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必须庆祝一下,在离开校园520天之后,神兽们终于归笼啦。万分激动的妈妈,今年的开学照额外花心思。

    再道个歉,过去的520天里,写的东西屈指可数,因为24/7拖着俩人,实在没时间没精力写。   
    也顺便说一下,作为家里小朋友不怎么打游戏,不上补习班,学校作业量几乎为零,也没期末考试不排名,爸妈带着运动带着学习带着玩的身体力行者,我可以很负责地说,绝对没时间没精力生三胎!
    今天这个话题的由来,是因为在连网课都没有的暑假里,我朋友圈的照片多是这样的 :
    解剖只青蛙,解剖个牛眼。

    各种稀奇古怪的小实验 

    下个厨做个饭

无证小贩趁独立日摆个摊儿卖cookies卖棉花糖
小溪里捞小龙虾, 后院抓蟋蟀。
地毯式搜索出附近的大小公园,释放能量
每个礼拜雷打不动地约同学打保龄球
然后就有朋友问我:
    你这样不放养也不鸡娃,恰到好处,关注数学科学生活和情商教育,也认可。但是!
你不推个体育或者音乐的才艺(需要参加比赛争名次的那个级别)帮助以后升学么?
真心的好问题。这估计也是咱们绝大多数华人家长经常问自己的问题。
(我们家虽然也常年运动+学乐器,但只是自娱自乐,没参加比赛考级)

    不可否认的是,大家都认同:学乐器参加体育项目有助于孩子的身心发展,可是估计不少人跟我一样,也会问自己:
  • 花那么多时间精力,只是当兴趣吗?如果只是为了身心发展学,不参加比赛不拼个名次,不亏吗?
  • 真能/需要靠推才艺才能上好大学吗?
  • 这些才艺要好到什么程度才能进好大学?
除此之外,还有一堆华人中常见的衍生讨论话题:

  • 那些入了名校的学生,后来都怎么样了? 特别是毕业五年十年之后。
  • 为什么在美国,做高管的华裔少?(相对于白人和印度人)
  • 为什么在美国,创业的华裔少?
  • 为什么在美国,得诺贝尔奖的华裔少?(考虑到华裔的基础教育分数普遍偏高,各种学科竞赛也是华裔遥遥领先)
(当然,不是说华裔孩子就一定要做高管创业得奖,做医生律师法官。在这个经济环境下,其实做个蓝领技术者,也可以生活的很不错。)总体而言,就是觉得华裔学生在校成绩的优势,似乎跟工作之后的状况有点比例不对等,也不太明白其中原因。
    毕竟,我们如果希望孩子能进个好大学,那这个希望肯定不仅仅在于一纸大学录取通知书。而是希望孩子以后在这个社会里能发挥最大的潜能,获得自己的成功
借这里跟大家聊聊关于自己的一点想法,特别是针对以下几方面
华裔家庭推出来的孩子,往往勤奋努力,但是有些方面容易缺失,需要注重培养。特别是:
  • 做选择的能力
  • 异议的能力
  • 关于社会运作,人际交往的知识和能力

