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美学子】第2190
7年国际视角精选文摘
教育·人文·名师·媒体生态圈
仰望星空·脚踏实地

  【陈屹视线】导语语  
作者爱心分享了一个晚熟男孩子的成长心路。
故事离今天的距离似乎已经过去十年光景,儿子进入的那所公立大学,今天在美国整个大学排名中,占据了更重要的地位,被录取的机遇,也更加艰难。这所大学是美国最顶尖的公立大学:加州伯克利,虽然不是藤校,但是从那里毕业出来的顶尖学生,表现出来的创造力与实干精神,绝不输于其他藤校的毕业生。
感谢这位伯克利毕业生的母亲,详细记录了从儿子高中后期、到申请大学过程、再到儿子大学毕业,一路下来,儿子做了哪些重要决定?以及纠错能力?
令读者受益有许多细节,其中一个关键点:
母亲带着静等花开的心态,在儿子青春期,允许他做了自己,尽管他在申请美国名校路上,如此不重视,然后也力不从心。然而, 当他被一群优秀的同学们包围后,当他突然开窍后,孩子的潜力与拼力,简直令人刮目相看。

作者文字中的总结与归纳,还有亮点提示,可谓难得的满满干货与真诚的反思。感谢作者授权,祝福千万家庭的儿女们,永不言弃、心想事成、万事顺意!
1. 儿子的高中情况

高中时期,儿子是属于典型的个性青少年。对自己不感兴趣的活动,从来都不曾去试一下,高中4年里,学校每年都有几次舞会,可儿子从来都不屑一顾,宁肯在家热火朝天地玩游戏。
对功课的态度是,把作业做完就可以了,从来不主动多做几道题。他的信条是:B就挺好!(B is goodenough!)。他的课程都是按部就班地选的,没有跳过级,没有太耀眼的成绩。他的 SAT成绩2270, SAT2 数学780, 物理800,英文780。AP考试也是跟着学校的课程走,上什么AP课就考什么,没有额外的自学考试。
校里校外,他没有参加过任何学术竞赛,也没参加学校体育校队。
但是他对自己感兴趣的事情,那真是全力以赴,不遗余力地去付出。
他刚进高中那年让我连推带拽,加入了辩论演讲俱乐部,原来就打算试一试的,没想到一下在辩论上找到了自己的激情,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高中4年,风雨无阻,每周四天参加辩论练习,最后两年还是辩论俱乐部的队长,到外州参加过无数比赛。光高三那年,(那可是学习最重的一年),就参加过辩论赛10多场。到外州参加比赛,一般会缺课一两天, 所有的作业都要自己回来后补上,这对他来说也是一个考验和锻炼 。
比赛结果当然有输有赢,不过输了激发他的斗志,赢了增强他的自信心。他最好的成绩是获得过一次全国辩论赛的冠军,州里比赛也获得过冠军和亚军。
他的另外一个特点是对写作很有激情。因为爱玩计算机游戏,简直到了痴迷的程度,他英文AP课的论文选题是:游戏可不可以是一门艺术?他从视角,颜色,设计,智力等多个角度洋洋洒洒的写了一篇文章:《Can Video Game Be Art? 》。
他的这篇文章先后8次被青少年网站TNNEINK投票评为第一,最后被TNNEINK 杂志收编, 还赢得了200美元的奖金。
他也曾给当地报纸投稿述他从一个青少年的角度如何看待种族问题,到诗歌网站发表诗歌,这些都是他喜欢做的事情。
2. 申请,录取

申请大学的时候, 考虑到他的成绩没有那么突出, 藤校只是申请了Brown University布朗大学。之所以喜欢布朗大学,用他自己的话说,因为喜欢那里的自由! 另外他还申请了Rice University, 杜克等大学,当然还有加州大学的所有分校。
发榜结果他被心仪的布朗大学推迟录取,被杜克拒绝,但是位于休斯顿的私立大学Rice University录取了他, 还给了他每年$15,800的奖学金, 寄来了飞机票让他去参观。加大伯克利分校, 加大洛杉矶分校, 加大圣地亚哥分校也录取了他。
发榜那几天是他很受刺激的几天,拒绝信飞来让他郁闷了很久:妈妈,我心仪的学校拒绝了我,看来“I am not good enough!”
伯克利因为是公立大学,所以伯克利在录取学生的时候没有面试一说。
关于伯克利的录取,记得看过一篇采访伯克利招生官Ravey的报道:
Ravey说每年要在六七万份材料中筛选出适合伯克利的学生。GPA, SAT成绩,课外活动,综合起来看。伯克利对于SAT分数没有最低限制,它录取的SAT最低成绩是1560分。Ravey也承认,这不是普遍现象。在6.7万名申请者中,有100多人的分数是满分2400。

