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富裕现在是最火热的话题。
普大喜奔的同时也引发了一些疑虑和争论,某些极左的声音沉渣泛起,官方反复辟谣,不是二次“杀富济贫”,不是重新“打土豪,分田地”。
民间对于均富社会的构建,有呼声,有诉求,是正常的人之天性。公平,是古今中外穿越时空的人性共鸣,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说“不患寡而患不均”,全球化以来特别是疫情大放水之后,美欧日等西方社会都存在两极分化加剧的压力。
中国的资产和收入分化问题更为严峻,世界大型经济体基本分三类:
1)日本欧洲(以及我国台湾省),由于过早走白左道路,福利社会,收入结构更类似于理想的枣核型,但不理想之处在于,激励不足,抱残守缺,经济创新和效率受损,在新世纪的互联网革命浪潮中远远落后。
2)美国相对尊重市场机制,更注重无形之手和原始的一次分配,各阶层收入差距较大,结构是典型的金字塔型。新世纪的全球化和科技革命加速了财富分化,这也是近年来美国社会民粹化浪潮勃兴的底层逻辑。均富,平权,走欧洲道路,成为民主党建制派的政治纲领,更为激进的则有桑德斯“劫富济贫”的革命主张。

3)中国最为复杂,既有最大发展中国家劳动者普遍低收入的特征,同时也受益于全球化和互联网,造富效应一枝独秀,独角兽公司和超级富豪数量比欧美不遑多让。例如拼多多的黄铮,80后,创业五年就晋身千亿富豪俱乐部,造富速度令Old Money瞠目结舌。中国的收入分布结构,通常都说是金字塔,其实并不准确,美国是金字塔,中国的塔形非常陡峭:塔尖精英极有钱,富可敌国,中国福布斯富豪数已超美国,但高收入群体占比不高,大部分人口都沉淀在中低收入阶层,与其说是金字塔,更像是一枚图钉。
图钉型的收入结构,是中国社会内在关系极为紧张的根本原因,这也能解释为什么经济增长的同时社会戾气深重。对中国社会来说,收入分配的紊乱确是一个非常纠结的问题。纠结之处在于,一方面,收入差距随着经济发展日益拉大,即使最保守的估计,以基尼系数表示的收入差距早已触及0.45的警戒线;另一方面,中国的特殊国情,稍一触及“均富”就会引发“政策变了”的非非之想,“吃大户”风潮蠢蠢欲动,历史的惨痛教训使得决策层投鼠忌器。
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制度的重要内容,也是其本质特征。总工程师当年对改革的设想,是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通过先富带后富,最后实现共同富裕,并把这看作是改革的“两个大局”。
之所以必须容忍“先富”,带动“后富”,是因为此乃社会发展的铁律,都是这么一步步来的。市场经济自由竞争,必然意味着优胜劣汰,贫富分化,就像任何领域都存在“二八定律”一样。唯一能做到的就是法律规则面前一律平等,而财富、权力、名望等社会资源的分配一定是不平等的,而且是马太效应式的流动。
因此,左右两派都不乏有人批评改革开放,说“先富带后富”,实际上“并没有发生,从来就没有发生过(It does not work. It has never worked)”。曾经有位著名公知于建嵘,在社交平台说:“问题是:先富的人凭什么要带后富,不带如何办?
这是个愚蠢的问题。“先富”带动“后富”了吗?其实已经带动了,这不是基于先富人群的主观意愿,而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市场经济条件下,先富必然带动后富,想不带动都不行。否则,中国大部分人应当和40年前一样贫困,而事实是大家都远远超越了贫穷的过去,只不过在带动过程中,贫者富裕了,富者更富了。
市场这只魔手是怎么让“先富”带动“后富”的呢?三大效应:
第一,拉动效应
富人有钱后,这些财富无非两个去处:消费和投资。富人再穷奢极欲,消费的财富也是小头,占极小比例,否则就称不上富豪。富人消费是需求,拉动经济,但更多的去向是投资。富人是天然的投资者,而穷人之所以穷,是缺乏资本积累。有富豪说过,家产超过1亿后,对个人没啥意义,就是账面数字,超过的财富用途都是给社会的。富人把钱存银行,是投资,因为提高了社会储蓄率,银行把储蓄贷出去间接支持实体经济;用钱买股票,买基金,做风投,做天使,是直接投资,创造新的就业岗位,让穷人有机会改变自己的命运。

“先富”无论是消费还是投资,客观上都会为社会创造就业,带动“后富”。这就是为什么很多移民国家更乐意接纳富人,因为吸引一名富人迁移过来生活、消费、工作、创业、投资,他无形中创造的社会价值高于一群穷人。

