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无才姐
“双减”来了,照理说是对家长的双重利好消息:
作业负担减轻了,心脏支架可以省省了;课外培训减少了,腰包可以鼓起来了。
可是,似乎并没有出现想象中喜大普奔的场景,家长们陷入了一种诡异的沉默之中
仿佛突然之间,人生失去了方向。
真的不鸡娃了吗?自己是不是太天真了?
可是继续鸡娃吧,之前骂内卷的又是谁呢?
左思右想,许多人从地上转到了地下,开启了偷偷摸摸鸡娃模式,并且怀念起过去可以正大光明鸡娃的“好日子”来。
养娃这条路似乎更难走了,焦虑不仅没有减少,反而更多了
你要问他们为什么就放松不下来,他们一定会说,竞争这么激烈,只50%的孩子可以上高中,大环境这样,怎么可能不焦虑?
可是,焦虑真的是由环境决定的吗?换了个环境焦虑就会自动消失吗?
上一篇我写了《双减真要对标德国?这些事德国人不会告诉你!》之后,就有读者跟我说,有了点移民的想法。
可是,为了孩子的教育问题移民海外的华人那么多,他们都得到了自己想要的peace & love吗?
可以非常肯定地说,并没有
在德国,华人家长仍然是最焦虑的群体,宽松的教育环境并没有成为他们的解药,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焦虑归根到底是一种心理问题
比内卷更可怕的是改变
人人都痛恨内卷,没有人喜欢恶性竞争,可是当管理员终于出手要制止恶性竞争的时候,
为什么大家都开心不起来呢?
有人指责管理员,你没有解决A就来解决B是不对的,所以我们依然不满。
可是,问题本来就需要一个个解决,如果B急需解决,那么先解决B有什么不对呢?
事实上,哪怕所有问题都得到了解决,他们仍然会不开心。
因为人最怕的不是环境有多恶劣,而是环境突然改变,需要他们自己也作出改变。
作出改变,就意味着要走出“舒适区”
看到这里,肯定有人要问:
你的意思是说内卷是“舒适区”?明明那么痛苦,到底哪里舒适?你该不是疯了吧?!
不好意思,对很多人来说,无论现状如何,在现状里待着就是一种“舒适”,需要他们作出改变,去面对各种不确定性,才是最可怕的
我们可以看到身边有很多人,对工作不满却不辞职,对婚姻不满却不离婚,明明觉得自己的生活糟糕透顶,却没有勇气迈出改变的第一步,宁可一边抱怨一边忍受,其实恐惧的就是一旦放弃了虽然糟糕但已习惯的现有生活后,就必须去面对未知的将来
如果说“双减”之前的焦虑是因为恶性竞争,那么“双减”之后的焦虑就是因为不确定性:
鸡娃虽然痛苦,但是习惯了,知道怎么鸡,也大概知道会有个怎样的结果,现在突然不让鸡娃了,怎么办?这题我不会了啊!
海外华人家长的焦虑也是源于此。
环境突然变宽松了,那些在残酷竞争中形成的价值观显得格格不入了,为了适应环境必须作出改变,可是对结果却无法把控了,超出了自己的经验范围。
所以自孩子出生,身边留德华父母们的焦虑就开始了:
在家到底该跟孩子说中文还是德文?中文说得多将来德文怎么办?德文说得多将来中文怎么办?
幼儿园竟然天天就那么傻玩?真的什么都不教?孩子会不会玩傻啊?
小学就教这点东西?作业就这么一点?不做题能学好吗?
这都中学了,每天就上这么几个小时能学到什么?也不见有多少作业,是老师太懒了吧?
假期不布置作业也就算了,还跟孩子说放假就是要好好玩,弄得孩子一点课外习题都不肯做了。。。
很多人甚至觉得德国的环境过于安逸,培养出来的孩子远不如中国的孩子有竞争力,再这样下去德国就快完了
最极端的例子,还真有朋友因为深信德国的教育系统会毁了自己的孩子,毅然决然地举家回国,投入到浩浩荡荡的鸡娃大潮中去了。
鸡娃虽然痛苦,但是配方熟悉,我们拿手啊!
