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同姝
本周,创韩国tvN电视台历代首播收视纪录的《机智的医生生活2》(以下简称《机医》)迎来了大结局。剧外的我们只过完了一个夏天,而剧中一集一个月的设定,已走过春夏秋冬,到了要跟熟悉的五人组告别的时刻。

第一季中,毕业于首尔医科大学99级的五人组从学生时代一起步入中年,成为至交好友,供职于律帝医院的不同科室。他们分别是:肝胆胰腺外科教授李翼俊、胸部外科教授金俊完、小儿科教授安正源、妇产科教授杨硕亨和唯一的女生——神经外科教授蔡颂华
即使没看过第一季,你也能在第二季中迅速跟上节奏,因为《机医》拍的就是医生最日常最具烟火气的生活:五个人上班时各显神通,在专业领域发挥所长;得空休息时互串办公室,哪怕是便利店买来的盒饭,五个人也吃得满口生香。下班后,他们插科打诨,约饭局、组乐队……在一个个被治愈、被安慰的病例故事里,剧情缓缓推进着。
五人组就像你的平行时空的老友一般,你可以跟他们一起欢笑、歌唱,遇到困难又解决问题。如果非要找出《机医》与现实生活有何不同,那只能说,王牌搭档申源浩导演与李有静编剧,为我们在这部治愈大餐里狠狠加了几勺蜜糖,给所有疲惫的中年人提供了一个身心的栖息地。
爱情
和第一季专注搞事业的五人组不同,这一季有一个贯穿始终的线,就是爱情。但导演绝没有让这部剧成为披着职业剧外皮的言情剧,就像爱情只是我们普通人生活中的一小部分一样,剧中的爱情,也只占小小的一部分,但却画龙点睛,为每个人的生活增色。和第一季相比,第二季的爱情线,是治愈观众的重要武器。
李翼俊和蔡颂华的感情线是几对情侣中最饱满的,透过相处时的点滴细节,观众可以感受到两人甜蜜的情感递进。他们学生时代时互相喜欢却遗憾错过,一直以好友的身份相处。第一季结束前,翼俊对颂华的告白成为最大悬念,第二季开头,有太多顾虑的颂华含蓄又隐晦地拒绝了翼俊。
你爱上过你最好的朋友吗?如果你的异性好友向你告白,你会怎么办?如何妥善地处理好这份心意是许多人共同面对的困扰,《机医》试图帮大家找出答案。成年人的友谊来之不易,能成为十多年的朋友,必定彼此脾性相合,了解一路走来的每一件事,读得懂对方的喜乐哀愁。如果迈出“友情以上”的那一步,一旦感情出了什么差错,多年珍贵的友谊就再无挽回的可能,所以许多人自以为理智地选择装傻维持现状。
但尽管是理智的成年人,谁又能拗得过自己的真心呢?“只要跟喜欢的人在一起,心情就会变得很好”,颂华在别人的爱情故事里,被这句话点醒。导演以这句话为论点,用故事不断回扣着。剧中没有过度渲染二人的遗憾和纠结,他们细水长流的情感被那些处处用心、时时在意对方的片段充盈着。如果说在《老友记》中,瑞秋和乔伊的那段感情有更多的激情成分在,《机医》中导演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情感,不是被激情点燃的瞬间,而是包裹着温度的治愈系日常,让观众的心逐渐融化。
只要跟李翼俊在一起,颂华就会笑个不停,翼俊的冷笑话只有颂华听得懂。在颂华因忽略了母亲的病自责不已崩溃哭泣时,翼俊没有去打扰她,他久久地站在颂华的办公室门口,不停帮她拦下前来的人,帮颂华把问题解决在门外。他小心翼翼地呵护着颂华的脆弱,在她最需要自己时,坚定地陪在她身旁。