不过先声明一下,这篇以下几点做前提,
(如果大背景相异的话,这里的分析估计没啥用)
  1. 在北美升学,并且未来在这里工作发展生活的孩子 (其它欧洲大洋洲国家我不了解,但是这里讨论的很可能不怎么适用于绝大多数亚洲国家);
  2. 养娃目标不以推藤或者推入某个小圈子为主要目的(不是说肯定不会上藤校,但从小教育不是以打造藤校报名履历表为目的)。
先回到大学录取这个话题,聊聊为什么很多人觉得艺术体育特长是敲门砖。
大学招生,找的是哪些特质?
    众所周知,美国大学招生,除了成绩之外,还会寻找其它参数来预测申请的学生是否具有在学习中面对挑战不气馁,坚持不懈,顺利毕业的特质。
    而GRIT所定义的“对自己的目标有热情,有坚持的毅力,有不懈的努力,遇到困难和失败不退缩”的这些特性,正好符合大学招生所寻找的学生特性。
Grit:
“Perseverance and passion for long-term goals” --Angela Duckworth
      所以近十年来,GRIT这个概念越来越被广泛接受,也被很多大学作为考试成绩之外的招生原则之一。
    因为乐器和体育(包括象棋)的才艺,带有以下优势:
  • 很容易体现参与者的GRIT:技能和成绩都需要常年的积累和努力。
  • 方向明确,道路清晰,容易从小推,
  • 目标和成绩(比赛,排名)容易量化。
    所以自然成为华裔家长们努力推娃的方向。
    这样一来,华裔孩子练音乐体育的基数大,而且其中确实有孩子是真心对这些项目既有热情又有天赋还愿意努力的。那就肯定能出不少乐器/运动成绩非凡,并以此为敲门砖进入好大学的。有了这些榜样的力量,又会鼓励更多的华裔家庭努力推乐器和体育。于是,这两条路的竞争日益激烈,内卷逐渐加剧。
是我们自己把路越走越窄了
    但是退一步想想,大学招生,找的是
“对长期目标的热情以及坚持不懈的努力”
    咱们怎么就自说自话把这目标给划定在了乐器和体育的小圈圈里了呢?把条条大路通罗马的路给挤成了各种内卷的独木桥。
    可是,如果不推乐器和体育,推什么呢?
    象棋,编程,机器人,数理化学科竞赛这些桥上,也都满满登登挤着人,还不仅仅是华裔孩子。
    于是我们就一直在推什么怎么推这两个问题中纠结。
    再退一步想想,
    想找到让孩子有热情并值得去努力做的事,
    是孩子自己更容易发现自己喜欢什么?
    还是我们家长更容易帮他们锁定目标?
    作为家长,只能在这几个课外项目里翻来覆去的找。
    但是孩子真感兴趣的事儿,可能性成千上万,很多咱们想都想不到。
   比如这个华裔女生,就喜欢可可爱爱的东西,中学时期开了个YouTube Channel专门做可爱的烘焙品,有上百万订阅者。这就是她的passion和努力。
    女生高中毕业后升学斯坦福大学。我不知道她学科成绩如何,但是她这个与众不同的爱好,估计在很多华裔家长眼里是不务正业,对未来事业发展没用(除非想专业做烘焙师)。可是要按 “强烈的热爱+坚持不懈的努力”这个标准来看,绝对是闪闪发光的。
    暑假时候,我跟老公聊到“应不应该为了大学升学推乐器或者运动技能”这个问题,他先是一脸疑惑地看着我,问为什么要为升学推乐器和运动?(因为他自己是本科UIUC的CS, 从来也没想过为了申请大学要练乐器或者体育,虽然高中时期是学校网球队的,但是也仅仅是因为自己喜欢打球,而且并没有参加多少比赛,更没有拿什么名次。他的本科同学也大部分都没什么特别厉害的乐器或者运动水平)。
    我给他解释了之后,他跟我之前想的不谋而合,说乐器和运动只是GRIT的很小一类体现,其它表现方式多着呢。然后他举了个例子,说:
如果有两个学生,
一个人是得了一个不大不小的钢琴比赛的奖,
另一个人跟几个同学组了个乐队,写了首歌,做了个MV, 网上发布了。
    对于招生官来说,
    哪个更能预测未来学业和事业的成功?
    咱们华裔家长可能绝对钢琴得奖绝对难度高,实力强。组乐队都是瞎玩的。当然是钢琴奖的含金量高。
    但是从未来发展的角度看,组乐队那个实际上的更impressive, 因为乐队这个经历,不仅需要音乐能力,还要有号召力沟通合作能力创造力执行力,这些能力都是可以应用到做其它事上去的(transferable skills)。更主要的是,这一系列事都体现了对这个目标的内在动力
    而乐器得奖,仅仅是个人在非常单一的某项技里出类拔萃。而且这个乐器弹奏的技能,并不怎么能转换到其它领域去 (non-transferable skill)。
    如果我们是招生官(音乐学院和音乐专业除外),选哪个不是很明显么?
    申请大学要向招生官展示自己的GRIT,并不代表要在最高的山峰最窄的独木桥中做赢家。更重要的是找到孩子真正感兴趣有热情的方向,再给他们提供资源和鼓励,让他们坚持下去。
    无论是大学招生官看重的,还是真正能让孩子成功的,都不是一纸靠家长帮着选择和推出来的大学录取通知书,而是在孩子成长过程中锻炼出来的可以转换到不同领域(transferrable) 和适用于18岁之后学习和工作的能力
    说到这里,其实才是进入这篇的正正题。
    其实这里最想聊的是,华裔家庭教育中容易忽略,但是对孩子未来发展非常重要的三方面的能力:
  • 做选择的能力
  • 异议的能力
  • 关于社会运作,人际交往的知识和能力
做选择的能力
    说到焦虑,相比起考不上最理想大学,我更担心的是孩子不知道自己想学什么,想做什么,没动力没目标。

