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盐粒

最近偶然看的一部纪录片,引起了我很多思考,
也可以说是唤醒了我很多“痛苦”的回忆,
就是由BBC拍摄的《我们的孩子足够坚强吗?中式教育》,
一共3集、内容也十分有趣,
英国汉普郡一所顶尖的中学,特意邀请了5名中国老师来校任教,选取了这个学校里50名九年级的学生,进行为期4周的中式教育,
最后和同年级的学生进行考试比赛,看看究竟是哪种教育成效快,
此纪录片当时在英国首播,并通过视频网络在中国传播,马上在中、英两国引发巨大关注,视频网站累计点击率达100万次,
在看纪录片之前,其实中国老师和英国孩子的组合,就已经给我了不好的预兆,
众所周知,中国教育被人诟病为“填鸭式教育”
在面对一群生性自由、善于质疑的英国学生,这种教育引发的矛盾和冲突应该会只多不少吧……
而我们或许也能从这些充满反叛、自由和质疑的灵魂中,学到一些我们从未学过的东西。
起初,这50名英国学生进入中式教育的大课堂时,虽然非常未知还是很激动、充满期待的,
可很快他们就从这种期待转化为了质疑,
在整部纪录片里,可以听见孩子问的最多的就是:
“我知道你在干什么,但是我不知道为什么要学。”
“这有什么用,很无聊”
这要是放在中国学校中,应该直接就被戴上“厌学”、“故意捣乱”甚至“多动症”的帽子,
因为从始至终,我们是最不会问“为什么”的一群学生,
我想到曾经高中英语老师的口头禅就是“No why, no reason”
这些都是先辈检验过的知识,你要做的就是抄下来背就是了,
所以那种对于老师乃至知识的仰视,已经到了不可质疑的地步,
可在英国,他们最会的就是质疑,这也就出现了非常核心和明显的第一个矛盾:
服从VS质疑
中国老师到班的第一件事,就是定下基本规则,也就是需要每一位学生遵守纪律,
这些台词我们应该也听过无数次:
“如果我看见你破坏纪律,我会马上把你拎出来,我说到做到。”
“我在说话,你在说什么?”
“从来没见过像你这样的学生!”
超出所有中国老师预期的是,
在中国学生面前,老师拥有绝对的权威,帮助老师是一种荣耀、叫家长是一种耻辱,
但是在英国学生面前,这样的权威一瞬间就倒塌了,
老师在面对这样一群学生,惯用的惩戒方法我们应该都很熟悉:
在教室外面罚站、在全班面前罚站、面壁思过……
这些给予学生耻辱感的惩戒方式一律失效,
这不得不让中式教育的校长很生气地说道:
“不遵守纪律,这就是你们不如中国学生有能力的原因!”
“你让整座学校蒙羞!”
但在这些强压式的管理下,老师越严厉、学生的逆反心理也越强,
Sophie是班里很有话语权的女学生,
当她听到老师说这种话的时候,瞬间就毛了,
“老师怎么可以对学生说这种无礼粗鲁、带有侮辱性的话?”
“老师不应该这样跟学生讲话,你以为你是谁,竟然说我傻!”
很快,她又被拉到外面罚站,但所有罚站的同学都不明白的是:
“自己究竟做错了什么?”
平常认真听讲的学生都发生了180度的大转变,
坐在后排的男同学无法一边抄写大段的笔记、一边听老师讲课,
早上7点上课,晚上还要上2个小时自习也让他崩溃,
为了表示反抗,他从家里带来了一个电热水壶,准备给自己烧茶喝,
有学生翻墙逃课、在课上不听讲、注意力不集中……
这无一不给中国的老师带来的巨大的挑战,在学生想不明白“为什么要这么做”的同时,
老师同时在思考,为什么在中国卓有成效的教育方式,到了英国就不奏效了?
明明他们可以选择听话,为什么他们不听?
很快,这场“战争”从行为烧到了思想,也就出现了第二个矛盾:
集体意识VS个人主义
在中国,穿校服、升国旗、做早操、选举班委、做眼保健操都是司空见惯的事情,
然而这个方式被搬到英国,就引起了学生巨大的疑惑,
他们吐槽中式校服“这衣服宽松得好像降落伞”,
他们无法理解升国旗,唱国歌是一件非常庄严的事情,甚至他们都觉得“这有什么用,很无聊”,
当然还有放学打扫卫生、选举班委、开家长会、思想品德课都是一个个雷点,
中式教育习惯用集体的方式来训练学生,
你首先是集体中的一份子,你不能影响整个集体、更不能让集体蒙羞,
而在英国学生心里,他首先是他自己,然后才是班级里的学生或是其他的,
所以他们习惯了我行我素,质疑老师,和老师对着干,
这种矛盾就集中体现在中国的特色课程,也就是思想品德课上,
老师教导英国孩子:
“父母永远是对的。”
“你必须调整自己,来适应这个社会,而不能让所有事情来适应你。”
于是马上有孩子站起来反驳:
“父母不一定都是对的。”