阿兰·德波顿在《爱情的真相》中写道:“我们如何选择爱的人?浪漫主义的答案是,直觉会自然指引我们接近对我们好的合适的人。爱是一种狂喜,当我们感觉自己面对一个温和而丰富的人,他能回应我们的情感需求,理解我们的悲伤,让我们更有力量对抗生活的艰难时,爱的狂喜便会降临。”颂华和翼俊,便是这样的一对。
他们的感情是这样温热妥帖,令人感到安慰。在繁忙的都市里,众人行色匆匆,我们都需要一个李翼俊,愿意陪你舔舐伤口,治愈你的疲惫,纾解你的情绪。坚强独立如颂华,也是如此。在看到翼俊意外受伤后,颂华再也不欺骗自己,选择主动走向翼俊。
正如《守望灯塔》里的一句话:“当你爱一个人的时候你就应该说出来。生命只是时间中的一个停顿,一切的意义都只在它发生的那一时刻。不要等。不要在以后讲这个故事。”
理想关系
除了让人心动不已的爱情,《机医》所呈现的医患关系、同事关系,更是理想中的模样,充满了人情味,这也是这部剧能获得豆瓣9.5分的关键所在。
在这其中最让观众羡慕的是剧里呈现的理想医患关系。五人组永远是那么敬业、热爱,手机24小时开机,无论是在聚会时、睡觉中,只要一个电话,立刻毫不犹豫地起身出门,向医院冲去。对待患者,他们将艰深的医学知识拆解成“患者能听懂的话”,用阳光般和煦的笑容和不疾不徐的语气与患者沟通,宽慰着、守护着每一位患者。即使他们已是各领域的顶尖专家,依旧不断学习、钻研着医学知识。
一位产妇怀孕19周羊水早破,在另一位主治教授无计可施的情况下,面对哭着哀求的产妇,杨硕亨决定堵上极其微小的希望一试。同事问他,这种大概率失败的手术,如果惹上医疗纠纷怎么办,杨硕亨却毫不在意:“我只求在目前的情况下尽力做到最好。”最终,奇迹还是没有发生,可产妇却在出院后给他寄回花来感谢。原来,杨硕亨用产科教科书第一章里的一句话,极大地安慰了这夫妻俩:“有时候,不幸的事也会发生在善良的人们身上。”
还有一位“妍雨妈妈”,她的孩子从出生开始就在医院住院,几年后还是去世了。奇怪的是,孩子去世后她依旧隔三差五来医院儿科、挂门诊,找主治医师聊上几句再走。
许多医生护士以为这位母亲是来找茬的,但小儿科教授安正源却用着最大的同理心理解着这位母亲,并告诉妍雨的主治医师张冬天:“她只是想聊聊妍雨而已,却没有聊天的对象,因为除了医院外没有任何人记得那孩子。没有人会永远来访的,因为人们终究要学会遗忘,继续向前。在那之前,请用一颗温暖的心,温柔地对待她。”
“有时治愈,常常帮助,总是安慰”,一个优秀的医生,不仅能治好患者的病,更能抚慰患者的心。
剧中也有一些冲突、不悦的场景出现,但却蜻蜓点水,迅速带过。只用只言片语,几分钟迅速挑明矛盾,不做过多引申,也绝不激化冲突,人为制造狗血。有时,通过医生敏锐的洞察和极具智慧的表述,将可能出现的矛盾化于无形中。
一些剧里大书特书的婆媳争斗,《机医》是这样解决的。一位新生儿食道闭锁,需要紧急手术,产妇的婆婆对此大为不满,产妇的母亲在一旁不停落泪。查房时,心思细腻的安正源发现了这一点,他对产妇的婆婆说:“您是产妇的母亲吧?”婆婆还没来得及否认,安正源接着说:“发生这件事,并不是因为有人犯了错,它只是个意外。如果非得追究遗传因素的话,那也是父母各占一半,这种情况并不罕见。幸好您的女儿足够坚强,请您多夸夸她。”一语闭,产妇泣不成声。这种不描写矛盾,却能使观众脑补出剧情的留白艺术,让故事余韵悠长。
