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文章,从上周收到的一位来自家长的邮件说起。
这位妈妈在信中写到:晚上和儿子聊天时,儿子告诉她班上有个小女孩好像总是欺负他。今天课间休息的时候,小女孩一把抢走了儿子手里正在玩的皮球。
当儿子大声告诉女孩:“我正在玩这个球!”的时候,女孩还是把球给拿走了。
后来回到教室开始上课,小朋友都坐在地毯上,这时这个女孩子又把手伸向儿子还打了他,因为当时老师在上课,儿子并不想打断老师,所以并没有说什么。
从这封邮件的字里行间,我感受到这位妈妈的担忧,她害怕自己的孩子在学校被欺负,却又不敢表达,默默承受
相比之下,我曾和我三年级的学生们展开过一场讨论:如果朋友欺负你,你会怎么做!

记得有个男孩毫不犹豫地说:“我要打回去!因为爸爸告诉我,如果在学校有人打我、欺负我,我就要还手打回去!”
同样是面对欺负,有的孩子可能会默默承受,有的却要给对方点颜色see see。如果你是这两位朋友的爸妈:你会如何教孩子呢?
在探讨这个问题之前,我突然想到发生在2019年的“得克萨斯州校车霸凌事件”——
一名5岁的小女孩被校车上的几名大孩子骚扰和殴打,持续12分钟之久!期间她不停地向校车司机呼喊,请求保护,而司机却选择视而不见。
(打头、用铅笔扎、勒脖子)
这个事件在当时引起轩然大波,大家纷纷谴责校车司机的不作为,汹涌的民意要求学校开除校车司机,在社会的压力下,校区开除了司机,并于当年加大对校车服务人员的培训。
看到这个视频的我,真是气得牙根痒痒!恨不得自己冲上车,手撕了这几名欺负人的孩子!
“打回去“真的有用吗?
几乎每个孩子都会遇到和其他孩子起冲突的情况,孩子被打了,父母担心孩子被欺负了不敢还手,以后肯定还会被人继续欺负。
于是有的家长告诉孩子:“如果别人打你,就给我使劲儿打回去!”
但是!打回去真的有用吗?我想到这三个点:
1. 孩子年龄尚小,没有打架的经验,在体格上也处于弱势,即使父母让孩子“打回去”,但很多孩子会因为恐惧和身体素质上的悬殊差距,而不敢真的打回去。
又或者因为还手激怒打人者,从而引发更加剧烈的伤害
我们通过上面的视频就可以看到,校车事件里的小女孩曾经尝试过还手,但还是没能制止伤害的继续。

2. 打回去有时可能会给孩子带来新麻烦。比如,孩子还手的时候正巧被老师看到,老师因为不了解情况,没有看到谁先动手的,反而让后动手的孩子变成了“替罪羊”,这下,被欺负的孩子反而有口难辩啦。
3. 纵使孩子打赢了,但还手的时候,可能一不小心把对方给打伤了,孩子和监护人自然要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这下矛盾就进一步升级啦。
所以,相比于武斗,我们更需要用智取!
如何看待孩子间的冲突
每个孩子都是父母的心头宝,怕孩子在外面“吃亏”,是父母担忧的源头。
其实在我看来,小孩子之间嬉笑打闹,“打人”和“被打”是常态,我们要明白,孩子需要在处理和他人冲突的过程中,学会必备的社交技巧处理问题
的方法。

换句话说,在面对冲突、甚至欺凌的时候,我们要教给孩子智取的方法。
1
理智干预
处在幼儿时期(18至30个月)的小朋友,一半的时间是自己玩,一半的时间是和同伴并行玩(并行玩的意思是肩并肩,排排坐地一起玩)。他们会彼此模仿对方的动作和玩法,比如扔东西,互相追跑,玩着同一件玩具等等。
这个阶段的朋友在与同伴的互动中,常常会因为抢玩具而发生推人、打人、抓人、咬人等行为,这也是他们发展与人合作相处,共享空间和资源等社交互动能力的过程。
理解了这一规律,我们在看到孩子被打的时候,就不会第一时间认为自己孩子是“被欺负”了,进而才能更加理智的对孩子进行”行为干预“。
2
鼓励孩子识别情绪
上了幼儿园后的孩子们,玩耍内容变得更加具有创造性。比如搭积木,画画,做手工。这个阶段的小朋友通过与同伴玩耍,发展着自己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耐心、创造性、以及韧性
合作或竞争式的游戏,将成为孩子们越来越喜爱的同伴游戏方式。但此时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尚不成熟,没有办法正确表达自己的需求,难免有时会通过“暴力”手段(如尖叫、掐人、打人、扔东西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情绪。
这时我教给大家一个好方法:通过谈话的方式,帮助孩子识别自己和他人的情绪,进而用更加积极的表达情绪。
比如在上课时,我会给孩子们阅读一些关于Feelings(感受)的绘本,让孩子们理解在不同情境下,我们会产生什么样的情绪变化:

