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香港推出了一个新楼盘,它就是位于红磡的曼翘
新盘开售时时有,按道理也算不上大事,但没想到在香港引起了不小的讨论。
原因很简单,这个楼盘太便宜了!!!
3年内最便宜的市区新盘
直接看重点——价格!
这个楼盘只有开放式和一房单位,实用面积186至250呎(约17-23平米)。目前开发商只推出了50个单位,售价404.6万至644.1万港币,呎价21,073至27,056港币。
但是别忘了,开发商还有个18%优惠(需要45天内即供付款,关于即供付款戳这里回顾)
图片来源:am730
优惠后折实价331.8万至528.2万港币,折实呎价17,281至22,185港币,第一批推出的单位中有近一半房子不到400万!
最便宜的是6楼F室开放单位,实用面积192呎,折实价331.8万(呎价17,281港币);最便宜的一房单位是5楼E室,实用面积249呎,折实价445万港币(呎价17,871港币)
按香港现在的按揭政策(800万以下的房子,只要一成首付)首付只要30多万!
图片来源:香港01
而且所长仔细研究了一下,这个楼盘最难得的是:部分单位没有露台和工作平台,也没有很夸张的飘窗,房子比较实用。
大家有兴趣可以去看看曼翘的示范单位,具体位置佐敦弥敦道238号1楼展览厅
18楼A一房示范单位,实用面积232呎
图片来源:香港01
最近几年香港也推出过类似小户型上车盘,但大部分都在屯门,比较偏远。比如今年推出的屯门上岚,平均呎价也要18,388港币。
但曼翘可是在被称为“宇宙中心”的红磡!
图片来源:港铁
据中原地产总裁所说,这个盘定价较区内同类一手货尾
(一手盘放售后剩下的单位)低近15%
。而这个331.8万的入场价,为
九龙市区新盘三年内最低价。
我们来对比一下同区二手楼的情况。
曼翘附近的傲形,也是一个小户型单栋物业,2017年入伙,六成是一房,四成是开放单位,实用面积204至282呎。
这个楼盘最近一个月的成交呎价是19,317港币,而它一套205呎的开放单位,售价将近400万。
还有荟点,也是红磡单栋,2014年入伙,户型都是开放式和一房单位,实用面积193至272呎,最近的平均成交呎价是18,150港币,前两天刚成交的一个开放单位是416万,实用面积221呎(呎价18,824元)
对比下来,曼翘确实比较便宜。
而且它的地段也很好,马头围道68号,步行7分钟到何文田地铁站;步行10分钟到红磡站;步行13分钟就是土瓜湾站
图片来源:曼翘官网
这个位置比傲形(更近土瓜湾站)和荟点更近何文田站。
屯马线通车后,何文田就成了连同观塘线和屯马线的转车站,所以曼翘的交通很有优势。
另外马头围道和佛光街一带有非常多巴士站和小巴站,穿梭港九新各地,去哪都很方便。
据地产专家所说,一般港铁通车半年内,附近的房子会有10%-20%的涨幅,换句话曼翘还有不小的升值空间。
图片来源:香港经济日报
既然这房子位置这么好,还有升值空间,为何会如此便宜?
低成本收购旧楼?
首先曼翘并不是全无缺点。
这种价格的房子,好的景观是不用想了,周围基本都是旧楼,景观一般。
图片来源:香港经济日报
另外这房子真的很小,更适合单身人士,带娃的家庭就不用考虑了。
至于在房子的配套设施方面,会所是有的,但面积肯定不会大。
图片来源:曼翘官网
这个房子是一个旧楼重建项目,本来是6栋超过60年的唐楼。
曼翘的开发商桂洪集团从2001年开始收购,最便宜的一栋只花了880万,总价不到2亿。
买下旧楼后,开发商就建了曼翘,总面积大概是4.5万呎,算下来每呎收购成本只有4000多港币,已经很低了。
最近恒基兆业也在土瓜湾附近搞了个重建项目,比曼翘的收购成本贵了近2倍。
图片来源:香港01
所以专家预计恒基这个土瓜湾住宅建成后,
每呎售价会在2.5万以上。
看来这个桂洪开发商在收购旧楼上很有一套。
没错!他们就是靠收购旧楼发家的,而且桂洪集团的发家故事很传奇!
传奇的地产家族
别看桂洪名气不大,但人家也是香港的老牌地产家族了。
桂洪的创办人叫陈桂洪,上世纪50年代来港,在中环嘉咸街摆摊卖菜,靠卖菜赚的钱在中环买了一个唐楼单位。
图片来源:网络
后来唐楼被大开发商看中,重金收购,陈桂洪就有了第一桶金,同时也发现了一个商机。
此后陈桂洪专门买卖旧楼,他曾经花几百万在北角水星街买了一个旧楼,之后转手赚了上亿,被人称为“钉王”(香港称卖旧楼投资为“落钉”)
1972年,陈桂洪成立了一家地产公司,就叫桂洪地产,继续做旧楼生意,先是收购旧楼出租或者转售,公司规模成熟后,开始收购旧楼重建。
图片来源:网络
可惜创办人陈桂洪在90年代末不顺,虽然最后没事,但估计受了不少影响,之后便去世了。
他去世后留给子女一堆旧楼其中就包括一栋1975年买入的湾仔圣佛兰士街12号楼,当时只花了19万。
几个月前,桂洪集团以上亿价格卖了这栋楼,换句话说持货半个世纪升值500多倍!
图片来源:香港经济日报
还是说回曼翘,听完所长的介绍,你怎么看这个新盘?有购买欲望吗?
你在看吗?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