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线
有用、有料、有趣
继恒大之后,融创也快撑不住了。
毁约万达,港股融创中国连续两个交易日大跌,昨日大跌11.22%,今日再跌5%。恒生指数今日跌1.84%,逼近前低,弱势尽显。
A股方面,虽然指数有所回落,但热门赛道锂电、磷化工、氟化工、光伏、风电等继续High,其实不难发现,这些赛道持续走牛的逻辑推演到最后都绕不开“碳中和”的大趋势。
2021年是中国开启“碳中和”征程的元年,也是绿色低碳经济全球竞争的元年。今年A股市场,以“碳中和”为底层逻辑的各大赛道走出了轰轰烈烈的大行情,但除此之外很多股票表现并不好。
景气度高、逻辑硬的行业被炒到天上,走下坡路的行业被摁在地上摩擦,割裂会是以后的常态。


A
融创撑不住了
2021,房企暴雷年
继恒大之后,融创也快顶不住了。
昨日大跌11.22%之后,今日融创再跌5%,年跌幅达到42%,最新市值为720亿港元。
融创大跌的同时,不少投资者注意到近日万达酒店发布的一个公告。
2021年9月10日,万达酒店发展发布公告,公司9月10日收到来自融创中国的通知。由于受新冠疫情的影响以及融创中国商业的战略调整,将终止与万达酒店发展签署的有关融创集团持有且由万达酒店发展管理的21家酒店的管理协议。
万达酒店随后声称,公司将与融创中国就终止合作的后续安排和对于万达酒店的潜在补偿进行协商。
回溯四年之前,2017年7月10日,万达和融创中国双双宣布,万达集团将把旗下13个文旅项目按照注册资本的价格作价,外加76家酒店,以打包价632亿元卖给融创。
四年后,融创中国为何要冒着支付巨额毁约赔偿的风险,也要结束和万达这笔当初看上去占了很大便宜的交易呢?
融创这样的操作可谓是一次“紧急刹车”!
行业内资深人士称,在当下市场环境,这些酒店类的重资产融创不能很好消化。疫情期间,酒店行业已经严重遭受重创,未来的运营恐怕也需要长久时间恢复。在生存和合约精神间,融创只能选择了利己。
也有投资者猜测称,不惜毁约以求自救,要把烫手山芋再还给万达,说明融创的资金危机响起警报。三条红线方面,截止到6月底,融创的净负债率由2020年年底下降了9.4%达到86.6%;非受限现金短债比大约1.11,比去年年底提高0.03;剔除预收款项的资产负债率为76%,较去年年底降低了2.3%,位于“黄色档”。也就是说第三条线至今仍未达标。
2021年,我们看到,爆雷企业能级越来越高。以前爆雷房企都是中小房企为主,比如过去2018年的中弘股份等;2019年是三盛宏业、银亿集团、颐和地产等,都是中小房企,但自2020年后是福晟、泰禾等中型百强房企。
到2021年升级了。2021开年第一雷就是地产10强的华夏幸福,其债务逾期涉及本息共52.55亿,而华夏的底牌是可用资金仅8亿元!到现在,连恒大、融创这样的大块头都扛不住了。
(近期恒生地产指数明显弱于A股地产指数)

