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笔/鞞琫容刀&叨叨姐
“我既赞同也反对 
兄长的看法 
他小声地说起 
东条毕竟是伟大的。”
这是1949年,日本战败4年后,一个札幌人写的短歌。
也就是说,在东京审判结束仅仅1年后,日本舆论就从对战争罪行的揭露走向了对战犯的同情。
那些被处死战犯的遗嘱、家书等被结集出版,将他们展现为复杂而敏感的个体,却有意识地忽略他们的战争罪行。
最终结果是,大多数日本人已经不再记得那些“蝗军”曾经犯下的罪行,却记住了这些最可耻的罪犯。
这样的恶果至今仍有遗毒。
在九一八事变发生90年后的今天,日本当局以钓鱼岛为支点煽动民众对华敌视情绪,鼓吹所谓“中国入侵”,渲染“台湾有事就是日本有事”,针对中国进行扩军备战……
东条英机们虽然早已退出历史舞台,军国主义幽灵却以另一种形式仍然活跃在如今的日本社会中。
“生命线”
日本防卫大臣岸信夫在美国有线新闻网(CNN)9月16日播出的专访中称,“台湾发生的事与日本直接相关。”
他给出的所谓理由是,台湾处在日本的“能源生命线”位置,“日本90%的能源是通过台湾周边地区进口的”。
类似说辞,岸信夫今年在接受金融时报、彭博社、悉尼先驱晨报等专访时都曾提到过。
日本《每日经济》7日也刊发了一篇对岸信夫的专访。这一次,岸信夫把应对措施摆到了台面上:“当前日本安保环境愈加严峻,日本没有时间犹豫”“中国军事实力增强,日本正在探讨对敌攻击能力”。
除了岸信夫,其他政府高层也就台湾问题频频发声。
日本防卫省二把手中山泰秀不仅公然将台湾称为“国家”,他还声称,台湾与日本的距离非常近,就像鼻尖到嘴巴,所以日本会把台湾的和平稳定当作自己的事。
日本副首相麻生太郎则宣称,如果发生“重大问题”,日美将“不得不共同防卫台湾”。
如此这番“台湾有事就是日本有事”的暧昧表述,和90年前将中国东北公然宣扬为“关系日本存亡”“是日本生命线”的论调何其雷同。
日俄战争后,日本将中国东北的大部分地区纳入自己的势力范围。但在1930年前后,事情起了变化。
受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的波及,东北农产品价格一落千丈,日本在东北经济上的支配地位受到动摇。同时,中国国内反对帝国主义的民族运动蓬勃高涨,拒绝日本新建铁道线路。
这一系列日本所谓的“满蒙问题”,从1930年底开始频繁出现在日本媒体中,再加上政客刻意渲染的“满蒙特殊地域论”,日本国民的危机意识被蓄意煽动起来。
策划九一八事变的石原莞尔当时就鼓吹,日美必将开战,及早占领中国东北是“日本的唯一活路”。
将别国领土说成是自己的“生命线”,借机渲染战争威胁,这样荒诞无耻的套路,日本似乎想在今天重演。
“中国入侵”
同样是在CNN的专访中,岸信夫还就钓鱼岛问题做了“非常罕见的表态”。
他竟然妄称,在钓鱼岛问题上,“日本和其他国家没有领土纠纷”;钓鱼岛“无疑是日本领土”,“也理所应当应该作为领土予以保卫”。
怎么保卫呢?
岸信夫强调,“针锋相对”“以舰对舰”。
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是中国的固有领土,这是确凿无疑的。
然而,2012年日本单方面将钓鱼岛“国有化”之后,钓鱼岛就成为东京挑动民众反华情绪的支点,甚至不惜使用极具煽动性的极端词汇。
“中国入侵”。
这不仅是右翼媒体的宣传,还出自日本防卫省。
它宣称,截至8月底,今年中国海警船只“进入日本领海,或日本陆地12海里”一共88次。而在毗连区,“中国有851次入侵”。
最近十年,日本舆论中频频出现“中国入侵”这样的刺激性字眼。
产经新闻副社长佐佐木类在2019年出版的《日本复活:击退中国的“悄悄侵略”》一书中,甚至提出一个匪夷所思的疑问:“日本会不会因为不使用武力的‘悄悄入侵’而成为中国的‘自治区’,从世界地图上消失?”