    以前在UIUC读书的时候,有一次暑假去机场接新生,是个北大毕业的师弟,来读化学系的博士。接到之后打了招呼,他第一句话就是叹了口气,说其实也不知道自己想做什么,想不想读这个专业,言语之中并没有开启一段新里程的期待和兴奋。
    这些年里,我也认识不少听了家长的话,读了法律,医学这种高大上专业(并且考了执照的),但是并不喜欢,完全不想做相关工作,于是这里晃晃那里晃晃的亚裔中青年。
    那些是反面例子,相对正面的。是最近大热的电影 "SHANG-CHI"的男主刘思慕。如果听过他的访谈,我们都知道他也因为不喜欢家长设置的要求和道路,叛逆,吵架,离家出走过,最后虽然上了名校商学院,找到了顶级会计师事务所的工作,还是因为真心不喜欢,入职不到8个月就被解雇了。庆幸的是,他在那之后顶着家里的反对,追求自己的演艺梦,终于出现在了大屏幕里。最后也跟爸妈和解了。

    可是,有多少华裔孩子能有勇气,有能力,有机遇,在工作之后再重新选择完全不同的路呢?有多少破裂的家庭关系还能最后被和解和修复?

    为什么我们不从一开始就给孩子选择的自由和教会他们选择的能力?

    咱们这一代华裔,绝大多数人从小的教育就是听话+努力勤奋。家长老师给分析出一个努力方向,该学什么,该补什么,然后咱们自己用功就是了。
    高中课程除了文理科,并没有多少可以自己选择的科目;大学报志愿,既对很多专业没什么了解,报考的学校也并不一定提供很多专业选择(我记得我高考那年,北大在广东省的文科招生只有五个专业)。
    在我们的成长经历中,学校牌子>专业偏好;在社会上,也是别人对某个专业的评价>自己对这个专业的热情。不仅选择的自由少,选错了还代价高,不容易改。无论是高中分班,高考答题,还是填大学志愿表的时候,总有种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的担忧。
    这让我们习惯了在每个大大小小的选择面前都深思熟虑谨慎小心,多方面搜集信息,生怕错过了最佳选择,担心没有把效率和利益最大化
    但是在美国,只要有目标有能力,外加工作态度好,工作的时间越久,学校的牌子越没有那么大的影响。高管,企业家,成功创业者里太多普通公立大学毕业的了。工作几年之后,头几年的工作经历和评价,也比毕业学校的牌子更重要(除了极少数需要很强关系网的职业,比如从政)。
    如果各种努力各种推之后,孩子进了名字很好听的大学,但是对自己的兴趣和未来发展一片迷茫。这样的教育,是不是就本末倒置了?
Automacy (自主性)的重要性
    在众多教育心理学的书籍里,都会提到Automacy (自主性)的重要性。Why we do what we do这本书里也分析了自主性对人的一生中工作和生活的重要作用。
Autonomy fuels growth and health because it allows people to experience themselves as themselves, as the initiatiors of their own actions. --Edward Deci
    很多时候,孩子的自主选择并非我们家长眼中的最佳选择,所以我们以为了孩子好的理由,去要求孩子接受家长的选择。我们会觉得,帮助孩子避免了失败,是好事。但是,正如这本书说的,失败是个财富。
 (这两本都是特别值得读的好书)
    对于我们来说,比保证孩子每一步的成功更难的,但是更重要的,是给孩子失败的机会和自由。只有孩子在有了自主选择的自由之后,才有机会学会:
  • 分析那些影响选择的因素
  • 思考和预测选择的结果
  • 为预测的结果做准备应对方案
  • 为自己的选择负责,无论是失败还是成功
  • 从结果中总结经验,或者吸取教训
如何学会做选择
这是我暑假的时候在Target逛 Dollar area (家里小朋友最爱的货架),在一堆学习小工具里发现的。
     这叠纸,就是自主决定的思考方式浓缩版。
     把事情的优劣点,紧急程度,各种选择可能产生的最佳和最糟糕的后果,别人的思考角度都列出来,然后对比分析利弊。

