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尹建莉父母学堂的内容总监小猪猪。
临近中秋佳节,本想推送一些轻松的内容给大家,却实在忍不住要吐槽一下这件事。
因为它流传范围太广了,如果不讲清楚的话,恐怕许多家长还要上当,照此去做的话,就会毁了孩子的智力!
恃强凌弱,反而成了好爸爸的代表
我要讲的正是下面这段视频。
它在一个只有15条内容的个人短视频账号推送后,很快就达到了点击量和点赞数双双10万+,而同账号内的其他内容,点赞大都只有几十个。可见这段视频有多受欢迎,传播力多强。
视频约4分钟,记录的是一位爸爸和两个儿子的对话。
对话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生的呢?看完我理解,是在孩子们与妈妈发生了争执之后,找爸爸评理。
据这位爸爸叙述,他在隔壁房间听到,孩子们在玩耍嬉闹时,妈妈来督促孩子学习,孩子没有立刻听令安静下来,妈妈就发火了。
视频中,这位爸爸以成年人高高在上的姿态训斥着两个眉头紧锁的稚子,显得有理有据。他的主要观点是:
1、学习是学生的职责,你们不愿意做也要做;
2、因为你们没有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妈妈才会态度恶劣,你们要为妈妈的坏脾气负责;
3、你们没完成任务,就不配得到好的对待,不配得到尊重。
爸爸教训完哥哥,又教训起弟弟:
“你就更加欠骂了,咳嗽多严重了,还要喝饮料。”
“你要不是妈妈的孩子,她管你干什么?”
原来,一天之内,妈妈不只骂了大儿子,也骂了小儿子。
看上去只有四五岁的弟弟委屈地说:
“妈妈每次跟我们说话都很凶的。”
“有些话说出来很伤人。”
爸却一口否认,倒打一耙:
恰恰是因为平时没有凶过你们,所以她语气稍微强硬一点,你们就觉得她态度不好了。
无非是平时对你们太好了,稍微严厉一点你们就受不了了。
两个孩子本来脑子很清楚,边界很清晰:
妈妈只顾及自己,不顾及别人的感受。
发火是妈妈的问题。
其实我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
言下之意:学习是我的事情,妈妈不该干涉我的时间安排;妈妈真正应该做的,是为她自己的情绪负责。
爸爸却强词夺理:
女孩子本来就情绪化一点。”
“发火不是妈妈的责任,是你们犯错导致的。”
“她做得很好,为母则刚嘛。”
等一等,什么时候“为母则刚”的意思变成了:当上父母就可以为所欲为、拿孩子撒气?
小兄弟俩先是在强势的妈妈那里受了委屈,又在逻辑混乱却强行狡辩的爸爸这里遭到二次打压,于是试图用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

“你们教育孩子的方法可以改进,因为父母和孩子是平等的。”
“书上都说了,未成年人和成年人是一样的,享受相同的权益的。”
没想到爸爸连法律也不放在眼里,脱口而出:
“法律上当然是这样了,可我们是你们的监护人。”
“在社会上男女是平等的,女孩是不能骂男孩的(作者注:当然,男孩也不能骂女孩),但她是你妈妈,骂你就是应该的。”
言下之意,家庭就可以变成法外之地?儿童在成年人面前就不配拥有独立的人格,享受平等的尊重?
爸爸不遗余力地污名化孩子,给孩子贴上糟糕的标签:
“现在你们就敢和妈妈对着干,那以后呢?”
“跟女孩计较,就是你小肚鸡肠。”
这条视频真是越看越吓人,总结一句话:成年人PUA起孩子来,还真是理不直而气壮。
很担心这对小兄弟如果长期浸淫在这样的教育方式中,聪明劲儿还能保持多久,为自己辩护的勇气和智慧还能保持多久。
因为他们不得不将大量能量耗费在消化父母的垃圾情绪,掌控父母的态度和行为,而不是专注地做自己的事情,轻松地发展自我。
👆现在关注公众号,即可获得专业家庭教育辅导师
提供的【限时免费育儿咨询】服务
聪明孩子正是这样变笨的
更吓人的是,这条视频下方,已聚集了1.3万条评论,绝大多数都是拍手叫好的。

