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们,现在Luke全家正在集体露营中,能找到有信号的地方发文已经很难得了,所以回复大家的留言会比较慢,见谅!

等我们回去再跟大家分享照片和视频!爱你们哦~
好多国内的小伙伴经常问我:是不是美国人都特有钱?看他们过得特别滋润。滋润倒是真的,有钱吗?未必。因为好多家庭还是月光族。
所谓的月光族,就是live paycheck to paycheck。字面的翻译就是,从这次发工资活到下次发工资,也就是说,没有工资就没有饭吃了。
真的有这么夸张吗?确实有。。。
疫情期间,很多地方不能营业,比如餐馆、健身房这种,所以很多人一下没有工资,然后就只能申请政府救济了。
好多地方的Food bank(食物银行,就是给买不起食物的人免费提供食物的地方)都排起了超长的队,食物储备都不够用了。
一家能赚多少钱?
我刚查了一下,去年美国家庭的平均收入是68703美金,注意是每个家庭不是每个人。这笔钱听上去挺多的,不过对于美国的国情和消费习惯来说,还真有点“不够花”。
另外想提醒大家,美国的地域差异很大,就跟中国一样。大城市普遍收入高,当然消费水平也对应高。

总体来说,美国收入比较高的州有:华盛顿特区(是首都华盛顿,不是我们的华盛顿州)、马里兰、新泽西、阿拉斯加、夏威夷等,收入比较低的包括:密西西比、新墨西哥、路易斯安那等。
不过还是要到具体的地方~
所谓的“中产”,标配是一套别墅(我之前还写过自己买学区别墅的经历,想看的戳
在美国定制学区别墅,是怎样的体验?),大多数家庭有2个左右的孩子、养宠物,有固定的兴趣爱好。
钱去哪儿了?
每个人都要交收入税,大部分家庭的收入税占总收入的20%-30%。虽说收入越高,税率越高,但真正的有钱人总有各种各样的手段来避税(就是利用各种退税政策)。
我记得当时选举的时候,还爆出川普在2017年交的个人所得税总和只有750美金,而美国人平均交个人所得税的数目在2018是15322美金。

所以说苦大仇深的中产阶级才是交税的主力军
除了个人所得税,也就是收入税,还有各种税。比如房产税,房产价值越高交税越多。
另外消费税也是每天都在交的。大部分州,在做任何消费的时候都要按比例交税。

比如买个YSL的唇膏38刀,在华盛顿州一般商品是9.4%的税,唇膏到手就是41.57刀。如果其他类商品,比如买车、买房,消费税的税率会不同。
我的化妆台,妥妥的败家唇膏收集爱好者
住房
大多数家庭都有别墅,所以房贷就是每月的固定支出,而且占收入的比例很高,也有20%-30%
没有房子的也要付房租,和房贷的数目不相上下。
怎么样,交完税和房租/房贷,一半收入就没了。我就问你,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房租房贷之外,还有每个月的电费、水费、网费、燃气费、垃圾费
,因为总体消费水平高,肯定不能忽略这部分。

不说别人,就我家一个月的电费+燃气费平均下来就有100多刀,大城市肯定更贵了。
夏天因为要给前后院的花花草草和各种植物浇水,水费会猛涨~我们这里还是阶梯型交费,用的越多,每立方越贵
吃和穿
除了住,吃也是必不可少的。
美国超市的食物价格肯定不能和国内比,换成人民币非常吓人,两三刀一磅的蔬菜都不算贵。

不过对于美国的人均收入来说,已经不算贵了。如果经常去超市买菜和食物,也不会吃穷。。。
但是,美国人民非常喜欢外食,就是不喜欢做饭。
美国家里的灶台,好多都是和客厅连着,而且在厨房正中间。我们中国人肯定不能接受,这油烟不到处都是了?
大多数美国人民没有这个顾虑,他们买吃的比较多,偶尔自己做饭也是三明治、烤这烤那,油烟机基本就是摆设。
虽然出去吃也不一定要高档餐厅的,但吃饭+消费税+小费,肯定比自己做饭费钱,积累下来就是很大的一笔钱~
穿衣方面,想多花可以花很多,想省也能省。虽然没有某宝,但遇到商店打折也很合算。这个很难给出具体数目,每家在穿衣理念上相差太多,所以投入也不同。

交通
虽然大城市的公共交通很发达,但那毕竟是少数。更多的人生活在“农村”,最多有公交车,间隔长,而且好多地方覆盖不到,周日还没有。。。所以私家车还是最方便的,也是最多人选择的。
美国的二手车非常受欢迎,我家也是在2019年才第一次拥有了一辆非二手新车。即使是二手车,也有不少人需要通过贷款买,新车就更多了,车贷也是很多人生活的一部分。
买了车还要加油,美国的汽油算便宜,不过耗油量跟车有很大关系。
国内的路上大部分都是城市用车,不算费油。美国除了这些,还有大量的卡车,尤其离城市远的地方。
卡车不但干活装东西什么的方便,而且在很多青少年眼里超级拉风。虽然卡车用柴油,但还是个个超级费油。。。