第二,示范效应
中国人最爱攀比,虽然导致内卷,但好处是能迅速改变旧面貌。“先富”创造财富的过程,本身是最鲜活的致富课,让亲朋好友左邻右舍眼红心热,纷纷效仿,于是先后都走向富裕之路。这是先富者的示范效应。
中国很多特色乡镇,就是这么形成的。为什么浙江桐庐成为快递之乡?占中国快递物流近60%市场份额“三通一达”的创始人都来自这里,而且老板们大部分都互相沾亲带故。乡里乡亲,一家摸着致富门路之后,马上一群人一哄而上,你想不带他们后富都不行。同理,为什么连云港民营药企扎堆?为什么山东曹县成为汉服之乡?为什么义乌成为世界小商品之城?……这些特色产业集群都是改革开放之后兴起的,有个屁文化渊源,原因很简单,亲戚邻里之间羡慕妒忌恨,比学赶帮超……
第三,慈善效应
真正的富人,吃喝玩乐,物质消费敞开了也花不掉财富的零头,酒色财气之外必有精神追求,信个教,拜个佛,修修祖坟,搞搞风水……更上层次就是追求名誉和社会地位,追求不朽,自比尔盖茨与巴菲特共同发起“捐献誓言”(The Giving Pledge)以来,越来越多的富豪把慈善当做一种时尚。富人们意识到:财富增减只是数字变化,如何有意义的花掉财富,才更爽!美国富豪动不动就捐几十亿保护小动物、减少碳排放什么的,令我们这些穷人无法理解。我相信,只要有配套的制度安排,中国富豪的慈善之心也不会比外国人少。第三次分配,先富直接救济后富,这是慈善效应。
搞笑的是,世界首富贝索斯不喜欢慈善,是有名的吝啬富豪,结果离婚被前妻分走一半家产,他老婆是慈善狂人,拿到钱就开始疯狂捐款。

有人说市场经济必然导致两极分化,计划经济才会共同富裕。未必尽然,计划经济是大家一起穷,穷得很平等。看似社会结构是一张白纸,其实根据清华大学社会学家李强教授的《社会分层研究》,计划经济的分配结构也是图钉型,只不过不体现为显性的财富,而是隐形的户口、住房、编制、特供、医保等体制性待遇,并且这种身份性阶层固化更难逾越。据他的研究,即便很多果粉津津乐道的民国时期,中国的分配结构依然是图钉型,顶层精英纸醉金迷,广大底层卖儿卖女,看看《觉醒年代》,这是导致中国近代转型不断激进化的内在驱动力。
实事求是地说,不能把困扰中国上千年的图钉型完全归责于近四十年的市场化改革,相反,市场经济让社会的总体福祉增加,社会结构是枚图钉,但水位是随着发展水涨船高不断抬升的。
市场经济不完美,但是目前最不坏的制度安排。悖离市场经济,没人创造财富,恐怕更可能的是走向共同贫穷。其实市场经济也讲共同富裕,日本80%多的人口处于“枣核”中段的中产阶级,号称“一亿总中流”,基尼系数一直很低,这符合共同富裕的标准吗?如果这算“共同富裕”,那么日本属于什么主义?
健康的市场经济体制下,先富必然带动后富,共同富裕不是同样富裕,共同不是平均,而是在保持差别和活力基础上的公平分配,是基于过程公平的结果公平。
共同富裕的标志是形成蓬勃强大的中产阶级,他们是社会的中流砥柱。善待中产阶级,扩大中产阶级,下一个百年的奋斗目标,是推动中国从图钉型演化为金字塔,再从金字塔演化为枣核型,社会结构趋于稳定,各阶层乐得其所,这才意味着现代化转型成功。
那为什么现在重新强调“共同富裕”和“第三次分配”呢?
我们说的“先富带动后富”,指的是公平竞争合法致富,通过自己的知识和技能,通过创业和冒险,赚取阳光下的利润。这种财富越多,意味着为社会创造的价值越高,越应当受到保护和欢迎。

不可否认,改革开放的过程一波三折,在缺乏法治的环境下,权力不受约束,市场高度管制,寻租不可避免。于是权力与财富相结合,滋生出大量灰色地带。很多特权资本,说违法也未必违法,形式上可能程序完全合法,正常的投资入股,但致富机会并不公正,有的人一投就能暴富,隐形富豪由此产生,而普通人永远无法企及这些财富门路,甚至只能在二级市场上当接盘侠被割韭。
权力与资本结合,合法但不公正。某些独角兽企业上市遭紧急叫停,或许与此有关。
旋即决策层因势利导提出“共同富裕”、“第三次分配”,更像是给这些灰色财富指出一条生路:生于不义,必死于羞耻;薅羊毛者,必成羔羊。钱财乃身外之物,捐了吧,人间正道是沧桑! 
市场经济,法治国家,慈善文化,杜绝特权经济和贪污腐败,避免市场沦为权力的唐僧肉,才能真正通往共同富裕之路。

感谢阅读“毛有话说”,释老毛的私人书斋,期待财富与心灵的共同成长。如有点滴收获,请扫下面二维码;也可搜微信号:mao-talk。知识改变命运,投资实现自由。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