获赞最高的评论,是赞扬视频中的爸爸三观正,头脑清晰(不敢苟同)
可是如果评论者能设身处地地站在孩子的位置上感受下全过程,不知道还会不会这样说。
今天,我们是成年人了,可不久之前的过去,我们也是孩子;甚至,虽然现在已经成年了,但在原生家庭和父母面前,我们仍不时体验着童年体验过的亲子关系。
这些话听来熟不熟悉?
都是因为你不听话,把你妈气死了。
你妈为你付出这么多,你怎么敢和她顶嘴?
父母连骂你几句的权利都没有吗?
就算父母脾气不好,也是你造成的。
无论这些话形式如何变化,背后倚仗的都是那条群众基础广泛的“潜规则”——天下无不是之父母。
作为子女,多少场景下,我们被这样的话怼得哑口无言?
如果父母不同意你结婚,他们可以这样说;如果父母不同意你离婚,他们也可以这样说。
如果父母不同意你选择的职业,他们可以这样说;如果父母不同意你辞去现在的工作,他们还可以这样说。
如果父母不同意你教育孩子的方式,他们可以这样说;如果父母想逼你多生几个孩子,他们同样可以这样说……
因为这样说是零成本的勒索,多半会绑架得你心生愧疚,然后乖乖听话,放弃做自己。
为这条视频叫好的人,作为子女时,多半也害怕这样的情感绑架、道德绑架,可一旦转换为父母的身份,就不知不觉忘记了自己曾经受过的伤害,轻车熟路地绑架起下一代来。
其实这正证明了,此种教育方式会像病毒一样在代际间传播,将一个又一个头脑聪明、边界清晰的孩子,祸害成头脑混乱、边界不清的大人。
这也是为什么许多生下来挺聪明伶俐的孩子,长大后就变蠢变笨了的原因。
即便真是为了孩子好
其实明眼人都看出来了,视频中的爸爸不敢指出自己妻子的问题,却很敢把孩子怼得一愣一愣的,最根本的原因是:怕老婆却不怕孩子。
更直接地说,就是欺软怕硬,自知跟老婆唱反调不会有好果子吃,欺负欺负孩子却不必付出什么代价。
当然,这位爸爸多半不会承认自己的真实心理。他选择录制这条视频并公之于众,就说明对自己的教育方式是很有信心的。
有人在评论区说,这位爸爸的教育方式不啰嗦,不粗暴,只是语气平和地跟孩子讲道理,很优秀。
只想问,他利用成年人的优势地位居高临下、长篇大论地教训孩子,还叫不啰嗦?
他根本不听孩子们在讲什么,只想用自己的“道理”,用一贯正确的权威姿态压服孩子,让孩子低头,还叫不粗暴?
我们对教育方式优劣的评价标准什么时候降到这么低了?是不是只要没上手打孩子就算很不错的?
许多网友在下面盛赞,还争先恐后地说“这样的老公和爸爸给我来一打”。
我猜,发出这种感叹的多半是在育儿生活中缺乏支持的妻子和妈妈,很渴望那种老公和自己站在同一阵线的强大感、支撑感。
妈妈们不堪重负的辛苦、委屈很可以理解
只是夫妻在育儿生活中如何分工、如何协作,这仍是夫妻关系范畴内的事情,是两个决定了结婚并选择了生子的成年人自己需要解决好的事情。
不能说只因为这位爸爸向着妻子说话,他的教育方式就是对的;更不能赞同说为了解决夫妻关系范畴内的矛盾,两个成年人就有理由联合起来欺负孩子!
回到孩子的教育上。
我倒不是说这对父母对孩子的期待有什么问题。期待孩子自觉学习,期待孩子维护好身体健康,有什么错呢?
视频中的孩子也很明白地说,父母需要改进的是他们的教育方式。
尹建莉老师十二年前出版《好妈妈胜过好老师》时,就在前言中写道:

