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1927年,陶行知从东南大学辞职了。
他那年只有36岁,但身上已经有了一串闪闪发光的头衔:美国哥伦比亚大学高材生、国立东南大学教务长、知名教授……
当时知识分子稀缺,大学教授每个月的工资能达到几百大洋。
陶行知的月薪是400块大洋,三个月的工资,就够在北京买一套四合院。
但是,比起买大house,陶行知更想去实现自己的梦想:
要使全中国的人都受到教育。
陶行知出生在安徽农村的一个贫困家庭,从小靠亲朋好友的资助读书,23岁以第一名的成绩从金陵大学毕业,被校方推荐到美国读书。
陶行知
他知道,作为寒门子弟,自己是幸运的,但更多的农村孩子没有这份幸运:
当时的中国有四亿人,85%的人口居住在农村,大约90%都是文盲和半文盲,没有读写能力,大约七千多万儿童没机会接受任何教育。
他们一辈子的命运,就是土里刨食、娶妻生子,下一代继续土里刨食,看不到更广阔的世界。
只有把这些人救出贫困和愚昧,让他们有知识,成为能够建设国家的人才,这个国家才有希望。
陶行知提出了一个大胆的“百万计划”:
要筹措100万元基金,征集100万位同志,开设100万所学校,改造100万个乡村。
然而,从“0”走到“1”的这一步,他必须自己迈出去。
他的第一站,是南京附近一个叫晓庄的贫困村庄;他的第一笔经费,是自己攒下来的稿费。
晓庄原名叫小庄,陶行知选中这里之后,为它改名“晓庄”,取“破晓”之意。
他决定,在这里为中国的乡村教育破晓。
在办学的筹备阶段,陶行知存了一万元钱的稿费,负责管理家庭支出的妹妹看见了,问他能不能留下四分之一给家里用。
陶行知明白家里穷,全家人都要省吃俭用,但他还是拒绝了。
他温和地说,我马上要去办师范学校了,这是办学的经费,家里粗茶淡饭还可以维持,但中国的农民们不但没有饭吃,更没有文化,我要帮助他们,你在家里省着点用,算是帮我办大事吧。
妹妹理解了他的志向,默默地点了点头。
校舍建起来之前,陶行知寄住在当地的牛棚里,和农民一同吃饭、一同劳作。
在他的设想中,晓庄应该有幼儿园和师范学院。
幼儿园是为了给农村的孩子们提供教育,师范学院则是作为乡村教育的大本营,培养合格的老师,让乡村教育事业薪火相传。
他规定的晓庄师范入学考试科目,第一科不是文化知识,而是能够做农活或木工。
在招生广告中,他写道:
小名士、书呆子、文凭迷最好不来。
陶行知要的,不是文艺青年和做题家,而是不怕苦、不怕累,在一穷二白的情况下建立乡村学校的实干家。
晓庄师范学校第一批招收了13名学生,很快,陶行知又开办了燕子矶幼稚园,这是中国第一个农村幼儿园。
在晓庄师范学校的开学典礼上,陶行知说:
本校只有指导员而无教师,农夫、村妇、渔人、樵夫都可做我们的指导员。
师范学校和幼稚园的校舍,都是陶行知带学生修起来的,他请来当地的农民,教学生做木工、种地。
晓庄校舍老照片
这些知识分子谦虚地向农民学习生活技能,也在共同劳作中教农民文化知识。
为了教农民识字,陶行知亲自编写了两本普及教材《平民千字课》和《老少通千字课》,到处赠送,义务教农民兄弟识字。
陶行知经常请自己的朋友来晓庄讲课,对这些请来的老师,他也有特殊的要求。
他请自己的同乡好友姚文采来讲生物课,要求姚文采把课本摆到一边去,要“随时教育、随地教育、随人教育”。