我有个同事就是开卡车,他真正用卡车拉东西的机会并不多。他的儿子14岁了,满心期待自己16岁拿到驾照之后能有辆卡车。我同事说:卡车没门,你跟我年轻时太像了,我知道你有卡车会发生什么
另外就是车保险了,和你自己的驾驶情况有关系,年龄越小保险越贵,我同事他儿子,拿到驾照之后估计光是保险就要破费很多了。。。

非必需消费
如果你以为美国人民每天只安于衣食住行的现状,那就太天真了。他们无时不刻在追求更舒适的生活。
首先就是旅行了,大小旅行充满全年。旅行有多费钱你们都知道,但对于美国人民来说完全不是问题。
小的旅行就是露营或者自驾游(就是开车一天之内可以到的地方),大的旅行要么坐飞机要么自驾好几天(美国人民非常喜欢开车
)。

每次周末或者节假日结束回去工作,大家聊的都是:假期干什么了,去哪儿玩儿了?
要是暑假或者寒假(圣诞新年假期)之后,更全是这个话题。

去年疫情爆发的暑假之后,老师开学依然聊的是这个话题。当时一个聊天室有20个老师吧,除了我之外就有一个老师没有出去旅行,可见他们多么无法忍受“家里蹲”。
Luke爸单位,每年12月份的时候,办公室就空空的,尤其是圣诞节和新年之间那几天,几乎没有人。大家都赶着这个时间用年假,不管是去和远方的家人团聚还是出去放松,总之不出门的很少
美国人民热爱生活,生活里充满各种兴趣爱好,
没有一个不烧钱的。

夏天的时候各种水上运动,冬天就是冰雪项目,整齐一套装备保证让你钱包大出血。Luke爸只是一双单板滑雪专用鞋,就200多刀,想想一整套的花费吧~
这还算好的,买了能一直用,家里要是有几个娃,每年都在长个子,装备要随着孩子的身高和脚长不断更新。
不喜欢运动的也不能闲着,在自己家捣鼓。谁家还没有个爱干活的男主啊?各种电钻、电锯、工作台,通通配起来。小到修剪植物,大到自己做家具,全都在家搞定。要的就是成就感~
我还认识好几个喜欢钓鱼的朋友。美国的钓鱼和国内可不太一样,他们要么租船,要么自己有船,开着船去湖上、海上钓鱼,更奢侈的是每年拉着自己的船去阿拉斯加,一次过足瘾~

鱼确实是没少钓,回来亲戚朋友的都能分到。不过这鱼的价值肯定和装备没法比。。。没办法,要的是体验!
其他消费

这里我没写教育花费,因为每家对教育的投入都不一样。有的全靠公立教育,孩子放学就在家门口和邻居小孩玩,基本投入为零。
有的像咱们华人一样,愿意在教育上大把投入,从幼儿园开始就细心调研了。等到孩子大一些,各种兴趣班、夏令营更是一个都不能少。
对了,我也分享过养娃花费,感兴趣的戳
在美国养娃要花多少钱?算完吓一跳
其实我感觉,之所以“月光”,说到底还算消费观念的差别。
之前不是有个小故事吗,说中国和美国的两个老太太,中国老太太存一辈子钱,临死前终于存够钱买了房,美国的老太太住了大半辈子房子,临死前终于还清了银行贷款。
真实的美国消费观比这个故事更加写意,我同事就把自己贷款买的房子叫“银行租来的”,说退休还不起贷款了就把房子还给银行。
除了我刚才提到的房贷车贷,美国买各种东西都能贷款,讲究的就是花明天的钱享受今天。
我参加过一个“首次买房者”的讲座,主讲人就告诉大家房贷是很大一笔钱,要改变现有的生活方式(就是没有房贷也月光)才能负担首付和房贷,教大家怎么省钱,包括:少出去吃饭、多自己冲咖啡少买星巴克等等。。。
反正我听了十分钟就出来了,这些省钱技巧,姐还没出生就学会了,何必浪费时间
我家的消费观在来美十几年之后也发生了改变,虽然还是不能忍受月光,但和父辈省到每一分钱的花钱方式比,更注重消费体验。
还有我要跟大家说,虽然美国家庭这样的消费方式很潇洒,但抗风险能力低。
比如有时候车坏了需要大修,或者突然进医院,就是非常大的一笔支出,这时候好多人都需要经济援助才能扛下来。
疫情期间,好多人因为工作变动就没钱还贷款、交房租、买吃的。。。所以我还是非常不推荐
希望大家找到自己能力范围内的平衡点既能享受生活也有抗风险的能力。
资源时间
最后到了送资源的时间。今天跟大家分享迪士尼神奇英语”,干货满满,希望小朋友可以一边看动画一边学英文啦,希望大家喜欢。
点【赞】+【在看】,扫下方二维码在公众号后台对话框发送“0202”,就能下载啦
也希望大家告诉我们想看的话题,还有国内好玩的事儿~
喜欢我们推送的记得要点赞、分享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