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椰子树
市场和档期对一部电影来说固然重要,但一部片子是否能得到更多的认可,还是在于导演的艺术把控和选择。
因此今天聊陈正道,算是不合时宜,但也算是有所原因。
后疫情的2021年,陈正道是少有的能够在一年有两部片子上映的名导。他对于商业片和作者性的把握,也是当今市场上较为少见的。
陈正道不一定能给同类创作者什么启示,但关于市场、以及更多的行业从业者如何识别一个更有价值的导演、创作者,这里的分析或许能给到一些新的看法。
为此,河豚影视档案(ID:htysda)采访了几位电影行业的从业者,试图从更多的角度,从近年来陈正道的表现中,了解这样的导演处在一个怎样的位置。
风格:用高美学讲故事
“你可以感觉到,只要是他的电影,在美学上是不用担心的。”一位业内人士评价到。
这早在前几年的《催眠大师》《记忆大师》中就有所体现。
《催眠大师》中办公室的设计,带有巴洛克风格的装饰,打上灯光又呈现出来一些暗黑哥特风,早已暗示一切并不像看上去那么简单。
《记忆大师》中特殊的玻璃囚禁室、地标性的小木屋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表现了主题。
能够很清楚的看到,陈正道非常善于运用道具和场景来完成他的审美构思,最后往往也与主题相关联。
今年的《秘密访客》也不例外。
这部影片本质上是讲一个“关于家的秘密”。而家作为社会中最小的单位团体,即使有一些事情发生,大家也会自动忽略。但风平浪静背后,往往藏着一些很深的秘密。
陈正道的做法是:放大、观察。
比如吃饭的场景,他会特意调大转盘子、碗筷相碰的音量,饭桌上的鱼头会设置成朝向郭富城的样子。其他时候,家里钟表转动的声音、上下楼梯的声音在适当的时候都会被有意放大。即使不明白接下来会发生什么,这种视听和道具设置都一定程度上“带领”观众进入了这个并不简单的家庭环境。
陈正道在接受采访时也曾谈到,《秘密访客》并不是要把具体的事件带给观众,而是把每个人的心理状态呈现出来,观众才会成为那个“访客”,成为一个观察者。
或许和小时候学设计、绘画有关,陈正道用道具、场景、视听来表达故事的能力比他在文本剧作上的能力更甚。
“我小时候就对漂亮、平衡、工整的东西感兴趣,像是桌上一颗颗绿豆排成整齐一队。我小时候还特别喜欢看手表的表盘,看它怎么转,我可以看很久。”陈正道在一次采访中谈到,“但也有可能是因为小时候比较寂寞,没有朋友陪我。”
这也是他风格形成的最初起源,这样的成长经历也让陈正道越发开始关注甚至于拍摄一些独特的故事,他也曾很清楚的表达:“我喜欢看少数的、极端的东西,我对特例的迷恋程度大于广泛的分析案例。”
这也大致可以被概括到他如今的风格中,“似乎总是在标新立异、突破陈旧以及较为含混的主题之中摩擦”,业内人士谈到,“所以我觉得他应该多思考怎么把才华更多的用在讲故事而不仅是只停留在影像上”。
但在小娱看来,这种“含混”的地方,或许恰是他的独到之处。
自我定位:“不确定性”,就是最确定的定位
作为一个非科班出身的导演,陈正道年少成名,但高起点并没有为他打开更多的门,反而是经历了一些弯路后,他才明白该如何利用自己的才华,从而开始拍类型片。
但陈正道并不是纯粹的商业类型片导演,“他是少有的能够把艺术和商业结合得比较好的那类导演”,另一位业内人士对小娱说到。
可以从《盛夏未来》来简单分析。在近几年来一众同质化的青春片中,《盛夏未来》是为数不多的较为亮眼的一个。
在这部电影中,陈正道很精准地把握了“Z世代”的喜好,这群人容易被那些前沿的、新潮的事物所吸引,容易与那些敏感的、难以言说的情绪共生,陈正道都抓到了。作为一个来自台湾的导演,他的青春片里有很多非常细腻的东西。

表面上看,《盛夏未来》是采用了两个有一定名气和实力的演员演了一段青春时期的爱恋故事,但在这之下依旧有陈正道的一份自我表达,这也是影片里那份不可言说的敏感点,亦是被诟病最多的地方。
