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人林伟光,是扎根在沙漠中的农民。
十年前,他第一次来到毛乌素沙漠,举目望去,遍地黄沙,只有几蓬蒿草。那时,他身上还带着广东的潮气。
十年后,黄沙成了菜园,沙丘变为大棚,绿树沿着国道一路生长。林伟光在宁夏沙漠种出的菜心,沿着公路卖回广东,从采摘到端上餐桌不超36小时。
就连十年前的林伟光自己,都不敢做这样的梦。
其实,很难说他就是改变沙漠的那个人,在他身后,有数百个来自西海固的移民,和他一起种下这片绿洲。他是那个播种的人,他用坚守告诉他们,沙漠就像眼前的贫困一样,可以被改写。
2021年,一部讲述西海固移民脱贫致富的电视剧《山海情》热播,故事中有林伟光的影子。
剧中一句台词说:“人有两头根,一头在老先人手里,一头就在我们后人手里,我们后人到哪里,哪儿也能再扎根。”
身在沙地的林伟光,也悟到了这个道理。
潮汕老板与西海固移民
从广东惠来县到宁夏西海固,约2500公里。
林伟光是惠来县人,2011年北上宁夏创业,没过两年,来到毛乌素沙漠边缘的庙庙湖村,承包6000亩沙地,打算在这里种菜心,卖回广东。
广东也种菜心,但当地降雨量大、全年气温高,菜也没那么甜。而宁夏的黄土高原日照充足,气候干燥,昼夜温差大,再加上黄河灌溉,让林伟光十分中意。
西海固离庙庙湖村不远。西海固是宁夏南部山区代称,因土地贫瘠、交通闭塞、生活贫穷,曾被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定义为“最不适宜人类生存的地区”。
37岁的马红正和34岁的喜银花夫妇,是西海固人。马红正外出打工,每天只挣18块,喜银花在家种地,带娃,看天吃饭,一家人一年到头的收入仅4000多块。
图为西海固移民喜银花。
因生活条件艰苦,没有自来水,喜银花每天都要到4公里外的山下,从河里打水吃,来回一趟要半个多小时。
2013年,在政府政策引导下,马红正夫妇与其他村民一起移民,乘坐政府租来的大巴车,前往庙庙湖村。他们几乎没有任何积蓄,随身的家当,只有一包行李和一根木棍。 
此时,林伟光正为农业基地招人。两段相隔2500公里的人生,意外碰到了一起。 
2013年前,林伟光来宁夏种的,本不是菜心,而是西瓜。种瓜经历并不顺利:通过橡胶管引来的河水,直接透过沙地渗入地下,被风吹起的黄沙,能轻易击穿玉米苗叶子。一位村民回忆,“当时风一吹,沙子就像刀子一样刮在脸上。”
“99%的人都劝我放弃。”但林伟光想法执拗,“现在的农业都可以无土养殖了,我在沙漠种菜怎么了,我自认为不比其他人差。”
最终,瓜苗损失大半。而林伟光看到,瓜苗刚刚培育出来后,灰黄的沙地上被绿色、鲜嫩的瓜苗覆盖。那是希望的颜色。
他认定,凭借持之以恒地优化品种,这片沙土地,是可以种出蔬菜的。
林伟光十分清楚,种菜过程艰辛,要想在这片沙地“扎根”下去,少不了一支能打仗、能吃苦的团队。但在经营初期农业基地便陷入招工难的困境,员工只能靠从事农业的亲朋推荐。
2013年8月,450公里外的西吉县,向庙庙湖村搬迁了1400多户人家,为林伟光解决了农业基地招工问题。
这1400多户移民,是大时代的缩影。半个世纪以来,中央持续推进生态移民工程,希望消除西海固的“世纪贫困”。“十二五”期间,共计35万贫困人口搬离西海固。
图为林伟光在教农户种植沙漠番茄。
而这些移民,向来靠天吃饭,并不具备科学的农业种植技巧。林伟光开始手把手教他们种植、培育蔬菜技术。
