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鬼首天龙
看了电影《绣春刀2》,它讲的是明朝锦衣卫们的故事。
《绣春刀1》记得我是看过的,感觉是一部很烂的片子,具体情节已经丝毫没有印象,连一个演员的面孔都没有记住。在一次旅行当中的飞机上,之所以点击出《绣春刀2》来看,因为那些好莱坞的所谓大片也是烂得非常可以,我有点审美疲劳了。
《绣春刀2》的故事情节我不想讲太多,因为说起来挺绕乎的,影片的导演和编剧的大脑结构应该异于常人,他们讲述的是官场险恶江湖险恶人心险恶的故事。总之这部影片呈现给观众的是一群阴谋诡计的人渣。
在观看这部影片的时候,脑海里不由的想起了法国存在主义哲学家萨特的一句话:他人就是地狱。影片中不管是大明朝锦衣卫的同僚们,或是有着大好名声的东林党的好汉们,没有一个好东西!每一个人都是他人的地狱,他们共同建造了一个人间修罗场。
如果让我点评这部电影,可圈可点的地方有两处,一个是其中的一场打斗,流星锤对绣春刀,武打动作设计的煞是精彩,这也是影片的唯一亮点。第二个看点是三位锦衣卫反派角色的表演,饰演凌云铠、陆文昭、裴纶的三位演员以本色出演,把大明朝锦衣卫的骄横跋扈冷酷无情翻脸无情演绎得淋漓尽致。尤其是饰演裴纶的那个演员,面部表情极其丰富,把一个“坏人”演绎得非常传神,但是当他成为一个“好人”的时候,便再无光彩可言,一点神韵也没有了。
可以这么讲,今天的中国男演员饰演奸诈邪恶之徒都是德艺双馨的艺术家,中国的女演员饰演妓女二奶小三什么的角色,根本就不用导演说戏,因为她们骨子里就是这些东西。
影片所讲述的故事应该是虚构的,也许导演和编剧会自鸣得意他们似乎的逻辑自洽,在这里我就不跟他们较真了。他们可以虚构历史,我却不能跟他们较真,否则我会跌入历史虚无主义的泥潭。不过我还是要絮叨两句,影片中两个正面角色一个是锦衣卫沈炼,另一个是书画家北斋先生,北斋先生是一名妙龄少女,这让我感觉在什么地方出了问题。
由杨幂饰演的这位北斋先生丝毫不见出彩,基本就是一个傻逼形象。而由演员张震饰演的锦衣卫沈炼言谈举止更是莫名其妙,我以为作为一个傻逼也应该有傻逼的道理和逻辑,而影片中的沈炼作为一个傻逼,我却看不到他的道理和逻辑在哪里。不过,历史上真实的沈炼也高明不到哪里去。
沈炼是大明朝历史上真实存在过的一个人物,不过是在嘉靖皇帝临朝执政的时候,他因为挑战当时权倾朝野的严嵩严阁老而被处死,根本就没有活到魏忠贤九千岁的美好时代,所以说这部电影把沈炼放在了天启皇帝时期,就是一个胡说八道。当然了,胡说八道是中国影视编导们的一贯作风,所以他们拍摄的作品多是“神剧”。
美国好莱坞的那些大鳄们也拍“神剧”但不是这么个神法。西方人拍摄历史题材的电影我看过不少,他们基本忠于历史记载不敢出硬伤,即使是演绎历史传奇,最后都会告诉观众,这是一个历史之谜,至今尚未破解。世界有电影,还有中国电影,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你理解了这个,什么都会释然了。
大明朝的历史上确有沈炼这个人,参加科举考试得了功名,后来被朝廷外放做过地方官,虽然说不忘初心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与诸多同僚不和,这个官做得很不愉快。后来被调进京城做了锦衣卫,以文书出彩受到当时锦衣卫头子陆炳的赏识。
这位陆炳是个大有来头的人,他父亲陆松是嘉靖皇帝在兴王府龙潜时候的家臣,一身的好武艺而且特别忠诚,嘉靖皇帝登基之后始终把陆松陆炳父子视为心腹,有陆家父子在,嘉靖皇帝就能安然入睡,乱臣贼子不敢造次。作为官位品序不高的沈炼能够被锦衣卫头子陆炳赏识,应该说是他的一个幸运。
沈炼是中过科举有着功名的人,能够书写一手好文章,这在锦衣卫的队伍里也算是个人才了,所以陆炳才对他青眼有加,而且很多时候想找人喝酒聊天时,沈炼也总是被邀成为座中客。
有一天,陆炳请严嵩的儿子小阁老严世蕃喝酒,沈炼等人也在一边陪吃陪喝侃大山,最后可能都喝大了,严世蕃强迫别人喝酒自己却耍无赖,沈炼看在眼里十分不忿,站起来走到严世蕃身边硬是逼着严世蕃喝了一大杯酒,嘴里还骂骂咧咧说什么:你严家父子牛逼哄哄,我沈炼可不怕你!