    培养孩子自己做选择的能力,听起来很抽象,但也无非就是,面对选择的时候,引导他们这样把每一点捋一遍,让他们自己得出答案。

     也就是说,虽然给孩子自主做选择的机会,但是家长可以被孩子邀请参与讨论,提供建议。
    只是有几点需要注意:
  • 提供建议在家长,是否接纳建议,由孩子决定。
  • 孩子不接受建议的话,家长也就此打住。不继续唠叨,不变相施压。
  • 家长参与讨论,不等同于家长软磨硬缠不断把自己的想法强加在孩子身上,一边嘴里说着你自己决定,一边只要孩子没选家长的选项,就继续不停的叨叨。直到孩子选了家长的“建议”,家长才满意,觉得孩子接受了自己的分析。
不要以功力的眼光去评价孩子的兴趣和发展方向
     还记得大学填志愿一窝蜂报金融和经济的那几年么?还有挤着报生物和生命科学的那几年?还有当今最热的CS。这些被预测的最热门专业,真的都准了么?那些毕业生们现在对自己当时的志愿感到庆幸么?

    咱们的孩子,大学毕业,工作的发展期,会在未来十年二十年之后。
    作为家长,咱们谁能准确预测那时候
  • 哪些技能最有用?
  • 哪些技能会被机器彻底替代?
  • 社会需要哪种新产品?
  • 现在流行的什么会彻底消失?
  • 大热的编程技术,二十年之后会对人工参与的编程有更多还是更少的需求?
  • 医疗技术发展二十年后,会对医疗人员需求更大还是更少?
  • 多语种的能力,会因为人工智能即时翻译变得一文不值?还是会因为更国际化的世界,变得价值更高?
  • 语言沟通的艺术,会因为人工智能的应答变得没市场? 还是会因为远程工作的需求,变得更重要?
    与其我们自以为是地让孩子按照我们研究出来的热门方向努力,不如让他们自己学会观察社会科技变化自己分析发展方向,才能无论二十年后社会或者技术状况如何,都能找到自己既有兴趣又有所长的领域。
孩子自主选择不代表家长可以撒手不管
    即使是孩子自主做选择,家长的责任和零碎活一点不少,比如说:
  • 选择过程中,家长参与分析讨论
  • 孩子决定后,家长给与鼓励
  • 需要的时候,家长合理提供技术支持,钱包支持,接送出行支持,实际操作支持
  • 成功之后的赞扬,失败之后的安慰和鼓励(千万别冷嘲热讽)。
    让孩子真心感觉到自己的选择是被尊重的,行事不是孤单一人的,结果可以跟家人分享的,即使失败了也会有个温暖和拥抱。
    这样,孩子在以后才会更有信心去选择和追求自己的目标。
异议的能力
异议的价值
    回想我们自己的成长经历,学习是以听懂和看懂老师的讲解为目的的,即使举手提问,也是为了获得更详尽和深刻的讲解。异议/批评/挑战权威,既不是学习的方式,也没被列为教育的目的。
    然而在美国, 无论是科研学术,还是商业运作企业管理,现在的趋势是越来越重视异议的价值。因为:
  • 科学新理论的出现是基于对旧理论的批评,
  • 新产品的诞生是基于对旧产品的不满足,
  • 新的管理方式是基于对旧方式中弊病的改善,
    总而言之,就是
Without contraries there is no progression. 
(无异议则无进步)
    在这个环境下,一个人要能胜任高管/CEO, 要能创业,开发新产品,要能在科研中推陈出新,就需有:
  • 发现现状不足的眼光,
  • 思考如何改进的能力,
  • 提出批评和新方法的勇气,
  • 冷静理性地表达自己想法的沟通能力。
华人群体里经常讨论的一个话题是,
为什么在美国,越来越多的高管和CEO都是印度裔?
    几年前有个教育记录篇,叫“他乡的童年”,其中有一集就是讲印度的教育的。
    我们印象最深的一部分,是其中一个被采访的印度大学生说的
    “在任何好大学,
    挑战老师是课堂上重要的一部分,
    我觉得当一个老师被挑战,
    这堂课的目的就达到了。
    这提供讨论空间,
    让学生能再进一步想得更深入”。
    被采访的教授也是同样看法:
    “正如你在课堂上看到的,
    我会问学生问题,
    他们也会问我问题,
    然后我们一起得出答案。
    学校用苏格拉底教学法,
    是为了帮助他们自己找到答案。
    我们不仅仅是为了训练学生,
    大学的目的是把马带到水边,
    并且让它觉得口渴”。
    这师生的回答,完美对应了书中提到的异议的意义
    当双方为了自己坚持的意见据理力争,陈述自己的论据论证逻辑思维的时候,同时又保持愿意聆听的心态,去理解对方的逻辑。
    那么,这样的争论和对异议的讨论,会在让双方受益的同时,也会达到一个更深刻更有效的解决问题的结论
——Ian Leslie ”Conflicted: How Productive Disagreements Lead to Better Outcomes”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咱们总觉得印度裔特别能说。虽然有的时候人家说的,不一定是很成熟的想法,也不一定是深思熟虑之后完美的逻辑。但是只要有想法有疑问,不管说得对不对,他们首先要表达出来,因为他们觉得这种质疑本身,就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
    每个人,即使在自己的建议和想法不完美的情况下,也愿意表达,因为这种表达和交流会促进大家思考,争论,而最后达到一个更好的结论。
    就像片中说的:
    “如果你觉得我哪里不好,
    你就继续跟我辩论,
    最后他辩辩辩辩,
    都会找到一个答案。”
    如果这真的是印度高等教育的理念,那么来美国的那些印度留学生,是在这种教育理念里泡大的。