可我很想弱弱地问一句,德国的教育系统虽然有很多问题,可那么多的诺贝尔奖获得者都没被毁掉,怎么就会单单毁掉你的孩子?
而且,什么叫“毁掉”呢?
在我的词典里,一个人被“毁掉”,是指身心遭受重创,意志遭到摧毁,失去对生活的热爱,除此以外,真不知道还有那种情况算是“毁掉”。
我从不认为任何教育制度会“毁掉”孩子,制度虽然不完美,但制度的设计者并不是疯子。
真正会“毁掉”孩子的,只会是家庭教育,孩子受到的最直接的影响来自家庭,最大的压迫感也来自家庭。
无论环境如何,只要大人能够从容应对,为孩子扛住压力,孩子就不会有大问题;相反,如果大人将内心的焦虑转嫁给孩子,弱小的孩子承受不了,就会出大问题。
所以作为家长,无论教育理念是严厉式还是宽松式,都必须先面对和处理好自己内心的焦虑。
勇敢地接受改变,积极地适应环境,要相信一切都会朝着更好的方向而去。
我们的孩子已经太累太累了,减轻他们的负担不是什么阴谋,而是真的要保护他们啊!
信息爆炸和信息茧房
有人至今都想不明白,本来过得好好的,怎么突然之间说内卷就内卷了呢?是人口爆炸了吗?还是外星人入侵了?

其实都没有,只是人类进入信息时代了。
我们不妨追溯一下中国鸡娃史,会发现其实就是一部信息发展史
第一波潮流发生在2000年,《哈佛女孩刘亦婷》横空出世,一夜之间街知巷闻。
本来还在开心地玩着泥巴、只会偶尔被念叨两句“隔壁张富贵期末考了一百分”“对门李翠花学习从来不用大人管”的孩子们突然发现父母看自己的眼神变了!
他们野心大了,目标对准哈佛了!
突然之间,各种歪门邪道都来了,零食也不给吃了,空调也不给开了,手里有事没事要握个冰块锻炼意志力了!
人家刘亦婷就是被这样“鸡”进哈佛的啊!
虽然那时候还没有“鸡娃”这个词,可刘亦婷她妈是当之无愧的“鸡娃教”鼻祖。
时隔十一年,2011年,又一位教主出现了,这次更猛,一部《虎妈战歌》直接席卷全球,蔡美儿把“鸡娃”这种神秘的东方力量推向了世界舞台。
而差不多与此同时,微信诞生了。到了2012年3月,微信用户已经破亿。
信息爆炸了!
世界迅速变成一个平面,以前鸡娃只有隔壁邻居知道,现在隔了个太平洋都知道了!
虎爸虎妈们迅速拉群,积极交流鸡娃信息;
自媒体异军突起,时不时地贩卖焦虑;
一打开朋友圈更是不得了,好像全世界的人都那么有钱,全世界的娃都是神童!
本来觉得自己小日子过得挺好,娃也活泼可爱,可是打开手机立马就不淡定了:
不仅你的同龄人正在抛弃你,连你娃的同龄人都已经抛弃你娃了!
慌得一批有没有?!
于是鸡娃从一部分人的业余爱好变成了全民刚需
哪里有需求哪里就有商机,于是教辅培训成了风口行业,猪们排着队上天了。。。
再接下来,“人人都上辅导班”似乎成了一种共识,坚持不上辅导班的渐渐成了另类,最后纷纷在信息轰炸中缴械投降。
可是,这真的是世界的全貌吗?
其实我们自己也会在朋友圈晒这晒那,是因为真的如此富有如此优秀吗?
还不是因为生活太辛苦了,养娃太辛苦了,要给自己找点乐子啊!
那么看到别人晒的时候,我们到底在慌什么呢?
