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小炒特别读者
点击上方「小炒说」→右上角菜单栏→设为星标
特朗普的结局,小炒在一年以前就预料到了。
一个国家,不可能没有矛盾,区别仅仅在于,你是想解决它还是想掩盖它。解决它,她好我也好;掩盖它,身体就会被掏空。
很显然,民粹无法解决问题。
1
问题是显而易见的
毫无疑问,美国遇到大问题了。

国会大厦被攻占,很多美国人都哭了。他们知道自己的国家有矛盾,但没想到,矛盾会大到这个地步,直接动摇国家的民主根基。
美国的问题,已经被中文媒体分析滥了,归根结底很简单:贫富差距导致的政治分裂
。小炒在上一篇推文里也详细说过了

百姓向左、精英向右,民粹的美国在呼唤社会主义

如果大家嫌文字麻烦,我就给大家奉献个视频,这是周末一个粉丝发给我的,是特朗普2016年的胜选演讲。他的演讲,将美国今天出现的问题说透了:

五分钟的视频,用一句话就能概括:国家已经沦为一小撮人的牟利工具,他们用媒体和谎言来控制美国人民,这个自私的政府离美国人民越来越远了。说到底,还是贫富差距与政治分裂。
被美国精英视为眼中刺肉中钉的特朗普,能在2016年成为黑马,2020年尽管败选,但依然斩获7500万张普选票,比以往任何一位总统竞选者的普选票都多。尽管离任早成定局,但特朗普在相当于半个美国的选民人数中,一呼百应。
冲击国会大厦后,联邦政府无力平息事件,必须特朗普喊话才行。
这些匪夷所思的事情背后,在于特朗普有一群人数众多的屌丝团。2016年,铁锈带的落魄蓝领将特朗普抬进白宫;2020年,特朗普的支持者,同样也是美国的屌丝群体。
这群“民粹天团”抬着特朗普,向美国政治制度和精英体制发起猛烈冲击。这种行为,用下面这张图来形容再合适不过。

那么,美国的贫富差距真的有那么严重吗?能引起这么大民愤?
2
问题没那么简单
衡量贫富差距的核心指标,就是基尼
系数。基尼系数在0-1之间,越高表示贫富差距越大,0.4是警戒线,0.5是危险线。

纵向来看,美国的基尼系数一直在增加,2016年,美国人口普查局公布,美国基尼系数为0.481,创50年来新高。2019年继续上升至0.485。
美国基尼系数超过警戒线,接近危险线。
我们再来横向对比,首先,美国基尼系数是发达国家里最高的,英法德日都在0.35以下。其次,从全球来看,在发达国家以外的世界里,美国基尼系数并不高,可谓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还有像中东的一些国家,连基尼系数都不敢公布了。
2014年世界银行公布的全球基尼系数分布
再来看看美国穷人的生活,是不是真的生活在水深火热中?

下图是美国卫生与公众服务部公布的2020年联邦贫困线按照这个标准,贫困率13.4%,人数在4400万左右。乍一看,果然是万恶的资本主义。
阿拉斯加和夏威夷的贫困线更高
以三口之家为例,家庭年收入低于21,720美元才是贫困人口,相当于人均7000美元。
美国的这个标准是什么概念呢?
纵向来看,2019年美国人均GDP达到6.4万美元,全球第八。在人均GDP超过6万美元的国家地区里,美国是唯一一个人口超过1000万的国家。
美国贫困人口的年收入只有全国人均的1/10左右
横向来比较看看21,720美元是个什么水平。中国人均GDP最高的城市是上海,2019年刚达到2万美元。中东富得流油的沙特,2019年人均GDP2.1万美元。
我们刚刚完成脱贫攻坚战,但你知道贫困线吗?国家统计局告诉你,每人每年2300元。看清楚,不是月,是年。这个数据是中国人均GDP的1/30。
至于人均7000美元的贫困线,这个数据相当于泰国的人均GDP,是越南的2倍。