家庭教育中的错误往往在无意间产生,使结果和愿望背道而驰。
不是家长爱心不够,只是他们不知道有些做法不对。
大教育家卢梭早就点明,世界上最没用的教育方式有3种,即:
讲道理,发脾气,刻意感动。
视频中这对父母,明明想要一个自觉自律的孩子,却正在用发脾气的方式迫使孩子就范,一点点破坏孩子的自主性,把“自律”变为“他律”。
一旦父母拿起鞭子变身监工,孩子迟早就会变身奴隶。恶果形成之后,父母往往不知是自己引导孩子的方法有误,还会反怪孩子不争气。
视频中这对父母,明明想要一个懂得尊重他人的孩子,却正在用讲道理的方式忽视孩子的感受、否定孩子的想法、无视孩子的需求,完美给孩子示范了什么叫不尊重他人,只考虑自己。
用缺乏同理心的方式,却打算培养出具有同理心的孩子,做啥美梦呢?
视频中这对父母,明明想要一个自我负责的孩子,却正在用刻意感动的方式述说父母的良苦用心,美化成年人的越界行为,企图通过贬低和责难诱发孩子的愧疚,让孩子为父母的情绪和行为负责。
父母不能自我负责,还随意踩踏孩子的边界,习惯将自己的不良表现嫁祸给孩子,妥妥教会了孩子遇到难题如何甩锅。
他们正在无知无觉地用诸多习以为常的教育手段,做着背离自己教育目标的事情,从爱心出发,却给孩子造成伤害,留下伤痕。
这真的遗憾又可惜。
👆现在关注公众号,即可获得专业家庭教育辅导师
提供的【限时免费育儿咨询】服务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
看到这里估计不少朋友要问:
这也不对那也不对,究竟什么才算是好教育呢?
如果不指出孩子身上存在的问题,难道就任由孩子破罐破摔下去吗?
一句话解答:
好教育是有心却无痕的,永远优先保护孩子的心理感受的。
讲讲真事吧。
尹建莉老师的女儿圆圆,在和视频中的小兄弟差不多的年龄,曾有一段时间吃饭响声大。
尹老师想帮孩子矫正这个小毛病,于是提前和圆圆爸爸沟通好,然后在饭桌上波澜不惊地说:
“爸爸,你吃饭声音有些大了,要注意点啊。”
孩子爸爸假装刚刚发现这个问题,不好意思地笑笑,马上收敛了吃相。

这样提醒爸爸几次,圆圆看到了,听到了,自然就会控制自己吃饭的声响了。
无痕的做法背后,是两个成年人对一个幼小孩童自尊的呵护。
圆圆刚成为小学生不久,还不能很好地管理自己的时间,回家后常常先吃东西、玩耍、看电视,磨蹭着不去写作业。
妈妈提醒了几天后发现没什么效果,就干脆连提醒也省了。
果然有一天,圆圆一直玩到要上床睡觉的时间,才发现忘了写作业,急得哭起来。
这时,爸爸妈妈做出和她一样着急的神情说:
“是吗,你今天没写作业呀?”
说这话时只表示了微微的惊讶,却没有一丁点责怪的意思。
孩子已经知道自己把事情做坏了,家长如果再表现出抱怨和批评,就会让孩子忘记自责,开始对抗。
爸爸妈妈亲了亲圆圆的小脸蛋,语气平和而友好地说:
“宝宝不要哭了,谁都会有忘记什么事情的时候。我们现在想想怎么办吧。”
后来,他们把选择的权利交给了孩子:
“你愿意今天写,就晚一会儿睡;要是想明天早上写,妈妈就提前一小时叫你;如果早上也不想写,明天就去学校和老师说明一下,这一次就不写了。”
最终,小圆圆选择当晚把作业写完。
第二天,一切平静如常,爸爸妈妈都没提这事,就像什么也没发生过。
接下来几天,圆圆回家早早就把作业写完了,体会到了完成作业后的轻松和愉快。