Ravey说自己录过的SAT最低分是1720分。那是一个来自非洲的女生,在课外活动中有非常突出的表现。“我们理解,对于国际学生来说,并不是每个国家都有相关课程上的资源,SAT不高是可以理解并且接受的。”他说。


Ravey介绍,伯克利招生官专职和兼职的比例大概是一半一半。每到招生季,伯克利会找很多专业读申请信的人。他自己一年要读2000个大一新生和500个转学生的申请信,而这些都还只是国际学生。“在招生的时候要从早上起床读到晚上睡觉。”


伯克利有一个监察体系。Ravey介绍,通常至少会有两个人同时审阅一份申请。


其实,在发放录取通知之前,阅读申请信的工作早就完成了,校方在此基础上要做许许多多的检查,互相监督和评判。“在前一半时间我们是在比较每个学生,在后一半时间我们是在内部选取更有资格的申请者。”


伯克利相信招生官不会做出违背职业道德的行为,学校领导也不可以随便干预招生官的判断。“我们更重制度,每个系统独立,确保不受彼此的影响。”Ravey说,但是如美国前总统里根曾经说过的:我们相信,但要检验。


所以在录取之后,学校同样不会停止审查。在美国,所有的录取都是有条件录取的,也就是说学校随时可以撤回录取资格。比如,学生已经拿到录取通知书了,但是入学后发现作假会被退学。


Ravey说,伯克利最看重学生两个素质:好奇心和行动力。“因为我们的目的不是培养未来5年的人才,而是未来20年的人才。记住,这是伯克利,我们的大学生中至少有一半都在和教授合作,做一些研究生的研究课题。
3. 择校

虽然老大的选项不是很多,不过去哪个大学仍是一个挣扎的过程。
伯克利大学位于美国公立大学排名之首,有一定的吸引力。他们高中那年被伯克利大学录取的有50多人。
作为加州居民,因为要向州政府纳税,伯克利大学作为公立大学,在州内招收的学生应该比外州和国际学生有些优惠,学费也便宜很多,是加州很多家长公认的“物美价廉”的大学。
可是伯克利离家车程只有一个小时, 平时他也常去伯克利参加辩论赛, 对伯克利早已没有了新鲜感,这对想像小鸟一样飞出去体验世界的他来说, 有点不够刺激,。
而且平时也听了太多伯克利的负面印象: 亚裔孩子多,竞争激烈, 选课不容易, 老师和学生的联系不多等等.
Rice University有奖学金,还寄来了机票费用,这样我们带着期待飞去休斯顿参观了这个美国南方大学。在南方,RICE有“南方的哈佛”的美称,学校的西班牙式建筑风格独特。
RICE的本科生大概有3000名左右,大概50%的学生来自德州,每门课的人数是25名学生左右,20%左右的亚裔,是一个小而精的小型私立大学。
不过RICE的缺点就是德州的天气,夏天100多度的高温对加州的孩子来说是个考验。儿子在RICE的时候,感觉很好,说会考虑RICE。
回来后又去了伯克利的学校开放日,结果又被伯克利的博大和气势所吸引。
如果说,对RICE 的感觉就是温馨,精致,对伯克利的感觉就是挺拔,开阔。
儿子因为在高中时没有明显的专业爱好,大学学什么要进了大学以后才能决定。从父母的角度,考虑到儿子高中有点没开窍,去RICE大学,学校有比较严格的管理,想他应该不至于跑偏。伯克利各个专业都不错,只是太大了,如果不能控制自己,就会迷失。
不过这是孩子自己的未来,我们把最终决定权交给他。经过一段时间的比较思考,儿子最后决定选择伯克利大学。
我问他选伯克利的理由是什么?他说:“妈妈,我知道伯克利竞争激烈,选课不容易, 老师和学生的联系不多等等。可是,进入社会,不就是要面临这些吗?我现在提前进入社会,给自己一个预备,这也是一个锻炼自己的机会啊!既然我选择伯克利,我就会做好思想准备,迎接一切挑战的!再说,我自己将来留在加州发展的机会比留在德州大,在伯克利上学,我会认识一些人,建立关系网,这些都是我做决定的因素。”
我们听了,觉得儿子是认真考虑的,就真心支持他的决定。
就这样,儿子于2010年秋季,迈进入了伯克利大学的校门。
4. 在伯克利的变化

