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点击欣赏视频)
南佐遗址
  我也是到了庆阳,才发现这里有个南佐遗址。看百度介绍,说该遗址距今4000年左右。我一算时间,刚好在黄帝那个时期。遗址分布于董志塬两条沟壑之间的塬面上,以一座大型夯筑祭祀性殿堂建筑为主,也有很多小型房址,一看就是原始社会的大型居住地。1984年至1996年,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该遗址进行了五次发掘,揭露了面积1300多平方米,但后来因为缺乏保护措施,又回填了。
  遗址离开庆阳城不远,所以我决定一早先去看一看。对于先民们的生活状态,我一直很感兴趣。从宾馆15分钟车程就到了遗址门口。雨后的清晨,万物静谧。景区没有售票处,没有大门。雨后的地面还很湿润。我们沿着台阶往下走,看到一些窑洞和院子里的石柱石兽。这些东西,一看就是有人搬来的,不太像遗址的样子。院子里有个模型,大概算是遗址复原图。四处也没有人,刚准备失望离开。发现有个人从窑洞出来打水。上去打招呼问情况,结果他邀请我进入窑洞。窑洞里面放满了书画、古陶器碎片什么的,还有一张床。他说他一直住在这里,研究南佐遗址,很热心地回答我的问题,并带着我们参观讲解。他的讲解让我对南佐遗址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临走我加了他微信,知道他叫徐磊。后来我才知道,他是庆阳收藏协会副会长,也是南佐遗址的义务保护员。几年前,他第一次看到南佐遗址,被这远古时代的辉煌震惊,决定“探秘”和保护南佐遗址,并作为毕生的事业来做。他自筹资金,建起了南佐遗址陈列馆,复原4000年前人类的生活场景,并对南佐遗址的陶器、骨器、石造像等数百件文物进行断代、归档。这样纯粹的人,让我肃然起敬,一路给他发微信表达敬意,并相约北京再见。
北石窟寺
  从南佐遗址出来,我们沿着乡间公路,向北石窟寺走去。这次来之前,我就对北石窟寺做了简单研究,知道这是甘肃四大石窟之一。其他三个为敦煌莫高窟、麦积山石窟和炳灵寺石窟。北石窟寺建造于北魏宣武帝永平二年,公元509年,和南石窟寺同为北魏泾州刺史奚康生主持创建。历经了西魏、北周、隋、唐、宋、清各代,相继增修,形成一处较大规模的石窟群。传说奚康生当时是被皇帝派来庆阳,镇压造反的僧众。在镇压结束后,出于内疚,就同时开凿了南北两个石窟。也有另一种说法,是他秉承「皇帝即当今如来」之旨意,为北魏七个正式皇帝大造七佛,歌颂皇帝功德,安抚民众,巩固北魏统治政权。
  北石窟寺坐落在覆钟山。山的名称,是因为其形状像一口倒扣的钟。进去需要门票。一进去,就面对了布满佛龛和佛像的崖壁。这里的山石由红砂岩构成,所以佛龛佛像都是直接从岩石上雕刻出来的。这样的雕刻尤其不易,一锤下去,如果砂岩崩裂,就全盘皆废。由于年代久远,风化严重,或者有些佛像被人为破坏,大多数佛像菩萨已经面目不清,竟暗合了一切皆空的佛理。非常遗憾这次来的不是时候,不少佛窟在维修保护中,不开放。其中奚康生开凿的165号窟,是最大的。尽管开放,但里面搭满了架子,只能看见佛的下半身,从架子缝隙里看到了一点佛的头部。尽管如此,我依然被佛像的气势所震惊了。七座巨大的佛像,在三面墙上,俯瞰众生,神态庄严,有包容一切的气概。这是只有那个时代才有的气质,一种宏大、一种奔放、一种勃发的活力、一种追求永恒的姿态。
  工作人员正在架子上面修缮佛像,研究保护措施,我们不宜久留,带着遗憾走出洞窟。另外开放的两个窟洞是盛唐开凿的222窟,和北周开凿的240窟。两窟的佛像在雕刻艺术上都已经很成熟,充满了圆润的魅力。尤其是盛唐开凿的222窟,两壁上下四层的六十四个佛龛,里面的佛像和菩萨像都很生动,栩栩如生。可惜不少佛像的面部受损严重,好像是某个阶段被人为破坏的。
  由于开放的洞窟不多,我们一会就看完了。站在石窟前的场地上,我对着所有的石窟佛龛感叹了一番,继续出发前往四十多公里外的南石窟寺。南石窟寺的规制和北石窟寺差不多,主洞窟里都是七尊巨大的佛像。我想,在北石窟寺没有看到的,就到南石窟寺去弥补吧。
  好不容易从乡间道路走到了南石窟寺,发现大门紧闭,门口竖了一块牌子,写着“景区施工,禁止参观;带来不便,敬请谅解!”。这次来南北石窟寺,真是运气不好。两边的石窟,都没有能够和佛像赤诚相见。也许是因为我的佛缘还不够深,需要在人生中继续修炼。等待来日再来,我希望能够一袭素衣,打坐于洞窟大佛的脚下。
大云寺
  位于泾川县泾河边上的大云寺,曾经变得了无踪影。明朝时候的一场洪水,把大云寺摧毁得一干二净,从此再没有人重建,成为一片荒地,后来变成了农民的菜地。1964年,农民整地时,发现了唐朝塔基下的地宫和珍贵国宝。那是什么国宝呢?