在我们看来,正是因为有了这种微妙的点,才让《盛夏未来》显得不那么平庸。因为本质上这个故事是关于呈现青春时期的少年们对自我、以及对世界的认知。
只是因为各种原因,呈现出了模糊的剧情走向,也或许陈正道本就希望呈现一种“不确定性”,就像他本人一样。
作为创作者,陈正道习惯于自我剖析、自我推演,甚至有时也会纠结,不知道自己要什么,加之外界审查等原因,导致他的作品里总是充斥着一种摇摆,以及多维度解读的成立。
这就造成了观众的摇摆、甚至票房的摇摆。
拿《秘密访客》来说,陈正道的确尝试做了一种“心灵惊悚”的新类型,但是观众跟不上,或者说,陈正道所关注的那种更加隐晦的情感不具备大众性。
同样来自台湾的导演程伟豪,和陈正道其实有很大的相似之处。他的几部作品《红衣小女孩》《目击者之追凶》《缉魂》和陈正道的作品类型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同样是在尝试不同类型、同样是在类型上叠加新东西,但是《缉魂》的情感是比《秘密访客》更具有普世性的。
这是陈正道在进行更大胆的自我表达后需要面对的东西:情感上缺乏普世性。《记忆大师》中尚且有,但到了更极致的《秘密访客》,陈正道摒弃了那个东西。
事实上,这些不确定、摇摆都是陈正道心知肚明的,可他还依旧坚持这种不确定性,这其实就成了他最大的确定性。这种确定在于,他会持续地在自我表达和迎合观众中摇摆、观众会持续对他每一次的新东西抱有怀疑、票房也会持续的难以实现大爆的情况。
选择:“借助市场去做新东西”
陈正道是一个有勇气的导演。
从《第101次求婚》一举拿下1.99亿票房,成为当年排名第五的爱情电影开始,到通过后来的《重返20岁》、大师系列作品迅速地在内地电影市场建立了知名度、也让大家了解到了他的导演才华,中上水平的票房和口碑逐渐把陈正道带到了更高的位置。
之后陈正道去做监制、去涉猎剧集,当他时隔几年再次回到大荧幕时,说服了资方,拍了一部带有实验性质的《秘密访客》,收获票房2.14亿,豆瓣评分5.4分,在商业和口碑上都不尽如人意,但他自己却觉得这是最近几部电影作品中完成度最高的一部。
在拥有了更大的话语权之后,陈正道想的不是如何创造更“爆”的作品,而是如何“借助市场去做新东西”。
“我觉得这种导演是知道观众要什么的,只是不想妥协”。业内人士说到。
《盛夏未来》其实很能说明这个观点,片中陈正道对故事的讲述,那些新潮的元素和笑点段落符合了大多数受众的嗨点,但他并不是因为受众喜欢才这么做,而是因为他自己也喜欢,这是符合他个人表达的,因此这是一次难得的契合。
相应地,即使在前作《秘密访客》表现平平的情况下,市场对《盛夏未来》依旧是抱有信心的。上映首日,影院排片比占到了35.4%,成为当日排片第一的片子,豆瓣开分也达到了7.6分,这都可以说明陈正道在商业上的潜力,至少在未来几年他也依旧会是资方最青睐的青年导演之一。
当然,《盛夏未来》在以女性观众为主的群体中被评价,口碑多少会有所降低,这是题材造成的,女性带入故事角色,难免会引发一些关于剧情的争议。前几年同样具有青春片元素的《重返20岁》则几乎没有这样的争议,所以这不太能是导演可以左右的事情。
但导演是无法逃避其市场价值的,在现有的市场环境下,“大多数这种导演一般有两个方向,一是慢慢不做商业片了,去做艺术电影。二是做更纯粹的商业类型片导演。也有可能是再持续做几部这种权衡的片子,但是可能不会太久”。业内人士告诉我们。
这种观点未免有点不近人情,但确实能体现出中国市场“唯票房论”的底层逻辑,资方需要赚钱才是最实在的。
在小娱看来,陈正道依旧处在充满蓬勃创造欲的时期。他过往尝试的爱情片、青春片、惊悚片、悬疑片都和大众化的类型片不一样,这意味着他每一次都能带来新的东西。这种“新”对市场和观众来说,可能是叛逆、也可能是创造,哪怕在商业上永远表现平平,但一个有勇气、有实力,也存在退路的创作者,不会被埋没。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