儿子进入伯克利以后,因为高中四年的辩论养成了他独立思考的个性,又做好了充分的思想准备,在选课,上课方面没遇到很大的问题。相反,伯克利的多元化,自由,开阔,反而让他渐渐成熟起来。

同时他高中的一些好朋友,比他开窍早的,比他刻苦的,都进了自己理想的大学,这对他多少有些刺激。
他知道,伯克利是他自己选的,从此以后,他要为自己的选择负责了!
在高中时期,感觉儿子从来没有那么热爱学习。进入大学以后,不用为应付而学,不用为考试而学,没有父母的监督,他的学习热情,反而一下子被激发出来了。
他开始广泛涉猎各个学科,寻找自己的兴趣点。伯克利选课都是网上选课,有些很受欢迎的课,要早选,快选,这些他都自己学着管理,没有因为拖拉选不上课过。
在他的成绩单上,他选的课包括如下方面:
·Economics 经济
·Computer Science 计算机
·Peace and Conflicts Studies 学习节奏和冲突
·Electrical Engineering 电子工程
·Math 数学
·Psychology 心理学
·Biology 生物
·Political Science 政治
·Philosophy 哲学
我曾经多次打电话给他,都被他压低声音给回了:妈妈,我现在正在图书馆,不能大声讲话,回头再打给你!
我惊喜着他的变化,从一个不爱学习的孩子,变成热爱学习,主动学习的孩子,自己做了自己的主人!
我无谓的操心也慢慢少了下来,反而是有点心疼他了,每次打电话都跟他说:不要学习太累了,悠着点!
儿子也多次和我讲过,伯克利聪明的学生太多了,这让他看到差距,也大大的激发他学习的动力。
5. 选专业

选什么专业?这是一个问题.我一直觉得儿子不爱理科,会学商,学文。他自己一开始也说要学Business,可是选了一圈课以后,他主动和伯克利Business专业的老师谈,学生谈,最后认为学Business之前,先给自己选一个技术含量高一点的专业,所以在大二以后,他定了自己的专业:统计。
从此,儿子开始驰骋在数学的海洋里,这让我大大地吃惊。这个在数学方面从来没显示出任何天赋的孩子,行吗?统计那么枯燥,他坐得住吗?
这点要感谢统计系的系主任,儿子自从定了专业以后,得到了系主任的很多指点。为了绕开本科生课堂选课学生太多的问题,在专业课方面,他选了很多研究生的课程,研究生课程一般人数不超过25人,而且和研究生,博士生一起上课,系主任亲自教,有挑战,更有乐趣。
儿子最后专业课成绩都是A,这让我大大地惊讶了一把。
他这样和我说过:妈妈,再难的课,只要你花时间,下功夫,都会不难的。
统计专业属于数学的分支,他在高中时没参加过任何数学竞赛,俱乐部,数学成绩也都属于中等水平。可到了伯克利以后,却对数学上了瘾,我感觉他昏昏懵懵的高中时代,兴趣没被开发出来,到了大学,自己开始开窍了。
他高中时的同学,有一个得过全国数学竞赛名次,上了麻省理工学院。暑假时他就把这个同学请到家里,每周一次,给他讲一些更高深的数学知识,当然,为了公平,他给这个同学付费(钱是他自己暑假打工赚的)。我每次下班回家看到这两个孩子在一起探讨,心里都觉得有点好笑,也觉得欣慰:我家的铁树开花了!
所以家长们,如果你们的孩子高中没开窍,不用着急,每个人的时间不一样,要静等花开。
我曾经开玩笑地说:如果你高中时就有这股劲,也许你就进了自己的梦想大学。儿子笑笑回答我说: 妈妈,没事的,我以前犯的错误都是我今天的垫脚石,这样我走得更稳!
因为高中时期他们有升学的压力,没能全面地拓展自己。所以到了伯克利,他感觉到了一个新天地,开始主动挖掘自己的潜力,这主动性发自他自己,就很有爆发力。
我知道一个孩子,高中4年全是A,这对于一个男生来讲,很不容易。家长高中时学习看得很紧,平时每个作业成绩都在家长的监控之中。结果到了伯克利大学,一下脱离了父母,立刻觉得解放了,自由了,每天Game,享受生活。结果第一学期下来,所有的成绩都是B或C,最后没有读到自己想学的专业。
所以到伯克利读大学,孩子要有自制能力,这个能力要在孩子高中时期就培养。家长学会放手,哪怕让孩子高中时摔跟头,长教训,不至于到了大学孩子不知所措。
6. 课外活动

