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产生了巨大分歧。
 | 李晓蕾
编辑 | 龚方毅
9 月 6 日,刀剪制造商张小泉股份(301055.sz)以 6.9 元 / 股登陆创业板。由于创业板上市首日不限涨跌幅,张小泉股价一度暴涨超过 420%。最终收于 34.09 元 / 股、涨幅 394%,市值约 53 亿元。
火爆的交易与其上市前夕的募资认购不足形成了鲜明反差。张小泉拟募资 4.55 亿元,但实际仅融到 2.69 亿元,缩水超四成。按照计划,其中绝大部分融资投向阳江刀剪智能制造中心项目。
带着 “400 年中华老字号” 标签的张小泉公司,在 2000 年开启了一系列的股权改革,先从国有企业向投资主体多元化有限责任公司转变。后在 2007 年被总部位于上海的建工企业富春集团控股,并于次年完成股份制改造。
富春控股创始人张国标及其家族是张小泉实际控制人。另外,申通快递董事长陈德军是张小泉的第九大股东,占比 1.71%。
市占率 1% 的行业龙头
刀剪制品是个万亿元规模的市场。但值得讲的故事有限,业内中小企业数量众多、目前市场整体基本见顶。其中细分出来的刀剪制品市场更小,2017 年时国内规模以上刀剪行业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约为 409 亿元。
目前张小泉的剪刀销售收入全国第一、刀剪加起来稳定在前三。招股书显示,其 2018、2019、2020 年营业收入分别为 4.1、4.8、5.7 亿元,年均增长 18%;同期毛利率分别为 36.7%、41.2%、40.7%。
2020 年,张小泉的剪刀、套刀剪组合、刀具及其他生活家居用品业务产品收入分别为 1.65、1.50、1.42、1.10 亿元,占营业收入的比重分布为 28.25%、26.22%、24.88%、19.24%。
这些商品中的绝大多数被归为耐耗消费品,复购次数少、复购率低。与此同时,由于制作门槛低、用户对质量的需求也有限,导致行业高度分散。
张小泉招股书援引的数据显示,全国有超过 3000 家企业从事刀剪生产,其中年收入超过 2000 万元的就有 200 多家。已上市的企业中,苏泊尔、爱仕达、哈尔斯等主营锅碗瓢盆的企业也销售刀剪产品。
但根据《中国工业统计年鉴》,2020 年,中国规模以上刀剪行业主营业务收入为 542.8 亿元。以此估算,即便是在天猫连续三年拿下销售额第一的张小泉,所占市场份额也仅为 1% 。
对上、下游的议价权有限 
张小泉采用以经销为主、直销和代销为辅的销售模式。以 2020 年为例,经销模式贡献了 67.28% 的收入,直销则占到 29.96% 。
其中,经销模式指公司通过经销商向下游销售,公司的经销商采取线下流通渠道及电子商务平台进行销售;直销模式主要为线下直营门店、大客户直销以及电子商务平台;代销模式是通过电子商务代销平台及部分商超开展代销业务。
因为相对市场规模小,所以在与上、下游企业的合作中,张小泉的议价权有限。
比如对于证监会询问为何对最大直销客户方太集团的毛利率显著低于其他渠道时,张小泉称这是出于战略合作考虑、所以给了比较低的毛利率。
对于上游金属原材料的涨价周期,张小泉能做的也有限。2020 年和今年上半年,张小泉主营业务成本的增速连续高于营收增速。
在这样的一个竞争环境中,张小泉的经营质量略有降低。反映在财务数据上即为收入增长、客单价提高,但利润规模没有跟上、利润率略降。并且,在扩张的过程中,销售费用率逐步攀升。
管理层应该是意识到了现阶段发展的瓶颈,试图通过募投新的制造基地,在升级制造技术的同时,能对进一步确立品牌影响力起到积极作用,靠更大规模的用户基数和更稳定的质量控制,来实现业绩的正反馈。
至于这么做的效果还有待确认。
- FIN -

晚点团队出品
更多内容,点击下方关注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