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市教委等五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做好义务教育学科类培训机构登记为非营利性机构相关工作的通知》,明确北京市义务教育学科类培训机构“营改非”工作的具体安排。
要求即日起,营利性机构不得组织开展义务教育学科培训的招生收费活动。非营利性机构登记工作应在2021年底前完成。超过时限,仍未申请登记非营利法人的营利性机构,将依法终止义务教育学科类培训机构的办学资格。
9月9日,教育部办公厅等三部门印发《关于将面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统一登记为非营利性机构的通知》,要求2021年底前完成义务教育学科类培训机构统一登记非营利性机构工作。
这是对“双减”规定的细化落实。
“双减”规定明确,“各地不再审批新的面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现有学科类培训机构统一登记为非营利性机构。”对于何为非营利性机构,部分校外教育培训机构人员并不了解,也有部分舆论认为,在要求登记为非营利性机构后,面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科类培训机构将无法生存。
要求面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科类培训机构登记为非营利性机构,其主要目的是为了保障义务教育的公益属性。
我国新修订的《民办教育促进法》已明确规定,不得设立实施义务教育的营利性民办学校。
何为非营利性?非营利性不是低收费或者免费,也非不能有结余。
非营利性要求发起者没有股份,也不分红。
简单来说,机构的资产不属于个人,而属于社会资产;出资举办学校和教育机构,目的不是获得投资回报,而是做慈善、公益。
这不是说举办非营利机构就不能生存、发展,只要不进行资本化运作,办非营利性学校和培训机构,同样可以活得不错,但心态必须转变。
美国的很多私立大学是非营利性质,学费并不低,有的学费高达五六万美元;校长年薪高达数百万美元,但不持有学校的股份,也不会从学校当年所赚的钱中分红,所有办学结余均必须用于办学。
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和校外学科类培训机构登记为非营利机构,学费可以根据政策规定,实行政府指导定价;相关的办学者、教育者、经营者,可按市场薪酬标准,获取薪酬;但是,不论最终结余多少,都不能分红。
因此,登记为非营利性机构后,只要办学者不再有投资,而是慈善、办好教育的心态,无论是非营利性的民办小学、民办初中,还是校外学科培训机构,都仍旧有生存、发展空间的,而且可更专注于教育本身。
这是当前校外学科类培训机构转型所需要有的心态。当然,这种心态转变并不容易。
与发达国家的私立学校(教育机构)举办者一开始就以捐赠、慈善心态办学,根本不考虑从办学校中挣钱不同,调查显示,我国民办学校(教育机构)的举办者,有超过90%有获得投资回报的需求,即是以投资的心态对待民办学校(教育机构)。这就是我国有几十家教育上市公司,甚至主营业务是民办小学、民办初中的教育公司上市的原因。这在发达国家是很少见的。
总体看来,我国正在推进的规范义务教育民办学校,以及从严监管校外学科类培训机构,都旨在推进义务教育阶段的民办教育实现两个转变。一是从投资到慈善转变,二是从做生意到做教育转变,不能再把教育作为逐利的产业,尤其是特别强调公益属性的义务教育、基础教育。继续想从事教育者,就必修做出这两方面转变,而如不愿意转变者,则选择退出。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面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非学科培训,是允许登记为营利性机构,可以进行资本化运作的,但从长远看,为保障义务教育的公益属性,这类非学科培训,未来要求统一登记为营利性机构,也完全有可能。
这要看举办者以怎样的态度对待这类培训,如果在逐利驱动下,刺激非学科类培训的内卷,增加学生的负担和家庭的焦虑,就可能面临更严格的监管措施。
为落实学校和机构的非营利性,合适的选择是成立公益基金会,所有收入均进入基金会,以基金会作为学校、机构的举办者,成立基金会董事会(理事会),由董事会(理事会)负责重大战略决策。
如果学科类培训机构能在登记为非营利性之后,以公益和慈善心态,专注做教育,为受教育者提供差异化的高质量教育,那么,将为推进我国基础教育构建良好的生态,实现教育现代化,做出自身的贡献。
扫码抢先体验
29元8节课+乐器大礼盒
↓↓↓
朋友们
为防失联
可关注备用号"教培行业参考"
扫码加入社群:
灯塔EDU的朋友们
扫一扫关注灯塔EDU
灯塔EDU的每一篇文章,都会注明作者和来源(除非实在找不到),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原作者不同意请联系微信:qq948645101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