  国宝是这样的:公元601年,隋文帝60岁寿辰,下诏在全国30个州建舍利塔。泾州兴建了大兴国寺,保存被认为是释迦牟尼的14枚舍利,安放在舍利塔下的地宫。到了公元690年,武则天登基称帝。因为武则天从《大云经》找到了可以当女皇帝的依据,就敕令全国兴建大云寺。泾州的大兴国寺,被改为大云寺,并把原塔基下的石函和舍利取出,请了当时制作金银器工艺水平最高的工匠,选择最珍贵的珠玉宝石,做成了鎏金铜匣和金棺银椁,并用琉璃瓶盛装那14粒佛祖骨舍利再配以石函,在公元694年重新瘗葬放入地宫供奉。农民挖出的,就是以上所有这些国宝。
  这些国宝重见天日后,被保存在了甘肃省博物馆,放了整整五十年。2007年,泾川发展旅游事业,开始重建大云寺,规模巨大宏伟,占地300多亩,到今天还没有建设完毕。2015年,佛舍利从甘肃博物馆被迎请回来,放入新建设的舍利塔地宫。
  尽管新建的大云寺,从建筑角度看没有什么历史价值,但为了去地宫看佛舍利,我决定走一趟。从南石窟寺出来,过泾川县城,就到了大云寺。新建的大云寺,建筑全部为唐代建筑风格,简单大气。如果你去过日本,会发现日本的寺庙就是这样的风格,只不过更加袖珍。日本的寺庙,就是在唐代,照样画葫芦输入到日本的。大云寺的入口照壁书写着“泾川大云寺博物馆”,进去庙宇规制一应俱全,山门、金刚殿、大雄宝殿、藏书楼、舍利塔,但是庙里没有和尚。大雄宝殿尤其令人叹为观止。这么大的宝殿,居然柱子全部是松木,有的有两人合抱之围。这些木料应该在中国没有了,可能来自东南亚或者俄国。整个大殿都是榫卯结构,做工精致,非常到位。大殿里的佛像和菩萨,都是泥塑的,还没有上色,工匠还在加工,做得非常认真仔细,十分考究,艺术色彩也很浓厚。我觉得泥色的佛像,更加本真,比金碧辉煌的佛像,更加符合佛陀本来的教义。
  从大雄宝殿出来,就到了后面的舍利塔。在高台上的七层舍利塔高耸入云,是泾川最亮眼的地标,我们在高速公路上就看到了。舍利塔里供奉着佛像,我拜了几下。绕塔一圈,没有看到地宫入口。步下台阶,在舍利塔右边发现了地宫入口的指示牌。进入地宫,先看到了图片展览和说明。那些金棺银椁的照片,看上去很真切。看完图片,七绕八弯进入地宫,中间玻璃围起来的土堆,就是当初发现珍宝的地方,在土堆的南边,开了一个口,里面修了一米见方的地宫,中间灿烂灯光下的石函里,就是当初发现的舍利。我恭敬地拜了拜,随后离开。我拜,不是为了宗教信仰,而是因为佛陀,确实为人生之苦,提供了一条可选择的解脱出路。
  从地宫出来,我们走出大云寺,坐车到对面的王母宫石窟参观。留在我身后的,是大云寺千年之后重见天日的宝相,还有面对千年沉浮,我对于世事沧桑的感叹。世间人为的一切都可能沧海桑田,转瞬即逝,唯有人心中的那一脉精神和信念,那种对于更圆满更高尚人生的渴望和追求,代代相传,如东流的泾河,万年不涸。
王母宫石窟和王母宫