    他们工作,教育自己的孩子,自然也会延续这个理念。那么印度裔就会整体的敢于也善于提出异议,并且通过异议,给自己所在的团队提供进步的机会。
    相比而言,我们华裔的“听话,尊重长辈尊重领导,不要乱插嘴,谨言慎行,张口之前要先深思熟虑” 虽然确实有礼貌+显得更稳重,但是也相对的缺少了提出异议的锻炼,特别是不鼓励对老师教授上司老板提出质疑。
    不习惯大胆提出异议的孩子,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因为缺乏这方面的经验和能力。可以是个聪明勤劳努力的好学生好员工,但是确实让人觉得难以胜任需要开拓性和大视野的工作
异议的能力培养
    提到异议,爸妈们的第一反应估计会是:
    异议?这谁不会?
    我们家孩子天天顶嘴,抬杠,阳奉阴违还不少么?
    难道他们胡搅蛮缠找借口想不做作业,不练琴,不遵守纪律和约定,也要任由他们?
什么是有益的异议?
并非所有的对抗和反对都有有益的异议
    根据之前提到的那边“Conflicted”书中的建议,要提出有益的异议,双方要首先保证以下几条:
  • 目标是能保证大家都得益,
  • 双方都遵守的共同的行为准则,
  • 双方的相互信任。
    这样看来,为了不做作业的吵架,因为家长和孩子的目标不同 (家长:要求完成作业 vs 孩子:不想完成作业),这样的交流不是有益的异议。
辩论不等于有益的异议
    虽然说辩论的核心在于关于不同观点的争论,但是在辩论场上,重点在于用逻辑和论据击败对方观点。辩论的输赢,需要争取的对象是听众,而不是辩论的对手。
    但是在课堂,科研,工作,和生活中提出异议,需要更高的情商和对大局意义的理解,更需要观察对方的情绪,让对方信任自己,理解对方的态度和立场,对自己的提议做出相应调整。
    现实中提出异议的目的,是为了双方一起达到更好的方案。而并不是为了要给对方当头一击,把对方怼得哑口无言,也并非最佳结果。所以,有效提出异议也不是简单的追求争论的输赢。
异议的能力
    有效的异议,需要理解和运用多方面的能力,包括:
  • 获得对方的信任,找到双方的共同点, 营造有助于讨论的氛围
  • 尊重又坚定的言语方式
  • 避免利用强势的面具去逼迫对方解释自己的建议(太过强势会让人觉得自己不愿意理解别人的理论,不open minded,攻击性强)
  • 对对方建议的要有真诚的好奇心
  • 对自己观点的理性论述
  • 避免对权威的盲目相信
  • 避免从众心理,对大多数人的盲目相信
  • 善于提问和提供事实证据及逻辑思维
  • 学会辨认对方的目的和逻辑,认清对方是为了挑拨情绪来吵架的,还是真心有他自己的观点的
  • 以清晰阐述自己的想法+去理解对方的想法为主要目的,而不是一味想去改变对方的想法
  • 给足对方面子,嚷对方有改变主意的空间和台阶
  • 认识到自己的观点可能是错的,或者自己的思维可能有不足有漏洞, 并且愿意承认这些不足之处
  • 如果发现自己错了,就承认就改,才会让对方看到自己的真诚.
    试想一下,如果一个年轻人,在学习或者工作中,可以做到以上这些的同时,提出自己的异议,是不是会前途无量?
社会运作和人际交流的能力
    最后一点,既是我们作为第一代移民最缺失的知识,也是咱们作为家长在引导孩子成长中最容易忽略的。
    中小学的四大学科:英文,数学,科学,社会学
    前三个科目,家长们都知道它们的重要性,也愿意花精力花时间去推。可是这社会学,好像总觉得有种小时候思想品德课的感觉,既不清楚学啥,也不了解以后有什么用,更不知道怎么推。
    我们亚裔注重钻研数学领域和科学领域的how things work,这确实很重要。
    而社会学科,其实也是关于how things work的,只不过内容是关于政治,经济,和社会如何运作的。
    以后我们的孩子无论是走学术路线还是企业路线的职业发展,如果只是专业技能好和勤奋努力,做个优秀的技术员没问题。但是升职呢?做管理呢?自己创业呢?是凭专业+勤奋就能达到的么?
    如果要做管理职位,要创业,要有更大的社会影响和凝聚力,了解一个社会是如何运作的,这是必需的能力。
    每个社会有自己独特的运作规则。不同的国家,不同的社会,他们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人际关系,交流方式,都可能天差地别。
    就跟玩游戏一样,每个游戏有自己的规则,
    只有熟悉和了解自己所处社会的运作方式,才能通关,升级。
沟通和交流能力
    华裔员工大多数给人的印象是技术高态度认真工作勤奋。正因为如此,我们之中,常见的对工作不满之一是:xxx(很多情况是白人)水平不高,但是会来事儿,会说话,把大家哄得高高兴兴的,所以就算她能力不怎么样,但是又升职又加薪的。
    当然,不是说这种能力低会说话是我们培养孩子的目标,但是如果我们能引导小朋友既能技术高又认真勤奋(亚裔的强项)又能会说话善于沟通,那岂不是完美?