起初,姚文采不懂陶行知的意思。
一天傍晚,他看见陶行知正在和两个叫花子亲切交谈。
陶行知和叫花子谈完,对姚文采说,学校附近蛇太多了,经常咬伤人,所以我特地从南京夫子庙请来两位老师,教大家捉蛇。
原来,这两个叫花子是专门捕蛇、治蛇毒的“蛇花子”,他们教学生抓住蛇的“七寸”,蛇没法动弹,就不能咬人了。
学生按照他们教的方法抓蛇,胆小的女孩子也都克服了内心的恐惧,敢亲手抓蛇了。
陶行知又把他们抓到的蛇关在笼子里,让蛇花子教大家辨认蛇种,分别写上了标签,教大家区分有毒蛇和无毒蛇。
姚文采终于明白了,陶行知主张从实践中向农民大众学习,和农民打成一片,不要读死书。
于是,姚文采带领学生到野外去辨认植物,请来老农民讲解草药知识,学校附近的花草树木都挂上了牌子,生物课上得丰富多彩。
在陶行知的努力下,劳动人民意识到,这位陶先生是本着尊重他们的态度,真诚地传播知识的。
村民的学习热情非常高,很快,大家就都认识了字。
短短三年时间里,晓庄附近建立起了十多所小学和幼儿园,从一个文盲村变成了当时教育界的中心,名声从中国传到海外,无数政界、学术界人士前来参观。
1930年,晓庄师范学校的学生支援罢工,加上蒋介石怀疑陶行知反对他,派国民党军警武力查封了晓庄师范学校,并通缉陶行知。
陶行知不得不离开凝聚着几年心血的晓庄,逃往日本。
许多国际知名人士联名致电蒋介石,要求他取消对陶行知的通缉令。
这些人里,有爱因斯坦、甘地、罗素、罗曼·罗兰。
第二年,蒋介石迫于压力撤销了通缉令,却仍然不许晓庄师范学校复课,派出特务侵占了校园,让学校无法正常办学。
晓庄被毁了,陶行知却没有屈服,他给晓庄的孩子们写信,建议他们和农民结合起来,自己办学。
于是,晓庄的孩子推举出十个小孩做小先生,又请来了当地农民帮忙管理学校,这座农民当校董的学校,很快又办得红红火火。
陶行知给这个学校取名叫儿童自动学校,还写了一首打油诗,鼓励这些孩子们:
一个学校真奇怪,大孩自动教小孩。七十二行皆先生,先生不在学如在。
收到陶先生的来信后,一个小孩提出了意见:
为什么是大孩教小孩,难道小孩不能教大孩吗?
陶行知很谦虚地采纳了这个孩子的意见,后来,他在发表这首诗的时候,就把诗句改成了:小孩自动教小孩。
通过儿童自动学校的经验,陶行知又提出了新的教育理念——小先生制,鼓励孩子们教家里的大人识字。
陶行知教育的很多孩子都来自文盲家庭,他们的父母是工人和家庭妇女,没有什么文化,陶行知就发动这些孩子做“小先生”,教家里的大人识字。
这样,就可以通过教育儿童,间接提高全民文化素质了。
在上海,陶行知成立了山海工学团,主张学生和工人结合、知识和劳动结合,教各行各业的劳动人民识字。
为了鼓励报童认字,陶行知用他们卖的报纸作为教材,谁认字多、学得快,陶行知就多买他的报纸作为奖励。
抗日战争后上海沦陷,工学团也被迫停止活动,陶行知来到大后方。
1938年,陶行知刚到武汉,就去保育院探望战争中流离失所的孤儿。
在演讲中,陶行知和孩子玩了一个拆字游戏。
他对孩子讲,春天是希望的季节,看见春,也就是看见了中国的希望:
春字可以拆分为三、人、日,三人成众,这意味着大家联合起来,是可以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的!