儿子高中那么喜欢辩论,原以为他到了大学,也会继续他的爱好,可是没有。
他大一的时候参加了伯克利的好几个Business俱乐部,因为伯克利和硅谷是近邻,有很多和大公司企业家直接面对面交流座谈的机会,他从中汲取了很多营养。
同时他以自己的切身体会,想为更多的学弟学妹们提供咨询和建议,和他的同学一起成立了一个大学生帮助高中生的非盈利组织Compasspoint。他们自己开车到州政府办理繁琐的手续,组织成立以后,他们要发展,要运营,在摸索中经历了很多事情。
在伯克利有很多相应的俱乐部,他们互相学习,借鉴,启发。
2013年他们这个组织被邀请参加克林顿全球倡议大学Clinton Global Initiative University(CGIU)的发展年会。这个CGIU是一个全国性的会议,每年举办一次,以表彰和支持在美国的一些最显着的社会团体。
为了参加会议,伯克利给他们拨了一点经费,但还不够,他们还要筹备路费,他还为此发起捐款活动,谁给他们捐款他就给谁写一首诗,我的亲朋好友都被他“骚扰”到了。
我自己都不好意思,可他告诉我,这就是他在伯克利学到的开拓精神,我也就释然了。
在大会上,他们见到了克林顿和他的团队,前国务卿等,这对一个大学生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开拓视野的机会。
他在伯克利学到的另外一点是主动精神。伯克利精深博大,机会很多,但是并不是每个人都擅于抓住机会。
在学校俱乐部举办的各种各样研讨会上,会有很多名人,儿子对自己的要求是,不只坐在下面听,还要主动和他们聊天,讲话,每个名人他都会要一个名片。他曾经和我说过,妈妈,机会太多了,就看你去不去找。
他曾主动给一个专业领域里的名人写邮件,要求一起在旧金山喝个咖啡。我想一个繁忙工作中的名人,哪有时间去理会一个大学生的要求?可从另一个角度讲,去和一个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大学生聊天,是不是也是一种休息?
我问儿子,你怎么知道人家会答应你?他说不答应也没关系啊,我又不损失什么!结果那个名人还真和儿子在旧金山喝了一次咖啡,天南海北神聊了2个小时,儿子说,真享受!
我想这些,都是他在伯克利这个大熔炉里得到的养分。
7. 毕业

儿子经过3年半的时间,学完了所有课程,他原来想利用最后半年学一些他自己喜欢的课程,可后来还是决定提前毕业了。
毕业以后,儿子说他还年轻,不怕风险,不怕失败,他就是想做些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他希望我们不要期待他象别人一样马上找稳定的工作,挣大钱。他说他这个年龄,就是寻找梦想,承担风险的年龄。
作为家长,我们支持年轻人去寻找自己的目标,但前提是他自己能养活自己。
他没有像其他人一样发简历找工作,而是喜欢哪个公司,就直接跟自己CEO发邮件,给公司的产品“挑刺”,和公司的管理人员找机会网上聊天。聊着聊着一个旧金山的一个公司就说,你来我们公司工作吧,我们给你一个工作机会。
可是儿子说,不用给工作机会,给个实习机会就行,因为他申请了Teach for China, Teach for American, Data Science for Social Good (DSSG)等项目,全部被录取,正在考虑接受哪个offer。结果他在旧金山的公司工作了5个月,最后几经考虑,决定去了DSSG。
DSSG是谷歌支助的一个项目,面向全国招收一些博士生,研究生,大学生,教授,用数据分析来研究一些社会问题,比如为什么非洲裔的学生缀学率那么高,为什么政府有很好的医疗项目资助无家可归的人,可是无家可归的人却不愿意去享用等等。为期10周的集中DSSG项目之后,他被负责人邀请,聘为芝加哥大学科研部门研究人员,继续做和学校教育有关的项目。
至于他的未来?那还真不在我们的预测之内。但是3年半的伯克利大学生涯,教会了他主动,独立,不怕冒险。只要他去干自己喜欢的事情,寻找他自己的梦想,作为家长,我们就放心了。
8. 家长的体会