B
又是“碳中和”的一天,
氟化工、光伏、风电全都大涨
2021年是中国开启“碳中和”征程的元年,也是绿色低碳经济全球竞争的元年。
今年的A股市场,以“碳中和”为底层逻辑的各大赛道走出了轰轰烈烈的大行情,但除此之外很多的股票表现并不好。
今天的A股,又是“碳中和”的一天。
打开今天的板块热点,涨幅前六中有五个仍然是围绕“碳中和”这一超级主题展开。
PVDF和氟化工涨幅分别位居第一和第三。PVDF全称聚偏二氟乙烯,是一种氟化工产品。PVDF可以被用作锂电正极材料的粘结剂。
尽管PVDF在动力电池中的用量很小,只占不到1%,但这并不妨碍锂电池给PVDF带来明显的需求增量。同时,PVDF还可用于光伏的背板膜,这同样为PVDF带来了新的增量。
据百川盈孚数据显示,9月10日国内PVDF粒料均价29万元/吨,7日环比上涨16%;PVDF粉料均价30万元/吨,7日环比上涨13.21%;PVDF电池级均价34万元/吨,7日环比上涨9.68%。
钛白粉板块今日涨幅第二。继龙佰集团和中核钛白之后,惠云钛业和安纳达也发布公告宣布涨价。惠云钛业钛白粉对国内客户上调700元/吨,对国际客户上调100美元/吨,而安纳达对国内客户上调1000元/吨,对国际客户上调150美元/吨。
除了钛白粉涨价,钛白粉企业也在拥抱新能源。由于钛白粉生产过程中的副产品硫酸亚铁可以用来制备磷酸铁锂,中核钛白、龙佰集团等多家企业宣布通过自产或参股的方式进军磷酸铁锂。
风电今日涨幅第五。国家能源局近期表示,下一步将在“三北”地区着力提升外送和就地消纳能力,优化风电基地化、规范化开发;在中东南地区重点推进风电就地就近开发,特别在广大农村实施“千乡万村驭风计划”。机构认为,未来随着“千乡万村驭风计划”的开展,分散式风电的大发展将打开风电成长空间,国内风电产业将明显受益。
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涨幅位居第六。消息面上,国家能源局正式印发《公布整县(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名单的通知》,共有676个整县(市、区)列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约占全国的24%。
细心的投资者可能已经发现,今年以来,除了上半年有一小段的医美行情和半导体行情,其余时间几乎全部都是围绕“碳中和”和清洁能源展开。
不断加码的行业政策,不断上调的业绩预期,对“碳中和”与清洁能源形成共振。从下游到中游,从中游到上游,大资金使出浑身解数,挖掘产业链的每一个环节,试图找出低估的尚未被发现的细分行业。
于是我们看到,行情的展现实际上就是一个“你方唱罢我登场”的局面,某个细分行业可能暂时调整了,马上就有另一个细分产业链接棒。如此这般,雪球越滚越大。
为何“碳中和”能引发资金如此的“一致性”?因为能源本身就是天大的事,从长期看来,“碳中和”不出意外将是接下来十年全球最重要的几件事之一,甚至没有之一。而在这件事情上,中国的目标也就只有一个,那就是成为排头兵。

C
“两桶油”连续大涨,
中石油市值重回万亿
当锂电、光伏的各种细分行业在“碳中和”的舞台上尽情表演时,那个传统能源时代曾经的王者——“两桶油”,也悄悄走出了一轮中级行情。
在连续三天大涨后,中石油市值重回万亿,距宁德时代只差一个涨停。近一个半月,中石油已上涨了近40%。
“两桶油”爆发背后,石油价格的上涨固然是最主要的原因,今年以来ICE布油和纽约原油都涨了近50%。
但值得一提的是,两桶油也在积极探索向新能源转型,进军新能源产业链。
此前,中石油一直在积极推进低碳转型,首先加大天然气发展力度,由化石能源向清洁能源过渡。此外,中石油亦积极探索开发风、光、地热、氢能等其它能源形式,逐步转型成为综合性的能源公司。
不只是“两桶油”,那些全球传统能源巨头也在纷纷向新能源转型。
美国能源巨头雪佛龙周二公布了一揽子加大低碳能源业投资规模的计划,旨在发展这类领域的业务。雪佛龙预计将在接下来的7年时间投入超100亿美元,其中包括20亿美元降低现有业务中的碳密度,这一计划投资规模是此前计划30亿美元的三倍多,投资将用于生物燃料、氢生产、碳捕捉等技术。公司预计,到2030年,这类业务将可以创造超过10亿美元营业现金流。
除了雪佛龙,英国BP、荷兰皇家壳牌等全球石油巨头也纷纷公开承诺消除碳排放,并开始出售更多化石燃料资产、加大对可再生能源的投资。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