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奥运会闭幕,不仅标志着“巴黎时间”正式开启,更意味着将于2022年2月4日开幕的北京冬奥会进入倒计时。在开启北京冬奥周期后,外界除了对主场冬奥本身的期待之外,另一重大财经亮点莫过于数字人民币在冬奥会这个大场景中的试点应用将取得怎样的战绩,北京冬奥是否会成就数字人民币的入场式,进而成为其成人礼?
数字人民币进程:“平衡”中寻“突破”
自2019年末启动试点以来,数字人民币的研发与推广一直有序开展并加速推进。根据人民银行近期发布的《中国数字人民币的研发进展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截至2021年6月30日,数字人民币试点场景已超132万个,覆盖生活缴费、餐饮服务、交通出行、购物消费、政务服务等领域。开立个人钱包2087万余个、对公钱包351万余个,累计交易笔数7075万余笔、金额约345亿元。在不断提速的试点进程中,数字人民币也一直探索着从技术和政策层面的相对平衡到应用领域的重大突破。
所谓“平衡”,主要是指数字人民币在隐私性方面遵循的“小额匿名、大额依法可溯”原则,即在匿名性和可控性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以比特币为代表的虚拟货币采用了区块链和加密技术,宣称可达到“完全匿名”,但价值波动剧烈且多被用于反洗钱等非法经济活动,其“去中心化”特性也不符合央行中心化管理的原则;以微信、支付宝为代表的第三方支付平台可做到每笔支付可追溯,但正因如此,其交易信息容易被不法分子利用,安全性存在较大隐患。
2021年7月16日,在中国人民银行举行的媒体吹风会中,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所长穆长春表示,区块链具有数据不可篡改和可追溯等优势,但存在性能和可扩展性上的缺点,更适用于低并发、低敏感的资产确权、交易转让、账本核对等场景,而数字人民币体系则是结合区块链共识机制和可编程智能合约特性实现自动对账和自动差错处理。可以说,在实现匿名与可控的平衡中,数字人民币没有完全照搬传统区块链机制,而是借鉴了其相关技术特性并作出相应调整改进。
我国央行在数字货币的研发方面位于世界前列,一直以来按照技术长期演进、实用高效的原则进行技术路线设计,想要在技术层面对接需求并非不可实现,而更大的挑战在于如何大范围推广落地,这就需要对应用场景进行精准定位。
从当前内测阶段的功能设计来看,无论是独立的“数字人民币App”还是内嵌于各大银行中的数字人民币钱包菜单,其页面设计和微信、支付宝并无明显差别,且已实现的主要功能也仍集中于转账、支付、缴费等第三方支付平台同样具备的基本交易。
另外,虽然数字人民币最初的设计思路中提到无需绑定银行卡账户即可完成支付,但这样的前提是已经通过银行卡对数字人民币钱包进行充值,这与微信、支付宝的充值、提现功能并无本质区别。而此前备受关注的基于NFC技术实现的双离线支付(即“碰一碰”功能)也仍未进行大范围试点。
截至目前,数字人民币仍不预设推出时间表,在此之前,如何在应用场景覆盖上取得重要突破,仍然是当前面临的主要挑战。
数字人民币在冬奥:
“走进来”与“走出去”
数字人民币与北京冬奥会一直有着不解之缘。从数字人民币刚刚启动试点开始,冬奥会就被作为重要的内测场景,是预期中的规划与部署。这不仅因为冬奥会将开拓更多新的应用场景与功能,给国内民众带来不一样的支付体验,让数字人民币“走进”人们的生活,更因为冬奥会将成为数字人民币“走向”国际舞台的重要机遇。
根据人民银行发布的《白皮书》中描述,在北京冬奥组委园区内,立足科技冬奥、智慧冬奥建设,试点部署无人售货车、自助售货机、无人超市等创新应用场景,并推出支付手套、支付徽章、冬奥支付服装等可穿戴设备。试点用户普遍认为数字人民币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支付效率,降低支付成本,社会公众、小微商户、企业切实感受到便利和普惠。其中,支付手套、支付徽章等设备的亮相打破了传统的电子支付手段中基于手机的硬钱包支付模式,同时也是对双离线支付的一次深入测试验证。
尽管《白皮书》中指出,当前数字人民币仍主要用于满足国内零售支付需求,但同时也表示未来将积极探索改善跨境支付,研究央行数字货币在跨境领域的适用性。本次冬奥会刚好可抓住机遇,一方面向国外运动员和来宾展示数字人民币的研发成果,另一方面也可更全面地收集国外用户在使用和体验方面的反馈和需求,为今后更好地优化设计、探索跨境支付提供支撑。
数字化M0:挑战“非我不可”
数字人民币试点至今,越来越多的用户开始理解其本质与定义——数字化的M0,由央行背书的法定货币。它不同于微信、支付宝中以M1、M2形式存在的“余额”,更与比特币、狗狗币等虚拟数字货币有着本质区别。
然而对于更多人来说,目前最大的问题似乎是:道理我都懂,只是没到“非你不可”的程度。从用户体验的角度看,如果一项新技术、新产品没有足够突出的使用特性或不可替代的功能,对现有产品的用户粘性难以改变。
这体现出当前我国第三方支付功能的先进性与普及性,但同时也成为数字人民币落地的挑战之一,唯有抓住亮点方能突破重围。或许双离线支付将成为这个突围的“亮点”,或许跨境支付将成为不可绕过的下一个课题,但无论如何,冬奥会都将是数字人民币成人礼中的重要一站。
作者:中国财富研究院研究专员 孙成乔
新媒体编辑:何苗

监制:田欣鑫
看完点这里是个好习惯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