大数据时代还有一件更魔幻的事,就是你慌什么就来什么
网络会根据你关注的信息,不断推送给你更多的同类信息。
看到你关注神童,就把全世界的神童推给你看,看到你关注辅导班,就让你打开手机就看到满世界都是辅导班
这就是所谓的“信息茧房”,你以为看到了全世界,结果看到的只是一个同类信息不断交织的茧。
所以,当朋友们告诉我今时不同往日,现在孩子写作业不能不陪,不上辅导班一定没有出路,所有人都在拼命鸡娃的时候,我很想告诉他们其实还存在另外一个世界
我有一些读者,坐标就在国内一线城市,从来不陪写作业,孩子作业写得又快又好,每天早早就能入睡,课外除了孩子喜欢的兴趣班也没报什么辅导班,孩子成绩照样很好。
可是,也许告诉他们恐怕也没有什么用。
他们总会用“这是个例”“孩子天生优秀”来解读,把这些信息过滤掉,继续一头扎进自己的信息茧房里,将鸡娃进行到底。
而那些心态平和的家长其实也有自己的“信息茧房”,只不过他们的信息茧房是有意识、有目的地主动构建的,具有隔离焦虑的积极作用。
我曾经问过一位读者,何以做到身处内卷重灾区仍然可以做到佛系养娃?
她告诉我其实很简单,只和佛系家长打交道就行了,看到鸡血家长绕道走,远离一切会令自己产生焦虑的信息。
老实说,我在德国也是这样做的:从不加入任何鸡血群,从不参与任何鸡血话题,从不主动谈论孩子的学习和比赛,只在自己的小圈子里安安静静地养娃。
也许有人要问,你就不怕错过什么吗?真要是耽误了孩子的前途怎么办?
一点也不怕,因为我早就想明白了一件事——
课题分离
“课题分离”
是阿德勒心理学提出来的概念,意思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课题,不要去干涉别人的课题。

阿德勒认为,亲子关系中最大的问题就是很多父母没有分清楚哪些是自己的课题,哪些是孩子的课题,过多参与了孩子的课题
这在亚洲家庭中体现得尤为明显。
父母为孩子而活,孩子也为父母而活,结果两代人都无法拥有真正属于自己的人生。
父母非常焦虑,因为想要完美掌控孩子的人生;孩子也非常焦虑,因为必须达到父母的期望。
于是两代人相互纠缠,谁也得不到自由,谁也得不到快乐。
那么如何进行课题分离呢?难道就是放手不管吗?如果父母对孩子漠不关心,难道不是失职吗?
要知道,亲子关系可不是一般的人际关系,父母对孩子是有教育责任的啊,父母哪能自顾自地生活,不管孩子呢?
对此,阿德勒心理学运用了一句英语谚语作为解释,可谓精妙绝伦:
You can lead a horse to water, but you cannot make him drink。
你可以把马带到水边,但不能强迫它喝水。
“把马带到水边”就是教育,是父母的课题,而马要喝不喝水,喝多少水,那是孩子自己的课题,父母无权干涉。
换句话说,就是父母只是引导和帮助,而不能强求结果
具体到生活中,就是父母可以买习题册,但做不做是孩子的事,父母可以报辅导班,但上不上是孩子的事,父母可以讲一大堆道理,但听不听是孩子的事,父母可以为孩子的学习鞠躬尽瘁,但考多少分是孩子的事。
当我想明白这件事之后,一下就变得无比轻松:
我的课题就是“做个好家长”,为孩子提供一切需要的引导和帮助,至于如何学习,学成怎样,将来要成为怎样的人,过怎样的生活,那是孩子的课题
曾经有读者问我如何激发孩子的学习动力,培养“自鸡娃”,为此我专门写了一篇《这个难倒无数父母的问题,也难倒你了吗?》,其核心其实就是一个:让孩子明白哪些是他/她自己的课题,他/她需要自己负责。
很多家长总觉得孩子不懂事、不自觉,不敢放手,对孩子不听话、不能满足自己的预期而感到无比焦虑。
可是他们却没有想明白,“懂事”的前提是自己经历事情,“自觉”的前提是拥有选择的自由
就连我们自己,也常常对“过来人”的道理嗤之以鼻,对被强制性安排任务反感至极,更何况孩子?
