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都有无数人从城市回到乡村,回到那个生养自己的地方。他们顺着田间小路,一直走,走进了熟悉的屋舍,也走进了安放心灵的原乡。
我们好奇,在这个充斥着“一线城市大厂梦”“财富神话”的时代,那些回到乡村的人,他们后悔过吗?离开城市后,他们离梦想更近,还是更远了?
在国家“乡村振兴”的背景下,他们的生活状态是否有变化?
文  | 君如  小涵 
摄影 | 彭刚 余飞 刘彬妮
01
“一切都是人心的问题”
大学毕业后,明月闲人做过的工作很多,化妆品设计师、食品广告公司文案策划,摆过地摊、卖过打口碟,甚至还跑去丽江开了一家酒吧。34岁以后,他却选择回到了广西老家,在大明山过上了一种山水田园的生活。
明月闲人
“我曾在设计行业做过几年,也当过文案,后来发觉这种生活不是我想要的”,明月闲人说,“我发现这些行业与我想象中不一样”“它们比较浅,一探就到底了”。
后来,他又去做跑场歌手,在天桥地铁站唱歌,全国各地跑。糊口之余,似乎那个让他内心笃定的东西渐渐明朗了,那就是“音乐”。
“明月闲人”是他在音频平台上的名字,他在上面发布音乐作品,分享一些自己现下的生活状态。打开他的主页,“个人介绍”里有一句“但觉世事如水中之月无常,非勤力所能及”。他解释道:“你再努力,也无法撼动命运。努力只不过能改变生活中的一部分事情”。
因此,离开城市回归山野,对他来而言并无太多感伤或所谓“牺牲”,“我并没把音乐视作事业或职业,它与刷牙洗脸一样,只是生活的一部分,我也从未想深入(这个圈子)”。
当被问到在大明山的一天如何度过时,明月闲人的语气明显轻快起来,“白天我就是和村民一样劳作”,他说,“晚上是我创作音乐的时间”。当然有时他也会在清晨忙活自己的音乐,就像在田里侍弄作物一样——天刚蒙蒙亮,从山里起个大早,带着话筒、耳机、支架、泛音笛,到附近的溪流旁录音。
这段伴随着溪流水的箫声,3个小时后,就被上传到了音频分享平台上。目前,这张清音疗愈专辑在平台已经获得了828.9万次播放。
城市的上班族们喜欢明月闲人的音乐,有位听众在他的作品下留言“每天睡前必听,感谢缓解了我的焦虑”
不到三十岁时就在丽江拥有了个人的酒吧,明月闲人对于商业并不陌生。但他一直没停止过思考:“一个人要怎样生活才能脱离资本的操纵”?
“我常问朋友们,如果现在拥有一个亿,物质无忧,那时你想做什么?他们答不上来。而我的答案,就是我现在的生活。”
“这个选择没有想象得那么难,真去做了你会发现,自己吃自己种的菜,吃自己种的水果,是会有很强烈幸福感的。米也没多贵。真正生活起来,会发现很多欲望和索求,都是过度的。”
“一切都是人心的问题”,明月闲人总结说。
35岁后,明月闲人似乎活得比往日更加自由了,“经过分离、生老病死,很多事情看在眼里,会思考自己的生活状态,生命的意义”,这些转变也映射在了他的音乐作品里——不再局限于对生活周遭的表达,而是更多转向对自身以及生命和自然的探究。
前段时间,他和音乐人朋友们完成了一个多年的心愿——为村民举办一场乡村音乐会。
大林深处的一处瀑布旁,近400位村民安静地坐在空地上,听他们人生的第一场音乐会。古琴、箫、曼陀林交织成悠扬空灵的旋律,在山野间经久不散。
“当你吃的米、水果、蔬菜,都来自你的劳作,生活因而能在土地里得到循环,还有什么多余的杂念是不能舍弃的呢”,明月闲人总结道。
02
“我很幸运,把爱好变成了职业”
33岁的青山是一名职业主播,平均每天在平台直播4小时,录制有声书6小时,每天有10个多小时都会泡在录音棚里。
“我很幸运,把爱好变成了职业”,青山说。
青山 
回忆起自己的童年,青山滔滔不绝。出生于河北涿州松林店镇的村子的他,儿时拥有一段相当无忧的时光:
和小伙伴把杨树枝抽下来,放在嘴边当哨子吹;和男孩子们撞玻璃弹珠,赢了满满一盒子;把刺球当“武器”,和伙伴们打“游击”。
当然还有干农活:一到秋收农忙,全村家家户户都会忙着抢收,小孩子也不例外,掰玉米、捆麦子他几乎都干过。直到现在,青山的手上还能摸到小时候干农活时留下的茧子。
从小就是“尖子生”的他,高考轻松考上了中央财经大学金融专业,至此,他似乎已经手握一张体面人生的入场券。在北京定居,一步步成为令人称羡的金领,在想象中是理所应当的事情。