剧中的医生们不仅对患者好,对后辈更是倾力照顾、努力栽培。蔡颂华为一位国际知名音乐家成功切除了脑部肿瘤,媒体想采访她,她却先问其他后辈医师有没有时间共同接受采访,不愿自己贪功。闲暇时,颂华还帮后辈们改论文、解答情感困惑,连实习生的表现都不忘夸赞。五人组里的其他几位也经常把自己的银行卡给下属,请大家吃吃喝喝。社畜们表示,如今的职场都是同事间互相甩锅,出了问题下属背锅,领导摆架子,蔡颂华这种领导真的是“人间理想”。
除了同事间,病友家属之间的守望相助更让人感动。两位母亲的孩子都需要等待器官移植,面对一位泣不成声的母亲,另一位抱紧她、宽慰她,给她带好吃的。那种“因为我经历过,所以不想让你再如此难过”的感情让人动容。
值得一提的是,在韩国爱心器官捐赠运动本部的网站上,器官捐赠登记相较于去年同期增长了近11倍。许多网友留言表示,看完《机医》,希望参与器官捐赠,帮助他人,将善行延续下去,可能这就是一部好剧的社会意义。
中年人的乌托邦
如果一个人的人生里同时拥有了理想的爱情和同事关系,再拥有理想的友情,那可能生活里百分之九十的烦恼都将消散。《机医》就让理想照进了现实,这样的设置让我们看到医生有血有肉的另一面。
第二季中,五人组的日常虽然被他们每人的爱情线切割开来,但老友就是老友,只要他们待在一起,立刻迸发出欢声笑语。每个周末,五人组都要组乐队练习歌曲,这成为了他们高强度工作后的慰藉。
在他们这,四十岁了也可以因为谁讲了对方的糗事而揪着头发打闹起来,可以相互开玩笑无所顾忌,一起奇奇怪怪,但却可可爱爱。《微小的幸福》一书中写道:“这些取笑你的是你深交多年的朋友,他们一直在你身边,一直喜爱着你。‘他们知道我的所有缺点,但是依然喜欢我。’这听起来像是小事一桩,但十分美好,也十分珍贵。”在他们身边,你可以永远做自己,却不担心有人会离开。
这部剧为我们提供了中年人生活的另一种可能性,40岁的生活里不只是上有老下有小、身心俱疲一地鸡毛,也可以是朋友、音乐,美好的爱情。尽管人到中年,依然告别错误的勇气,拥有重新选择的自由。生活里,还有更多有趣的事等待发现。
但五人组也确实缺少了中年人生活里沉重的部分。他们实现了财务自由,不用为生计奔波;有很高的社会地位,能得到相应的认同感和满足感;即使过去在婚姻中挣扎,如今也接纳着一段新的感情,没有被柴米油盐捆住手脚。童话,之所以是一种幻想,就是因为它回避掉生活中的苦,将美好的事物堆积于此。而也正因此,才能让屏幕前为生活奔波劳碌的中年人,看到另一种向往的生活,感到治愈。
有网友说,“医院白墙听到的祈祷远远比教堂、庙宇的祈祷真诚而又残忍得多”,在医院这样一个充满着生离死别的场域中,《机医》依然挖掘出了最治愈的那一面。好人有好报,是普通人最朴素的愿望,导演申源浩帮我们实现了,他表示:“我们讲述的故事会以真人真事为基础,刻画出的角色即便有些不切实际,也应该是‘好人的集合’。如果说幻想,那我希望这个世界全是好人。也许显得过于理想主义,但我想给观众最温暖的安慰。”
所以,无论何时你感到疲惫,欢迎回到《机医》这个中年人的乌托邦,五人组就像我们的老友,一直都在。
排版:同同/审核:小风
本文为原创内容,版权归「三联生活周刊」所有。欢迎文末分享、点赞、在看三连!转载请联系后台
大家都在看

▼ 点击阅读原文,一键下单本期新刊。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