  很有意思,王母宫和大云寺的票是连在一起卖的。我们买票的时候想着反正两边都要去,就买了联票。后来到了云母宫,有一位同事在大云寺没买票,结果到了云母宫想进去,买票依然只能买联票,60元一张。我们看到边上有30元的票,问为什么不能买,告诉我们那是学生票。也不知道真假,但内心对于此地的信任度骤降,感觉是强迫人两个景点都必须去。
  王母宫所在的山叫王母山,有两处景点:山脚下有王母宫石窟,山顶上有王母宫。我是冲着王母宫石窟来的,这是全国重点保护文物。王母山是道教文化,但王母宫石窟是佛教石窟。石窟建于北魏永平三年,公元510年,依山开凿、呈长方形,形若“凹”字,凹进去的那一块,就是留下的支撑立柱。开凿的时候这一块留着,起到顶住上面重量的作用。石窟高十几米,三面窟壁均有石雕佛像,大佛像巍峨壮观,小佛像也灵动庄重。立柱上也布满了雕像。进去后有被佛像和菩萨包围的感觉。
  这些雕像,多为北魏作品,有些已经残缺,尤其不少雕像的面部,一看就是后续用泥塑补上的,神情已经不那么生动。佛像一定是之前被破坏掉了,如果仅仅风化,不会如此残缺。窟外的依山楼阁,据说是清代修建的,起到为佛像遮风避雨的作用,也减缓了佛像的风化。每次进入这样的石窟,我都会产生一种被岁月冲刷过的悲凉和沉淀。那一条佛教传播到中国的道路,就是依靠那些无名的匠人,一凿子一凿子开凿出来的。千年之后,那叮叮当当的声音,依然余音在耳。斯人已逝,万古长青。
  看完石窟,本来并不打算到山顶去看王母宫,因为知道,过去老的王母宫早就没有了。山上新的王母宫是台湾人1990年左右捐建的。对于这些新建的“古迹”,我一般都没有太大的兴趣。这和各地新建的“古镇”一样,建出了古镇的形,没有了古镇的魂。后来发现有车道,汽车可以一直开到山顶,就决定上去看一眼。
  要说王母宫,其实历史挺悠久的。据说西王母就出生在这个地方,汉武帝也来到这里和西王母见过面。王母宫始建于西汉元丰年间,大概在公元前110年,历代增修,成了王母的祖庙。但清同治年间(1862-1874年),一场大火焚毁了所有庙宇建筑,只剩下大安铁钟和碑碣。现在铁钟放在了半山腰的一个亭子里。整个建筑群,还是很有气势,由西王母殿、东王宫殿、三皇殿、五帝殿构成了正殿加偏殿的巨大四合院。既然到了中华祖先们的殿,我自然要烧香敬礼。从山顶,能够俯瞰泾川县城,如玉带一样流过的泾河,还有那标志性的舍利塔。整个景色构成了一幅迁客骚人登高赋诗的绝妙场所。
  西王母据说是天帝的女儿。但更可信的,她可能是远古母系社会时一个部落的首领。后来道家把西王母奉为神灵之一,和东王公(说是西王母弟弟)以及三皇五帝一起祭祀。对于祖先的崇拜,一直是中国悠远的传统。这似乎比崇拜任何没有踪影的神灵更加接地气,也进一步证明了中国人的踏实功利和红尘气质。
  从王母山上下来,我们一路向西,直奔今天的主战场:道教圣地崆峒山!