但凡有点智商的人,看到这些数据,都得沉思一会儿。
但狭隘的美国穷人不知道这些啊,他们只知道自己的同胞花天酒地,根本看不到外面水深火热的世界啊。
美国穷人抱怨日子艰难,不是蛋白质摄入不足,而是工作之外的休息时间不够;美国穷人抱怨养孩子困难,不是养1个孩子,而是养3个孩子;美国穷人抱怨汽油贵,不是养不起车,而是舍不得换新车;美国穷人抱怨饮食,不是吃不饱,而是不好吃。
根据美国健康基金会的“F就是肥胖”的研究报告,在年收入1.5万美元以下的家庭中,肥胖人口的比例为33.8%,全国最高
你丫的这么穷,居然还发福
虽然有人看到这里很不开心,但小炒还是要说一句:贫困,字都一样,但意思不一样,人家那是高水平上的贫穷

要不然,美国贫富差距越来越大,为啥拉美的人还抢着偷渡过来洗盘子呢?

那么,美国的人均收入很高,基尼系数在全球不算高,穷人也过得还行。按道理讲,群众不满要闹事,你美国要靠后排队才是啊,你有啥资格争先恐后?

按照国内很多“秩序党”的说法,凭啥你美国人这么矫情,身在福中不知福,放着好好的日子不过,瞎起哄啥?对自己有啥好处?是不是脑子进水了?
而且,特朗普的铁盘、冲击国会大厦的主力,是白人。作为美国的控股股东和既得利益者,虽然有些白人的日子过差了些,但那也比拉丁裔、黑强很多啊。按照种族划分,白人的贫困率最低,黑人和拉丁裔最高。
为啥更穷的少数族裔没怎么闹事,反倒是过得最好的白人揭竿而起?
很多人会用简单的白人至上主义来解释这种现象,其实这是不对的。
这个道理,可以用托克维尔在经典著作《旧制度与大革命》的一段话来解释:
革命的发生并非总是因为人们你的处境越来越坏,对于一个坏政府来说,最危险的时候通常是它开始改革的时候:痛苦已然减轻,但感觉更加敏锐;政府的专横减少了,却更加令人难以忍受。”
通俗点讲,对个人而言,就是越有钱越矫情,对他越好他就越得瑟。

从社会学角度讲,它不是一个简单的经济问题,也是一个政治问题。

所以,美国人这次闹得这么凶,单纯从贫富差距来解释是不够的,必须涉及到美国人的政治传统——
一不开心就搞事

3
闹事不嫌大的白人
有一个普遍事实:在共产主义社会成为现实之前,贫富差距是不可能消失的,而且,任何国家的经济发展,必然伴随着贫富差距扩大。
经济发展的路线无非两条:1、经济发展-贫富差距-经济停滞-缩小贫富-经济发展,如此反复,比如发达国家;2、经济发展-贫富差距-经济停滞,game over,比如拉美。
在美国历史上,经历过三轮的经济大繁荣,也伴随着三轮的社会动乱。
一次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自南北战争之后,美国经过40年的发展,从一片蛮荒之地崛起为世界第一工业国。美国人享受着前所未有的工业文明成果,但随之而来的就是社会矛盾和贫富差距公开化,“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美国便爆发建国以来最火爆的罢工潮,席卷全国, 秣市惨案、霍姆斯特德大罢工、普尔曼大罢工……;农民不满导致了美国史上最大规模的政治抵抗运动——平民党运动,波及全美
《从世界工厂到全球帝国:“入关”与大国崛起
20世纪初,社会主
义潮流还在美国流行起来,美国建立了工人阶级的社会党。在1912年的选举中,该党的候选人还获得了100万张普选票。

