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去年初开始,世界各国为了应对新冠疫情的冲击,在财政上普遍持续进行了大规模放水,但这并不是健康财政应有的常态,经济体中的各个方面也很难长期忍受随财政放水带来的后果。到了2021年下半年,无论疫情应对的是好是坏,多数国家都已考虑收紧宽松计划,部分国家甚至已经进行了多轮加息。
墨西哥、土耳其、俄罗斯、巴西等国家均选择在今年启动了加息措施,其中俄罗斯央行和巴西央行已连续加息四次,前者全年累计加息幅度为225个基点,后者则为325个基点,且巴西在下半年还有进一步加息的可能。英国央行虽然承诺在年底前维持宽松政策,但近期的表态让市场普遍预测明年英国央行也将迈开加息的步伐。
美联储要收割什么?
至于大部分国家的央行普遍选择在今明两年内收紧货币政策的原因,一方面是通货膨胀带来的压力,如疫情暴发以来巴西货币雷亚尔一度贬值40%,俄罗斯货币卢布一度贬值近30%,这是这两个国家加息步伐更为紧凑的原因;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全球央行的风向标,美国央行美联储持续表示今明年加息的可能性不高,市场普遍预测其最早或在2022年底才开始加息。
在国际资本市场中,货币本身并不是财富,通过货币换来的实物资产才是真正的财富。作为资本市场中重磅选手的美联储,其在降息时会使美元贬值,进而通过促进的出口额将大量因宽松政策印出来的美元输送到世界市场中,这不但降低了印钞给美国本土经济带来的通胀压力,也为后续的资本收割做好了铺垫。一旦美联储开始紧缩政策,资本逐利的特性通常便将导致宽松政策印出来的货币迅速流出之前为危机买单的各个市场变回美元,造成这些市场股市和实业资产的大“跳水”,已经完成升值的美元则可以方便地再度买进这些市场中的实物资产,完成本轮财富的收割。放水、抽水的收割方式近几十年来已成功实施了多次,对若干资本监管较弱新兴经济体的破坏至今仍未消弭。
当下各国央行抉择
今年以来大部分国家央行的选择,部分原因便是为了在美联储实际加息之前,先一步稳住已经投入到本国市场中的国际资本,即俗称的“热钱”。既然资本有逐利的特性,那么当本国利率始终高于美联储的利率时,总是会有部分热钱愿意继续在本国市场中发光发热,而不是快速变为美元流走。至于实际效果如何,就要看美联储这次抽水的力度和各经济体容量及韧性了。
对于我国来说,本轮美联储印钞造成的影响较为有限。尽管部分产品因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引起的原材料上涨情况而受到较大影响,但与民生关系最密切的粮食价格因高达95%的自给率和连续多年的大丰收,受国际粮价上涨的影响相对较小,猪肉的价格也在连续下跌。
在货币汇率方面,疫情以来凭借强有力的防疫措施,我国的资本市场成为许多国际热钱的避风港,加上持续坚持的稳健货币政策,2020年以来人民币不仅没有贬值,反而升值了8%左右,因此现在我国在经济上并不过分依赖于美元,可以自由选择自己的经济决策,有了拒绝不合理要求的经济底气。
上个月我国央行宣布全面降准0.5个百分点,这对国内市场来说引导了实际贷款利率的下降,降低了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企业受到大宗商品涨价上涨带来的冲击,也降低了社会综合融资成本;对国际市场来说则是缩小了中美两国间的利差,使人民币在合理幅度之内波动得更为稳定。从市场心理影响的角度来看,降准自然对资本市场有着积极的作用,增强了市场对投资的信心。
作者:中国财富研究院研究专员  陈航滨
新媒体编辑:何苗

监制:田欣鑫
看完点这里是个好习惯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