    但问题是,人家的那种交流能力是哪里学的?怎么练的?作为第一代移民,咱们没有哪种交流习惯,怎么帮孩子呢?

    之前跟小美逛街,回到家里,发现American Girl的购物袋里,结账时候被塞了本小册子--如何交朋友。
翻开一看,有讲初次见面怎么找话题聊的
有讲如何能把天儿继续聊下去,列出几十个不尴尬不无聊的small talk话题,分析telling和tattling的区别,什么是好的讨论什么是不利于友谊的争论方法,有矛盾了怎么处理,还有各种向朋友表达关心的方法,八十多页,都是干货。
    原来这个话题还有书!    
    虽然是给小朋友的书,但是我看了之后第一个感受就是:真希望自己小时候也有本这样的书,更希望自己刚来美国的时候有本这样的书。

    顺藤摸瓜,网上一搜,发现原来不止这一本。

    还有各种情况下应该说什么的

    各种场合的基本礼仪

    包括
  • 如何介绍自己,介绍别人,介绍的顺序,称谓
  • 什么话题在某些场合合适或者不合适;
  • 打电话的礼仪(时间,声量,谈话时间长短,等等);
  • 去别人家做客,或者自己在家请客的礼仪(请柬,请谁不请谁怎么避免尴尬和矛盾;
  • 送礼收礼的礼仪;
  • 各种场合吃饭的礼仪,不同食物,特别是比较难对付的食物应该怎么吃;
  • 和邻居之间的交往;
  • 去超市商店买东西(进出电梯的顺序,扶手梯站哪边,购物车停哪里,试完的衣服放哪里,)
  • 电影院里的礼仪(不光是手机静音)
  • 运动场和室外活动的礼仪
  • 如何处理各种麻烦和棘手的突发状况,等等

