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电影派丨
首发公号:电影派
感谢作者为豆瓣提供优质原创内容丨
代言杂志买了吗?
集资参与了吗?
超话发博净化反黑完成了吗?

分到你手里的那100个小号的任务都做完了吗?
如果你曾经因为对“饭圈”好奇,而顺藤摸瓜地看过一些追星粉头的微博。
对这些“明明是中国字但怎么我就是看不懂”的话,一定不陌生。
明星饭圈,又有人称之为饭圈(juàn)。
呈现在大众眼前的,往往是不分场合的示爱刷屏,或者是随处可见的脏话集锦。
无脑、低龄、疯狂。
他们有时是脑门上刻着“人傻钱多速来”的数据机器。
有时又是胡言乱语的“养蛊邪教”。

这种趋之若鹜的风气,的确像极了圈养生物。

到了今年,娱乐圈明星“犯罪内卷”,粉丝们也争相展示自己的毫无底线。

一朝顶流一朝销号的某明星事件后,轰轰烈烈的“饭圈清整”开展起来。

有人说,太好了,早该整治这乌烟瘴气的饭圈文化。

也有人说,圈层思维已经被培养定型,这种方式治标不治本。
饭圈文化究竟是怎么形成的,怎么异化的?

饭圈又是否无药可救?
今天想借一档节目,理智地聊一聊饭圈——

角落的夜晚

导演: 谷云汉
主演: 梁文道 / 陈丹青 / 陈迪 / 刘擎
首播: 2021-08-23(中国大陆)

季数: 1

集数: 12
这是一档谈话交流节目。
主持人梁文道和两位嘉宾拟定话题闲聊。
时间不长,话题也很轻松平常。
但胜在能深入浅出,大胆聊点本质问题。
第二期,就谈到了追星。

他们给现在的追星下了个定义——参与偶像创造

谈追星,必然离不开饭圈文化。
饭圈,是什么?

饭=fan=粉丝。
虽然是英文音译,但这个词最早来自日韩明星粉丝圈层,目的是为了区别于那个时代的其他粉丝。
也就是梁文道所理解的追星:
贴海报、买专辑、去看演唱会。
狂热一点的,也不过是如张国荣的粉丝们。
跨越大洋,从日本飞到香港为他庆生。

他去世后,每年忌日也会有粉丝从世界各地飞往香港,摆花、摆信件去悼念。
在他看来,粉丝对偶像的情感更像是一种宗教性崇拜。
定期“朝圣”、购置周边产品、以信徒的方式从偶像身上汲取鞭策自己进步的能量……

无论是被某种特质吸引,还是一种自我投射而喜欢上某个明星。
最终的情感落点都是“他是神圣的、值得追随的”。
而在社会舆论的高要求下,明星们也必须刻苦磨练技术,拥有一技之长才“配得上喜欢”。
追星行为交付的,更多是一种正向反馈。
而如今,互联网发展迅速拉近了明星和粉丝之间的距离。
以往一年都不一定能见上一次的偶像,现在一个月、一周、甚至每天都能看到。
偶像触手可及,也意味着跌落神坛。
看得多了,白月光也成了桌上的饭粒。

明星必须想方设法展现自己的独特,留住粉丝目光。

创造作品、打磨技能需要的周期太长,于是有了“人设”——
简单直白地告诉观众,我身上哪一点值得关注、我的哪一项特质可以被喜欢。

它们可以是性格、语言习惯、处事态度、和其他人的相处方式等等。
反响好的,就反复强化;反响差的,就不断修改。
发现没有?
这完全是商品销售逻辑
理解了如今的“明星商品化”后,也就知道了“饭圈”为何形成。
明星是商品,粉丝就是消费者。

最初的消费者,享受商品的使用价值——音乐、舞蹈、影视作品。
后来产品更新,附加价值升级——粉丝想要看到更有意思的性格、更完美的长相。
再逐步发展成消费攀比——粉丝群体与粉丝群体之间相互比较,数据榜单应运而生。

这时明星与真正的商品不同之处显现出来:

他是有自主思想,可以听取粉丝意见的人。
粉丝也就可以按照自己的希望,亲手塑造偶像。
几经变化,粉丝从简单的消费者,跃升成了小股东。

换句话说,粉丝同时是付费方和收益方。
砸钱打榜,与有荣焉。
尽管乍一看上去,粉丝花费时间和精力,名气和金钱却被明星收入囊中。
但对于粉丝们来说,这种参与造星的满足感,远远大于追随。
此时,明星身上的“附加价值”早已远超本应拥有的“使用价值”。
他们可以什么都不会,不再高高在上,只为满足粉丝的需求。

这也是日韩偶像工业的逻辑。
一手创办划时代女团AKB48的秋元康,最初的想法,就是在大咖云集的日本娱乐圈里,找到一个观众介入的切口。
再牛X的歌星专辑,也敌不过可以赠送握手券的偶像EP。
而在内娱,粉丝看重的另一点,还有大众认可度
于是粉丝找到了两条路。