  • 孩子在离家1个小时的伯克利大学读书,每个月回家一次,每次去接他送他,来回路上就两个小时,这两个小时是很好的交流机会。
    孩子18岁以后,上了大学就离家了,能和孩子多点交流机会,是很宝贵的。从这点上,谢谢儿子选择了伯克利。
  • 伯克利的住宿情况是第一年必须住在学校的宿舍里,宿舍楼男生女生混在一层,不像私立学校管理的那么严格。
    第二年开始,他们就要自己搬出宿舍,在学校周围自己找房子,找室友,每年一折腾,和房主签合同,交押金,这些都是他们要自己去面对的。
    搬出去住比在学校便宜一些,一个月一般500-600美元,房间里有厨房,还可以自己做饭,所以从经济上来讲要比第一年省钱。这种折腾虽说对孩子们来讲不太方便,可也增加了他们面对真实社会的技能。
  • 孩子的医疗保险,如果没有大人的医疗保险承担,每年是761多美元。第一年我们填表之后,没包括在在账单里,可第二年一开始,账单就多出了这笔钱。原来,孩子应该每年结束后都要向学校报告,家庭情况没变,仍然有家里的医疗保险。忘记讲了,学校就认为你没有家庭保险了,就会向你收费。
    在这种情况下,孩子就需要就要自己再去学校办公室去更正,折腾来折腾去,会扣掉50美元手续费。这些点滴,都是伯克利大而松散的管理造成的。但孩子有过一次教训,下次就不会忘记了,这也是他们学习,成长的一部分。
总之,伯克利是一个大熔炉,如果你是一个愿意接受挑战的人,伯克利会把你淬炼成钢。如果你自己不太主动,比较需要更多的学校关照,那这个大熔炉也会把你融化掉。
9.后记

对教育情有独钟的儿子,在和教育有关的几个高科技公司工作后,目前在一家私立学校当老师。在学校,他教计算机,教数学,喜欢和学生打成一片,教书育人。
课外,他看到目前青少年有很多困惑和迷思,就和几个年轻人成立了一个辅导青少年成长的项目orendaacademy.com,辅导青少年如何有效地管理时间,如何处理压力,如何打破自己的旧习惯,如何找到自我,提高自己的内动力,如何和陌生人交谈,如何和朋友说不等。
他说这些技能,对人的成长更重要,可学校却没有这样的课。他和同伴们就做了很多研究,读了很多书。
他们从斯坦福,宾夕法尼亚大学,哈佛大学等的课程教学中汲取精华,比如斯坦福大学教授BJ Fogg发明的微小习惯定律宾夕法尼亚大学商学院教授Professor Richard Shell为他的研究生准备的课程“六种人生”, 作者大卫 · 布鲁克斯(David Brooks)在他的“人物之路” (The Road to Character一书中,描述的两种美德:简历美德和品格美德等,他们再根据自己的成长经历, 设计编写教材,用来辅导青少年。
我曾很世俗地开玩笑说,你教的这些技能都是软的,推广软技能不容易。他回应我说:软的有时比硬的还重要!都做容易的事,那和玩游戏有啥区别?
现在,我和他的关系,有点亦师亦友。他看到我的思维局限,会给我买一些书让我读,推着我这个不太想进步的妈妈往前走。我呢,对这个“老师”,有尊敬,也有敲打,更有鼓励和支持。
他是那么投入地做着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是伯克利滋润了他,塑造了他。
在伯克利大学的150岁生日之际,分享此文,由衷地表达我对伯克利大学的感谢!
作者简介:阿朵,生活在美国硅谷的普通码工。大学,研究生学的是都是工科,心里却有一个文学梦。
1997年来到美国,体验着中美两国文化的差异,养育着四个生龙活虎的儿子,也被儿子们锤炼着,教育着,随笔记下生活中和孩子一起成长的点点滴滴。
作品发表在美国《星岛日报》,《侨报》,《美国都市报》,《北京菁Kids》杂志。文章被收集在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海外文轩文集《教育,还可以.... 》《生活,还可以 .... 》。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