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很想和大家分享「他乡的童年」这部非常开阔的纪录片,身边很多人看完都觉得有被触动到,会开始反思,尤其是芬兰那集,不少成年人都感动到落泪......
战地记者出身的周轶君,每集她都会走访一个国家,去了解那里的教育传统和现状,一共 6 集,日本、芬兰、印度、英国和以色列,最后回到中国。
比较少有的国产高分纪录片
2019 年推出后
豆瓣评分一度冲到 9.2 
虽然是在探讨教育,但很多没有小孩的朋友也看得津津有味,因为这趟旅程,某种意义上,也是一种自我发现,是与自己童年的一种和解。
走遍多个国家会发现,虽然同处一个时代,分享一个地球,但不同国家的教育理念真的是千差万别:
日本幼儿园的小孩上课要统一着装,坐整齐、手背后。

老师点名的时候,要全神贯注、精神饱满,并且在第一时间,元气满满地喊「到」。

而芬兰的小朋友却可以在上课的时间随意落座、吃东西、穿任何自己喜欢的衣服,比如打扮成一个小女巫~
读书或者听音乐的时候,可以用任何愿意的姿势。
躺着、趴着、翘着脚,看到一个小女孩,倒吊在椅子上,一边听音乐一边抠肚脐......好可爱,在学校就像在家里一样~
教育方式的好坏,似乎并没有一个标准答案。每个国家不同的文化背景,催生不同的教育传统,而又都有其闪光之处。
最好的学校 就是离家最近的那所
芬兰这集是最被热议的一集,比如热搜上有段时间在聊「被精神富养的孩子是什么样」,很多人就拿出芬兰的教育举例。
那里的孩,精神上是丰满的、自洽的,不卑不亢拥有充足的安全感以及 inner peace,不会觉得财富是衡量成功的唯一标准。
芬兰小学生眼里的成功
小朋友的精神能这样的富足,是因为芬兰的教育倡导个性平等:「每个人都一样好,只是不相同而已」。
所以学校里会故意淡化竞争,比如,三、四年级以下都没有任何形式的考试~
为了给「平等」、「反竞争」创造充分的实现环境,芬兰将所有的学校统筹管理,确保每一所学校的教育条件、师资力量都是平均的,并没有专门给富人的学校。
每个小孩都有公平的受教育机会,与父母的财富、社会地位无关。所以,当你问到芬兰最好的学校是哪所?
答案就是——最近的那所。
能够打造如此被信任的教育体系,首先得益于芬兰对教育的极大投入。
国家除了会出钱,让每个孩子都上得起学,还会聘请水准非常高的教师,提供免费的培训和餐食,以及合理的加薪机制。
学校的课程也经过心设计,把钱投入到人身上,让他们去成为不同的人才,从而获得各自的出路。
其次,这样的教育理念还需要,整个社会都能达成「人人平等」的共识。
依托于芬兰的高福利社会,芬兰人普遍不太会去攀比,比如街上就没有很多奢侈品店
当不以财富作为标尺的时候,任何工作都有其被尊重的道理,所以人人都是平等的,只是人生的道路不止一条,每个人都被允许成为一个普通却快乐的人~

失败后的重来 更值得被肯定
以色列人口不足 1000 万(连北京的一半都不到),却是仅次于美国的创业大国。
十几岁的青少年很多都已经拥有了自己的初创公司,一个 16 岁的 CEO 和周轶君谈起业务来也像模像样。
他们每天依然要上课、写作业,但与其他国家的小孩不同的是,课余爱好是创业~
事实上这些创业公司有 96% 都会失败,但这并不影响他们创业的热情。
他们既不会被人嘲笑是「不自量力」,也不会被看作失败者,甚至会因此获得更多创业机会。
因为以色列人会觉得,人可以从失败的经历中学到经验,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你就变得更聪明,也更可靠。
但他们并不是包容失败,而是包容重新来过的勇气。
这和以色列的历史、文化有着很深的联系。犹太人在历史上经受过太多的苦难,使得整个民族对未来都没有任何把握,而在这种前提下,有勇气一次次重新来过的人,难道不值得被看作英雄一般的存在吗?
同时,经历苦难之后他们也质疑一切,提出质疑就需要解决问题,而解决问题本身就是一种创新,所以他们选择创业,也热爱创业。

精英教育 是培养推动社会的使命感
英国的名牌私校大名鼎鼎,很多人向往把孩子送进这些贵族学校,去成为精英。
但所谓的精英教育,除了更看重音乐、艺术、戏剧等学科,特别重视的其实是体育。因为体育可以让小孩懂得规则、协作、竞争,就像一个小型社会。
更重要的是,学校的目标也不是培养穿着打扮得体,彬彬有礼,会说漂亮英语的人,而是培养一批能够、也愿意推动社会改变的人。
这就需要给孩子们建立一种「让社会变得更好」的使命感