这里有一本我非常喜欢的情绪绘本《My Feelings and Me》推荐给大家。比如这一页就告诉孩子们如何正视自己的情绪,换句话说:There is nothing wrong with my feelings,每个人都有情绪,我们的情绪没有错。
在接下来的这一页,故事教给我们9种处理情绪的方法。比如:将自己的情绪说给一个舒服的人听;大声说出自己的情绪(比如我很生气!);在纸上写一个故事;用游戏的方式表演出自己的情绪;哭一场;画一幅画;大笑一下;唱一首歌;或者去外面玩一会儿!
我也特别找到这本书的朗读视频,希望爸爸妈妈们播放给每个孩子听:
接着,我们会把不同情绪做成卡片,让孩子们进行情绪的配对和识别。这样我们就能帮助孩子了解不同情绪所展示的面部表情,从而在生活中更好的识别自己和他人的情绪。
3
教会孩子表达情绪
小朋友发脾气、打人,常常是因为不会表达自己的情绪。所以只能用暴力手段来发泄自己。
所以,我们应该从小就教给孩子健康表达情绪的方法。
这里我会教给孩子“I feel”的句式,比如:你刚才抢走了我的玩具,我很难过(I feel sad)。刚才你在我的纸上乱画,我很生气。
如果孩子稍微大一点,有了比较好的语言基础后,我们可以用这样三句话的表达方式
,跟朋友说出自己的情绪。

情绪的表达有三个方面:
  1. 指出对方的行为 (When you ....)
  2. 说出自己的感受 (I feel...)

  3. 告诉对方下次请怎么做 (So please...)
这样的练习,让小朋友在和同学发生冲突时,学着冷静下来,用“语言”作为武器,清晰表达自己的感受。
孩子被霸凌怎么办?
如果发现孩子出现以下迹象,那么就该特别警惕:孩子是否正在遭受霸凌(bully)?
校园欺凌绝不再是孩子间的小打小闹,要第一时间予以特别重视!

  1. 逃学,总是以身体不舒服等理由拒绝上学;
  2. 身上有莫名的淤青;
  3. 学习成绩飞速下滑、总是丢东西;
  4. 朋友突然变少或者没朋友,不愿讨论学校里发生的事情
欺凌也不仅仅表现在肢体行为(如撞人、绊人、推人、捅人)上;还包括语言行为,如嘲弄他人长相、恶意起外号、笑话别人;以及人际交往行为,如故意孤立、无视某个人,传播关于某人的流言蜚语等等。
这些霸凌行为给孩子造成的精神折磨,往往比肉体伤害更严重!
这时作为父母,我们应该如何帮助孩子“智取”来保护好自己呢?这里给大家总结了三种美国小学最常见的“对霸凌Say No”的方法。
1
增加气场
很多人欺凌他人,是因为他们喜欢“权力”,欺凌别人的孩子觉得,只要让你哭出来、害怕,他们就成功了。所以不要让他们得逞,我们要表现得非常冷静、自信!
增加气场,是战胜霸凌的金沙罩铁布衫!
在姿态上,我们要站得笔直,敢于直视别人的眼睛,说话的时候声音洪亮,抬头挺胸,只要你先在姿态上表现得非常自信,那么你会在心底慢慢感到自己更加自信了!
你可以让孩子站在镜子前,不断练习,直到孩子能够吐字清晰、自信而坚定地说出以下的话:

“别再烦我了,我不喜欢这样!”

“如果你再纠缠我,我就告诉老师和校长!”
2
遇到霸凌要大声说出来
霸凌行为会自己消失吗?答案是:不会的!所以面对霸凌,我们决不姑息,要勇敢大声地说出来。
这里有一个组建后援团的方法。我们和孩子在纸上划出一只手的轮廓,然后在每个手指旁边写下一个爱你、关心你的成年人的名字。
我们启发孩子在遇到困难时,对后援团的任意成员诉说。如果其中一个没有帮助到TA,也不要放弃,再继续向后援团的其他人求助。

有时,小朋友还可以用命令性的语言大喊,让侵害者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比如可以大喊:“把你的手从我身上拿开!” 或者“快走开,不要打扰我!” 
同时,旁观者对于制止欺凌是最有效的所以,当看到有人正在遭受欺凌时,不如大声喊出来,吸引周围人的注意,这时侵害者也会感到浑身不自在,从而决定放弃侵害。
3
避免正面硬刚不是怂
避其锋芒、险中求安是一种智慧,我们要告诉孩子并不是“打回去”才能解气,躲避“垃圾人”、“垃圾情绪”,往往更能保孩子平安。
首先,一个人是打不起架来的。所以,如果孩子发现自己有可能被卷入到一场争斗中时,要第一时间离开冲突区域,并报告家长或者老师。盲目“硬刚”很有可能导致孩子受到严重伤害!
第二,采用“我句式”能够让事态缓和下来。比如有人骂孩子:“你真是个大傻子!” 孩子可能会说:“太过分了!”或者“真是个混球!” 但“你“字开头的句式会让对方更加愤怒,进而做出更加过分的行为。
相反,我们可以启发孩子采用“我句式”明确地表达自己的感受或者打算怎么做:“我不想再听你说这些侮辱人的话”、“我根本不在乎别人这么说我”。
另外,平时多让孩子加强体育锻炼、学习一些防身术,强健的体魄往往能让我们不战而屈人之兵!
最后,我想说的是,每个人在一生中都不是一帆风顺的,父母也不可能保护孩子一辈子,但是我们却可以教给孩子一套自我保护的方法。

我相信,用爱和智慧浇灌大的孩子,一定能够巧妙地化险为夷,自信快乐地成长!
 End
正在团
1. 最好的学区房,比不上家里的书房,这套书用10年时间,给孩子打造一套英语阅读启蒙方案!
2. 美国孩子都在粉的铅笔刀练习册,涵盖一整年的核心课程!
请分别点击下方图片了解产品▼
前 期 阅 读
💛 点下方“阅读原文”,了解亲子陪伴课程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