曾有读者向我吐槽,每次都要因为天气冷孩子不肯多穿衣服而闹得鸡飞狗跳,问我为什么孩子就不能理解父母的苦心?
我说我从来不管孩子穿什么衣服,只是早上起来告诉她们今天冷不冷,给她们一个建议
曾经有一天零下十几度,俩人坚持要穿夏天的裙子,外面只加一件外套,后来冻得抖成筛子差点生病,之后就学乖了,出门前都要问下我的意见。
只有亲自经历了事情,看到了后果,才会真正听进去大人的道理。
两个孩子从小到大,无论是兴趣班的选择、学习的安排,还是择校选课,我从来都是只分析利弊,然后尊重她们的决定
老实说,有时候她们的选择并不合我的心意,我也会试图去劝说,但如果孩子在已经了解了所有信息之后仍然坚持自己的选择,那我就会支持
因为那是她们自己的课题
而且我们要明白,孩子的人生中除了少数如“衣服穿少了会生病”这种能看到明显因果关系的事,绝大部分的事是超出我们的经验范围的。
未来的世界如何,我们其实一无所知
只是我们习惯于用过去的经验去徒劳地推测未来而已。
事实上,很有可能我们现在给孩子指出的“一条好路”,将来还存不存在都不好说,比如已经消失的纸媒和正在消失的教辅,而很多即将出现的新兴职业,我们现在根本就无法想象
疫情前我曾经偶遇过一对母女,女孩是留德大学生,正在寻找实习机会,打算毕业后在德国积累一些工作经验再回国,母亲来德国看望她,苦口婆心地劝她毕业后赶紧回老家考个公务员,那才是正经工作
我当场石化了,没想到这年头还有人把公务员当做唯一的正经工作。
但在这位母亲的人生经验中,这就是她能为女儿指出的最光明的道路
如果女孩最后为了满足母亲的期望回去当了公务员,她会快乐吗?如果她不快乐,母亲会意识到是自己的错吗?
不会的。母亲只会觉得女儿不知足,不懂事
也许看到这个例子很多人会觉得太可笑了,可是,当我们总是以父母的身份、父母的经验去粗暴干涉孩子的课题时,这样的笑话迟早都会发生。
我们终究会老去,最贴近时代脉搏、最能适应时代变化的其实是孩子
我们要相信孩子,他们也想拥有美好的人生,他们会为自己的目标去努力,他们有能力完成自己的课题。
就像相信他们现在也想取得好成绩,会好好学习,有能力完成学习一样。
相信他们,把我们的注意力放到“做个好家长”这个课题上来,焦虑就会减少大半
竞争与价值
或许有人要问,说了这么多都是在讲自己怎么修炼,可是激烈的竞争一直存在,这种环境本身就令人焦虑,你总不能视而不见吧?

没错,竞争确实会引发焦虑,可是现在“双减”出手要缓和竞争,为什么你的内心一点都轻松不起来呢?
因为比起恶性竞争,你害怕没有竞争。你的自我价值似乎只存在于和别人的比较之中,一旦失去“参照物”,你就慌了。
可是学习的本质是什么?人生的本质又是什么呢?
当一个孩子充满求知欲,每天都比昨天获得了更多的知识,并且因此而感到快乐时,就因为有人学得比他更快更好,他的学习就没有价值了?
当一个人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生活,内心感到充实和满足时,就因为别人比他职位更高、更有钱,他的人生就不值一提了?
一个人过着自己的人生,真的需要一个参照物来告诉他“你的人生好不好”吗?
曾有朋友问我,孩子
如何才能取得好成绩?
