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半生缘
叶 航
这学期没课,来美国探亲,从昨晚开始陆续收到学生的祝福短信,才想起来又到教师节了。
读书的时候就很想做位教师,可惜人生的职业选择总是身不由己,甚至阴差阳错。读书读的商科,做老师基本无望,可是临毕业前学校说让我留校,我还挺开心的,觉得终究还能做个教师。这样,分配确定后我无忧无虑去旅行。可是,一个暑假旅行回来学校跟我说你被改派到民航局了。我一下子心又凉了,我的个人档案也已经转到学校教师档案去了(这是因为后来我所在的单位一直没有收到我的档案,追查到学校才知道的),那时候没得讨价还价,只能去民航局报到。
其实,上世纪八十年代做老师是很不吃香的行当,那时候的教师待遇绝对比民航业差很多的。然而,我想做一位老师,必定是因为自己对老师有诸多的好感。且不说家族里面做教师做医生的多,读书所遇到的好老师也多,多到足以影响我的职业选择有了做教师的倾向。
在中国教师节到来之前我特地了解了一下美国教师节。
美国除了马萨诸塞州每年将六月的第一个星期日定为自己的教师节以外,全美5 月的第一周为感恩教师的感恩周,而这周的星期二是全美国的教师节。他们认为教师节应该是所有人对老师表达感激之情的重要时刻,无论是学生,还是你想要赞美你以前的老师,或者是你们孩子的老师。这一整周被视为感恩周,并在此期间开展各种答谢活动。有一点还特别跟我们国内不一样,就是学校鼓励家长和学生给老师送感恩礼物。国内好像是一律禁止给老师送礼的吧!不过,美国人的礼物,你应该知道,跟我们国人对礼物的概念是不一样的。我看了一家学校网站上提倡的《2021 年庆祝教师感谢周的 51 种方式》,其中有不少是鼓励学生或家长给老师送礼物的,甚至还包括送用于购买食品或购买教学用品的“礼品卡”,当然,在这些建议之前,也特别说明,你给老师送这些礼品首先得征求老师的意见,免得老师在收到你的礼品时感到不自在。
2021 年庆祝教师感谢周的 51 种方式
51条建议中还有一条也觉得很特别:“感谢教师周也是表彰学校教职员工和管理人员的时候。也希望您能联系学校的校长、秘书和支持人员,让他们知道您有多关心他们。”这在国内恐怕会给学校校长、秘书找大麻烦了。
我问了认识的美国朋友以及他们的孩子,他们的教师节一般是怎么感恩老师的?回答基本差不多,送鲜花、贺卡、电子贺卡比较多。有一位家长说给老师送过50美金的礼品卡,且限定只能买书。美国的书很贵,有的书一本就得50美金,甚至还不够。美国买鲜花也很贵,50美金还不一定买到好的鲜花,所以送鲜花的家长花费也不小的。
做一位老师当然不是为了别人来感恩你,恰恰是因为我觉得老师的职业有些神圣。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他除了是世界古代史上伟大的哲学家、科学家以外,还是一位了不起的教育家,他是柏拉图的学生,又是亚历山大的老师。针对教育他说:“那些教育好孩子的人,比生孩子的人更受尊重;因为生孩子只是给了孩子生命,而教育孩子的人则给了孩子的一生。” 换句话说,父母只是生了孩子,是老师把孩子变成了真正的人。
庆祝教师感谢方式“礼品卡”
我在民航局工作一段时间以后有机会做媒体,我觉得媒体也是给人知识和信息的工作。甚至后来到了一家以改革创新为目标的市场化媒体公司,想通过媒体来实现自己“教书育人”的职业梦想。对,你读到这里肯定会说我太天真了,是的,你至少一半是说对了,毕竟媒体不是教育机构,媒体的宗旨也不是教育。
2008年我认识了一家刚成立不久的私立大学,他们开设了“新闻传播学院”,我有机会去他们学院兼职教书。以当时的心态是想去试试看自己能行不,没想到从此与教师这行当结下了半生缘。2010年去华东政法大学传播学院兼职教书;2013年去华东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兼职教书;期间还兼职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硕士生导师、华东政法大学传播学院硕士生导师。这十多年的兼职教书,说是兼职,其实有时候比全职老师的课还多,几乎把我所有的业余时间都用上了,也曾想过离开媒体去高校全职教书,做一位好老师,但许多事实总是事与愿违。前面说到的那家私立大学不只是可以让我全职去教书,快要退休的老院长甚至想过让我去做新闻传播学院院长,我还算脑子清醒一口谢绝的。果然,一点点风声让学校的“阶级斗争”风起云涌,我吓得学期中间半路逃离这家学校。是的,有时候想起来似乎不管在哪里你都别想太太平平做一点自己想做的事情。还好,在华东师范大学教课的时间最长,其间换了三任院长,都一直在聘我上课。我就想认认真真上好一两门自己擅长的课,教给学生真正的能力和技巧而已。