炎炎烈日下,广东与宁夏口音的普通话在田间碰撞,双方时常鸡同鸭讲,要靠动作和眼神交流。而最让林伟光恼火的是,很多移民今年刚刚学会的种菜技能,在第二年就会忘记。 
“他们刚来的时候,很多人都没打过工,甚至不知道月工资结算的概念。我们就70块钱一天,一天一结,他们把钱攥在手里才更放心。”林伟光说。
随着时间推移,团队规模越来越大,人们将一车车黄土、复合肥覆盖在沙土地上,黑色的橡胶管从蓄水池中引来黄河水,浇灌在翠绿田间。
图为林伟光在的农业基地。
在林伟光看来,他们不只是在浇灌沙漠中的菜园,也在浇灌对生活的希望。
彩色的三轮摩托车队
太阳从远处树间升起,晨露在菜叶上滚动,一阵嘈杂车轮声碾过田间的宁静,摩托车大军来了。
每天7点,是农业基地的农民上工的时间。这里80%的员工都是当地妇女,头戴彩色头巾,脸蒙防沙面纱,电动三轮摩托车斗中,装载着各色塑料长箱,时常还装着懵懂的娃娃。 
搬来庙庙村之前,她们都是留守妇女,当地没有招工岗位,就只能照顾老人孩子。而这片菜园改变了这一切,人人有了工作。经常有人将两三岁的孩子放车斗里,带来上班。
 图为每天早上陆续来农业基地上班的女工。
林伟光和孩子很熟,他开玩笑说,“这是我们这里最小的童工。”
也有女员工在政府和农业基地的帮扶下,转型成为创业者,花10万元投资了一亩半的大棚,预计一年就能回本。
如今的光鲜背后,林伟光曾一个人走出创业的至暗时刻。
创业前两年,是基地最为艰难的年头。林伟光每天都要与技术人员忙碌在田间地头,即便如此,农业基地依旧也没有赚到钱,反而赔上了数百万。
庞大的资金支出,几乎压垮了林伟光。资金紧缺时,他会厚着脸皮向亲戚借钱,向他们讲农业基地的发展前景。 
顶着巨大压力,林伟光在宁夏持续忙碌了300多天,白皙的皮肤被晒得黝黑,却没有收获,他孤零零踏上了飞往广州的飞机,回家休息。
“最后政府下了政策,允许向银行抵押租地合同,资金流才没有断掉。”在林伟光庆幸道。
回到广州后,林伟光恍如隔世,内心觉得异常孤独。“我没有融入宁夏,回到大城市又不适应。”
林伟光的窘境,最终被身边人知晓,劝他放弃农业基地,回到广东做些正经生意;年幼的大女儿因为父亲成了“农民”而感到自卑;妻子向他抱怨,“别人是脱贫了,咱家成贫困户了”。
再次回到宁夏后,他把妻子和女儿带到了农业基地,让他们亲眼看看自己的事业。
图为农户一家四口在菜地里。
镇政府得知林伟光的妻子和女儿要到农业基地后,镇长主动打来电话,邀请他们一家人吃饭,“很感动,当地政府主动请吃饭,给我撑场面。 ”
功夫不负有心人。2015年,林伟光的事业出现转机。
在这一年,基地的沙土地经过大量人力、物力的投入后,日益改善,种出了品质优秀的菜心,菜叶翠绿新鲜,茎粗纤维少,杆直、甜度高,叶片肥而厚。公司也成功转亏为盈。
图为林伟光在菜心地里。
“有清香,口感细嫩,用我们潮汕话说,就是有肉感,嚼起来有肉的感觉。”林伟光拔出一颗成熟菜心,骄傲说道。
正是这种特殊口感,宁夏的菜心获得特别命名的殊荣。2018年2月12日,农业部正式批准对“宁夏菜心”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认可其品质口感。
农业基地实现盈利,工人技术逐步提升,一切都在向好方向发展。工人的薪资也从固定收入改善为按件计酬。“摘一斤菜心6毛,一天300多块。”一位女工说。
沙漠到海的距离
林伟光每年都会带一些农户,南下2000多公里,到广东看市场,品尝菜心端上餐桌后的新鲜口感。农户中,很多人从未尝过这个味道,就像他们从未离开宁夏,从未看过大海,从未尝过海鲜。