以工人和农民为主体的社会底层,引发了全美的社会动荡,美国历史学家称之为“
危机时代
”。

于是,美国开始了轰轰烈烈的进步主义改革。
西奥多·罗斯福用“新国家主义”打击垄断,威尔逊用“新自由主义”加强社会福利和政治民主化,美国的工会和一系列劳工方案就是在这个出现的,社会主义运动随之烟消云散。
美国随后迎来“咆哮的二十年代”和“柯立芝繁荣”,经济实现转型升级,汽车工业成为美国的经济龙头。
第二次是二战后,美国迎来“经济奇迹”的50年代。
当苏联人民在筒子楼里经历战后重建时,未受战争创伤的美国已经进入战后繁荣期,家家户户都有小汽车和电视机,中产阶级的消费主义观念深入人心,IBM推出人类第一台数据处理的计算机,美国迎来“婴儿潮
当普京在楼道里捉老鼠时,小布什在德州农场荡秋千。
然而,
尽管享受着全球最好的物质成果,但美国社会却十分动荡
,因为有人荡秋千,有人捉老鼠。贫富差距带来的躁动不安,反映在年轻人流行的“披头士”里,他们觉得有无限可能,但找不到实现路径,经历着挫折与苦闷,那个时候校园冲突不断。

他们狂吼:“机器人公寓,盲目的资本,恶魔般的工业!”对社会现实进行控诉。
美国年轻人更是兴起一股“新左派”浪潮,要求打破少数的精英政治,建立追求平等的人民社会。桑德斯就是其中一员。
一位作家出版《另一个美国》,引发持续轰动,成为畅销书,因为它关注了富裕社会之外的边缘群体。
到了60年代,林登总统开始实行“伟大社会”改革方案,向贫困开战,计划用福利政策消灭贫困。到60年代末,美国贫困率从21%降至12%,创造了美国建国以来减少贫困的最佳成绩。
苏联在60年代兴起的“美国崩溃论”,之后逐渐变得微弱。
第三次是90年代,美国进入“黄金时期”。
里根的幕后支持者,是一个人数不多但影响力巨大的富人集团,其外围则是影响力巨大的尊奉哈耶克自由主义理论的知识分子。他们坚决反对联邦政府的“再分配”政策,要求实行全面自由的市场经济。
随着美国依然深陷通胀泥潭和苏联步入衰退,这种“新自由主义”大行其道。

90年代,克林顿用全球化将美国的自由主义带到一个高峰,美国富人带着资本和技术涌向全球,赚得盆满钵满,美国经济飞速发展,股市出现前所未有的持续繁荣。但这份成果并没有被广泛分享。
1980-2000年,美国最富有的20%人口,收入增加了20%;中等收入的20%人口,收入增加了8%;剩余的60%人口,没有增加,其中最底层的20%人口,收入还下降了。贫困率是13.3%,20年里没有下降。
进入21世纪,美国延续了八九十年代的新自由主义和全球化,综合实力独领风骚,是过去四十年里发达国家中经济表现最好的,却也导致贫富差距越来越大,贫困率与80年代一个水平,一直积累到2016年的小爆发和2021年的大爆发。
新自由主义以来,最富有1%人群工资增加了138%,最贫穷的90%则只增长了15%
底层90%(红线)的家庭资产与最富有的0.1%(白线)家庭对比
可以很明显看到,在美国历史上,经济繁荣总是伴随着贫富差距和人民不满。美国白人是吐槽不满的绝对主力,在一次次行动中,他们“打乱了敌人,锻炼了自己”,个体意识早就觉醒了。
但人民在表达不满的方式上,这一次与前两次有着显著不同。
19世纪末20世纪初、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人都是在宪政民主的框架下去寻求改善自身利益。无论是罢工,还是游行示威,抑或是成立政党,都是在民主体制中完成的,遵循着民主体制的游戏规则。
而这一次,他们公然践踏美国赖以生存的宪政民主,先是以舞弊的理由不承认公开的选举结果,不断寻衅滋事,然后在找不到大规模舞弊证据的情况下,攻击国会大厦,试图用暴力推翻选举结果。
当2016年特朗普上台时,他们是开心的;当2020年特朗普以同样的方式下台时,他们就暴乱了。克林顿说:这是美国4年来政治分裂的集中爆发。那么,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贫富差距和政治分裂,才能导致这些人不再相信民主体制?