但青山是个“不走寻常路”的年轻人。毕业后,先是自己创业,在“难缠的客户”与“开不完的会”之间往复周旋,“每天都睡得很晚”“被一种焦虑充斥”,那段日子虽然收入不错,但青山过得并不愉快。
或是冥冥中的天意眷顾,2016年,青山抓住了一个未来将改变他命运的机遇。这一年,他去参加了一场动漫配音比赛,没想到的是,一比就拿了冠军。而冠军的奖励,是三个月的配音培训。“有时候跑棚,从西四环跑到东五环,通勤就花了快4个小时,但从来不觉得辛苦,或许这就是热爱的力量吧”,青山说。
当被问到“何时开始觉得演播可以作为一生的事业”,青山说得追溯到高中的语文课堂,“自己本没有觉察,朗读课文常受到老师表扬,才意识到,可能我的声音有长处”,于是,一进入大学,青山就立刻加入了广播站。
对声音的热爱和与配音的奇妙结缘,敲打着青山原本的职业规划。金融专业出身的青山思维缜密,并非是个纯感性驱动的人,他认真分析了声音行业的前景,掂量了自己本身的优势,“我想着我也算有经验,我认真做有声演播,也能做出点名堂来。”
《圣斗士星矢》里的很多角色,青山都能惟妙惟肖地演绎
天赋+努力+幸运加持,目前他已推出了近十部演播作品,很多播放量都在百万以上。小有成就的青山,接连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
从北京回到老家河北乡村,在家搭录音棚,做全职演播!
回到乡村创业,做点自己喜欢的事情,并没有人们想的那么困难。一开始我录音棚的设备加在一起,也不过几千元”,青山解释道。
青山的大学同学们目前绝大多数还在金融行业,探讨着数字与曲线,兢兢业业地等待成长为“金领”或某种企业中坚;而青山则沉浸于自己的演播,享受每一次拿到新演播内容的雀跃,与录音时无比充实的心流体验。偶尔在家中园子里浇水施肥,逗逗自家的小狗“灰灰”,当然,不能忘掉每天去健身房锻炼(健身房也是青山自己搭建的)。晚饭后,太阳落山,陪父母散步,聊聊天。
“我是学金融的,有‘止损’的意识。我给自己一年时间去践行理想,如果不成,我也给自己留好了退路。狡兔三窟嘛”,青山微笑道。
末了,青山补充:“‘把爱好变成了职业就会厌倦’的说法,我是不同意的。那是因为你爱得不够深。若是真爱,‘万水千山只等闲’”。
03
“以前在城市上班,总想着下班”
夏季里,在热带边缘的昆明石林彝族自治县鹿阜镇,下午4点到7点,总能见到一个忙碌的身影穿梭在果树林。1991年出生的阿文已经在鹿阜镇创业三年了,这里也是他的家乡。
鹿阜镇夏季日照充足,水热充沛,山坡也较为适宜开发。三年间,阿文在这里辟出一方属于自己的农业园,从无到有、从小做到大。
阿文
 三年前的阿文和很多从大山里走出去的年轻人一样,向往都市,希望在那里拥有一席之地。当时正赶上互联网、电子商务蓬勃发展,阿文毕业后即加入一家软件公司,不久就有了自己的小团队,月薪也有2万多。但这份看似稳妥、收入不错的工作,却让让阿文觉得没有滋味,“总想着自己做点事情,觉得上班上够了。”
“当时恰好家里的农产品生意想要转型,父母也有点忙不过来,就想着能回家帮帮他们”,阿文回忆说。但父母起先并不赞同,与大多数爱子心切的父母一样,他们希望儿子能够跳出农门,在城市立足,过更体面的生活。
拗不过阿文的决心,一年后,父母不再坚持,阿文回到了这片自小成长的土地。
起初,他只是跟着父母一起,熟悉土壤类型,摸索种植和养殖经验,每天休息的时间甚至比在城市里工作的时候还要少。但即便如此,阿文却觉得前所未有地踏实和安心。“以前在城市上班,总想着下班,提不起精神”,而现在,阿文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充实,“重要的是有了清晰的方向感”。
乡村的生活节奏给了阿文充足的思考空间和时间,这让他感到愉悦、有掌控感。“现在的压力更多来自自己希望把创业项目做得更好。”
经过三年的努力,阿文已经拥有了自己农园基地,仅桃树林就有2千棵,刚过去的三个月是水蜜桃上市的季节,水蜜桃这一个品种就实现了50万元营收。除了桃树林,他还根据不同季节的气候条件因时因地制宜,种植鲜花、青提、葡萄、芒果、人参果等。
守着满怀山风与花果香,阿文对如今的生活状态很是满意。他还把自己的创业心得通过播客形式分享到网上,希望能造福更多回乡创业的同道中人。
