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头将军陈中柱
© 何可 /文
陈中柱将军遗像
1
1916年,六朝古都南京一户王姓人家,迎来了一个女婴的降生,父母给她起名志芳,很普通的中国姑娘的名字。
志芳幼年,就遭遇丧母之痛。不久父亲再娶,志芳不受继母喜欢,父亲只好把她送到姑姑家。尚未涉世的王志芳不得不寄人篱下,过着亲情缺失的生活,从小便尝尽了人世辛酸。
因为是女孩,家里只让她念到小学,没有正式进过中学。她喜欢阅读,但凡找得到的书,她都读。少女时代,志芳读明清小说,憧憬自己也遇到好郎君,也有书中描写的美好爱情。
到了十五六岁,志芳出落得亭亭玉立,知书达礼。父亲想要她嫁与商人之子,没想到,她竟然不肯屈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拼死也要自己寻找幸福,这让父亲非常恼火。
1930年代初,命运之神把陈中柱送到了志芳身边。陈中柱那时正读黄埔军校六期,经朋友介绍,暂住她家。陈中柱高大英武,意气风发,才华横溢;王志芳身段苗条,温婉美丽,善解人意。一对年轻男女走到一起,便是一段故事。课余时间,陈中柱教志芳读书、拉琴、唱歌,志芳替陈中柱洗衣浆裳、缝缝补补。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天长日久,两人渐生情愫,有了白头之约。
陈中柱1906年出生在江苏盐城建湖县,家中世代务农,父亲早逝,兄弟五人和母亲相依为命,耕种几亩薄地,艰难维持生活。陈中柱比志芳大小10岁,两人经历相似,可谓同病相怜。
陈中柱相貌堂堂,聪慧善良,待人温和,琴棋书法俱佳,还有很强的组织才能,乡里人都听他的。1927年,国民革命军北伐渡江前夕,他弃职回家,策划乡邻接应北伐军。北伐军到达盐阜区后,他积极参与筹建国民党在苏北的基层党支部,满腔热忱投身革命。
不久,堂兄陈独真介绍他到南京,进入江苏省警官学校学习。1928年,陈中柱转入南京军官研究班学习,1930年结业,编属黄埔军校第六期。因毕业成绩优良,分配在江苏省政府候差,深得国民党元老叶楚伧赏识。1931年,他被委派到国立中央大学任军事教官,大学军训结束,他又先后到北宁铁路和津浦铁路任职。
工作稳定以后,1932年,陈中柱与王志芳喜结伉俪,开启了他们的传奇爱情故事。
陈中柱和妻子王志芳
2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陈中柱和志芳的大女儿刚满两岁,小儿子还在襁褓之中,嗷嗷待哺。
这年1213日,南京沦陷。日军进占南京城,对手无寸铁的南京民众进行了长达6周惨绝人寰的大屠杀。
日军烧杀淫掠,无所不为。他们遇屋即烧,从中华门到内桥,从太平路到新街口,直到夫子庙一带繁华街区,大火连天,几天不息,南京城三分之一的建筑化为灰烬。无数住宅、商店、机关、仓库被抢劫一空,“劫后的南京,满目荒凉”。三十万市民和国军战俘惨遭杀戮,大街小巷,尸首横陈,惨不忍睹,“江边流水尽为之赤,城内外所有河渠、沟壑无不填满尸体”。
1938年春,陈中柱接到去重庆后方担任要职的任命。目睹日寇在南京的残暴罪行,陈中柱怒发冲冠,壮怀激烈。他顾不得娇妻弱子,儿女情长,一心只想雪国耻,报国恨,抗击日寇。他向上级表示:值此军情紧急、民族生死存亡之际,身为黄埔毕业生,决不后退,坚决请求留在前方!