游行示威与民粹主义,毕竟是两回事。
答案就在全球化里。
4
全球化的得失
最近几十年来,美国经济的持续强大,并不是新自由主义,而是全球化。
对美国这样一个自由唯上的保守国家而言,实行自由主义,不是一种改革,而是一种回归。南北战争之后19世纪下半期的快速崛起、咆哮的20年代、战后繁荣,无不是在自由竞争中实现的。
威尔逊在20世纪初称自己的政策是“新自由主义”,是因为当时的垄断经济已经妨碍了自由竞争,歪曲了自由的含义;

里根在20世纪80年代称自己的政策是“新自由主义”,是因为六七十年代实行了政府大量干预的福利政策,已经脱离了自由主义的初衷。
所以,美国最近这轮经济繁荣,其特点不在于自由主义,而在于以前从未出现的全球化。
苏联解体时,美国是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经济实力和科技实力独步全球,国内市场满足不了企业的产能,同时国内市场的成熟使得劳动力成本较高。因此,企业家将资本和工厂带到世界各地,一下子就打开了市场。
典型例子就是1992年的《北美自贸协定》和1995年的WTO。
随之而来的就是美国进出口贸易的井喷。

简而言之,以前只能压榨本国同胞的剩余价值,现在可以压榨全世界的剩余价值。

当然这是一个双赢的过程,美国享受着全球质优价廉的商品供应,这是美国物价低的根本原因,那些欠发达国家也可以通过学习美国技术来带动本国发展。
然而,全球化也让美国付出了一个沉重的代价,那就是本国产业工人的大量就业岗位消失了。
对这些蓝领工人而言,
不仅工作岗位减少了,而且他们丧失了与企业家的谈判地位。
以前,工厂都在国内,工人可以通过罢工、谈判等措施来争取自身合法权益。但是现在呢,很多工厂都在国外,即使工厂在国内,一旦工人闹事,美国企业家完全可以对工人的要求置之不理,转而将资本投入到廉价劳动力充沛的国家。

于是,产业工人的处境越来越艰难,但争取权益的手段越来越少,自然就导致心中更加不满。
而美国企业家,在全球大发横财的同时,逐渐忘却了国内的工人们。
以前,企业家让利给工人,工人好好干活把蛋糕做大,这是双赢的局面。但是现在,
美国企业家与工人的利益南辕北辙,全球有那么多廉价劳动力,雇佣本国人只是抬高了成本而已,双方成为了零和博弈。
失去了共识。

由此形成了美国精英与平民的逐渐脱离,
民粹的土壤逐渐肥沃

这些工人都是谁呢?90年代初,美国白人占比80%左右,那些白人失意群体,自然就构成了特朗普的铁粉和民粹分子的中坚。拉丁裔、黑裔这样的少数族裔穷惯了,
容易得到满足,但恃宠而骄的白人贫困者,就矫情得多。