“我认为你应该做自己。”
孩子们的发言赢得了所有人的掌声,只留下老师尴尬地杵在原地。
思想上的冲突自然也蔓延到了学习层面,这也就出现了第三个矛盾:
竞争式教育VS鼓励式教育
中国学生是很会应试的学生,以至于所有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考试,
非常明确简单,也非常的功利主义,
当然,也可能就是中国整个社会大环境的结果:
考试是唯一的出路,你成绩不好、考不到好大学、找不到好工作、就没有饭吃,
但英国的福利体系把英国的学生保护得很好,他们认为学习是一种权利、而不是一种责任,
对于中国学生每周12个小时的学习,外加周末的全部补习,他们是完全不能理解的,
所以他们在面对所有学习都将转化成数字、成绩、排名的时候,自然感到了巨大的压力,
英国学生Joy其实是一个成绩很好的学生,但当他面临体育标准化的考试时,他就懵了,
跑1000米跑到课堂结束才跑完,他的体育测试当然是不及格,
没有一个学生喜欢挂科,他认为自己做的不够好,比不上别人、就哭了,
这种竞争式教育,你必须要跟别人比,不仅要优秀,还要追求卓越,自然成绩不理想的就会觉得很伤心,
中国教育也要求每个学生都不能偏科,要全效全能,
但在英国有长短板是没关系的,就像后来英国体育老师过来安慰他说:
“你更应该为完成了测试而自豪,你只是不擅长体育,但肯定会在其他领域擅长。”
这叫做鼓励式教育,鼓励孩子去和自己比,尽力挑战自己,
这两种教育方式也就包含了两种教学方式,就是:
内容性教学和理解性教学,
内容性教学注重讲、灌输知识点,
学生记知识点、记公式、记课本、刷题……
一个教学大纲、一个标准,你跟不上就被淘汰,全看自己,
而理解性教学更注重实践,启发、引导学生,
小课堂模式、把课堂按照受众群体的需求来设定,
这也就导致了两个明显的结果,
中国老师15分钟可以讲完的知识点,英国老师要用一周外加一节课的时间,
另一个是在中式教育培养下的孩子,平均成绩都高于英式教育,
从结果来看,确实是中式教育大获全胜,
因为中式教育的目的明确,就是奔着成绩去的,
长时间的学习、灌输式的教育、军队式的管理……
中国老师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
“你做的很好,但你可以做的更好。”
这在我们司空见惯的一句话,在英国学生听来就非常疑惑:
“为什么我已经做的很好了,还要做的更好?”
这到底是是相信自己能变得更好的未来,还是相信了自己始终不够好的现实?
纪录片到此已经戛然而止,
我们不能说去评判哪种教育方式更好,只能说哪种更加适合,
因为每种教育方式,都有孕育它们的土壤,
但是在原有的方式下,我们当然也可以做一些改变,
课堂能不能更具实践性?可不可以尊重学生的权利?
是不是要多解答“为什么”,而不是一味地灌输“是什么”?
在追求成绩的同时,能不能也追求趣味、提高学生的自主性?
毕竟成绩止于学校,到了社会,
思维方式、实践能力才是成就一个人的根本。
这部记录片确实引发了我很多思考,也引发了我很多不好的回忆,
而我相信,他们拍摄、我们思考,包括我写作的原因都不是为了批判什么,
而是希望接下来的孩子能有更好的教育环境,
毕竟我们承受了的痛苦,没必要再让他们承受一遍,
无论是老师、家长、孩子,我们没必要被时代的焦虑、功利、竞争所裹挟,
我们常常说自己无能为力,但其实都是默认了这种不公正、不健康的方式,都是这种方式坚固的维系者,
以不变应万变的时候已经是过去式,我们要追求、要思考究竟哪种才是更适合孩子的教育方式,
比起成绩,孩子独一无二的个性、创造能力、天赋异禀是最珍贵的,
比起服从,批判性的思维,才是孩子最缺的、也是我们最缺的,
每个孩子都值得受到良好的教育,学习对于孩子来说,
不仅仅是一种义务,更是一项权利,

希望将来的孩子不再被逼着成为祖国的未来,
而是真正学会做自己人生的主人,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一往无前。


作者:盐粒。✌️ 平凡的95后中文系少年,写写文吐吐槽,不按常理出牌,清醒明辨是非。路过地球一趟,总得撒点盐再走~ 记得关注并星标🌟「撒盐少年」~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撒盐少年」,加星标★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