首先要做的就是,让孩子们与社会建立连接。
比如为中国出征奥运的马术运动员华天,从小在伊顿公学上学,他说学校会要求每个孩子都订阅一份报纸,每天吃早饭的时候阅读,去了解学校外面真实发生的事。
但光是知道还不够,从小就要学会主动去解决看到的问题,从而推动社会的改变和发展。
像是德威公学的小学生,每个月都会根据需要改善的社会问题做一些慈善项目。这样,从小就会觉得慈善是很重要的,不幸的人需要更多关注,而自己有责任去关心他们。

小朋友们提出的设想,是真的会被采纳和实施,前提是大家要分小组去讨论,认真做提案,然后表达出来。
对社会的责任感,以及自信,就是这样在孩童时期便建立起来,以至于渐渐成为我们所说的精英。
在混乱中 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印度是个奇妙的国度,它的教育作为整体并不为人称道,但这些年来,很多国际企业的高管都是印度人。
也许是因为这个民族有自己独特的智慧,比如问题解决不了 100%,那就先解决 20%。
混乱中没有唯一的标准答案,所以印度的学生并不觉得,自己的想法要足够完美才能向大家展示。
即便是逻辑不通、漏洞百出,只要自己觉得有道理,就敢表达出来。

混乱之中没有条条框框,也就没有很多歧视,混乱却也宽容。
印象很深的是一个小男生陈子乔,以前在台湾上学,因为有点多动,有点胖,常常被同学嘲笑,被老师说是最笨的小孩,连医生也建议吃一些药去抑制他的动作。
而来到新德里上学后,抑郁一扫而空,这里没有人会歧视他,大家对小孩的容忍度很高,会觉得小孩就是会吵闹,就是会动来动去。
而当子乔慢慢建立自信,便展现出让人惊喜的创造力,整个人都变得活泼阳光。适合的教育,或许真的足够挽救一个小孩。
秩序感 来自不给别人制造麻烦
几乎全世界对日本的印象都是井井有条,非常有秩序感,这主要来自于「把自己的事情做好」,从而「不给别人制造麻烦」的思维。
这种思维也渗透在日本教育的点滴里。
像是幼儿园教室的门故意设计得不会自动关严,需要小朋友自己去关好,这样从小就会意识到,自己的事情要做彻底,否则会给别人带来麻烦。
故意把水槽去掉,用水的时候水会溅到脚上,所以用完之后,就会记得把水龙头关好,从而养成习惯。

日本人口太密集,一切都需要在秩序当中,才会省去不必要的麻烦。
幼儿园放鞋子的地方会画好图标,这样就能培养孩子们井然有序、乐于整理的习惯。
但在日本,这种「不给别人制造麻烦」的心态,也引发了很多负面的问题。
很多人会因此感觉很压抑、很拘束,甚至有些极端现象,比如小孩子(尤其是男孩)被教育不能在别人面前哭泣,就连家人去世也不行......


很显然,看起来很好的教育理念、社会习惯,可能也存在着弊端。
比如日本不以给小孩买最新潮的玩具为荣,而是需要妈妈也来制作一部分玩具。
开学之前妈妈们也要做很多东西,比如给所有的物品都写上孩子的名字,甚至就连彩笔,也要一支一支统统贴好孩子的名字。
看起来的确很温情,但当这一切都变成对母亲不成文的规定,那就形成了一种压力,尤其是对于职场女性来说。
很多人跟着周轶君走完这趟旅程,都会觉得收获很多,或是一些观念的改变,或是找到些许共鸣,或是有被治愈到。
记得周轶君在芬兰小学的一次活动上画画,从小被老师说不会画画的她,怕自己画得不好,所以不太敢尝试。
但大家告诉她,画画应该是一种内心的表达,不是一种竞争,每个人都可以画,而且每个人都是不同的。
感受到从小被否定的东西,其实并不是自己的缺点,周轶君顿时因为感动而有点情绪失控......
关于教育,也确实存在太多我们不可左右的因素,社会、传统、每个家庭的状况......
但具体到每个成年人身上,当瞥见更多种可能以后,我们或许可以去认真思考如何更好地去对待下一代。
如果说「小的时候被怎样对待,长大就会怎样对待别人」
童年的时候,我们没有选择,但愿如今已是成年人的我们,站在有选择权的一方,可以做得更好一些~
🎙

欢迎大家来留言聊聊这部纪录片给你的感触
或是分享一下你所向往的童年
编辑:一只端
🎬
欢迎大家关注 Camelia山茶花 视频号

获取更多灵感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