此后再出现类似情况,尹老师还是如此处理,宽慰过孩子就去睡,不责怪,不重提,不让孩子产生内疚感和负罪感。
无痕的做法背后,是两个成年人对孩子主体性的尊重,对孩子成长过程的宽容,对孩子向上向善天性的信任。
圆圆和所有普通小孩一样,在不同年龄阶段都有过痴迷的电视剧、漫画书、电子游戏,经历过时间管理上失序→有序→失序→有序的动态平衡过程。
她从来不完美,但这毫不妨碍她成长为一个健康、独立,有能力过好自己人生的人。
后来的事大家都知道了,圆圆16岁参加高考,取得超过当年清华录取线22分的优异成绩,被内地和香港两所名校同时录取,后在美国常春藤盟校攻读了硕士学位。
现在,圆圆也结婚生女,成为了幸福的妈妈。
尹老师常说,孩子没有错,只有不成熟。

最美的教育最简单,自由的孩子最自觉,我们只要做到不去破坏孩子的愉快感受和自主动机,就是胜过好老师的好父母。

你幸福吗?
教育的根本在于家长的自我成长,而不是学习一些招数来搞定孩子。
今天我们所讨论的视频,其中的父母就“灵活运用”了不少搞定孩子的招数,唯一没有意识到的是:
使用发脾气、讲道理、刻意感动等招数,或许看起来快速打赢了孩子,但也一定会快速失去孩子。
难道我们想要的是孩子一想起父母就心生反感和厌恶吗?
心理学研究已经证实,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个人幸福感的主要支柱。
如果家庭教育要以牺牲亲子关系为代价,那我们的幸福感又从何而来呢?
即使抛开教育孩子,我仍然关心:
正在阅读这篇文章的你,幸福吗?
在人际关系中看见最爱你的人了吗?
又被你最爱的人看见了吗?
如果上有老下有小的你,无论在亲子关系、夫妻关系、婆媳关系、工作关系中,都感到苦苦支撑、孤立无援,那么是否也曾在某些片刻想到过,是有些人际关系的模式该发生改变了呢?
其实,亲子关系只是人际关系的一种,而想让任何关系变好,都离不开:
守住边界,不去“干涉别国内政”,支持对方做自己,也相信对方有能力自我负责。
只是亲子关系很近,更常让我们忽略界限。
此外,我们还时刻记挂着自己肩负着引导孩子,帮助孩子完成社会化的职责。
为了完成做父母的职责,支持孩子走向独立,当我们有需求要与孩子协商,期待得到孩子的回应和配合时,可以怎么做呢?
很简单,做好3件事就可以了,那就是:
管情绪、同理心、会沟通。
这也是尹建莉父母学堂【好妈妈成长训练营】所讲的核心内容。
家庭教育万能公式=新教育思维×(管情绪+同理心+会沟通)
【好妈妈成长训练营】核心内容先睹为快↑
如果通过管情绪、同理心、会沟通,你可以在处理多种人际关系时都游刃有余,有能力看到更多资源,获得更多支持,感知到每一个当下的幸福,那么整个人生都会变得更有意义,不是吗?
无论年龄,无论性别,无论阶层,无论国度,
学会爱人,学会被爱,
才不负此生。
有句犀利却真实的话一度震撼到我,它说:
没有任何力量能毁掉下一代,除了上一代。
愿我们作为孩子,得到疗愈,作为父母,不再重蹈覆辙,以幸福和通达向孩子展现生命美好,人间值得。

这是一条少有人走的路,却是充满宝藏的路,我在路上等你。
尹建莉父母学堂总编辑大灰狼对此事的快评↑
留言赠书
读完今天的文章,或许你也有诸多想说的话,欢迎到留言区分享。
正值中秋佳节,我们将向留言点赞数前5名的朋友,免费赠出《教育的常识:尹建莉父母学堂2021年教育日历》。(留言点赞数统计截止到9月22日上午10点)
本书由尹建莉老师编著,集纳了中外古今教育大家、心理学家的至理名言,是父母、老师的贴心枕边书。
愿我们将爱与自由落实到一年365天的生活细节中,成为幸福的大人,养出幸福的孩子!
亲爱的朋友,中秋快乐。
作者介绍
小猪猪,倾听者,感受者,记录者,尹建莉父母学堂原创内容编辑,内容总监。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尹建莉父母学堂,ID:yinjianlifumuxuetang,转载本文请在公众号发送“转载”。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