陈中柱把妻儿送到汉口,目送母子三人上了去重庆的船,转身即投入到抗日最前线。他号召津浦铁路沿线职工、青年学生拿起武器,抗击日军。很快,他被委任为军委特种工作团第三总团少将团长,归属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指挥,参加了台儿庄战役和徐州会战。1938年底,陈中柱接受鲁苏皖边区游击总指挥部的聘请,由北伐名将李明扬委任,出任第四纵队少将司令兼江都县县长。
3
王志芳带着两个孩子,风餐露宿,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抵达重庆。她怎么也没想到,孩子们跟着她,熬过了饥饿和寒冷,躲过了日军的狂轰乱炸,却没有逃过疾病的侵扰。到重庆不久,病魔就夺走了小儿子的生命。眼睁睁看着儿子离去,年轻的母亲悲痛不已。这时候,支撑她活下去的,惟有生死相依的丈夫。
她千方百计打听丈夫的消息,几个月过去,音讯杳无。后来有人说陈中柱在徐州会战中受伤,也有人说陈中柱牺牲了。她不相信丈夫会弃她而去,东拼西凑借来路费,带着女儿经昆明、越南、香港抵达上海,终于在苏北找到了陈中柱。当时陈中柱身负重伤,她再也不愿离开丈夫,生怕一别便是天人永隔。从此,王志芳跟着丈夫,随军辗转,过着艰苦而动荡的生活。
日本悍然发动对华战争,倚仗于它强大的国力和军事力量。1937年,日军拥有的武器装备,是中国军队的2倍以上。日本有作战飞机1600架,中国仅有223 架,日本有舰艇285艘,中国仅有60余艘。日本的军事动员体系,已达到世界一流水平。敌我力量的巨大悬殊,注定了抗日战争的艰苦卓绝。
极为壮烈台儿庄战役,历时整整一个月。中方约29万人参战,日方约5万人参战。最终,中国军队以5万余人的伤亡摧毁了日军第5、第10两个团的精锐部队,歼灭日军1万余人,缴获了大批武器和装备,取得了中国抗日战争正面战场的首次胜利。陈中柱自始至终带领自己的部队,在台儿庄浴血死守,直到最后胜利。
陈中柱治军严谨,严格按黄埔军校的要求训练士兵,加强了部队战斗力。徐州会战之后,他又率领部队,多次与日军作战,屡建奇功。日本人说他就像暗处隐藏的狙击手,对他恨之入骨,发出悬赏令:谁能带回陈中柱的人头,悬赏5万大洋。
4
1939年秋天,陈中柱率部抵达泰州,开展游击战,经常神出鬼没给日军以沉重打击。为了拔掉这颗钉子,日军制定了若干次扫荡计划,多以失败告终。19416月初,驻泰州日军司令南部襄吉,部署对陈中柱部发起新一轮的扫荡。
和丈夫在一起的日子,生活虽然颠沛流离,王志芳却甘之如饴,无比珍惜。1940年,她为他生下二女儿,1941年,她再次怀孕。6月,陈中柱又要奔赴战场,志芳送别丈夫,“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志芳知道,每一次的分离,都有可能是永别。她和他难舍难分,陈中柱深情地对她说:“志芳,我是军人,保家卫国是我的天职。我要走了,不管生男生女,都要取名陈志,要他继承父志。”这一次,将军一去,再无归期。
194165日,日军2000余人,十几艘汽艇,兵分五路向坚持在兴化、东台、泰州三角地带进行抗日游击战的李明扬、陈中柱部发动疯狂的“扫荡”。
敌强我弱,陈中柱带领部队,与日军鏖战三天三夜,到了67日,四纵队已近弹尽粮绝,后撤无路。为了减少部队的伤亡,陈中柱决定拼死一搏,抢占日军的碉堡。他身先士卒在前指挥,高大的身材成为显著的目标,敌人用机枪扫射,他身中六弹,倒在了武家泽的圩埂上,时年35岁。
他的头颅被敌人残忍割下,去向日酋南部襄吉邀功领赏。
5
三天后枪声停歇,卫兵回来告诉王志芳:司令牺牲了!闻听噩耗,王志芳肝肠寸断。她只有一个信念:一定要找回丈夫的遗体。
武家泽乡民敬仰陈中柱的忠勇顽强,将他的遗体运回庄内,用从河里捞出来的船板,钉了一口棺材装殓。王志芳和女儿找来时,打开棺木,只见棺木里躺着一具无头尸,穿着一身白色褂裤,满是鲜血。志芳见丈夫无头装殓,痛哭不已,决意要找日军司令南部襄吉,讨回丈夫的头颅。
日军凶狠残暴,众所周知,她去找日军,不是羊入虎口、自投罗网吗?身边的人都劝她不要冒险,可她决心已定:丈夫为国而死,一定要让他体面而有尊严地下葬。
志芳挺着大肚子,带着6岁的女儿,一身缟素,走进南部襄吉的司令部。南部襄吉喝问:你是什么人?她高声应答:我是陈中柱将军的夫人!来要我丈夫的人头!
