由于预测精确度不够,或者实际发生了一些偶发事件,使得实际数据偏离预测;第二类是财报和管报的口径差异,比如某些支出是计入成本还是费用,可能业务逻辑和会计准则之间有差异,需要在做管理报表时进行口径调整。
尽管刚开始做的是一些偏基础性的工作,但是相比于单纯的财务核算而言,财务分析师做的工作都是从业务角度出发的在整理数据的基础之上,会去了解这个业务的内容,变化的原因,这样一方面自己也了解了业务,另外,会跟业务方多了更多沟通,如果业务方新开展什么业务,就会有意识地和业务领导们一起讨论,并给予他们财务意见。这种被需要的感受确实是会计岗位给不了的。
或许我刚开始的时候只是负责了一块非常小的业务,但是作为财务分析师,要给予业务方专业的意见,这本身就要求我们自身要具备专业素养、沟通能力等。这就会反过来要求我不断提升自己对业务、财务的认知。我相信,这种岗位的转变对我而言是一种正向的激励,在我提高自己能力的同时,我在工作上的良好表现又会提升我的自信心。
逐渐,我可以单独负责一块业务的财务BP工作,后来又负责一个事业部的财务BP工作。相较于会计岗位,财务分析师的成长性更为迅速。但是同时要做好加班的准备。因为快速成长总是不可避免的伴随着要干更多的活儿,承担更大的压力。在做会计的时候,可能就月初前10天因为要结账而加班,但是到了分析组之后,加班就成了常态,组里的人大部分都下班比较晚。不排除其中有“内卷”的嫌疑,但是多数情况下还是因为有活儿才加班到很晚。多说一句财务分析师的薪资也是比起会计来说在市场上非常有竞争力的。
我觉得好的财务分析师是真的可以帮助业务方解决问题的。
分享一个案例。我同事曾经给负责的事业部设计了一个边际贡献分析模型,针对两类业务模式,分析它们各自的单位边际贡献。因为两种模式的利润率不同、价值点不同,业务方在进行决策的时候需要区别对待。

其中一个模式a是会提高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但是目前处于亏损状态;
另外一个模式b利润率高,但是无法让公司构筑起“护城河”。模型把两类业务的收入、成本、费用水平都呈现出来,清晰地反映出模式a的亏损原因,给业务方控制亏损提供了意见支持,也保证了两种类型的业务持续健康发展。后来这个模型也被进一步应用到了差异化定价之中,提高了运营的精细程度。
第三阶段:未来也有星辰大海
2021年因为家庭,我从上海来到了北京,工作也随之换了一家TOP互联网大厂,职位是高级财务分析师。
换了公司之后,之前困扰我的一些问题也得到了答案。毕竟上家公司是我转型到财务分析师之后待过的第一家公司,对于分析思路和这个岗位的认知是否正确,还需要一些其他公司的视角来佐证。正好在上家公司待了三年之后,有了一个重新开始的机会。
3.1 关于面试
相比三年前换工作,这次我的准备更加充分。下面总结一下我的是如何投递简历、面试的,给需要的小伙伴一些建议,希望大家也能拿到心仪的offer。
关于投简历,我是直接去意向公司的官网投递。去官网投递可以看到最新在招的岗位,而很多第三方的招聘软件上的在招岗位未必是真正缺人的,也有可能是作为收简历的入口,长期挂着一个岗位显示在招聘,实际上投递了也得不到回复。相比之下,官网的信息更新速度更快。而且,大部分公司都有招聘的微信公众号,直接在微信搜索“XX公司招聘”,基本就可以搜索到官方的公众号,只要简历完备,在微信上基本就可以完成投递,相当方便了。
我把面试官会问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基本分了三类。
1、关于过去的经历
自我介绍
做过哪些分析确实帮助到业务进行决策?
公司的业务模式?市场规模?
预算编制的流程和担当的角色?
是如何做预测的?
2、了解是否跟岗位所做工作贴合(具体要结合岗位JD)
之前做过哪些分析模型?
是否会分析用户的复购?是否会分析业务指标?
是否会分析人效?是否会分析市场费用的ROI?
3、开放性问题
对新公司了解多少?
对加班如何看待?
对团队和领导有什么期待?
工作中遇到过最困难的问题以及如何解决的?
你有什么问题?
以上这些问题,大家可以在面试之前思考一下答案,最好准备一些工作中的案例,把具体你做了哪些工作、得到了什么结果这类细节整理清楚。这样在面试时,可以游刃有余、从容应对。
3.2 心态调整
新工作充满了挑战,不仅是因为财务分析这个岗位,更多的是换个环境、换了一种工作氛围,需要新人进行调整,才能适应新鲜的环境。我看到新公司的人里,有两类人是很容易离职或者转岗的。第一类人是在公司工作了一年到几年不等,已经对现有环境有些厌倦或者想寻求新的挑战。第二类人是刚来公司1-2个月,由于不适应新的工作节奏,就提出了离职。
我的新公司在互联网行业,说实话,本身这个行业就是变化非常快的行业,里面的部门多多少少都会带些互联网的色彩和基调。如果你是从传统行业的财务会计转型到互联网做财务分析,那么刚入职1-2月内要把自己的心态调整好。尽管有些工作可能会比较累、比较陌生,或者有些自我怀疑但是犯的错误终究不会把我们打倒,只有自己的心态才能摧垮自己。
3.3 优化流程
入职新公司之后,我还遇到了一个问题,也给大家分享一下,就是财务分析师或者财务BP的定位到底是什么。
我前面其实已经说了,有预测、预算、经营分析、风险控制这些工作,这些工作可能会做的很好,就像我前面举到的例子,我们做的工作能切实可行地帮助到业务,这也是我做财务分析师的初衷。但是,现实和理想总会有些差距,也有可能在工作中遇到非常多的阻碍,要想做出有用的分析、建议,是非常不容易的。
要想做出好的分析,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在理解业务运行上,只有了解业务每天发生了什么,你才能知道其中的风险点,你的建议才会切实可行。
可是,平时还需要花时间做日常的汇报文档、整理数据,这些工作至少对个人而言,价值点并没有太多,但是会让管理层了解公司的目前状况,日常还是要做的。简化这部分工作流程至关重要。可以利用像Power BI、Tableau这类数据处理软件提高效率,也可以优化取数流程、预估流程等等。总之,对于这类常规的工作,尽可能节省数据处理、文档整理的时间,这样才能有时间放在其他更重要的事情上。
除此之外,做分析要进行跨部门沟通,这其中就可能会影响其他部门的既得利益。至于其中的沟通之道,还是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最后我想说,身为一个财务人员,我明显感知到很多基础财务、会计工作已经渐渐被工具替代,更先进的RPA、开始普及的财务数字化平台,都在削减基础的财务人员岗位。而未来一定会大量招需要运用数字化的财务分析师or财务BP。所以我建议读这篇文章的财务人员,一定要顺应时代变化,加强更先进的知识体系,工具运用,还有思维转变。
你要思考的是,你的职业生涯不仅仅只是10年,而是长达30年,一辈子干会计,越老越吃香的时代已经过去。
希望大家要多学习多储备能力,做好职业发展规划,时间会给你满意的答案。
END
这是Alex研发的财务分析数字化课程,将在上海举办。
我们10.23-24 不见不散^_^
帮助传统财务、会计转型为互联网、大型集团、科技公司的财务分析师
欢迎大家点击图片了解
毕业9年,一路历程:数据科学家-MBB咨询顾问-私募投资
欢迎关注
时间会给你满意的答案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