九一八事变已经90年,二战结束也有76年了。
大多数日本人是和1945年以后的历史对话,他们很少有人会把过去的战争和当今的日本联系起来。战争历史离他们很远,而“中国入侵”近在眼前,大多数日本人自然容易被煽动起来敌视中国。
这就不奇怪,为何最近几年日本民众的对华好感度仅在10%左右。
90年前,日本国内也出现过一波反华民族情绪。
中日甲午战争、日俄战争后,很多日本人骨子里认为,“满蒙地区”是日本人以大量金钱和无数人员牺牲才获得的“神圣土地”。
因而,媒体不断渲染所谓“满蒙危机”,日军非法间谍事件被歪曲宣传为“排日”“侮日”,政客、官僚趁机警告日本在“满蒙”的生存权“将陷于土崩瓦解”,以致民众纷纷指责政府对华“软弱外交”。
日本国内屡屡掀起反华风潮。
当时的新闻报道,以及逐渐普及的广播,都有了不少美化军国主义的叙事,对华动武氛围渐浓。有极端的右翼分子割破皮肤,用鲜血涂成太阳旗,挂在神社前叫嚣战争。
就这样,通过单方面信息灌输和洗脑,并用极端词汇妖魔化中国,以此动员日本民意对抗中国,成为日本屡试不爽的国内舆论铺垫手段。
“战争准备”
还是在1927年的“东方会议”上,“侵略中国、征服世界”的“大陆政策”正式形成。其内容尤其强调,如果动荡蔓延到“满蒙”地区,日本的特殊地位与权益就有受到侵害的危险,届时日本必须断然采取自卫措施。
这就预示着,九一八事变或早或晚必然发生。1931年前后日本面临的国内外经济危机成为了导火索。
1927年3月,刚刚迈入昭和时代的日本国内发生金融危机。
与关东大地震受灾者密切相关的震灾票据出现没有结算的不良票据,它们积压在民间银行,导致银行经营状况恶化。这一问题公之于众后,挤兑风潮迅速蔓延全国。最后,政府出手暂时平息了这场风波。
两年后,一场席卷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爆发,欧美各国自顾不暇,苏联正致力于第一个五年计划,日本就想趁机在中国东北发起更大规模的侵略战争,进而实现由“征服满蒙”到“征服支那”,再到“征服世界”的帝国梦。
日本关东军在中国东北频繁制造事端,策划皇姑屯事件、制造万宝山事件和中村事件、进行连续的军事演习,以至于到了9月18日日本真正发动攻势时,不少中国人误以为关东军还在搞演习。
如今的日本社会,正陷于第五波疫情之中,经济活动受限、就业环境恶化、收入不断下降、民间消费很难强势增长,经济复苏前景不容乐观。
与此同时,日本政府的扩军备战冲动十分露骨,虽然没有像90年前走得那么远,但这种倾向是相当危险的。
日本政府正在修订最新的2019至2023年度五年期“中期防卫力整备计划”。
这一计划负责确定日本未来五年内的防卫支出总额与必需的防务装备数量。预计将会增加防卫预算总额,加快整备进度,以应对“渐趋紧迫的台海形势”和中国的“海洋扩张”行动。
防卫省已经提出,2022年国防预算高达约500亿美元,这有可能突破在日本国内被视为标准的GDP1%上限。
就在两天前,日本陆上自卫队动员10万兵力,开始举行28年以来的首次大规模演习,时间持续至11月下旬。谁都看得明白,日本此次军演是“针对中国”的。
此外,日美印澳、日英、日法美、日菲等联合军演也在今年陆续举行。
2021年版《防卫白皮书》“战意浓厚”的封面图,形象描绘了当下日本对华彻头彻尾的“挑衅”姿态。
罔顾历史
实际上,以上种种举动,都有日本掩盖历史上对华侵略丑陋行径的图谋。
在中国的历史教育中,九一八事变揭开了日本侵华战争的序幕,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
但是,日本文部科学省颁布的初高中课纲《学习指导要领》并没有明确要求学生掌握和反思日本侵略责任,因此按照《学习指导要领》组织编纂历史教科书的各家出版社也对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的前因后果描述暧昧。
在日本使用范围最广的高中历史教科书中,九一八事变发生的原因被认为是“中国收回国权运动威胁日本在华利益”,加之日本国内经济危机,军人和右翼人士干政,日本最终在国际社会的批判之下,以武力占领中国东北并建立“伪满洲国”。
右翼人士参与编辑的初中历史教科书中,更是无耻地将九一八事变发生原因归结为中国“排日运动”损害日本在华权益,军方迎合国内期待,为保护日本在“满洲”的权益而占领中国东北。
普遍而言,日本中学教科书对20世纪二三十年代那次全球经济大萧条、日本国内经济动荡社会不安的着墨颇多,而九一八事变作为军部和法西斯势力抬头的标志之一,在日本侵华战争中的象征性意义被大大弱化,甚至存在合理化日本侵略行径的倾向。
近年来,日本自民党长期执政的格局大致保持了稳定。
在这一大环境下,自民党内保守政客正在通过干预《学习指导要领》修订过程,操纵文部科学省的教科书审查标准,逐步改变日本历史教科书书写方式。
最新一例即是,有5家教科书出版社将“随军慰安妇”的表述改为“慰安妇”,“强掳”“强制性带走”的表述改为“强制性动员”或“征用”。
中国外交部已经正告日方,“这是企图模糊历史,淡化和逃避历史罪责,渐进式否认和歪曲侵略历史。”
当然,日本国内也有许多有识之士和社会组织,不断唤起日本国民对侵略战争的反思。但是,他们正受到来自日本政府和右翼势力的攻击和不公正对待。
2020年,日本首相菅义伟不提名6名学者进入日本内阁府咨询机构“日本学术会议”。这几位学者多次公开发声反对自民党和政府的右倾化政策。其中,东京大学教授加藤阳子是研究九一八事变等日本近代侵略战争史的知名专家,多年来利用各方资料反思日本侵略罪行,公开批评政府鼓励社会右倾化的举动。
日本右翼势力还通过自媒体和社交网络,进一步向年轻人宣扬右翼思想,企图让更多日本国民认为长期以来日本社会对战争的反思是“自虐史观”,抨击客观反思战争罪行的学者是“卖国学者”。
日本社会在右倾化的道路上正在越走越远。
9月18日,是中国的国耻日。
如今,中日两国的实力对比早已不是90年前的样子。我们有意愿,也有能力捍卫国家的正当权益。奉劝日本尊重历史,尊重事实,尊重法理,尊重规矩,不使用武力威胁解决彼此间任何争端。
以史为鉴,历史悲剧不能重演。
(图片来自网络)
往期精彩回顾: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