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图|岛上邮报-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又是一年中秋,
今天,你回家了吗?
自古以来,
中秋的一轮明月,
总是牵引着中国人的万千思绪,
映照着人世间的悲欢离合。
早在春秋时代,
帝王就已开始祭月、拜月,
而后逐渐流传到民间。
绵延至今,
还衍生出了赏月、吃月饼、
玩花灯、饮桂花酒等等风俗。
在如水的月光下,
中国人的情感,
总是无比生动而浪漫。
在江西安远农村一带,
中秋节有个“请月姑”的习俗。
月姑,指的是神话里的七仙女。
据当地传说,
每逢中秋月圆,
七仙女便会下凡,
为人们排忧解难、预知祸福,
并品尝各种人间美味。
所以在这天夜里,
当地人都会在院子里设好祭台,
摆上花鞋、红布、红鸡蛋、首饰等物品。
台前还需摆放一盆清水,
水里再立上一面镜子,
且镜子正对着月亮。
然后再拿上一把“天锁”
——其实就是老铜锁,
口中念念有词,
并对着夜空将“天锁”打开。
寓意打开天门,
迎接月姑下凡。
这看起来仪式感十足的风俗,
里面寄托着的,
是人们对生活最朴素而美好的愿望。
图1|汝城濂溪书院 ©
图2|前线 ©
中国人的情感与欲望,
在大多数时候都是含蓄而隐忍的。
很多说不出的话,
都被揉进了各种看似繁琐而古老的仪式之中。
如台湾新竹,每年中秋夜,
家家户户都会在月下设案焚香,
再供上瓜果祭拜,
名为“拜月华”。
相传见到“月华”的人,
就能获得福分,
这里面藏着的,
是对未来的向往。
图1,2|屋與鹅
潮汕人在“拜月娘”的时候,
还会让小孩把书本也放上供桌,
以祈盼学业进步。
广西壮族地区则有一套
“祭月请神”的讲究,
每年农历八月中旬,
人们就在露天处设好供桌,
摆上祭品和香炉。
桌子右边会竖一根树枝或竹枝,
象征供“月神”下凡与上天的梯子。
整个过程,
包括了“请月神下凡、神人对歌、
月神卜卦算命、送月神回天”四个环节,
至今仍传承着遥远的祭月古俗。
而年轻人,
则多喜欢点“孔明灯”。
三三两两的人们,
一起环着手点燃天灯,
然后看着它缓缓上升,
直到成为夜幕里的一颗星星。
由此可见,
中秋本就是个仪式感十足的节日。
人们带着最美好的心愿,
拜月祈福、望月怀远,
也珍惜眼前的亲友与爱人。
那一轮明月,从古至今,
见证过不知多少人间的沧桑变幻。
李白讲: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多少年过去了,明月依旧,
而人间早已换了模样。
始终不变的,
唯有一代又一代的人们,
寄托于月光里的那一份惦念与盼望。
虽说我已有好几年没回家乡过中秋了,
但每年中秋夜里,
我总要走出屋外,
去望一望月亮。
事实上,不止是我,
还有很多很多漂泊在外的人们,
也都是如此。
因为那一轮明月,
曾静静地流淌过我们的故乡,
悄悄地投射在我们的窗台上。
那份宁静与祥和,
早已盈满了我们风尘仆仆的思念。
‍‍‍‍‍‍‍‍‍‍图1 | 季春野 ©
图2 | 岛上邮报- ©
季羡林先生曾说:
“每个人都有个故乡,
人人的故乡都有个月亮。
人人都爱自己的故乡的月亮,
事情大概就是这个样子。”
当我们抬起头,
天上的月映入眼帘,
故乡的模样便也从脑海中跳出。
思乡的情绪,
也在那一刻变得分外浓烈。
图1 | 安山阿 ©

图2 |  图门Jax ©
记得小时候,
每到中秋节那天,
奶奶就会做桂花糕。
先是把粘米粉、糯米粉和白砂糖备好,
加水搅拌均匀,再倒入筛子中过筛;
接着,把洗净晾干的桂花撒在松糕粉上,
搅拌好后倒入模具中;
然后上锅,用大火蒸30分钟,
再将桂花糕取出,
晾凉切块放入盘中,就算完成了。
而我总是偷偷摸摸地抓一点儿来吃,
甜甜的,也香香的。
图1 | 《风味人间》 ©
图2 | 烤乐仕 ©
虽说是偷,
其实奶奶都是知道的,
只是佯装不知道而已。
现在想起来,