这也是为什么在2020年总统选举中,年长者大都投给了特朗普的原因所在,而且都是男性年长者。因为他们都是以前的年轻工人,现在的全球化失业者。
这也是特朗普不断强调“制造业回归”“让美国再次伟大”的原因所在。特朗普所谓的“让美国再次伟大”,是指全球化之前的那种伟大,那是产业工人无比怀念的好时代。
而特朗普上台后,实行以逆全球化为核心的政策,也就不足为奇了。
5
逆全球化与民粹
很多人可能会有疑问什么叫民粹?为什么美国以前的暴乱不叫民粹,而现在叫民粹?
所谓民粹,就是政治家完全迎合民众不现实的诉求,用不理智的政策来迎合民意民粹处处说要为民众着想,但它除了宣泄情绪外,无法为支持者带来实际利益。最终的结果就是,民粹只能带来破坏,无法带来建设
美国工人对现实不满,为自己争取权益,这本是正当诉求,但此一时彼一时,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工人们的要求已经违背了基本的经济规律:比较优势。
我擅长生产玩具,你擅长生产手机,我两各自交换,各取所需,获得双赢。如果我不想跟你交换,就想自己生产手机,不是不可以,代价都是成本的升高和劳动生产率的下降。
美国的人力成本很高,完善的工会制度又“阻碍”了企业老板将剩余价值最大化,对于美国企业家而言,他完全可以在发展中国家建厂生产出成本低、数量多的产品,为什么要搬回美国呢?
因此,特朗普在2017年1月的就职典礼上,叫嚣“购买美国产品,雇佣美国人”,只能是徒劳,他
执行的一系列逆全球化的经济政策时,根本就于事无补。

福特宁愿在墨西哥建厂创造工作岗位,也不愿意迁回美国本土。还有苹果、哈雷摩托,都拒绝回迁。
根据美国银行的数据,截止疫情之前的2019年,铁锈带的俄亥俄、宾夕法尼亚、密歇根州的平均失业率上涨5%,爱荷华州申请失业救济的人数在此期间增长了16%!工资也在2019年下半年停止了增长。2019年9月,由于劳资谈判失败,通用汽车更是爆发了全美12年间规模最大的一场罢工活动,参与人数4.8万。
很显然,工厂和工人都没有得利
而特朗普和他的支持者根本就不明白,美国工人并不仅仅是全球化的受害者,他们也享受到了全球化的好处。那么多质优价廉的进口商品涌进美国,才换来美国的低物价和消费主义。
即使制造业回流,工人收入增加,也会被物价上升所抵消,得不偿失。
特朗普的逆全球化,不仅帮助不了美国工人,而且会伤害美国经济。

于是,特朗普无法避免地走向民粹:迎合民意,但不仅于事无补,反而伤害了整个国家。
但民粹分子是绝对不会承认自己有错的,既然内政无法满足自己的诉求,那就甩锅外敌。
种族主义就被煽动起来了,是外来移民抢了我们的饭碗,还搞笑地说要在边境建墙,整得跟《进击的巨人》似的。

仇恨排外之风也兴起,是外国抢了我们的工厂,导致几百万被扔下的美国工人被置之不顾。中国成了他们的最大背锅侠。
内外都无法解决自己的困境,那就去夺权——用政治权力去攫取经济利益,于是国会大厦倒霉了。
6
为何要冲击国会大厦?
2020年突发的新冠疫情和种族冲突,直接暴露了美国民粹分子的政治无能和非理性,出现了一系列反智反文明的操作。
2016年将特朗普送进白宫的铁锈带,作为新冠疫情和种族动乱的重灾区,一些中间派倒向拜登,威斯康辛州、密歇根州和宾夕法尼亚州直接翻蓝,直接将拜登送上铁王座。
特朗普对这一幕相当熟悉:当年他就是这么赢希拉里的,当初有多少人因为讨厌希拉里而选择自己,现在就有多少人是因为讨厌自己而选择了拜登。
然而,当希拉里在败选当晚给特朗普送去祝贺时,失败的特朗普却认为选举舞弊,拒不承认败选。
事实证明,选举是公平公正的,特朗普及其支持者根本就找不到能够推翻结果的证据
也就是从这个时候起,他们走向了民主的对立面,成为美国的敌人。他们只是一群不择手段去获得政治权力的极右翼分子。
如果这些屌丝天团只是为了争取自身权益,他们完全就应该支持加税改善福利的拜登,而不是减税降福利的特朗普。他们宁愿牺牲自己的经济利益,也要去捍卫和夺取政治权力。
民粹,可以导致极左,也可以导致极右在民主体制的美国,不受约束的民粹分子成为了极右的代表。
2021年1月6日,美国国会确认当选结果之际,特朗普支持者冲进国会,赶跑了议员,举世震惊。

