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联大的三校结合给历史学系带来的优势,是组成了一个比战前任何一所学校都要全面的历史学架构,各时代各地区的历史课程多种多样。
联大内几乎所有院校的学生在大一期间都被要求必修一年的中国通史,由历史系教授吴晗、孙毓棠、雷海宗等人分别在各个学院进行讲授。
01 陈寅恪
陈寅恪通晓希腊语、拉丁语、满文、藏文、梵文、巴利文等至少13种文字,身为清华的资深历史学家,同时也是古典文学研究家的陈寅恪被称为百年难遇的人物。
同联大校长梅贻琦一同被列为清华大学百年历史上的「四大哲人」,也是联大最受瞩目的教授之一,即便是骄傲自负的怪才刘文典也毫不掩饰对他的尊敬和爱戴。
陈寅恪总是抱着用黑布包着的重重的一大堆史料书籍进入教室,然后在黑板上工整地写下和课堂内容相关的史料,再一条一条讲解。
△ 建国初期 陈寅恪在中山大学讲课
对历史深谙于心的他从来不会讲超出史料以外的话,力求精准的他也要求学生们在答题的时候尽量精简,切忌冗长。
在联大的生活十分艰苦,陈寅恪体弱多病,右眼失明,左眼患有疾病,视力已是恍惚,步履艰难,但还是继续坚持学术研究,并完成了多篇学术论稿,被授予「英国皇家学会研究员」的职称。
1939年,牛津大学向陈寅恪抛来橄榄枝,陈寅恪携全家从昆明赴英国任教。
△ 英国皇家学会
02 刘崇鋐
刘崇鋐字寿民,福建福州人。于1911年考入清华,毕业后先后在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和哈佛大学获得文学学士和文学硕士学位,并在耶鲁大学研究欧洲历史和美国历史。
回国后先后在南开大学和清华大学历史系任教,迁往西南联大后担任历史系主任,主讲西洋近代史和希腊罗马史,是近代西洋史学科的奠基人。
刘崇追求完美,认为文章倘若不能够流传于后世的话便不如不创作,所以一生并未留下太多作品,而多是书评。
他待人和蔼可亲且有一颗爱国之心,常常去听政治讲演,甚至送自己的孩子参军上抗日战场。
清华复校之后,刘崇回到清华继续任教,建国后去往台湾,并在那里任教直到去世。刘崇的藏书后来都捐给了清华大学。
03 傅斯年
傅斯年出生于书香世家,曾经在政治舞台上是个有名的人物。
他曾担任北大学生会领袖,在五四运动中担任游行总指挥。后来受胡适思想影响而退出了学生运动,先后到爱丁堡大学和伦敦大学研究院学习。
归国后,傅斯年在中山大学和中央研究院任职,而后前往北京大学任教授。在胡适继任北大校长后尚未归国的时期,由傅斯年就任代理校长。
傅斯年脾气火暴,言语直接,身材肥胖,有「傅大炮」之称。他坚决不聘用在敌伪时期担任北大教授的人,认为忠与奸水火不可相容。
担任国民参政员的时候,他曾上书弹劾孔祥熙和宋子文并成功,轰动了参政大会。
这样刚直不阿的傅斯年非常受蒋介石的喜爱,但就算蒋介石再三邀请他加入自己的队伍,他依然坚持自己的自由主义,不肯加入政府。
傅斯年虽然脾气火暴,却也有温柔之处。陈寅恪因为体弱下床困难,每当日军轰炸警报响起的时候,住在楼下的傅斯年总会冲上三楼将陈寅恪搀扶下楼送进防空洞内。
傅斯年也非常疼爱自己的学生,告诫他们少谈政治,在学术研究上多花精力。在「一二·一」惨案发生之后,傅斯年对关麟征说:「从前我们是朋友,现在我们是仇敌。你杀死我的学生比杀死我的儿女还让我痛心。」
04 吴晗
吴晗原名吴春晗,是联大历史系教授,开设有中国通史、宋元明经济史两门课程。
自小对明史有浓厚的兴趣,虽然聪慧且热衷于博览群书,但吴晗并不是个书卷气很浓的孩子,在中学的时候便学会了抽烟、旷课和打麻将。
因为中学毕业后家道中落,所以在清华读书的时候靠工读维持生活,受到胡适的赏识,于1937年到联大任教。
也许是因为早年的经历,吴晗为人诚恳热情,身上没有一点教授的架子,平日里经常同学生们接触并和他们诚恳地交谈。
他认为真正的历史的创造者应该是平民百姓,而不是住在宫殿里的君王和官宦们。
在联大教学后期,随着国民政府腐败的传闻愈演愈烈,吴晗加入了民盟,开始积极参加民主运动,变成了一名态度尖锐的社会活动家,不再相信读书治国,更不再进行史学研究。
知中ZHICHINA重点书上市
《太喜欢诗词了!》
📚已在天猫、当当、京东正式发售📚
点击下图👇有惊喜!
 撰文 |林若羽 
本文节选自知中ZHICHINA
016特集《西南联大的遗产》

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C O N T A C T 
商务合作及投简历请发邮件
☞ 推荐阅读 ☜

点击下方图片即可阅读
最全诗词入门!我们用一套书打通古今中外诗歌脉络
我们花了两年,为世界众神画像!
世界变局下,我们应该给孩子读什么?

点击👇阅读原文👇
快速获取《西南联大的遗产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