崆峒山
  崆峒山太有名了。
  道教名山有很多:青城山、武当山、终南山、三清山等,但最有范儿的是崆峒山。因为崆峒山被命名为道教第一山,据说这是道教最早的祖师爷之一广成子修道的地方,而且轩辕黄帝还专门来崆峒山向广成子问过道,并跪坐在广成子面前悟了道。这可比老子至少早了1500年左右。
  道教的最核心要素是悟道成仙,以不死的姿态摆脱红尘俗务。所以道教道场,大多选在山川景色奇美的山里,山势峻拔陡峭,攀援而上,道宫在白云深处。登上道宫的过程,犹如步步登天,得道成仙。由于自然景色壮美,这些地方必然吸引很多的游客和朝拜之人。今天,这些道教圣地大多变成了旅游胜地。我从来没有来过崆峒山,但我想象,山一定很美。
  下午一点多,到达崆峒山脚下。崆峒山的海拔高度,地面为1456米,主峰为2123米。如果你要从地面爬到山上,需要爬上相对高度667米,对于不少人来说,这样的高度也会有一定的挑战。我们在山脚下的一家叫杏林人家的农家乐吃了午饭。午饭做得味道不错。饭后小憩一会,两点半出发到崆峒山东门。东门上山是游人通常走的一条路径。如果要爬山上去,这是最好的路径。另外,还可以坐汽车上山。当然不让自己开车上山,要坐旅游区提供的景区摆渡车,车钱另付。摆渡车的终点是半山腰的中台。从中台到景区最高峰的隍城,还要爬上几百个台阶。
  我们决定从地面爬山上去。从东门爬到隍城,要接近两千个台阶,是一段艰苦的登山旅程。山顶上的景点四点半关门,意味着我们要用两个小时,爬到山顶、看完景区。大多数游人一般都是安排一天的时间来登崆峒山,我们只安排了三个小时。为了追赶时间,我们从进山门开始,就一路猛爬,一会就满头大汗了。爬山的过程,渐入佳境,景色雄秀,层峦耸翠,山头悬崖顶上耸立的古建筑和楼台亭阁,像美人招魂一样吸引你向她靠近。刚开始爬的时候,前面几百个台阶,爬到了腿软膝酸,但逐渐习惯攀登后,腿脚反而轻松起来。我每爬五十个台阶休息一分钟,一路风景和文化扑面而来,成为辛苦登山的最好报答。中途遇到一家人,其中的老奶奶已经八十岁,早上爬上山顶,下午又走下来,神情爽朗,实在励志。真希望我到了八十岁也能够爬山。
  到了半山腰,过太清宫,看到一颗巨大的古柏,有2300多年历史,挺拔高耸,枝叶繁茂,令人仰视。快接近中台时,拐上去朝天门的路。朝天门通向核心景区,山顶上有很多楼阁庙宇,错落排列在山峰和悬崖上。从这里往上爬的几百个台阶,叫“上天梯”,几乎是超过四十五度角的陡坡,很多人要拉着铁链才能上去。半道经过药王洞、黄帝问道处等。黄帝问道处在路边峭壁上方三米左右的地方,一个见方小洞,用木框围绕,小屋檐,中间有塑像,为黄帝跪坐问道广成子。原来的问道宫,在山下的弹筝峡,后来拦坝蓄水变成了弹筝湖,被淹没在里面,有人就在这里人流密集处,重新做了一个象征性的洞,供大家寄托心灵和满足好奇。
  黄帝在山脚问道,比较符合常情,因为四千多年前,应该没有道路可以上山。崆峒山确实很有历史,明朝时期,重修了很多殿宇。但后来也逐渐破败了。到1980年,崆峒山只剩隍城建筑群、紫霄宫、雷祖殿等,其余均成为了废墟或瓦砾场。后来旅游发展,不断重建,就有了现在层层叠叠的宫殿楼宇,我就不一一列举了。那些在峭壁上树丛中的亭台楼阁,体现了人文和自然的融合。
  崆峒山最值得流连忘返的,还是雄奇的自然景色和人文景观的结合,可以用“层峦叠翠,上出重霄;桂殿兰宫,下临无地”来形容。万丈悬崖、壁立千仞、千岩万壑、远山青黛、飞阁流丹、极目远眺、心旷神怡。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结合,构成了崆峒山独特的景致和厚重。到了山顶,有著名的三教洞,里面供奉着释迦牟尼、孔子和老子三人的塑像。三人坐在一起千年,相安无事。这恰恰体现了中国文化的包容和喜感。红尘生活中的和谐和相容,比教义上的不同更值得追求。只要活得好,谁都可以拜;心灵的安放比信仰的掰扯更重要。既然这样,那就互相让一让,都坐在一起吧。
  转完山顶,原路下山,回到中台,看了塔院。塔院是中台最重要的景观,其中的崆峒山宝塔,耸立在庙宇丛林之上,是崆峒山的重要标志之一,据说是明代建筑。由于年代久远,塔顶已经长出了一颗小松树。庙宇里香火缭绕,一帮居士正在努力诵经。崆峒山是道教道场,佛教也同样热闹。而来登山的人,大都受过儒学的熏陶。再次证明了中国文化的包容性,你只要不排除我,我就不排除你。在崆峒山的山路上,一定常常会出现和尚和道长擦肩而过的景象。那种场合,他们会怎样地互相招呼呢?也许就是相逢时的会心一笑。
  有个同事航拍,结果无人机掉在树上了。我们摇晃了半天那棵树,机器也没有掉下来。机器里有不少视频素材,舍不得扔掉。回到山下,买了一根绳子,和相关部门联系后又开车上山。把绳子绑在树身上,几个人拉着绳子一起摇晃,终于把无人机弄了下来。这是一次意外的经历,也算是有趣的小插曲。
  崆峒山,值得再来,不再是匆忙地爬上爬下,而是在山间踽踽而行,然后悟道,或者干脆什么也不悟,因为进入此山便已成仙。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