    还有讲朋友之间的矛盾处理的书
     如何不做包子,为自己和朋友发声, 如何应对凌霸
    如何应对八卦谣言拉帮结派

    这些书,不光是对青少年锻炼沟通和社交能力有帮助,我这个成年人读了之后也特别受益.  了解到如果孩子在交友过程中遇到问题,我可以如何引导他们用最佳的方式去应对。

    相比起对学习成绩的培养,这些社交的知识和能力的重要性一样重要,甚至效果更长远。
    所以说在买Beestar, 新加坡数学,AOPS的同时,这些书也绝对值得放在家里的书柜上。
生活中的社会科学
    社会相关的知识,一方面可以通过读书来了解,
    另一方面,是通过生活中点点滴滴的积累。
    之前写过两篇篇如何跟孩子谈论政治和时事,乱世课堂:如何引导小朋友从时事中了解美国政府架构和社科知识以及 关于社会问题,如何和孩子进行既有心又有脑的讨论和交流。由美国种族问题谈起,除此之外,还有很多生活中随时随地出现的社会学科话题讨论机会。
    比如我们家平时逛个街买个菜,大壮小美几乎每次都能冒出问题来:
  • 为什么Costco 自动售货机里的瓶装水只要$0.25, 但是保龄球馆里售货机里的瓶装水要$2?
  • 自售品牌和正牌子的区别在哪里?
  • 商店里那些促销价有的便宜得都要亏本了,怎么赚钱?
  • 结账员的态度好坏给你什么感觉?
  • 为什么有的牌子完全关了实体店?
  • 猜猜这个那个东西的成本价,制造价是多少?
  • 什么是连锁店?营销模式?
  • 为什么麦当劳也没有很好吃,但是这么受欢迎?
  • 公立学校免费,那花销的钱是从哪里来的?
  • 免费的图书馆和公园,真的免费吗?
  • 商家想赚钱,是不是evil?
还有晚饭桌上的话题:
  • 某个职业是做什么的,怎么样算做得好
  • 体育明星很励志很赚钱,做体育明星成功有那些因素,哪些内在哪些外在哪些可控哪些不可控。
  • (爸爸公司)一个员工犯了错,哪种错误该炒掉哪种错误该帮助他改正?
  • 近一年的各种政治社会话题(之前在....里讨论过),
  • 还有即将开学,各个学区都有家长对学校该不该强制口罩有强烈不同的意见。
  • 这种情况下,如果自己意见跟学区规定相反,
  • 有哪些方法可以合理提出?有哪些其它方法可以离开自己不认同的机构的管制(搬家,homeschool),。
  • 疫情之下,哪些商业行业受影响最严重?哪些产品抓住了市场需求,快速增长?
  • 疫情和政策对口罩价格的影响。
      除了日常生活,还有做义工,打工,参加boys scout/girls scount等等融入社会的活动,都可以从小培养孩子
  • 对社会运作的分析能力,
  • 对大小环境人文政治经济的敏感性和悟性,
  • 了解不同人群的需求、偏好、甚至利益冲突,
  • 跟自己背景不同的人打交道的能力,

  • 能理解甚至预测短期内政治经济政策的走向。
    对这些问题的好奇心和分析思考能力,需要细水长流耳濡目染地接触和培养,对以后工作和学习的重要性,不亚于数理化的学习能力。
不焦虑,是因为未来不是独木桥
    习惯了挤独木桥的我们,来到了这个条条大路通罗马的社会,在享受多路线的同时,自然也可能因为太多方向的选择而不知道该选哪条路。最方便的自然就是踩着别人已经走出来的路前进,但是走得人多了,又把这条路挤成独木桥了。

    我之所以不焦虑,是因为想明白了:
  • 艺术体育特长不是通往好大学的唯一道路;
  • 未来的事业和生活,并非由大学录取通知书一锤定音的;

  • 事业成功,除了一纸文凭之外,还需要很多其它可以从小培养的能力。这些能力是普适的可转化的,无论以后做什么都可以受益。
    真心想明白了,就不会忙着copy别人家的孩子的成功经验,而是用心帮自己的每个孩子发掘他们的兴趣和特长,给他们选择的自由和尽可能多的支持。陪他们一起享受成长的过程,不仅仅积累学科知识,还要学会怎么能更了解这个社会的运作和跟别人的沟通。

    大学录取只是成人生活的开始,而不是终点。毕竟未来的路是要靠孩子自己走的,与其把所有的育儿重心放在一纸录取通知书上,不如让他们有机会锻炼能走让得更远的能力。
更多关于美国社会学科的文章
更多关于其它的学习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