其实那味道也不见得有多独特。
 只不过记忆里,
它已成了故乡的一部分。
所谓故乡,
其实就是记忆里,
无数小事的总和。
那些人、那些事、那些味道和风光,
都是我们多少次梦里见过的模样。
图1 | 《风味人间》 ©
图2 |  澄海摄影师-喜鹏 ©
黄永玉先生时隔五十年重返故乡时,
他走在从前上学的路上,
沿途的每一块石板,
空气中的每一寸呼吸,
都让他热泪盈眶。
他走进二年级的课堂,
坐在自己曾经的座位上,
恍惚间听见了一声:
 “黄永玉,六乘六等于几?”
 他站了起来,而课堂里再无他人。
图2 |  藏在取景器后的鹿先森 ©
很多时候,正是离开,
才让我们意识到故乡的珍贵;
是遥远的距离,
才更能放大熟悉的味道。
所以中秋,
是治愈,是抚慰,也是提醒。
提醒我们,你来自何处;
也提醒我们,该回家了。
图 | 梁木辛_ ©
中秋,
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
就是回家。
小时候不懂事,才总是盼着长大;
而长大离乡后,便总会盼着回家。
 纵然有千万个理由无法回家,
但也总会有千万加一个瞬间,
让我们想起家。
譬如此刻,
我像每一个漂泊在外的游子一样,
心心念念着家里的亲人。
图1,2 | 空岛与影 ©
原本今夜,
本该有满满的一桌子人,
围着满满的一桌子菜,
觥筹交错,举杯同祝……满满的,
都是欢声笑语。
正所谓“欲买桂花同载酒,
终不似,少年游”,
越长大越发现,
时间不知道都去哪了。
多少人坚信,现在的分别,
是为了以后更好的相聚。
但实际上,父母越来越老,
他们的爱,已没有多少时间可等待。
图2 | 空岛与影 ©
1985年,
17岁的白岩松去了北京读大学。
那时的他,
巴不得快些离开长辈的羽翼,
闯荡自己的江湖。
他甚至没有挥手作别的耐心,
收好行囊,坐上火车,
迫不及待地离开了家。
直到1993年,他25岁,
回老家补办婚礼。
那一天,路过厨房时,
无意间看到母亲一边做菜,
一边默默流泪。
可她转过头来,
却又好像什么都没有发生,神色平常。
婚礼结束后,他又坐上火车离开。
望着母亲的身影逐渐变小、远去,
他突然意识到:这一次,不一样了。
他离开家了,
要去承担起另一个家的责任。
 车轮滚滚向前,而他在车厢里嚎啕大哭。
图1,2 | 讨厌鸭 ©
于很多人而言,
“家”似乎已经成了一个既清晰、
又模糊的概念。
我们在这里长大和懂事,
又在这里失去和怅然。
人生多的是离别,
而我们总学不会告别,
也永远做不好准备。
简单算一笔账,
假如父母今年60岁,
还有40年寿命。
你每年陪他们的时间能有12天,
每天10个小时。
 算下来,大约也就200天。
 时间从不等人,每一次离别,
都是一次小型的死亡。
所以中秋最大的意义,
便是以月之圆满,兆人之团圆。
图1 | 澄海摄影师-喜鹏 ©
赏月时,
我们在乎的也不是月亮,
而是陪伴我们看月亮的人。
无论时代如何变迁,
中秋的月,
始终寄托着我们永恒的惦念与祝愿。
就像周作人在《中秋的月亮》里所说的:
之所以要特别介绍中秋夜的月亮,
不单为这天是兔儿爷的生日,
不单为这天的月球与地球最近。
为的是从我们远祖起,
每年在这一日留下些特别的感情,
造成不可磨灭的事实。
中秋的月亮,
是我们心心念念独一份的圆满和美好。
  点个“在看”,
 愿在外奔波的你,有人挂念;
 愿归家团圆的你,了无遗憾。



文字为国馆读书原创,转载请联系作者
/
本文作者:温故
(国馆专栏作者)
爱读书更爱生活,愿我的文字,给你一点温暖。
/
版式设计:Gracedo

· 致亲爱的国馆家人们 ·
与历史对话,携伟人同行,同时代谈谈心
关注【国馆】视频号
我们用文化温暖人心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