孩子们欢呼雀跃,纷纷鼓掌。
陶行知和孩子们
为了教育这些失去家庭的孤儿,陶行知撤退到重庆后,办起了育才学校。
育才学校没有入学考试和升学考试,仍然坚持教育与现实相结合,为国家培育抗日的人才,培育战争胜利后能够重建家园的人才。
这所学校中,有相当一部分孩子是抗日烈士的子女。
陶行知曾经教过一个小姑娘,这个小姑娘喜欢写作,希望学习文学,但当他知道这个孩子是朝鲜的抗日战士遗孤时,就劝她学社会科学。
他语重心长地对小姑娘说:
战后你的祖国更需要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
有人看陶行知太辛苦,说他办育才学校像是抱着石头游泳,如果实在办不下去,就不要硬撑了,身体要紧。
陶行知乐观地回答:
我不是抱着石头游泳,我是抱着爱人游泳,我们会相互鼓励,一定能游到彼岸。
每一个学校,都是陶行知的爱人。
他把自己的爱、健康乃至生命,都奉献给了教育事业,希望教育事业能促进国家独立、民族富强。
1946年7月25日,由于长期积劳成疾,加上好友李公朴和闻一多被国民党特务暗杀,陶行知听到噩耗后,深受刺激,在上海突发脑溢血去世,享年仅有56岁。
陶行知没有看到新中国的成立,但他培养出的无数学生参与了革命,成为了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中流砥柱。
02
和陶行知同时投身乡村教育事业的,还有另一位大教育家晏阳初。
晏阳初是四川巴中人,与出身贫寒的陶行知不同,他来自一个书香世家,父亲是一位开名士绅,既教私塾,也懂医术。
在父亲的教育下,晏阳初受到儒家文化的熏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在幼小的晏阳初心中生根发芽。
等到晏阳初长大,父亲把他送到了教会开办的学堂,接受西式教育。1913年,又让晏阳初到香港求学,主修政治经济。
在中西结合的教育下,晏阳初成为了优秀的人才,先后在耶鲁大学、普林斯顿大学读书。
1917年,晏阳初获得普林斯顿大学的硕士学位时,一战已经打了三年,局势逐渐明朗,美国加入即将获胜的协约国阵营,对德国宣战。
国的北洋政府推行以工代兵的政策,派遣了14万劳工加入协约国军事集团。
年轻的晏阳初决定,远赴欧洲为战士服务,去帮助旅法华工。
当时,在法国的华工大约有4万,他们修筑公路和铁路、清理营房、装卸武器和补给品、在军火工厂工作。
这些华工大多是底层苦力,为了讨一口饭吃,来到万里之外的危险战场上,他们不懂英语、法语,甚至也不会写汉字,和外国人沟通全靠翻译。
扛炮弹的华工
晏阳初去干的,就是给华工做翻译,帮他们写家书。
华工们在战场上表现出了服从组织、吃苦耐劳的优秀品质,就连法国将军福煦也评价他们:
一流的工人,可以培训成优秀的军人,在现代炮火下堪为楷模
和华工朝夕相处的晏阳初,更是能切身体验到这些穷人的淳朴、善良、坚韧。
他不仅帮华工写家书,还在每天晚上教他们写字,自己编写了一本千字教材。
四个月后,晏阳初的培训班结束,毕业的华工都能够自己独立写家书了。
在基督教青年会的支持下,晏阳初还创办了《华工周报》,给华工提供更丰富的知识。
华工刚开始称他晏先生,后来觉得这个称呼还不够尊敬,又改成了:
晏先生大人。
最让晏阳初感动的是,有华工认为他的报纸价格太低,可能办不下去,但为了感谢晏阳初教他们认字,把省下来的365法郎“巨款”捐给他办报。
这笔钱,是那位华工背井离乡、冒着生命危险赚来的全部血汗钱。
晏阳初觉得,不是他教育了这些苦力,而是这些苦力教育了他。他看到了苦力们的苦,也看到了他们身上埋藏着的巨大潜力。
这些人的求知欲和善良,让他看到了自己的人生目标:
解除苦力之苦,发挥苦力之力。
中国未来的希望,就在于发挥这些被压抑、被摧残的穷人身上的潜力。
他决定,以后回到中国,一定不做官,不发财,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中国的劳苦大众。
于是,回国之后,他走出象牙塔,跨进泥巴墙。
1922年,晏阳初和陶行知一起发起了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几年之后,他们又先后把平民教育的重点转向乡村。
陶行知选择了南京附近的晓庄,晏阳初则选择了河北定县,他们被当时人称为“南陶北晏”。
1929年,晏阳初通过平民教育促进会组织了一个团队,迁往河北定县。
定县离北京只有几百里路,但晏阳初觉得,它们之间隔了几个世纪。
北京已经有了现代化的生活方式、教育方式,越来越多的女性走进高中和大学,学生到工人中间宣传进步思想,人们靠报纸了解国家和世界……
然而定县的大多数农民依旧是文盲,保持着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生活方式,在贫瘠的土地上讨一口饭吃。
贫穷的结果,是愚昧和身体孱弱,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生产方式,又使农民如同一盘散沙,无法团结起来。
农民心目中只有自己的小家、自己的一口饭,完全不知道什么是国家,什么是世界。
晏阳初总结,中国农民的问题有四项,分别是愚、贫、弱、私。
因此,他提出了四个有针对性的方法:
以文艺教育救愚,以生计教育救穷,以卫生教育救弱,以公民教育救私。
他认为,不只要通过知识教育让农民不再愚昧,更要为他们提供生产教育、卫生教育、公民教育,让农民摆脱贫困,成为身体强健、有现代公民意识的新民。
定县的农民惊讶地看着这位头戴礼帽、身穿长衫的先生,他们不敢相信,居然会有人来教这些世代贫苦的底层农民识字。
农民们很惊诧地问晏阳初:
种田的人哪能识字、做读书人?
