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日晚的年度演讲上,小米集团创始人、董事长雷军说:“小米股价涨到34港元/股的时候,卸载了所有炒股软件,再也不关心股价了。”但实际上,小米港股年内已累计跌超17%。
8月11日开盘,小米股价急转直下,不到10分钟翻绿。在微博热搜“雷军删掉所有炒股软件”词条下,网友调侃“雷布斯”:怕是已经把炒股软件装回去了。
来源:微博
小米股价震荡下行
截至11日午盘,在高开高走、掉头下挫、持续震荡反复后,小米最终还是失守开局红盘,收跌0.73%,报27.25港元/股,与前一交易日相比,50亿港元市值被抹去。
来源:Wind
“还是把炒股软件装回去,关心一下股价吧”,投资者纷纷表示。
不过,在业内人士看来,雷军“不关心股价”的表态并不该成为二级市场上小米下跌的理由。
“作为公司掌舵人,不过于关注公司股价而是聚焦自身发展,雷军的做法无可厚非。”巨丰投顾高级投资顾问丁臻宇告诉中国财富网。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教授盘和林同样表示,小米股价值得雷军关心,但该股价只要超过其发行价,就已经是合理的估值。
盘和林指出,小米上市时市值体量已经不小,未来想获得进一步提升,需不断完善生态、强化基本面,所以不关心股价只是表明做好主业、专注于经营的态度,并不是说雷军就真的不关心资本市场了。
就小米的港股表现看,从1月底摸上35.9港元高点后,其股价年内已持续下挫,累计跌幅为17.92%。对此,丁臻宇分析,在汽车缺芯被广泛关注后,部分产能从消费电子迁移到汽车芯片,意味着未来一段时间消费电子行业将面临调整,这或许成为抑制消费电子行业估值的重要因素。
不过,展望后市,海通证券仍给出小米35.0港元的目标价。其研报分析,小米在全球智能手机市场的份额将在1-2年内达到最高水平,成为领先的智能手机公司。加上小米在物联网领域的强大地位,预计其互联网服务收入将加速增长,成为整个公司盈利的主要驱动力。
真能三年拿下世界第一?
抛开股价不谈,聚焦主业,小米今年的确在业绩上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易观近期公布的调研数据显示,二季度,小米以17%的市场占有率超越14%的苹果排在第二,同比增长83%,与排在第一的三星仅有2%的差距。同时,据雷军透露,小米已经在全球22个国家排到市场份额第一,欧洲市场份额更是达到了25%。
“拿到全球第二之后,大家都特别高兴,觉得第一唾手可得。但是不要低估世界级巨头的实力。还是一个年轻的公司,我们需要非常冷静看到差距,继续夯实基础,稳打稳扎,当前小米的任务是真正站稳全球第二,然后三年时间,拿下全球第一。”雷军说。
三年时间,真的够小米登顶世界第一吗?
“尚有困难。”盘和林直言,当前小米在国内智能手机领域亮眼的主要因素是三星和华为在国内市场份额的萎缩,但未来三年是否会延续这一格局,暂时还不明确。
根据IDC数据,二季度在中国手机市场中,小米出货量1340万台,市场份额17.2%,仅位列第三。而VIVO出货量1860万台,市场份额达23.8%,位列第一;OPPO出货量1650万台,市场份额21.1%,位列第二。
丁臻宇同样分析,华为高端手机被抑制后,小米确实面临一个比较好的机遇,但是“打铁还得自身硬”,提高品控、提升用户体验度才是公司目前的重中之重。“至于目标,那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此外,对于小米冲击高端的战略路径,盘和林进一步指出,小米的产品地位既不来自于低值低价,也不来自于奢侈品路线,主要靠的就是高性价比,这本身是中端战略的成功,不需要盲目追求高端。
“性价比并不代表低端,而是一类人群的生活态度。最近几年消费者已重新回归理性,未来小米可以改善品牌观感,但涨价对于品牌定位效果并不好。”盘和林认为,如果小米坚持5%以内的利润率,继续走性价比路线,那么其智能手机未来很有可能将成为物联网整体生态的入口,“而智能手机全球第一,也不是小米真正的终点。”
(提示:上述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具体操作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作者:匀音

新媒体编辑:何苗

监制:田欣鑫
看完点这里是个好习惯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