当时的严世蕃也没有发作,因为东道主是陆炳,严世蕃必须得给面子。沈炼的举动被陆炳看在眼里,心中十分不悦,你这是要闹哪样?在我的酒席面上你如此放肆大骂当朝阁老,难道我陆松给你撑腰么?
回家之后的沈炼酒也醒了,开始睡不着觉了。他知道自己得罪了小阁老,严世蕃的个性他是了解的,知道这事定无善了,迟早会回报到自己头上来。也不知道沈炼是怎么想的,他决定跟严家父子彻底决裂,索性把茅盾公开化,让天下人都知道我沈炼是你严家父子的敌人!于是他上了一道奏章给皇帝,痛骂严嵩。
沈炼的品位不高,直接痛骂当朝重臣,其实是对朝政的不满,因为严嵩所执行的是皇帝的旨意。沈炼这道奏章其实是以攻为守保全自己的章法,他要让人知道自己与严家父子不共戴天,假若某天被死亡了,大家也都知道定是严家父子加害。
其实,严家父子未必就会加害于他,因为他是个小人物,或许根本不入严阁老和小阁老的法眼。但是这道奏章却把嘉靖皇帝给惹怒了:你算什么东西?竟敢挑战朕最为倚重的当朝大臣!于是一道圣旨下来,把沈炼给贬黜流放到边远地方去了。
被流放到了边远地方的沈炼一天也没消停,每天耕读之余也关心民间疾苦,为地方百姓做了不少善事,但是有地方官对他很是不满,甚至满腔愤怒,尼玛,好事都让你干了,我们这些地方官是吃干饭的吗?
沈炼除了干一些让其他官员都不太高兴的事之外,他还干了一件让自己特别高兴的事,就是每当他喝醉酒的时候,就冲着伟大首都京城的方向破口大骂,还是骂严嵩奸臣当道误国害民。骂严嵩是要有内容的,你总不能排列一堆草泥马在那里。
而痛骂严嵩的内容除了个人攻击之外比如说他腐败贪墨玩女人,就是骂他的治国方略不走正道,这就是妄议国政的政治方向问题了。地方官听他这么骂大街也是胆战心惊,有人把沈炼的疯癫举动上报给了在京城里的严嵩和严世蕃。不久在一次镇压地方群体性事件当中,在被执行死刑的人员名单上加上了沈炼的名字。这位沈炼沈大人就这么死了。
我曾经一直想说道严嵩的,先说道了严嵩身上的三条人命,夏言、杨继盛、王忬。夏言是严嵩之前的当朝内阁首辅,因为外交政治策略导致国家遭受巨大损失,最后被嘉靖皇帝处死。而夏言是与严嵩不合的,而且其性格极具攻击性,在他咄咄逼人的性格下,严嵩其实始终保持低调以忍为上,甚至连他的一句坏话也没有说过。
可以说,夏言之死完全是他咎由自取,但是后人却认为他是死在严嵩手里。因为严嵩的外交政治策略与他不同。第二条人命杨继盛是死于严嵩之手,但是杨继盛曾经上奏章请诛贼臣,直接挑明了要置严嵩于死地,最后死在严嵩手里有什么好说的呢?