自此,与四年前相比,他们彻底走向了极端,不再是争取合法权益的公民,而是破坏国家的暴徒。
他们声称自己在捍卫民主,其实他们跟民主已经没有任何关系,他们不过是利用民主来给自己的领导人披上一层合法的外衣而已。符合自己的要求,就说支持民主;不符合,就说民主是骗局。
这种不自信到极点的群体,头脑里已经没有了民主观念,但是非要说自己的邪恶行为是民主的,打着民主旗号反民主,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扛着红旗反红旗”。就如同东德,非得取个贻笑大方的名字:民主德国。
7
如何化解民粹?
暴徒散去、特朗普被封号,特朗普成为了孤家寡人,但美国民粹依然在那,没有特朗普,还会有王朗普、赵朗普……
民粹,并不是洪水猛兽,它没有自己的政治诉求,也没有自己的价值理念,根本就不可能形成持续的政治活动。它只是底层的权益长期被侵害和无视时,出于一种泄愤心理,不按套路出牌的消极抵抗。
说到底,它是保护自身利益的一种非理性行为。
虽然民粹不能自成一体,但它的破坏力是惊人的。单单冲击国会这件事,就足够美国花费不少时间来弥补宪政伤痕。
实际上,拆迁过程中的钉子户,也是民粹。但是,你今天不爽钉子户,明天拆你房时,你就干愿成顺民吗?你今天用非常规手段处理了一户钉子户,那后面的千千万万钉子户也能这么处理吗?
对于美国而言,这股民粹之风,根植于全球化导致的精英与底层之间的脱节,双方没有经济上的共赢点,也就找不到政治上的共识
这并不是下一波的经济增长就能化解的。因为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必然会进一步拉大贫富差距,人类历史不断上演着这个规律。
拜登希望用“劫富济贫”的税收政策和诚意满满的社会保障,来解决这个问题。这个套路并不新鲜,是以往的常规操作。

但是,在全球化的大格局下,对于美国而言,这个老方法的效果是要打折扣的。而且,从屌丝天团支持减税降福利的特朗普来看,他们对社会福利并不一定感冒。
他们要的是工作机会,要的是阶级上升的通道,要的是未来的希望,而不是混吃等死。
因为,从全球来看,美国的底层,就是其他国家的中产阶级。

美国人认为这是底层与精英的斗争,但在世界人民看来,它更是中产阶级的不甘现状。
美国的民主党和共和党合作孤立了特朗普,暂时度过一劫,但背靠华尔街精英的两党,很难知道国人究竟需要什么,就算知道,也不一定给予。

自身权益,从来都是主动争取得来的才能持续,别人被动施舍的从来不会长久。

小炒看好美国出现第三大党:民主社会主义政党

只有一个真正代表广大平民的社会主义政党(民主社会主义,不是列宁主义),才能从根本上维护最广大群体的利益,才能让美国达成政治共识,真正化解民主宪政危机。
小结
人们总是想当然地认为,越是压迫深重的地方,越容易爆发革命。其实不然,托克维尔在《旧制度与大革命》中说:
革命并不是在那些中世纪制度保留得最多,人民受其苛政折磨最深的地方爆发,恰恰相反,革命是在那些人民对此感受最轻的地方爆发的;因此在这些制度的桎梏实际上不太重的地方,它反而显得最无法忍受”。
翻滚吧,美利坚。
END
版权所有,欢迎转载
美国  | 百姓向左、精英向右,民粹的美国在呼唤社会主义
欧洲  | “欧洲病夫”英国:资本主义鼻祖,社会主义先锋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