晏阳初和蔼地微笑着,对他们说:
我们有很好的方法教你识字,你愿意做读书人吗?
骑驴走在乡间的晏阳初
在晏阳初的号召下,一百多位知识分子来到农村,他们各自发挥知识,把定县的农村当成了社会实验室。
这些知识分子帮农民改良农作物,在他们的教导下,定县的一批农民成了育种专家。
一位农民刘玉田培养出的优质小麦产量高、抗病力强,被命名为“定县刘玉田号”,还被当时的中央农业实验所评价为华北小麦优秀品种。
定县当地的母鸡一年只能下68个蛋,晏阳初风趣地说:中国的母鸡已经下了三千年的蛋,它们大概是太累了。
于是,晏阳初引进了美国的来杭鸡,来杭鸡与本地土鸡杂交产生的新品种母鸡,每年可以下168个蛋。
农民的生活富裕起来了,晏阳初和他的团队希望农民能有更丰富的精神生活,在他的鼓励下,农民建起乡村剧场,自编自演乡土戏剧。
1933年,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来到定县参观,让他印象最深的,是农民们在土地上用锄头写字。
一个年轻农民写的是“在中国扫除文盲”,旁边的一位姑娘写下“为国家塑造新公民”。
斯诺大为感动,他在文章中写道:
定县人民,从外表上看,和中国其他各地村民并没有什么不同,但形成他们许多不同的地方,在于他们的心灵以及其整个生活的前途。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定县的乡村改造工作被战火中断。
晏阳初带着他的团队一路南下,把定县经验扩展到后方的湖南、四川等地,通过乡村建设为抗战提供人力、物力支持。
后来,晏阳初又到东南亚、南美、非洲继续践行他的乡村教育理念。
在晏阳初的帮助下,菲律宾建立了国际乡村改造学院,专门为第三世界国家培养乡村建设人才,这项工作一直持续到今天。
晏阳初担任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顾问,由于他在世界各国做出的杰出贡献,他被誉为:
世界平民教育之父。
1985年,晏阳初回国访问,受到国家领导人的热情接待。
这次回国,他最希望做的事,就是再去一趟河北定县。
他离开了将近五十年,熟悉的土地上,已经是一群陌生的人,晏阳初面对着这些不认识他的新一代农民,用高音喇叭大喊:
兄弟姐妹们,我回来了!
