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消息刷屏西方舆论场,说是拜登提议举行中美元首峰会,遭到中方拒绝。
英国《金融时报》日前爆料称,在中美元首通话中,拜登提议举行两国元首二人峰会,面对面会晤,但遭到中方拒绝。
西方各大媒体纷纷以凸出位置报道并评论了这一事件。
这个风向很偏,却很强劲。
按照《金融时报》及西方媒体的说法,中国拒绝跟拜登合作,而且白宫官员抱怨、诟病中方的不合作态度。
在中美元首通话后,《金融时报》不是第一次带风向了。
第一次是,在中美元首通话后不到48小时,《金融时报》报道,多位知情人士表示,台湾提出将“台北经济文化代表处”改名为“台湾代表处”,华盛顿正在认真考虑中。
《金融时报》还煞有介事地说,包括白宫国家安全会议印太事务协调官坎贝尔、国家安全委员会内部以及国务院亚洲官员都相当支持。知情人士也表示,目前还没做出决定,也将要经过拜登总统签署行政命令。
似乎万事俱备,只差临门一脚-拜登签字了。
这则消息也是瞬间刷屏国际舆论场,成为这几天西方和台湾岛内炒作的焦点话题。
这件事还没有消停下来,《金融时报》又曝出上面那则新话题,西方媒体又有得炒作了:只要对中国不利的信息,它们都像打了鸡血般扑上来狂轰滥炸。
值得指出的是,西方媒体炒作某项议题,往往都是援引所谓“消息人士”、“知情人士”、“不署名官员”、“匿名官员”的话,把事情说得模棱两可,似是而非,是假还真,反正查无实处,就可劲的炒作吧。
外界往往把这种炒作手法称之为测试风向。
为了风吹得凶猛,它们选择的时间窗口也很有讲究,算计得非常精准。
这次也不例外,《金融时报》的报道也是援引所谓“多位了解”中美元首通话情况的“人士”的话。
《金融时报》援引一位消息人士的话说,拜登将两国峰会作为与中国领导人进行后续接触的几种可能性之一,他没有想到会立即得到回应。报道援引一位美国官员的话说,虽然中方没有参与峰会的想法,但白宫认为这部分是由于对新冠疫情的担忧。
法国媒体ifr报道说,金融时报援引知情人士的话说,中方没有接受拜登的提议。
路透社就上述报道询问白宫,后者没有立即予以置评,但一个消息来源证实,金融时报的消息是准确的。该消息来源说,(中方)“好像暗示,美国首先应该改善讲话的语气和两国关系的气氛”。
好像这些“知情人”真实存在,而且在拜登通话时就在他身边听着。
《金融时报》也好,欧洲媒体也罢,寻找的根据只有一句话,即中国领导人在通话中“强调华盛顿对北京不应采取那么强硬的语气”。
路透社报道,一位参加过这次通话的消息人士向该社证实,该报道是准确的。他说:“(中方)显然暗示,首先需要改善两国关系的语气和氛围。”
西方媒体由此推断出中方“没有接受拜登的提议”。
难道这就是西方媒体的风格?!
其实,让人兴趣的是,《金融时报》为何要搞出这个话题,而西方媒体一哄而上跟进?
面上是,西方媒体要把中国打造成“不合作者”,由此挑拨中美关系。
深层次上,西方媒体不希望中美关系得到改善,不希望中美元首的通话成为美国对华政策调整的契机,更不希望中美元首面对面沟通,从而破坏西方已经形成的反华氛围。
说实在的,欧洲媒体的这番炒作,让拜登政府很难堪,不得不紧急出面澄清。
当地时间9月14日,在回应记者问是否对中方领导人不想与其会面感到失望时,美国总统拜登公开否认了《金融时报》的说法,说:“这不是真的。”
9月14日当天,拜登的国家安全顾问沙利文在一份声明中说,(金融时报)报道 “不是对这次通话的准确描述。就这样。”
沙利文进一步说:“正如我们所说,两国总统讨论了能够在两位领导人之间进行私下讨论的重要性,我们将尊重这一点。”
对于《金融时报》 的说法,中方也表明了态度。
9月15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主持例行记者会。俄罗斯卫星通讯社记者提问:据《金融时报》日前报道,美国总统拜登与中国领导人通话时提出举办美中元首峰会。报道称中国领导人已予以拒绝,并表示华盛顿应该缓和对中方的立场。中方对此有何评论?
赵立坚回应:我能告诉你的是,9月10日上午,中国领导人应约同拜登总统通电话。双方就中美关系和双方关心的有关问题进行了坦诚、深入、广泛的战略性沟通和交流。
更明确表示,双方一致认为,两国元首就中美关系和重大国际问题深入沟通对引领中美关系正确发展非常重要双方同意继续通过多种方式保持经常性联系。
最后这句话饱含丰富的信息内涵,其中两个关键词值得仔细品味解读:
两国元首深入沟通非常重要
通过多种方式保持经常性联系
而且前置词是“继续”。
非常重要的“深入沟通”意味着什么,联系到紧跟着的(1)多种方式,是不是应该包括通话、面对面对话-也就是峰会?
(2)“保持经常性联系”,是否意味着中美元首之间的联系不仅不会、也不能中断,而且要更加密切?
中美两国官方的回应应该够清楚、够权威吧?!
最后,有一个现象值得注意,美媒这次没有跟着《金融时报》的节奏炒作,大概是要维护拜登政府的形象和权威吧。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