我当然不认为自己有多少了不起的知识和能力,但在某个专业的教学中,你的知识和能力恰恰可以更好地传授给学生的话,只要你用心、有责任,且不遗余力地去教学,我相信你应该是最好的老师。
在美国教育界有他们特别崇尚的教育家,安妮·沙利文是其中之一。说安妮·沙利文大家可能不太熟悉。说海伦·凯勒大家一定不陌生。1887 年,年仅 20 岁的安妮·沙利文 (Anne Sullivan) 第一次受雇为聋哑和失明的海伦·凯勒 (Helen) 提供教育时,她自己的前半生大部分时间都是失明的。在波士顿帕金斯盲人学校接受教育的沙利文在前往阿拉巴马州开始她作为海伦·凯勒的家庭教师的工作时已经恢复了部分视力。毫无疑问,沙利文自己的部分失明让她洞察了这个小女孩封闭的世界。正如 1957 年的戏剧《奇迹工人》如此有效地将其戏剧化,沙利文与凯勒的突破在于她张开手掌拼出单词,让她明白事物是有文字的。沙利文将凯勒的一只手放在流水下;另一方面,她拼写了“水”。很快,凯勒就可以用一系列原始符号来表达自己,而这些原始符号是她当时唯一的交流方式。沙利文指示凯勒的家人将她送到珀金斯学校,从那时起,她一直是凯勒的贴身老师,直到她于 1936 年去世。海伦·凯勒将作为一名成功且鼓舞人心的作家、讲师和活动家度过漫长的一生。如果没有安妮·沙利文(Anne Sullivan),我们记忆中的“奇迹工作者”,这一切都不可能实现。
安妮·沙利文与海伦凯勒
说到教育教师我还想起两桩事情,一个是国内正在实施的小学生“减负”的问题,还有就是人们绕不开的话题“教师的待遇”问题。
在教育部出台有关小学生“减负”的征求意见稿之时,曾引起人们对“减负”问题的强烈讨论。我看到一篇文章讲美国老师怎么看中国孩子“减负”的问题。
文中说:美国老师听到中国小学生“减负”的具体内容以后,他们提出了很多疑问。首先就是 “严禁违规补课”这一条。他们不明白,“美国是鼓励老师给学生补课的,补课还有加班费,政府投钱给教师为学生补课,这样能帮助跟不上的学生。如果学生上课跟不上,还不许补课,那负担不是加重了吗?
第二个问题就是美国老师他们不明白什么叫“一科一辅”。但他们听说“一科一辅”就是规定家长只能买一本教材一本教辅书时。美国老师说:“什么? 中国不是在实行公立教育吗? 为什么家长要买教材,而且还要买教辅? 在美国,公立教育学生根本不需要买课本,也没有教辅书的概念。
第三个大问题就是,他们不明白为什么中国一向做得不错甚至受到欧美学校追捧的“重点学校”、“重点班”被以“减负”为名毁掉了,变成了像美国很多垃圾学校一样的做法:好学生跟差学生混在一起,老师没法教,学生也学不到东西。
还有对考试的要求,为了“减负”我们取消了好多测试、考试。而美国学校每个星期都有测验。美国老师说:“假如不准我测验,我就不能保证我的学生是不是在用心读书了。”取消测验,就取消了有效的反馈,对教与学都是非常不利的。文中一位美国小学校长说:“我要是在中国当校长就好啦,学生都不用统考! 在美国当校长,每年学生统考的成绩都要上电视,学校排名一眼就能看到,跌了一名,校长的压力就很大了。”他还说:欧美教育,小学生的学业是比较轻松,但还是需要学的,而现在中国教育好像本末倒置了,大学生在拼命玩,小学生在玩命学他们根本就不懂的东西。”
再说说老师的待遇,中国老师的待遇我就不说了,说说国外的吧。美国中小学教师的收入应该说还是比较高的,但与高科技大公司,与医生、律师不好比。美国高校老师的收入相对也高一些,很多高校老师有自己的专业特长,他们会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与社会企业、机构合作做一些项目。这些收入是比较可观的。有一份资料对世界各国所有级别老师的平均收入做了排名。美国排在第12名,日本第13名,韩国第10名,排在第1、2、3名的分别是卢森堡、瑞士和德国。卢森堡所有级别老师的平均年薪是97800美元,瑞士是68800美元,德国是64200美元,美国是47100美元,日本是45700美元,排在第20名的韩国是48100美元。中国是多少不知道,我个人估计所有级别教师的平均年薪应该在2万美元左右吧,如果有的话已经很不错了。
美国教师节
我们说有教师情怀的人做老师不为金钱,是的,我可以说我就是这样的想法,能上好课,能看到学生能运用你教学的知识去应用实践,这应该是最开心的事情。当然,我也认识也看到很多一心只为教学的好老师。正因为有他们做榜样做楷模,才有我的教师半生缘的。
文末我要特地谢谢我随意就想起的你们:王老师、钱老师、吴老师、袁校长、龚老师、夏老师、林老师、应老师、阎老师、刘老师、高老师、武老师、陈老师、徐老师、许老师、吴院长、吕院长、严院长、王院长、范院长、张院长、李院长……,祝你们教师节快乐!还得感谢SMG、CBN人力资源部给我提供兼职教书的机会!
喜欢就转发

喜欢就关注
臻视频道
顺手点击右下方👍和“在看”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