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还得从头说起,开头的事情都是大家知道的:
在中央提出三次分配和共同富裕,并大力整顿资本无序扩张的背景下,一些自媒体错误解读或者误读,把风向带向“均贫富”和“杀富济贫”,试图通过“绑架式”慈善,拿私企开刀。

舆论场出现对财产安全、市场发展前景的焦虑情绪。直接的担忧就是:这是否传达出对民营资本的不信任的信号,要打击民营企业的发展和壮大。
这个档口,一篇题为《每个人都能感受到,一场深刻的变革正在进行》文章出笼,充满“革命”词汇,更震惊了舆论场。
更大的问题在于,这篇磨刀霍霍的檄文获得一众顶级官方媒体的转载,并在重要位置予以推广,加剧了私企的恐慌和社会的担忧。
本来就十分敏感的紧要关头,本来就十分紧绷的神经,官媒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都是高度敏感的,在公众看来,都是意有所指的信号,当外界正在拿着放大镜观看中国的时候,如此不经思考的转载,究竟想要向外界传递什么讯号?
这对于不明究里的民众而言,造成的认知混乱可想而知。
对普罗大众而言,共同富裕和反垄断、治理资本无序扩张、规范娱乐圈和饭圈,这些政策是值得击节叫好的。
对于中央政策需要全面、准确的解读,而不能让一些所谓大V带风向、带节奏,只为了博人眼球。
如果“共同富裕”在一些大V口中变成杀富济贫,意味着再来一场类似文革式的社会变革,意味着你死我活的阶级斗争,那便是在逆潮流而动,开历史倒车。
也许正是由于这种担忧,不愿做枪靶的腾讯公司在第一时间宣布投入500亿元人民币启动“共同富裕专项计划”,阿里也马上宣布建立1000亿共富基金。
所幸的是,中央很快意识到舆论风向出了问题,很快地为李光满文章引起的社会担忧降温。
据悉,新闻监管部门向媒体传达了口头指示,称李光满此文造成的影响超过预期,要求众媒体用更温和的内容来平衡。
紧接着,就有了胡主编对李光满文章的批评,指称“该文对形势做了不准确的描述,使用了一些夸张的语言,背离了国家的大政方针,造成了误导。”
胡主编诘问:社会主义中国“需要搞运动式‘革命’吗?革谁的命?变革、乃至深刻的变革一直在中国持续进行,改革开放不就是不断变革的过程吗?”
这还远远不够,中央直接出面,接连解释目前的政策主张。
中宣部发布《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和行动价值》文献。通读这份全文四万多字的官方文献可以发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贯穿全文的一条明线。
其中花了大量篇幅重提党的改革开放的一贯方针政策,包括重提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贫穷不是社会主义、两个不动摇、汲取大跃进和文革教训……
文献毫不讳言:中国社会主义只搞了几十年,还处在初级阶段。党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和把握还非常有限,还面临很多没有弄清楚的问题和待解的难题,对许多重大问题的认识和处理还处于不断深化的过程之中。
文献再次强调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和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强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8月30日,中央深改委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强化反垄断深入推进公平竞争政策实施的意见》,要求从共同富裕的战略高度为中小企业保驾护航
《意见》已经给出明确答案:反垄断也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要举措,但不是运动式行为,而是要逐渐形成一种法制约束,进而规范化、常态化。
这被外界解读为中央希望以此稳定市场预期,消除近期舆论场产生的各种怀疑和猜测。
9月7日,《人民日报》发表题为《坚持监管规范和促进发展两手并重、两手都要硬》的评论员文章,提出两个“不动摇”、三个“没有变”,进一步阐明中央关于民营经济的方针政策。
文章明确指出:“出台的监管政策是一视同仁的,针对的是违法和违规行为,绝不是针对特定行业或企业。”
文章明确写道:“非公有制经济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没有变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方针政策没有变!致力于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和提供更多机会的方针政策没有变
 “对外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任何时候都不会动摇…… 面向未来,中国将坚定不移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保护外资合法权益,促进内外资企业公平竞争,保护产权和知识产权,增强政策透明度和可预期性,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全面开放新格局。”
此前,针对阿里被监管层开出天价罚单的各种争辩,《人民日报》曾发文评论,称此次处罚“并不意味着否定平台经济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的重要作用,并不意味着国家支持平台经济发展的态度有所改变”。
经过一系列纠偏,目前舆论回到正轨。
但是,虽然李光满文章刺激下的热潮褪去,但一个源头问题如何解释:为何这样一篇气势汹汹的战斗檄文会被一众顶级媒体大规模转发?
而李光满文试图回答的核心问题,也即:这样的变革时代,到底意味着什么?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