第三条人命是王忬,这是明朝大才子王世贞的老爹。王忬主动向朝廷请缨肩负起了保卫国家的重任,但是几场战争下来失去护卫京城的四座重镇,让京城处于危机当中,这罪过不可能被轻易赦免。因为严嵩父子是当朝皇帝的红人,王世贞为救老爹的性命向严嵩求情,严嵩说我岁数太大了,不好参与这事,有人指点他说这事老阁老管不了,小阁老这一关你得过,王世贞转身去找严世蕃了。
王世贞平时自视甚高,打心里一百个瞧不起严世蕃,并且存心挑衅故意羞辱过这位小阁老,他好像把这茬口都给忘了。但是严世蕃的记忆力超强,对跪在眼前的王世贞说:你就是一条狗,滚!最后王忬的人头落地,王世贞把这笔帐算在了严嵩父子身上。王世贞是文艺大才子,写出了一系列的剧本或含沙射影或直接大骂严家父子,严嵩大奸臣的形象流传千古了。
说严嵩必须得说以上的三条人命,因为怎么也绕不过去。而这位沈炼很难说是死在严嵩和严世蕃手里,最起码没有直接死在严家父子手里。后人把沈炼之死与严家父子挂钩,是因为扳倒严嵩而成为内阁首辅的徐阶。扳倒严嵩是需要理由的,是需要制造舆论的,于是沈炼被徐阶连皮带骨头地给利用上了,他把沈炼当年痛骂严嵩的事迹给翻了出来,树立了一个反严英雄。其实当时的沈炼如果不是因为徐阶的刻意炒作,人们早就把他给遗忘了。他根本也没有翻起什么巨大的浪花来。
严嵩这个人在后人的历史评价当中是个板上钉钉言之凿凿的大奸臣,夏言之死杨继盛之死王忬之死都与他有关。王忬死的并不冤枉,只是严世蕃没有施加援手挽救他的性命。而夏言和杨继盛的死是因为他们跟严嵩的外交政治策略大不相同。当时明朝北方的蒙古部落要求在边境开放贸易市场,夏言和杨继盛等人恪守儒家的二B原则,非我族类就不是人,怎么可能与他们平等贸易?
所谓学富五车才高八斗的儒们,根本就不知道贸易既是和平的道理。夏言主战但是眼高手低,战狼式的寻衅滋事却败仗不断,导致最后这战争实在打不下去了,这才让嘉靖皇帝痛改前非听从严嵩的外交方针,并且杀了夏言。杨继盛也是在这个外交政治策略上跟严嵩过不去,直接上奏章《请诛奸臣疏》想要严嵩的性命,最后反被严嵩所杀。我们今天看来,严嵩有错吗?
至于本文介绍的这个沈炼,根本就不算是严嵩的政治对手,他的死不过是他的行为乖张所致。关于这个沈炼,我琢磨过这个人很长时间,他之所以行为乖张的不着调,不过是饱读圣贤书的必然结果,也就是吃了狗屎没有消化的后遗症。
中国儒棍是一个很别致的人群,把四书五经背诵的滚瓜烂熟就以为自己成精了,就可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了,其实这帮子人在中国历史舞台上得瑟了两千年,没看见他们治好过哪个国,也没看见他们平了哪家的天下。一家一姓的王朝玩不了多久就会腐败糜烂直到灭亡,他们非说自己能够治国平天下,忽悠谁呢?
最后在唠叨几句。中国的普罗大众了解古人的历史,于心中也是有评判的,所谓的忠奸之辩善恶之分谁是君子谁是小人,看戏台上一张大红脸和一张大白脸就知道了,根本就不用动脑筋。而且中国人还有一个巨大的特点,不管天底下出了多么大的事情,哪怕是洪水滔天他祖宗都成鱼鳖了,只要你告诉他这都是那个大奸臣给闹的,于是他们在痛骂了一番之后就当什么也没发生过,月亮还是那个月亮,村庄还是那个村庄,女人还是那个女人,狗还是那条狗。
历史不是一个个的符号,就好像教科书上给你们定义的那样,那是人家故意写给你看的。一个个的历史符号镶嵌在你的脑袋里了,然后你把这些符号串联起来,形成了一个特色的逻辑思维模式,你以为自己是一个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好孩子了,其实你已经被傻逼的完全彻底了。历史是需要细节的,所有的历史都是人的历史,更确切地说是人性的展现,不能够通过对历史人物人性的深刻洞察,如何理解和反省自己?更不用说总结经验和吸取教训了。
其实我也知道,我在这里说什么也没有丝毫用处,不过是纯粹的扯蛋而已。有个名人好像说过:最大的历史教训就是人们从来不在历史当中接受教训。我想这句话是对的。天变地变山河变,永恒不变的是人性。阅读史书,关照自己,你会发现今天的我们并没有比古人聪明多少,也没有进步多少。不信你把自己给穿越回去那个大明朝,我们在历史的舞台上所看到的你,也是一个大傻逼。
原创不易、您的关注、转发、打赏、点赞
都是对我最好的鼓励❤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