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公孙丑上》:“子路,人告之以有过,则喜。
为啥子路能配享孔庙,因为闻过则喜太难了,根本就是反人性。否则历史上哪里来那么多所谓的君王纳谏的故事?
什么邹忌讽齐王纳谏,什么魏征与太宗君臣相得之类的。
这是说啥呢?说这个,记得看完转发点赞哦:

有经济学者说任泽平坑了许老板,我是不赞同的。如果任泽平告诉许老板,别特么扩张了,经济要出拐点要大变,许老板就听他的了?当然不会听,而且根本不会雇佣他好不好。

你可以笑话任首席嘴炮无敌,但不能说许老板是被任首席坑了。我在前面引用花拉子模信使问题的时候,么有加上王小波先生的理解,他是这样的理解的:
我个人认为,获得受欢迎的信息有三种方法:其一,从真实中索取、筛选;其二,对现有的信息加以改造;其三,凭空捏造。第一种最困难,第三种最为便利。在这方面,学者有巨大的不利之处,那就是凭空捏造不如奸佞之徒。假定有君王专心要听好消息,与其养学者,不如养一帮无耻小人。在中国历史上,儒士的死敌就是宦官。假如学者下海去改造、捏造信息,对于学术来说,是一种自杀之道。
要我说呢,王小波先生的理解,还是偏重孟子的那种,自我修养。也就是说,大人物要闻过则喜,而学者专家应该尽量提供真实的信息。同时大人物也要想方设法获得真实信息。

关于大人物被虚假信息骗的事倒是太多太多,其中比较有名应该是袁世凯。这个故事的来源是袁世凯之女袁静雪的回忆文章《我的父亲袁世凯》。在文章中,袁静雪以“亲历者”的身份如此讲述道:
《顺天时报》是当时在北京销行数量比较多的日本人所办的汉文报纸。我父亲平时在公余之暇,总是专门看它。这大概由于它是日本人办的报。可是,也就因为这个缘由,才使他受了假版《顺天时报》的欺骗而毫不自知。假版《顺天时报》,是大哥纠合一班人搞出来的。
有一天,我的一个丫头要回家去探望她的父亲,我当时是最爱吃黑皮的五香酥蚕豆的,便让她买一些带回来吃。第二天,这个丫头买来了一大包,是用整张的《顺天时报》包着带回来的。我在吃蚕豆的时候,无意中看到这张前几天的报纸,竟然和我们平时所看到的《顺天时报》的论调不同,就赶忙寻找同一天的报纸来查对,结果发现日期相同,而内容很多都不一样。
我当时觉得非常奇怪,便找二哥,问是怎么回事?二哥说,他在外边早已看见和府里不同的《顺天时报》了,只是不敢对父亲说明。他接着便问我:‘你敢不敢说?’我说:‘我敢。’
当天晚上,我便把这张真的《顺天时报》拿给了我父亲。我父亲看了之后,便问从哪里弄来的,我便照实说了。我父亲当时眉头紧皱,没有任何表示,只说了一句:‘去玩去吧。’第二天早晨,他把大哥找了来,及至问明是他捣的鬼,我父亲气愤已极,就在大哥跪着求饶的声音中,用皮鞭子把大哥打了一顿,一边打,一边还骂他‘欺父误国’。
现在有人说,这段历史并不可信,因为袁世凯的信息渠道有很多,国际社会的态度他也很清楚,断不可能因为一个假顺天日报就改变心意。
当然也有道理,但我想说的是,大人物也是人,也有人的弱点。他们经常也只会相信,自己想相信的。任泽平也好,顺天日报也罢,都是恰逢其会而已。

所以问题不在于大人物能否“闻过则喜”,而在于他不喜又能怎么样。在这方面,中国的古籍一样给出了例子。先秦左传里有一篇,《季梁谏追楚师》,季梁对隋侯说的话,在后世看简直就是大逆不道。

季梁止之曰:“天方授楚。楚之羸,其诱我也,君何急焉?臣闻小之能敌大也,小道大淫。所谓道,忠于民而信于神也。上思利民,忠也;祝史正辞,信也。今民馁而君逞欲,祝史矫举以祭,臣不知其可也。”公曰:“吾牲牷肥腯,粢盛丰备,何则不信?”对曰:“夫民,神之主也。是以圣王先成民,而后致力于神。故奉牲以告曰‘博硕肥腯。’谓民力之普存也,谓其畜之硕大蕃滋也,谓其不疾瘯蠡也,谓其备腯咸有也。奉盛以告曰:‘洁粢丰盛。’谓其三时不害而民和年丰也。奉酒醴以告曰:‘嘉栗旨酒。’谓其上下皆有嘉德而无违心也。所谓馨香,无谗慝也。故务其三时,修其五教,亲其九族,以致其禋祀。于是乎民和而神降之福,故动则有成。今民各有心,而鬼神乏主,君虽独丰,其何福之有?君姑修政而亲兄弟之国,庶免于难。”
意思是随候要追击楚军,季梁说你特么别找死了。就你这个德行还去追楚军?小心片甲不留哦!
季梁倒是说了真话,随侯呢?随侯其实是不得不听,讲的再难听随侯也没鸟办法。为毛?因为季梁不是靠着他吃饭的,季梁本身就是贵族并有封地,随侯和季梁的关系,并不是人身依附的关系,季梁犯不上看随侯脸色吃饭。
而秦汉后,这种关系就被另外一种关系取代了,所以魏征敢说话,太宗肯听就是佳话。放在春秋早期,这根本不算事。
所以呢,关键在哪里?关键还是在学者是不是能摆脱人身依附,小波说的那些,还是肤浅了。

靠个人道德,是没办法解决“闻过则喜”问题的.....越普遍缺,越强调。恩恩,就这么回事。
最后我还是挺赞同任泽平先生的,他这个生态位相当于食腐生物,如果大草原上缺了这种生物,该死的总不死,也是灾难。
但同时,哪里秃鹫多,就说明腐烂物有点过剩了。
(完)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