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十三姐
公众号|格十三(GSSW13)
我希望大家还没忘记我发过的这篇文章:林黛玉倒拔垂杨柳的日子终于来了。没看过的可以先戳开看看。
当时写那篇文章是因为有个轰动家长圈的“中考改革”,关于体育和美育。
“体育在中考里的分数占比将持续走高”,或将“和语数外同等100分”,于是我发出感慨:体育真的变成重点了,像林黛玉那种病怏怏的姑娘放到当代,也必然要为了过中考体育这一关而练成“能倒拔垂杨柳”的体质,不然纵有满腹诗书,也考不上高中。
事关每个还没经历中考的娃及其家庭的命运,不少家长瞬间就觉醒了,开始全家动了起来,中考体育考啥,家长就练啥,具体可以参考这篇中年人开始跳绳了
“体育辅导班”这种活久见的机构也应运而生,据说双减之后很多体育辅导班供不应求......
体育老师在市场上的分量和底气,前所未有的飙高,学校里的体育老师再也不感冒和拉肚子了,前几天我还听说某学校的体育老师甚至可以让英语老师“突然有点事”......
之前我们的重心只停留在体育中考,是因为“美育中考”要到2022年才开始。而最近,美育中考逐渐又开始被很多人热议起来。
掐指一算,现在距离2022年不远了,距离2022中考还有9个月,去掉睡觉和吃喝玩乐发呆,也就剩100多天了......
前几天我一个朋友也分析了这个剩余时间,然后猛然拍案而起:

“哎呀,怎样才能速成文艺男?我娃五音不全,从没学过画画,只喜欢打球踢球,本以为体育进中考我们捡了大便宜,没想到杀手锏藏后面呐......美育到底考啥......”
体育美育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同时还要兼顾文化课学习,这难不难?
想象一下,林黛玉好不容易练出了八块腹肌,别管是三步上栏、一分钟跳绳、200米游泳还是50米冲刺,都能应付中考了,正准备放宽心喘口气,结果一转身就被通知:琴棋书画还是要考的哦!
林黛玉内心bgm:好家伙,我信了你们的“站起来,动起来,体育分数搞上来”,现在你又要我坐下来?
没办法,别委屈,鲁智深不也得坐下吗,人家不也得突击琴棋书画吗,不然他也过不了美育中考。
以前社会也许既需要林黛玉也需要鲁智深,各有各的用处;可以后的社会恐怕是需要一个人既是林黛玉又是鲁智深,既要有鲁先生的强健体魄,又要有林姑娘的细腻之美,方能顺利通过中考,一个人要兼具许多人的用处。
关于美育中考,最近看到网上的争论很多。
首先是关于天赋这件事
有人说:“美术、音乐以及一些人文类性创造性的东西,这都是需要天赋的,也没有死板标准的,天赋差异是否影响考试公平?”
然后底下就有人杠上了“数学天赋差异是否影响考试公平?写作天赋差异是否影响考试公平?语言天赋差异是否影响考试公平?
这人是觉得所有学科都有天赋差异,所以语数外和美育考试没有区别。但我觉得这是在偷换概念。
数学天赋、写作天赋、语言天赋,确实会影响分数,但那不是影响公平。因为学科选拔选的就是那些有天资优势的+后天努力的。学科类的学习,经过层层筛选最后选出更适合学习文化知识的人进入更高学府,然后才能进入各行各业去创造生产力。
如果说数学和写作这些学科,普通人需要1%的天赋+99%的汗水。
那么美术和音乐这类学科,需要的则是50%的天赋+50%的汗水。
用一个“一半天注定”的非学科类东西,去筛选一个人能不能进入更高学府去学习学科类知识,说这“很公平”确实不对。
还有专家说:“家长有个误区,认为所有素质教育内容只要一考试,就成了应试教育。”
我不是很懂啊,请问这怎么就是“误区”呢。为了考试而学的东西,不是“应试”难道是“献爱心”啊?
如果有人坚持认为这不是应试,我再给各位看一张海报:

是什么样的大师,能“28天速成”,还能“助力美育中考精准得分”。短时间,高提分,目标明确,这不但是应试,恐怕更是应付事吧?
人各有各的特长和爱好,不可能要求所有面条一般粗吧。有多少从小根本对美育不感兴趣的孩子,冷不丁地要参加美育中考,势必就要为应付考试而绞尽脑汁去应试。怎么,各位还指望那孩子突然因为一场考试而热爱起了艺术,忘我投入其中,改变人生?
能改变的恐怕只有美育类培训机构的收费标准。
还有,关于“怎么打分”。
美育中考分数是10-40分,敢放弃的人应该不多吧。
如果说“发现美”、“创造美”、“热爱美”是美育教育的终极目的,那么一万个人眼中有一万种美,粉色芭比和黑色大丽花哪一个得高分?
鲁智深觉得穿貂扛刀是一种美,林黛玉非得有一树梨花压海棠才能被感动,哪一个能被当做教程案例?
还是说,美育中考只有一种标准答案呢?
受益于美育教育的人,热爱生活,享受当下,审美自信,与善为伴,看万物都是一幅唯美画卷,他们懂得欣赏美,他们热爱自然,他们观赏潮汐,他们感受日落,他们不否定不排斥别人的审美,他们包容万物……请问这些该怎么打分?
你听说过美术领域专业人士被“画画居然有考级”这件事笑死的吗,因为画画不能有考级,那是对艺术的亵渎。
那么请问,艺术居然可以中考,我们普通人能笑吗,也许我们只能哭......
现在正在搞双减,搞得地动山摇。这头双减还没怎么平稳,那头体育和美育已在“双加”。
注重美育明明是教育中的巨大进步,却非要一步到位,一上来就给它套上考试的枷锁,这真的是促进美育教育,还是让人更怕了美育呢。难道么重要就要考什么吗......
其实缺乏什么完全可以通过调整教育方式来弥补,而不是非得通过考试来实现。
我觉得方式很多啊,学校多让孩子在户外活动、多进行社会参观、多来点大师进校园、多给孩子审美的引导和启发,补习班减少了接触大自然就增多了,小孩子自然而然地热爱生活,美育素养就提高了,追求美的热情也高了,难道非要来一场考试才能“逼”他们去认真学吗,更何况是这种“决定走向”的考试。
北大校长蔡元培说过:美育的目的在于陶养人的感情,认识美丑,培养高尚的兴趣、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他没说是为了考试。


十三姐
魔都高影响力KOL
独立运营IP「格十三」
旗下公众号「格十三」「十三姐夫」
著有《了不起的中年妇女》《了不起的中国妈妈》
微博@格十三
视频号「格十三」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