南部襄吉问:陈将军的夫人?陈将军有几个夫人?她回答:陈中柱将军夫人只有我一个!
她的勇气震慑了在场的所有日本人。南部襄吉将她带入一个房间,条案上放了一个红木盒,盒子里装有一只大口瓷瓶,陈中柱的头颅就浸泡在药水里!
她轻轻撩开中柱额前的黑发,那一刻,所有的坚强瞬间崩溃决堤,她泪流满面,痛彻心扉!
面对这个勇敢的中国女人,南部襄吉说:我们是两个国家,陈司令为他的国家,我为我的国家。但我们敬佩他的英勇,敬佩他的精神。我们要为陈司令举行一个仪式,表达对他的敬仰,他是中国真正的英雄。
之后,南部上香、行礼,士兵举枪致敬。王志芳把装有丈夫头颅的木匣,紧紧捧在胸前,昂然走出了日军司令部的大门。她离开时,日本士兵齐刷刷地向她行礼。
回到住处,她流着眼泪,用那双日日夜夜为丈夫缝补衣服的手,把丈夫的头颅缝合到身体上。针针线线,都是钻心的疼!
两个月后,志芳生下了遗腹子,取名“承志”。她也继承先夫的遗志,加入抗战的队伍,冒着生命危险在上海、南京等地,采购急需药物,支援游击队打击日寇。
6
1945年,日本投降。
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追赠陈中柱为中将军衔,在南京为他举行了隆重的追悼大会,参加追悼会的有于右任、吴铁城、陈果夫等政要。蒋介石亲自批了抚恤金,给王志芳和子女颁发了5万大洋。
如今,家乡的忠烈祠里,依旧挂着陈将军的戎装照片,他浓眉大眼,仪表堂堂,神情刚毅安详。
抗日战争期间,国军牺牲将士共计300多万,包括数名上将,几十名中将,近200名少将。二战的盟军战场,没有哪一个国家,付出过如此惨烈的代价!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热土一抔魂,那些被历史隐没的英雄们,不应该被我们遗忘。
49前夕,王志芳舍不下丈夫的遗骨,决定留在南京,她指望着靠外祖父留下的4间房产维持生计。丈夫战死沙场时,志芳只有25岁,无论经历怎样的艰难困境,她都坚守门庭,终身未嫁。
以后的日子,王志芳是这样走过的:1951年开展镇反运动,她因历史反革命罪被逮捕,判刑5年;刑满释放后,政府安排她在鼓楼洗染店当营业员;1960年代,她两次被街道送到乡下监督劳动;1980年代,她随儿子移民澳洲。
1987年,江苏省人民政府追认陈中柱为革命烈士,国家民政部为陈中柱颁发了革命烈士证书。随后,陈中柱的遗骸由泰州迁到盐城市烈士陵园下葬。
晚年,王志芳多次回国,捐资家乡教育。100岁那年,她最后一次去丈夫的墓地。天空灰蒙蒙的,下着大雨。伫立雨中,她久久不愿离去,只是一遍又一遍地看着丈夫的照片,一遍又一遍地抚摸着墓碑上的字迹。
20171112日,经历世纪风雨,王志芳老人安详离世,去了天国和丈夫团聚,享年101岁。
  推荐阅读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