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冬天我干了一件事👇
向上滑动查看全部
以家为圆心、三公里为半径画了个圈,在圈里给慢慢寻么了40个兴趣班,然后花了一个冬天带她一路试过去。
这事干的绝对全网独一份。我知道你大概率是因为英语启蒙关注我的,但其实人家本来是个“全科”博主来着
所以除了英语启蒙,你如果有什么关于兴趣班的问题,也欢迎来找我讨论,我不光有兴趣还有点懂。
体育、艺术、乐器,林林总总42种“才艺”👇 小孩应该几岁开始学,我给你总结好了,拉到文末获取。
✳️ 以上分类是基于方便理解大致划分,不是专业分类,参考即可。
最近“双减”出台,各地方政策也哐哐落地,机构该做的动作也做得差不多了,是时候聊聊这个话题了。
“双减”了,你是发慌还是暗自窃喜?反正我挺淡定的,“双减”对我和慢慢没啥影响,该干什么还和以前一样。
为什么呢?“双减”减的是学科类的课外或启蒙课程,而学科类的学前启蒙,我自始至终都是打算自己来的。
所以减掉学科类也并没给我增加什么额外负担,“家庭教育为主+家长责任前置=省钱费妈式启蒙”这块一直拿捏得死死的

之前公号写过的👆
教改组合拳里和“双减”对应的,是增加了音体美的权重,将来的孩子势必要照着素质教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培养和考核。
我是怎么neng出40个兴趣班的?还不是体育类艺术类乐器类智力类一锅端了!增加的这部分内容,相比我给慢慢制定的“教育方针”,还有点小巫见大巫呢
所以以“双减”为王炸的这套教改组合拳,真是打到我心坎上了!终于可以名正言顺按照我想要的样子去养小孩了。更加可喜可贺的是,这本来也是教育该有的样子。
那么“双减”之后学龄前启蒙到底怎么做?10个字,5个词:
运动,阅读,英语,玩耍,博物。
这是慢慢的假期时间表,事实上在她去年秋天上幼儿园以前,我一直是按这个作息安排带她,只不过两岁以前没有学科类的学习。

这个时间安排就是严格按照运动,阅读,英语,玩耍来安排每一个工作日的,每一天这四项都必不可少。
除了极度恶劣的天气,每天户外运动至少两小时,多了不限,她小时候我经常带她在外面一玩玩上大半天。
户外活动的好处不用说了,强身健体,防止近视,感受四季和大自然,锻炼意志品格,塑造良好性格。
我带慢慢出门寒暑从不间断,冷了多穿热了防晒,不叫苦不叫累,该怎么玩怎么玩。

一岁半时去天坛,直接把老母亲放倒了
昨天北京的秋老虎有点发威,尤其中午暴晒无比,我们带慢慢去了首钢园,大太阳底下来来回回暴走两小时,大人头晕眼花脚踩棉花,她一路虎虎生风。
在外面一玩就是七八个小时不停,又是暴走又是看书又是赏画,全程电量满格。
这么“折腾”不会折腾病吗?正相反,这样折腾的最直接好处就是慢慢非常皮实,极少生病,能吃能睡,适应能力强,从小到大都让我非常省心。
所以小孩子不能往娇气了养,不能因为是女孩子就往娇气了养,因为是女孩子就更不能往娇气了养!
现在“双减”减完更有时间了,除了户外活动,四岁以上的孩子各项运动也可以走起了,从增强体能开始,逐渐进入正式学习和训练,发展兴趣、增强体质、增加技能,一举三得。
和运动一样每天必做的功课还有阅读和英语。阅读带来语言能力、洞察力、理解力和知识面,是基础中的基础 👉 学语文做好这一件事就够了。
英语就更不用说了。我带慢慢做英语启蒙是希望她可以无痛“习得”这门语言,然后把它作为一个工具,而不是为了面向这样那样的考试。
这个公号的一大半也都是在念叨这个事 👉 作为一个宝藏英语启蒙号主,我分享过的全部资源都在这了
除了运动、阅读、英语,还必须留出足量的时间让孩子玩。想怎么玩怎么玩,把玩的自由和快乐还给孩子。
慢慢既喜欢玩那些看起来有点“烧脑”、挺锻炼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的玩具,比如乐高,还有一些数学玩具👇

又喜欢“瞎玩”,比如最爱玩的“一人小剧场”:一人分饰N角,有舞台有道具有剧情有台词,不停切换角色边说边演,除非有事强行打断她,不然她能一直“演”下去。
这种其实在好多人看来就觉得挺没“意义”的(比如慢姥姥),还有点跟人格分裂似的
能让小孩这么专注和投入的游戏,Ta肯定能从其中获得极大的快乐,那就甭管玩得是什么,由Ta去就完了,肯定比按那上课来得收益大。
最后还剩一个
博物

通俗点说,就是扩大知识面,长见识
多走多看多听多思考,最直接的途径就是逛场馆(注意不是逛商场
)。
各种自然的人文的科学的场馆逛起来。尤其是很幸运生在大城市的孩子,这么好的资源不要浪费 👉 “六一”去哪玩?细数帝都清凉又有趣的十五个遛娃胜地!
身边这类资源不多的孩子,就多亲近大自然,多读书,一样能看世界。
你发现没,除了英语和博物这两个几十年前普遍接触比较少的东西,运动、玩耍和阅读,其实就是咱们小时候的童年生活了。
所以教育的本质一直没变,“双减”的这套教改组合拳只不过是把它打回了原形
说完减的再说加的。动作快的家长肯定政策一出各种兴趣班就给孩子安排上了,力争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但别着急,有三点一定要注意:
第一,非学科类的兴趣班势必会有一个短期的小爆发,原本存量就不少,看看我在家附近三公里半径内划出好几十个就知道了。
再加上“双减”完又会有一批从前做学科类培训的机构转向“素质教育”,增量估计也会挺可观。
越是这样越要注意甄别。别急着报课,别囤大课包,别怕将来涨价。存量+增量,到时候内卷的是谁还不一定呢。
第二,兴趣班分分类,有精力有财力每类来点别可着一类造,跟我一样精力财力都有限的,理性点按照合理的优先级报班

如果只报一个兴趣班,选体育类。
如果只能承担学一样乐器,别选钢琴。(了解详情戳👉 想让孩子学钢琴?琴童路上的“坑”先了解一下!附音乐启蒙动画资源
艺术类里年龄越小美术班性价比就越低。
但孩子的兴趣排在全部这些之前。
除了这三大类,还有两类比较“另类”的,一是“贵族类”👇
排的越靠前越贵族;
一是“智力类”👇

排的越靠前越需要“智力”,还得是天生的那种。

对这两类我觉得你得认清,
不是玩上贵族运动就成贵族了,而是得先当上“贵族”再玩贵族运动;

不是玩上智力类游戏就提高智力了,你得智力至少在平均水平以上才能玩得转这类游戏……
第三,培养兴趣除了要以孩子有兴趣为前提,还要符合孩子的生理年龄和发育阶段
简单说,什么年龄干什么事。学不同的乐器有不同的年龄,不同的运动项目开始的年龄也不一样,别盲目别冲动,结合孩子的生理年龄和自身特点进行考量。
三大类兴趣班、42种“才艺”,小孩一般从什么年龄开始学,先拉到文末点个“在看”,然后后台回复关键字“兴趣班”,我把它送给你,可供参考。
当然,你得先关注公号👇

同时最好加星标,不走散👇 See you !
- End -
作为一个宝藏英语启蒙号主,我分享过的资源都在这了👇
👇阅读原文,读往期好文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