说完,他老泪纵横。
晏阳初晚年总结,影响他人生、让他树立人生志向的,是三个C:
孔子(Confucius)、基督(Christ)和苦力(Coolies)。
在他的童年和青少年时代,他受到儒家民本思想和基督教博爱思想的影响,也看到了那些传教士甘于清贫、冒着生命危险远渡重洋,到世界另一端传播福音的榜样。
而当他和中国的苦力生活在一起,感受到他们的苦难,以及他们被压抑的智力,他的情怀终于被现实点燃。
他说,自己传播的是平民教育,出发点是仁和爱。
1990年1月17日,晏阳初在纽约安然辞世,享年正好100岁。
03
很多人认为,陶行知和晏阳初的乡村教育失败了:
这种温和的社会改造,无法对抗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救不了中国。
但对陶行知、晏阳初等参加乡村教育的先贤来说,他们在意的并不是一时的成败,而是在国家积贫积弱的背景下,给未来培养人才。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的成果,绝不是短短几年能看到的。
因此,对陶行知和晏阳初来说,无论遇到什么样的打击,只要人还活着,还有力气工作,就要一直坚持下去。
乡村建设,是一项永远没有终点的工作。他们的成果和精神,至今还在影响着有志于乡村建设的人们。
现在,中国已经是一个富强的国家,但城乡生活水平、教育水平仍然有很大的差距。
城里的孩子有拼命鸡娃的父母,从小学奥数、英语和各种各样的兴趣班,假期游学可以去欧美,甚至去北极,和科考队员不期而遇。
然而,农村的很多孩子们对世界地图都没有基本的概念。他们可能考不上大学,甚至考不上高中,初中毕业就要去打工了。
根据2013年中国之声央广夜新闻的报道,部分贫苦农村有超过30%的学生放弃高考。
2019年,网易新闻发布了一组数据:
城市里有67%的学生参加高考,而农村只有12%;城市学生考上211大学的比例是7%,农村则是0.6%。
对于农村家长来说,既然他们的孩子很难取得优秀的成绩,考上普通大学后前途依然渺茫,无法通过高考改变命运,不如早一点进入社会。
农村学生很难实现鲤鱼跳龙门,在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是因为农村很难留住优秀的教师。
城市和农村经济、文化上巨大的差异,导致农村教师收入较低,生活环境枯燥,许多老师干脆用脚投票,想方设法进入城市。
想要解决师资问题,就需要城市反哺农村,为教育资源匮乏地区提供优秀教师。
作为践行者,北京立德未来助学公益基金会于2008年就开始运营“美丽中国”支教项目,致力于选拔有理想的优秀中国青年,输送到教育资源匮乏地区,开展长期支教。
支教老师和孩子在一起。来源:美丽中国官网
每一位加入美丽中国的支教志愿者,都至少在乡村支教两年,给予乡村学生长期陪伴,避免频繁更换老师、产生被抛弃的感觉。
支教老师还要经过严格的入职培训,学习教学方法、课堂管理方法,真正给乡村孩子带去积极影响,弥补乡村教育资源的匮乏。
提高成绩的同时,美丽中国的项目老师也十分注重农村素质教育,许多老师发挥自己的特长,为农村学生提供性教育、心理学教育、艺术教育。
这些教育,本该是青少年教育中必不可少的内容,但在许多普通乡村教育中,容易被忽略。
截止2021年8月,美丽中国在甘肃、云南、广西、广东、福建五省有389所项目合作学校,累计派遣超过2763名项目老师,影响学生81万多人次。
在美丽中国的帮助下,48%的班级平均分提升,51%的班级及格率持平或提升,57%的班级优秀率持平或提升。
参加美丽中国的老师,有些来自城市,有些来自农村,他们的学校、专业、人生规划各有不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
为了给农村孩子的人生开一扇希望之窗,他们愿意给自己的求学和职业规划按下两年的暂停键。
他们的梦想,就是美丽中国的梦想——
所有的中国孩子,无论出身如何,都应该享有同等的优质教育。
想要实现这个目标,不仅需要有志青年的奉献,也需要社会各界的支持。
今年,山河路人决定参与99公益日自媒体合伙人计划,以实际行动助力乡村支教美丽中国项目。
每捐赠4元,可以支持1个乡村孩子获得一节优质课堂;
每捐赠32元,可以支持1个乡村孩子获得一天优质教育;
每捐赠40元,可以支持一个班级的乡村孩子获得一节优质课堂;
……
扫描下方图中的二维码,你也可以和山河路人一起,为乡村教育贡献一份力量。
公益的力量,不止于捐款。
你还可以转发点赞我们的文章、战队海报或是公益项目链接,和朋友圈里的更多好友一起爱心接龙,一块做好事,让爱心传递到更远的地方。
从2015年开始,腾讯公益联合社会各界公益组织、知名企业、明星名人发起99公益日全民公益活动,促进数亿网民便捷参与公益。
六年过去,越来越多各行各业的人参与到腾讯99公益日中。去年,腾讯99公益日专门设立了“自媒体合伙人计划”,有150个自媒体和读者组成了专属公益战队,共帮助了100多个公益项目。
自媒体合伙人公益文章落地阅读量近1000万,互动量近20万,触达超过3亿用户。
今年,山河路人有幸成为自媒体合伙人计划的一员,为公益事业贡献一份微薄之力。
点击【阅读原文】,参与山河路人公益战队,为乡村支教美丽中国项目加油。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