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国的科技水平和科研能力都有了突破性的进步,但中国的顶尖高校却持续将人才送去美国大学交流学习,甚至作为国际名校的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也保持着这项传统。
    自今年五月份美国签证开放以来,美国驻华大使馆共发放8.5万张学生签证
    究竟是什么吸引了源源不断的中国学子远赴海外?通过这篇文章,小编来和大家探讨一下中国与美国的教育究竟有何差距。
1. 中国STEM教育更拘泥于学科之内
    在中国,小编常听人们抱怨,数学有什么用,买菜又不用函数。在中国的教育体系中,成功的解题便证明了学生掌握了这门学科,但学生们并不知道这些知识的具体意义。
    其实不只是STEM,中国每个学科教育都存在同样的问题。哑巴英语就是很好的例子。学生掌握了晦涩的语法知识,却仍不能利用英语通顺的交流,写作,也远远达不到文化交流的目的。
    我们似乎又对美国的数学太过简单这件事持轻蔑的态度,但实际上,他们是用较少的时间,掌握了学习和生活中最为实用的数学常识。更多的时候,美国学生们会被要求为实际问题寻找解法,将科学融入生活。从中,他们会了解到,数学在科技发明甚至社会学科的发展中都至关重要。
    以美国的STEM比赛为例,学生并不会要求做题,而是去为实际问题制定一个方案,比如如何在不中断供水的情况下,用最少的花销解决美国二战后水管漏水的问题。
2. 美国教育更注重思考与质疑
    中国社会是存在阶级的,学生应该听老师的,而所有的质疑都会被认为是不尊师重道。而美国社会更主张平等,学生们可以随时打断老师,提问质疑。无论这个问题是简单还是困难,老师都会对学生提问的行为加以鼓励。学生们创新性的想法也会受到鼓励和指点。
    老师们也会带领学生批判性的看待问题。比如,小编的心理课上,每当老师引用科研文献时,常常与我们讨论这个文献的结论有怎样的不足。
    美国的科学教材往往是很厚的一本书,因为我们从中可以看到大量科学史,应用实例,以及编者的思考。阅读这样的教材时,学生们会深刻了解这门科学的发展和实际意义。而中国的教材,更多的是例题和标准答案,把科学限制在了题目中。
3. 中国教育过于看重考试分数
    成绩不好=失败,在中国很多人都这么认为。中国学校只看重是期中、期末考试成绩。但成绩好就能证明对学科内容的掌握吗?很多学生都是平常轻松,考前努力。而这样的突击学习往往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不够深刻。正如对中美教育有通透洞见的吴军博士所说曾说:“不及格不是惩罚平时不好好学习的人,是惩罚最后三天还不好好学习的人。”
    美国的判分制度(ABCD)基于学生一个学期里的整体表现,包括课堂出勤,作业完成,小组任务等。考试成绩占的比重不到一半。甚至有的学科完全基于对话题的深刻讨论和思考,就根本没有考试。小编这学期学习的一门分析种族问题的课中,老师不会教我们一些刻板的知识,而是时刻提出问题供我们讨论。我们最终的成绩,主要基于融汇整节课程所学的种族研究论文。
    所以,美国的大学生比中国更加忙碌,因为他们需要时刻保持学习状态。
    美国教育着重培养的,是对社会有用的全面人才,这些人有着领导力和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有着丰富的业余生活。
    而中国的教育,还停留在应试思想中,学生的所学所知都不够广阔。成绩成为唯一标准,也导致了学生之间内卷严重,很多学生心理压力很大。
    其实,每个人的能力都不该只被成绩判定,学业之外也有多彩的生活值得享受。学习与生活都该是我们探索世界的方式,让我们感到新奇与快乐。
感谢阅读,同时...

【香槟必备!优质信用/电话卡】
无需SSN的信用卡,单人电话套餐,还有更多进阶卡等你申!
了解一下!
 无需SSN信用卡
 所有消费1%返现
 Deserve EDU 
 国际学生定制信用卡
- 开卡奖励$30
- 免费Amazon Prime
- 建立你的信用记录
【UIUC微信群】找课友群上线
添加小U助手微信(uievents) 加入更多本地群
 HELLO! 
  I'm LittleU
小U助手
VXID:uievents

你想成为下一次推送的主人公吗?
有猛料?求采访?这一次由你来决定我们讲什么

加入UIEVENTS 和我们一起运营新媒体
有稿费/无学费,还有香槟的百科全书——老学长!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