入秋后,鹿阜镇的清晨没有了夏季的燥热,起床后的阿文,先喂饱了自家院子里的鸡、鸭、鹅,趁着天还没热起来,便匆匆赶去养殖基地,照料昆虫,“秋天是昆虫的生长期,得把他们喂的饱饱的,才能卖个好价钱。”阿文微笑道。
04
动力不竭的秘诀是,做热爱的事情
 和95后姑娘小付的采访,约在了中午十一点。忙完一上午工作的小付未显丝毫疲惫,讲起自己的工作和专业时,仍有着藏不住的欢喜与兴奋。
与大多数95后一样,小付从小就很有自己的想法,大学时攻读园艺专业,被毒日头狠虐也不怕。“暑假去实习,寝室里六个姑娘,都晒得漆黑。”“也曾想转去做园林设计工作,不用经常在外日晒。但最后还是做回了老本行,就是热爱,没办法。”
小付
对于土地、花草的亲切,似乎写在了小付的基因里——“小的时候,家人夏天都在屋里吹空调,只有我中午会出来在院子里摆弄花花草草,也不怕晒。每次都是被我妈抓回去”,她笑着回忆。
在毕业实习之前,小付和同学来到云南昆明的一家园艺公司“考察”,这家园艺公司在当地的一个小乡镇杨林镇里。“我本来想去偏远地区比如西藏搞无土蔬菜、水培蔬菜,但我当时被昆明的蓝天白云吸引了,一下子爱上了这里,就留了下来。”
利用工作的空余时间,她在喜马拉雅创作了一档《云南乡村生活记录》播客,取名“村姑阳”,里面记录了她毕业季的心情、乡村生活的碎碎念、小身板背着药桶为花木打农药的辛苦、和同事小伙伴的深夜对聊,还有因为工作被领导骂哭的经历……
小付觉得,这既能让自己的情绪有一个出口,也能够作为内心世界的自留地,感受到自己的成长。
2019年,已经是项目负责人的小付辞去了工作,开始回到乡村创业。
她把自己创业的园艺花卉公司开在昆明市嵩明县嵩阳镇,以连棚温室培育观赏花卉,温室面积达40亩,年产约60万盆花,主要为菊花品类的盆栽,如乒乓菊、荷兰菊、纽扣菊、安娜菊、球菊等系列,周年供应,产销全国。两年多来,小付的公司年净利润超百万,解决了附近十多位村民的就业。
在小付的公司里,有不少来工作的都是附近的村民,而且都是女性。这儿离她们住处不远,既能照顾到家里孩子、老人,又能挣得一份收入,体现自我价值。这也让小付有很大的成就感。
当被问到下班后有哪些娱乐活动时,小付一连串举了好些例子,“但我还是最喜欢和我的小狗待在一块,小狗总能治愈我”,她笑着说。

05
回到乡村,回到心灵的原乡
英国诗人威廉·柯珀曾写下了那句动人的“上帝创造了乡村,人类建造了城市”。人类的基因里的乡土性,让我们对土地有着天然的依恋。
青山、阿文在大学毕业数年后,自大城市回到乡村创业,在乡村独有的不疾不徐的节奏中,找到了久违的对生活的掌控感。移动互联网让他们与外面的城市,乃至整个世界紧密相接,从而得以自由输出自己的蔬果农产与精神食粮,获取可观的收益。不妨说,是这样的生活方式,让他们在物质与精神上同时得到了犒赏。
流浪归来、在老家大明山继续音乐人生的明月闲人,被山野点亮灵感,源源不断地创作出疗愈人心的音乐,在喜马拉雅平台上获得了近1000万次的播放,深受听众喜爱。明月闲人还在筹备与当地村民联合创作新的音乐形式,将获得的收益与村民共享。“接下来,我准备将古诗词、《诗经》等重新谱曲,请一些村里的孩童来唱”,他向记者透露了一些正在筹备中的规划。
95后的小付,由天赋与热爱牵引,扎根乡镇深耕园艺。采访中,我们不止一次被她的热情打动,谈到当下毕业生就业的去向,她热切地说:特别欢迎喜爱园艺行业的毕业生加入我们,如今的乡镇,已不再是人们刻板印象中的那样充满泥泞与不便。它已是整洁的、便利的、令人心安的所在。“有狗,有花,有大鱼塘,夕阳就这样斜斜铺洒下来”。
喜马拉雅正在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的战略,除了为无数乡村创业者提供音频变现的平台、助力他们成长,同时还让散居于全国各地的乡村居民彼此看见、联结,不断创造精神共鸣的可能。
令人雀跃的是,如今在乡村,已不只是中青年,不少老年人都已学会使用喜马拉雅App收听一些自己喜爱的节目,从评书、相声,到传奇、武侠小说演播,晚年生活得此精神食粮浸润,亦令家人感到欣慰。
让移动互联网的红利真正惠及乡村,与乡村中的每一个人。喜马拉雅,步履不停。
大家都在看


▼点击阅读原文,听喜马拉雅·乡里新声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