一是强化明星的商业价值。
饭圈总说做数据做数据,很多人不理解数据到底是什么玩意。
简单来说,
一切数据都是为了证明粉丝的购买力。

榜单投票人数,说明基数大。

杂志代言的成交额,说明舍得花。
偶像能被品牌认可,便能在娱乐圈里拥有更高的话语权。

到时自然会有作品找上门来,还管观众怎么看?
当然,促成现状的肯定不只是粉丝一方。
时尚杂志们到底是看中明星的“表现力”,还是为了坑一把粉丝的钱,已经是司马昭之心。
明星经纪、品牌、平台,没法说清楚究竟是谁下了第一步棋。
但恶性循环,扰乱了整个市场。

普通观众最后只能被迫在烂片烂剧烂音乐里挑挑拣拣。
另一条路则是主动“鸡偶像”。
就像家长鸡娃,粉丝们也会想着要给偶像打鸡血。

微博刷屏有之。
线下逼迫有之。

但出于不肯承认自己的眼光有问题的原因,她们总是避开直指“你演技差”“你唱歌难听”,只向偶像背后的团队讨公道。
理所当然的,此路不通。

一部分粉丝选择接受,放弃鸡血教育,回到上一步砸钱。

另一部分粉丝选择抛弃,寻找下一个“争气偶像”。
但同为一条流水线上生产的明星们,又能有什么太大不同呢?

如果说参与明星产业化,饭圈只是其中一环,谈不上“最恶劣”。
那么朝内看,你会发现它本身就是个盛满了各种疯狂的容器。
圈,即是圈层。
梁文道几人看透了粉丝群体的本质。

以前,一群相同爱好的人成立粉丝群、后援会。
目的是为了交流和结伴,以及给为偶像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表达喜爱。
在拥有共同目标的集体中发光发热,是很多人向往的群体生活。
这是“公民结社的渴求”

早期的粉圈状态的确如此。

有点小技能的,画画P图剪视频,其他人看了开开心心保存。

被转出圈了也是种安利方式。
粉丝们的目标,是朴素的“和偶像一起进步”。
随着小粉丝对产出者的追捧,大粉们拿到了一呼百应的话语权。
圈内逐渐形成了等级观念。
△某粉丝群的准入规则
后援会,是明星团队的传声筒、粉丝的“官方指挥者”。
大粉,是意见领袖,引导饭圈风向。
继续分化,又出现了“数据组”“战斗组”“氪金站”……
粉丝们各司其职,成了名副其实的“工蚁”。

饭圈中的大多数,则是心智不成熟的孩子,让“指哪打哪”几乎成了饭圈守则。
一套流程玩得得心应手:

先定目标,再分为两群人。
一群声色俱厉,强调硬性指标,完不成就是愧对列祖列宗。

另一群弱化偶像,强调自己的的作用,美化整个圈层,也就是俗称的“虐粉”。
双管齐下,爹妈管学习都到不了这个强度。
不花钱就是不够爱,不够爱还好意思来圈子里找朋友?
饭圈PUA状态就此形成。
底层小粉丝们以为大家团结一心,都是为了改变偶像的命运。
殊不知,大粉们早就完成了流量变现,连房子都能赚到手。
外人吐槽的反智行为,扒开一看,全是利益勾结。
个别“正常”的粉丝,面对现状也只能说句无力。
陈迪说,如今的饭圈内核不是新东西。
权力压制、排除异己、情绪煽动……
我们也许能在很多圈子里看到它。

因此,要改变饭圈带来的乱象,并没有那么简单。
网络排名榜单可以被清除,但团体本身就是一种榜单。
无论是团体形式出道的偶像,还是“四旦双冰”“大花小花”这类被大众联结起来的伪团体。

有人在的地方,就不可能没有攀比。
禁止线下应援,也许能控制住一部分“过度消费”。
但更应该管理规范的,是诸如“购买xx份即可解锁新物料”等等这类引导粉丝消费的“割韭菜”行为。
而追根究底,还是在于如何纠正粉丝自身认知。
姜思达提到“粉丝运营”一词,说这很反常识。

直接把粉丝定性为工具,仿佛牲畜一般可以利用。

那么粉丝自己呢?
是否意识到自己的工具属性?
是否还能想起自己追星的初衷?

说到底。

追星是为了快乐。
当你的付出超负荷。
当你发现自己在忍受一种强迫。
当你每次关闭手机,最先感受到的是疲倦而不是满足。
就该回头审视,自己是不是陷入了“饭圈狂热”。
不要爱一种身份、一件商品、一个地位,去爱一个具体的人。
饭圈也许会有彻底凉了的那一天。
但你的生活还可以继续。

好片等你一起「在看」👇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