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杜莎的秘密
公众号ID:meidushalove520

关注
如果你敢于直视美杜莎,你就会看到她不是可怕致命的,而是在美丽地微笑。
——Hélene Cixous
大家好,我是Sylvie。
前两天,我的一个学员给我发来了一张截图,图片里是她喜欢的男神发的一个朋友圈。
朋友圈的内容非常的简单,一张获奖证书,一句表示纪念的文案。
于是,学员就跑去留了言,可刚点完发送,她就和我说,自己后悔了。
原因是,她觉得她的留言似乎太过于正经了。
我定睛一看,“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八个大字映入眼帘,屁股后面还有两个竖着大拇指的表情包。
她继续说,她本来还打算再在后面加一个“ps:妈呀,我太有才了”,后来又觉得这样评论估计会更尴尬,于是就作罢了。
我尴尬地笑了笑,告诉她:
幸好没有这样做,不然就会有一种她一个人在那里表演的感觉,最主要的是还没有观众,一个人在人家的地盘,唱歌跳舞倒立劈叉。
学员大笑,但同时她也不解,明明是很正常的玩笑话,为什么一到线上的场景就会变地这样尴尬呢?
道理其实很简单,因为线上互动缺少面部表情的捕捉,肢体语言的互动,以及语调语速的变化。
这种多重因素的缺失,就会造成线上沟通的交流感受很差,更何况朋友圈这种无法即时互动的场景之下,就更容易变得异常尴尬,无法向下进行。
那么今天,我们就来简单聊一聊,到底该如何给男神的朋友圈留言?
首先,我们要知道,我们给男神朋友圈留言的目的是什么?
很简单,能够为了引起对方的注意,释放示好信号,避免产生“在么?”或者“在干嘛?”这种毫无营养的问答模式开场。
所以这里的重点就在于,我们的评论一定要是有趣、投其所好的、能够吸引到对方关注度的。
1
杜绝肉麻的书面用语
虽然朋友圈评论并不是即时沟通,但是本质也是一种聊天的形式,所以如果采用太过于书面化的用语就会让人产生生理性不适。
特别是在生活化的朋友圈场景中,用一些非常书面语的表达,很难让人不握紧拳头。
我曾看到过一个朋友圈,男生分享了一本关于沟通的书,并简单地聊了两句自己对这本书的感悟,最后推荐了一下,希望有沟通困扰的朋友都可以去读一下。
本是稀松平常的内容,结果有个姑娘却是这样评论的:
谢谢分享,我定会专门买来反复拜读,时刻提醒自己不断进步,向你学习。
emmmm……怎么说呢,就真的看得我差点当场去世。
事实上,文章开头的那句“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也是同样的问题。
在朋友圈使用这种过于正式的书面用语,不仅会让人产生生理性的尴尬,还会把你整个人都刻画地非常正经无趣。
所以,这里的重点就在于,我们在评论男神的朋友圈时,辞藻的运用要尽量生活化一些。
最好当然就是轻松的、有趣的,能让人光看着文字就能感受到你的可爱的那种。
关于如何掌握有趣的技巧可以扫图上二维码自行购买。
2
投其所好
男生一般很少发朋友圈,但是他们一旦发了朋友圈,除了分享生活之外,更多的是为了得到大家的赞美。
所以,我们在评论男神的朋友圈时,注意一定要紧扣内容,不要说一些无关的话。
不然可能会让对方觉得自己与你不同频,聊不到一起,或者觉得你的评论特别生硬勉强,从而失去好感。
那什么是与内容主题无关的评论呢?
给大家举一个例子。
假如男生分享了一张抱着宠物的自拍。
结果,你评论道:“哇,狗狗好可爱,好想rua一下。”
这就是完全偏离了主题,完全忽视了男生想要得到赞美的心理,没有满足男生的自尊心,反而多此一举输掉了男生的好感。
所以这里的重点在于,我们要知道,出现在他们朋友圈的任何物体其实都是工具,本质上来说,他们的目的只是为了得到大家的夸赞。
我们总结了一部分男生朋友圈的潜台词,想要的同学,可以添加小鱼老师的微信medusasecret,或扫下方二维码,向她索取。
3
尽量使用疑问句
想要在评论区引起对方的注意力,我们就要在留言的时候尽量采用疑问句的方式,不然对方很可能会不知道该如何回复我们的留言。
举个例子,我们在朋友圈发了一张自拍,结果有男生在我们的照片下评论“好漂亮”,这其实就很难回复。
回一个“谢谢”吧,会显得很疏远,无意间拉开了双方的距离;自黑两句吧,又显得太过在意,太过当真;不回吧,又担心会打击对方留言的积极性。
事实上,这样子的困扰,我们有,男生也会有。
更何况,男生相较于女生,本身语言天赋更加处于弱势,所以易地而处,他们很可能会直接选择不回复,那这样也就无法产生互动了。
所以,最好的方法,就是尽量采用疑问句开启对话。
举个例子,假如你看到男神在朋友圈分享了一本书,你就可以先夸赞他两句选书的品味,随即问他还有没有更多这种类型的书可以分享给你?
这么做的好处,就是能自动从朋友圈转到私聊界面,毕竟在朋友圈里去做分享这个动作也太不方便了吧。
事实上,大多数的话题都是可以用求助分享来进行互动的,我们只需要在转私聊之后将话题继续延续下去就足够了。
最后我想说,朋友圈其实自带“打开话题”的先天优势,完全不必为话题而苦恼,最重要的是,它还能帮助我们判断聊天的时机。
END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