我说很简单啊,就是把不会的题做对,把做错的题做对,只要朝着这个方向努力,成绩不可能不好。
这和在班里排第几名一点关系都没有,再怎么内卷都和你无关
至于能不能达到分数线考个好学校,不是你可以操心的事。
如果孩子已经尽力,什么都是最好的结果,强求只是痴妄。
如果孩子热爱学习,那更是最好的结果,他的人生绝不会差到哪里去。
在我们的成长环境中,“力争第一”“提高一分干掉千人”这些口号都在暗示所有人,你的竞争对手就是你的敌人,竞争是个零和游戏,不是你死就是我活。
每天睁眼一看,周围遍布敌人,自己永远处于危险的境地,能不焦虑吗?
从竞争中获得乐趣的人,是不会把对手当作敌人的,所有的对手都是伙伴,一起在玩一个有趣的游戏。
很多孩子都有这样的天赋,他们比赛谁跑得更快,谁跳得更远,他们很快就忘记输赢,开开心心玩下一场游戏。
他们喜欢对手,佩服强者,善于从别人身上学习东西,他们是竞争的天才
是我们大人扭曲了竞争的意义,才让他们变得嫉妒对手、怀疑自己、憎恨竞争。
我的孩子最好的闺蜜,都是班里成绩最好的学生,她们你追我赶,也无话不谈,把对方视为生命中最重要的人之一。

我常常和她们说,要和优秀的人做朋友,你才会变得更优秀。
而且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在所有方面胜过另外一个人,你们都是独一无二,不可替代。
“独一无二,不可替代”这句话看似简单,对此坚信不疑的人却少之又少。
许多家长一看到“别人家孩子”,就把这句话抛到了九霄云外,焦虑随之而来。
阿德勒心理学中有两个重要概念:“行为价值”和“存在价值”。
阿德勒认为,家长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用“行为价值”来衡量孩子的价值,即孩子必须作出一定行为、满足父母的预期(考高分、得第一、上清北、高收入等等),父母才认同孩子有价值。
他们早早地忘记了自己生孩子的初衷,忘记了孩子的“存在价值”:他们来到我们的生命中,哪怕什么都不做,仅仅是存在着,就对我们无比重要。
爱的本质就是“有你真好”,不是吗?
在我们家,永远没有“别人家孩子”,我从来不会说别人家孩子有多好。
别人家孩子再好,和我有关系吗?
我常觉得养娃是件虽然辛苦却无比幸福的事,有时候就那么看着她们,想起她们,嘴角就会不自觉地上扬。
并不是因为她们有多么优秀,而是因为她们是我的孩子
有她们真好。
世上有两种旅行者
一种总想以最快速度直奔目的地,到达后按计划打卡所有景点,只有完成清单上的所有目标才会心满意足,觉得不虚此行;
另一种喜欢走走停停,欣赏沿途的风景,有时临时起意绕道而行,有时情况有变一些景点不去也行,他们不会为了火车晚点暴跳如雷,也不会因为没有打满卡唉声叹气,他们的焦虑要比第一种少得多。
孩子的成长也是一场旅行。
如果我们只看到“幼升小”、“小升初”、中考、高考、找工作、成家。。。这一个个“打卡景点”,整个行程就会充满压迫感,将大部分时间耗费在无比焦虑的路途中,最后即使能圆满打卡,快乐也只是在“完成任务”的那一瞬间。
可是成长,它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啊!
那么多美好的风景,那么多日日夜夜的陪伴,我们真的打算冷漠地忽略吗?
我们那么辛苦、那么着急地赶路,和伴侣争吵,给孩子施压,到底是为了什么呢?
如果我们的初衷是希望孩子将来拥有幸福的人生,不要忘了,其实他们现在就可以拥有
END
话题TOPIC
“双减”之后,你更焦虑了吗?
转载请注明来源“女子无才便留德”(ID: wucai6de),作者:无才姐。侵权必究。如需开通白名单,请联系小助手微信:wucai6de01。
往期回顾
万里长征的第一步
08
09-2021
真正的南辕北辙
01
09-2021
一台咖啡机引发的家庭危机
25
08-2021
“你说得都对,但是我不会听”
18
08-2021
于嗟女兮,无与士耽!
更多精彩内容?点击关键词查看!
我知道你“在看”呦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