从沙漠到海边,差的不光是新奇的体验,还有新鲜的理念。林伟光说,这些菜心都会在24小时之内运进广东,36小时就到了深圳。
图为美团优选助农基地。
每天下午,农民们把刚刚采摘的蔬菜送到附近冷冻室前,进行标准化包装,再放到冷库“打冷”,傍晚时分装入冷藏车,全程冷链运输,来保证36小时后的新鲜。
新鲜,就是蔬菜销售的生死线。林伟光称,蔬菜比水果娇贵得多,不仅不能提前采摘,而且只要在太阳下晒10分钟就会蔫掉,影响售卖。因此,迅速卖出去、卖个好价钱,极为关键。
今年,林伟光与美团优选签订了合作,新渠道对蔬菜的运输时效、新鲜程度,提出了更严格要求。对此,林伟光并不反感,而是觉得庆幸。
美团优选实施以销定采的模式,农业基地可以根据市场的需求精准采摘,保证到消费者手上的蔬菜很新鲜。有时市场行情不好,他还能通过美团优选对接全国大市场的优势,迅速把菜销售出去。“对农民来说,减少滞销风险,就是减少损失。”林伟光说。
这正是林伟光理想中的蔬菜销售方式。过去,全国县乡路网的建设,为新鲜蔬菜走出沙漠提供了基础设施。如今,数字化运营及冷链物流,也成了新的致富通路。
图为美团优选上线高原夏菜。
2018年,林伟光在大棚里种植的大番茄滞销,市场价格0.3元一斤,甚至低于农民的采摘费用。将近50万斤的番茄被遗弃在大棚,散发阵阵腐臭。回忆当时的情景,林伟光仍然后怕。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但是种瓜不一定得瓜,就是因为有时丰收卖不出好价格,找不到市场,农民宁愿烂在地里。”蔬菜烂到地里,意味着农民损失的不只是种地的成本,还有一整年的收入。如同目睹自己倾力打造的大船,缓缓沉入海里,却无可奈何。
“价格不稳定、市场不稳定”,是当下农产品难以逃离的困境。
而今,这样的困境越来越少。林伟光和政府一同资助村民,建设了小番茄大棚,并教授农民种出更受市场认可的高品质产品。
“其实等等再摘,小番茄糖分会更足,原本可以卖到6元一斤,3块钱他们就卖了,还很满足。”林伟光无奈说道。
更大的市场也为农民收入提供了保障。顺着美团优选的链路,包括宁夏菜心的高品质高原菜,正从田间地头直达全国各地:南至海南三亚,东至黑龙江哈尔滨延寿县,西至新疆克拉玛依,甚至全国超500个原国家级贫困县、超500个国家艰苦边远地区,都可买到高品质的高原菜。
过了几十年苦日子的西海固移民,也都迎来了新生活。2018年,马红正夫妇在原本房子的基础上,又加建了厨房、客厅、新卧室。日子越过越好,他们对未来的最大期许,便是“希望孩子能够好好上学”。
图为喜银花一家。
近几年,两家打工农户的孩子,顺利考上了大学,林伟光承包了两个孩子的学费,“这样工作才会更有意义。”
林伟光知道读书对农村人的意义,他自小生活在潮汕农村,通过读书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农村的生活,一直印在他的记忆中。在潮汕农村,农民牵着水牛为耕田种地,日复一日。如今,他又回到田间,更希望有更多年轻人回归农业,因为“当农民也能当得很精彩”。
在庙庙村办公室的茶几上,林伟光摆了5个铜铸水牛。“我不喜欢招财猫,不喜欢三足金蟾,我喜欢水牛。因为我觉得自己就像水牛,吃苦耐劳,在农田里付出自己的一生。”
红色的茶几上,铜牛的躯干虽然弯曲,但脊梁始终挺拔。
作者丨杨磊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